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Word文件下载.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将薛仁贵见状,心生一计:
他请太宗进入海边的一座彩色营帐,命文武百官饮酒作乐。
一时笙歌四起,美酒飘香。
此情此景竟然使太宗忘记了忧愁,沉浸在欢乐之中。
正在酒酣之际,太宗忽闻帐外有波涛汹涌之声,便急忙揭开帐幕向外张望。
这才发现自己与30万大军正在乘船渡海,而且马上要到达彼岸。
原来薛仁贵担心太宗因大海阻隔而放弃东征,便瞒着他指挥大军渡海。
因为皇帝贵为“天子”,所以叫做“瞒天过海”(事见《永乐大典&
;
#8226;
薛仁贵征辽事略》)。
“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
虽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
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作者:
柠檬茶酒回复日期:
2007-7-200:
20:
29
第二计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①共敌不如分敌:
共,集中的。
分,分散,使分散。
句意:
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②敌阳不如敌阴:
敌,动词,攻打。
句意为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治兵如治水:
锐者避其锋,如导疏;
弱者塞其虚,如筑堰。
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
‘;
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古兵法原文】共敌不如分敌;
敌阳不如敌阴。
进攻兵力结集的部位,不如打击敌人兵力分散的部位;
攻击敌军的阳刚部分,不如攻击敌人的阴弱部分。
【出处原文】
“夫解……则自为解耳。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
凡是解……化解了。
现在梁赵交战,精兵强将必然全部投入放在邯郸前线,国内只留一些老弱病残。
您不如带部队迅速插入魏国的后方大梁,占据京城的要道,冲击目前兵力空虚的地方,魏国必然放弃赵国而去自救。
这一举既解了赵国之围,又能进一步击败魏国。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
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
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
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
“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
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
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22:
00
第三计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①友未定:
“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
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损》:
出自《易经.损》卦:
“损”:
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孚”,信用。
元,大。
贞,正。
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
又有《象》损卦:
“损:
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
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
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
桓公袭郐,遂取之。
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
“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
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
“曹从之,羽遂见擒。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敌方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未明朗,要诱使盟友去消灭敌人,不必自己付出代价,这是根据《损》卦推演出来的呀。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
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
敌方已经显露,而另一种势力又在发展,将要有所行动;
就应该借这股力量去摧毁敌人。
此计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
用在军事上,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
学会识别这一计谋.可以防止上大当,吃大亏。
23:
21
第四计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
损刚益柔②
【注释】
①困敌之势:
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
语出《易经.损》。
刚‘;
、‘;
柔‘;
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
损‘;
,卦名。
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
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
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
。
损刚益柔‘;
是根据此卦象讲述‘;
刚柔相推,而主变化‘;
的普遍道理和法则。
此计正是根据‘;
卦的道理,以‘;
喻敌,以‘;
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
兵书云: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
面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
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
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
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古兵法原文】
困敌之势,不应战;
损刚益柔。
【原文今译】
使敌人的势力损耗,不需使用武力;
敌方刚强之势消耗了,我方的力量自然就会增强。
【出处原文】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以近待远,以佚(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孙武《孙子兵法之军争篇》)
【出处今译】
善于用兵的人,必然避开敌人旺盛的士气,当敌人疲于奔命时再出击,这就是从士气上压倒敌人的办法;
严整自己的军队,等待敌人发生混乱,用自己的从容冷静,等待敌人的急躁不安,这就是从心理上制服敌人的办法;
用接近阵地的军队迎击远道而来的敌人,用休整好的部队攻击疲惫不堪的敌军,用饱食的士兵来对付饥饿的敌人,这就是在实力上战胜敌人的办法。
【解析】
古按语举了管仲治国备战,孙膑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实,来证明调敌就范,以逸待劳,是“无有不胜”,法。
强调用中心枢纽,即关键性的条件,来对付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环”,即广大四周的情况。
