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0398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学期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学期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学期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学期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学期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学期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上学期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学期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学期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2)有的班级存在学生到校报名,由于基础较差,无法继续学习,在校学习时间比较短暂,造成流生,流生现象九年级比较严重。

(3)班级的流生名单:

(1)连芳灵、七(4)王小锋;

(1)林惠春、八

(2)黄瑛、八(3)林盛卫、八(4)马秀玉;

(2)余奇、林建连、雷丽玲、兰晓辉、陈发仁、林伟玲,

九(3)江玲玲、兰文霞、刘小玲、雷晓芳、王水宁、陈娜、陈雅芳,九(4)林耀、刘奶锋。

2、考试安排情况

考试采用年级打乱,凭准考号码进行测试,学校统一安排监考教师和每天安排2位班子成员每隔10分钟进巡视一次,并召开教师和学生考试的会议,强调考试的各项要求,成绩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

二、有关学业成绩的分析

(一)试卷难度分析

表二各科试卷难度系数

学科

难度系数

0.60

0.62

0.67

0.65

0.53

0.57

0.45

0.48

0.70

0.76

0.55

0.64

0.61

0.59

0.52

0.68

0.69

表二反映出如下情况:

(1)此次半期试卷比较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体现在本次半期测试学生的得分总体上比往年得到比较大的提高,同学科间的差距比往年要来得小。

(2)考试的方式和监考的力度对学生的成绩影响比较大。

(3)农村学生对语言的学习能力比较弱,体现在英语的得分率比较低。

(二)考试数据及分析

1、全校各年段各学科平均分、合格率和优秀率

表三各年段各学科考试学科三率

平均分

合格率(%)

优秀率(%)

59.9

61.63

66.88

60.13

67.03

68.63

10.45

7.98

29.60

64.50

56.65

58.30

34.25

30.20

4.88

10.63

45.20

47.83

48.00

29.95

29.28

26.85

8.68

5.88

7.28

69.80

76.00

69.5

73.80

84.20

81.30

27.80

52.6

28.10

55.10

63.80

60.70

40.90

65.80

55.00

15.00

12.80

15.40

53.20

59.30

40.70

48.10

9.80

8.80

52.00

68.20

37.00

77.20

7.10

24.90

59.50

70.00

59.80

79.10

9.50

32.50

69.1

71.9

31.7

表三反映出如下情况:

(1)科平均分在合格(60分)以上的有七年级的数学、政治,八年级的语文、政治、历史、生物,九年级的语文、政治、历史、物理、化学;

科平均分较低于的有七年级的英语,八年级的数学、英语,九年级的英语。

(2)及格率参差不齐,学科及格率达60%以上的学科有七年级(2科)的数学、政治,八年级(4科)的语文、政治、历史、生物,九年级(5科)的语文、政治、历史、物理、化学。

比较低的学科是英语、七年级生物、八年级数学。

同年段学科之间及格率最高的与最低的相比,七年级相差43.85%、八年级相差54.92%、九年级相差54.45%,这值得反思。

(3)优秀率不平衡。

优秀率总体偏低,达20%以上的学科有七年级数学、政治,八年级生物,九年级语文、政治、物理、化学。

年级学科优秀率低于10%的学科就有9门,其中七年级3门、八年级5门、九年级1门,最低的八年级数学,仅为4.88%。

2、语、数、英各任教教师所在班级的三率

表四语、数、英各任教师所在班级的平均分与年段平均分比较

初一1.2

初一

3.4

初二1.2

初二3.4

初三1.2

初三

58.45

61.35

62.65

60.6

65.7

68.05

变化

-1.45

+1.45

+1.02

-1.03

-1.18

+1.17

67.6

61.4

55.4

51.2

61.55

51.75

+3.1

-3.1

+0.1

-0.1

+4.9

-4.9

43.05

47.35

48.3

49.45

46.55

-2.15

+2.15

-0.48

+0.48

表五语、数、英各任教师所在班级的及格率与年段及格