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是本计关键。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蠢人则其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结果却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沙丘01回复日期:
24:
39
站着看柠檬之孙子兵法
点滴日记QQ群欢迎你,群号:
26085355
点此进入天涯部落点滴日记
46
第五计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①敌之害大:
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
②刚决柔也:
语出《易经.央》卦。
央,卦名。
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兑上)。
上卦为兑,兑为泽;
下卦为乾,乾为天。
兑上乾下,意为有洪水涨上天之象。
《央央》的《彖》辞说:
央,决也。
刚决柔也。
决,冲决、冲开、去掉的意思。
因乾卦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所以此卦的本义是力争上游,刚健不屈。
所谓刚决柔,就是下乾这个阳刚之卦,在冲决上兑这个阴柔的卦。
此计是以‘;
喻己,以‘;
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
敌害在外,则劫其民;
内外交害,败劫其国。
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
敌人遭到严重危机之时,就应乘机获取利益。
因为刚强取决于柔弱。
“有所谓趁火打劫者,临时之盗也。
遇有人家失火,即约一二伴侣,飞奔入内,见物即取,或持之,或负之,或扛之。
主人加以诃斥,则日:
将为汝寄顿于吾家也。
盖仓卒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也。
”(徐珂《清稗类钞之盗贼类之趁火打劫》)
所谓趁火打劫的人,其实是一些临时的盗贼。
遇见别人家起火,就邀上一二十个伙伴,跑进别人家,看见财物就拿,有的人用手拿,有的人用背驮,有的人用肩扛。
主人对此加以指责时,他们就说:
“准备替你把东西寄存到我家。
”这就是仓促间起的念头,乘人之危获得利益。
【解析】
这则按语把“趁火打劫”计具体化了。
所谓“火”,即对方的困难、麻烦。
敌方的困难不外有两个方面,即内忧、外患。
天灾人祸,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农民起义,内战连年,都是内患;
外敌入侵,战事不断,都是外患。
敌方有内忧,就占它的领土;
敌方有外患,就争夺他的百姓;
敌方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赶快兼并它。
总之,抓住敌方大难临头的危急之时,赶快进兵,肯定稳操胜券。
《战国策.燕二》中的著名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就是“趁火打劫”的形象体现。
25:
55
第六计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①敌志乱萃:
援引《易经.萃》卦中《象》辞:
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之意。
萃,悴,即憔悴。
是说敌人情志混乱而且憔悴。
②不虞:
未意科,未预料。
③坤下兑上:
萃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兑上)。
下并为坤,坤为地。
有泽水淹及大地,洪水横流之象。
此计是运用‘;
坤下兑上‘;
之卦象的象理,喻‘;
敌志乱萃‘;
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
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
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
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
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人。
此敌志乱萃,不虞也。
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
乱,则胜;
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
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敌人处于心迷神惑、行为紊乱、意志混沌的状况,不能提防突发事件,即出现萃卦所展示的水漫于地上的现象;
利用他们的心智混乱无主张的机会,消灭他们。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
声东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
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
凡是作战,所谓声,就是虚张声势。
在东边造声势而袭击的目标是西面,声在彼处而袭击此处,让敌人不知道如何来防备。
这样我所攻击的地方,正是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
这则按语通过使用此计的两个战例,来提醒使图此计的人必须考虑对手的情况:
敌方指挥确可扰乱,用此计必胜,如果对方指挥官头脑冷静,识破计谋,此计就不可能发挥效力了。
黄巾军中了李隽佯攻西南方之计,遂丢失宛城(今河南南阳)。
而周亚夫处变不惊,识破敌方计谋。
吴军佯攻东南角,周亚夫下令加强西北方向的防守。
当吴军主力进攻西北角时,周亚夫早有准备,吴军无功而返。
第七计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①。
少阴、太阴、太阳②。
①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诳,欺诈、诳骗。
实,实在,真实,此处作意动词。
句意为:
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让对方把受骗的假象当成真象。
②少阴,太阴,太阳:
此‘;
阴‘;
指假象,‘;
阳‘;
指真象。
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象。
无而示有,诳也。
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
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
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嵩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
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
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诳骗,并不是长期的诳骗,而是在虚假诳骗之后,把真象推出。
把小虚假发展到大虚假,在极端的虚假之后,采用极端真象的行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于《老子&
四十章》)。
天下万物都从有的状况中生发出来,而有又是从无的状况中生出的。
此计的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一假到底,易被敌人发觉,难以制敌。
先假后真,先虚后实,无中必须生有。
指挥者必须抓住敌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时机,迅速地以“真”、以“实”、以“有”,也就是以出奇制胜的速度,攻击敌方,等敌人头脑还来不及清醒时,即被击溃。
2007-7-222:
40:
04
第八计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①,利其静而有主,‘;
益动而巽②‘;
①示之以动:
示,给人看。
动,此指军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动等迷惑敌方的军事行动。
②益动而巽:
语出《易经.益》卦。
益,卦名。
此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巽上)。
上卦为巽,巽为风;
下卦为震,震为雷。
意即风雷激荡,其势愈增,故卦名为益。
与损卦之义,互相对立,构成一个统一的组纷。
《益卦》的《彖》辞说:
益动而巽,日进无疆。
这是说益卦下震为雷为动,上巽为风为顺,那么,动而合理,是天生地长,好处无穷。
此计是利用敌人被我‘;
示之以动‘;
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虚而入,以达军事上的出奇制胜。
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
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
昔邓艾屯白水之北;
姜维遥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
艾谓诸将日:
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
必自东袭取洮城矣。
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
维果来渡。
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
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渡陈仓之计;
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
示之以动,乘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有意展示佯攻行动,利用敌方决定,重兵在这里固守的时机,暗地里悄悄地实行真实的行动,乘虚而入出奇制胜,事物的增益,因为变动而顺达。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候盗兵袭之,亦示项王无东意。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司马迁《史记之卷八高祖本记》)
汉王刘邦回国去,项王派三万兵跟从,后离开的时候,就烧毁了栈道,用来防备其他诸候的袭击,同时也向项王表示,自己没有再往东来的意图。
同年八月,刘邦采用韩信的计策,从故道袭击雍王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章邯兵败。
这则按语讲出了“奇”、“正”的辩证关系。
奇正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孙子田: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所谓“正”,指的是兵法中的常规原则;
所谓“奇”,指的是与常规原则相对而言的灵活用兵之法。
其实,奇正也可以互相转化。
比如说,“明修找通,暗渡陈仓”,写入兵书,此法可以说由奇变为正,而适时的正面强攻又可能转化为奇了。
邓艾识破姜维“暗渡陈仓”之计,认定姜维派廖化屯白水之南,不过是想迷惑自己,目的是袭取洪城,等姜淮偷袭洪城时,邓艾已严阵已待了。
邓艾懂得兵法中奇正互变的道理,识破姜维之计。
由此可见,对于熟悉兵法的人来说,战场上千变万化,使用各种计谋,必须审时度势,机械搬用某种计谋,是难以成功的。
41:
第九计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①,明以待逆②。
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
①阳乖序乱:
阳,指公开的。
乖,违背,不协调。
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秩序混乱、倾轧。
②阴以待逆:
阴,暗下的。
逆,叛逆。
此指暗中静观敌变,坐待敌方更进一步的局面恶化。
③暴戾恣睢:
戾,凶暴,猛烈。
睢,任意胡为。
④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语出《易经.豫》卦。
豫,卦名。
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震上)。
本卦的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震为雷。
是雷生于地,雷从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飞腾。
《豫卦》的《彖》辞说‘;
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
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顺时而动,正因为豫卦之意是顺时而动,所以天地就能随和其意,做事就顺当自然。
此计正是运用本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
坐山观虎斗‘;
,最后让敌人自残自杀,时机-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则远之,则乱自起。
昔袁尚、袁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
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
及曹操破乌丸,或说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
操曰:
吾方使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
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
诸将问其故,操日:
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
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
或曰:
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
阳乘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顺以动。
表面上回避敌人的混乱,暗地里等待其内部争斗的发生,其内部反目成仇,就会不攻自破,我方顺其自然,自然有所得,若要有所得,就有能不强求。
“隔岸观火,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唐&
乾康《投谒齐己》)
对岸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而一河相隔,另一边却看破红尘,心冷如冰。
隔岸观火之计,不等于站在旁边看热闹,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改“坐观”为“出击”,以取胜得利为目的。
42:
49
第十计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①,阴以图之②,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③。
①信而安之:
信,使信。
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疑心。
②阴以图之:
阴,暗地里。
③刚中柔外:
表面柔顺,实质强硬尖利。
兵书云: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
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西夏人惮之。
一日玮方对客奕棋,会有叛夸数千,亡奔夏境。
堠骑(骑马的侦宿员)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
徐谓骑日.‘;
吾命也,汝勿显言。
西夏人闻之,以为袭己,尽杀之。
此临机应变之用也。
若勾践之事夫差.则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
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使敌方充分相信我方,并安然不动,麻木松懈,在暗中却谋划克敌致胜的方案,经过充分准备后,相机突然行动,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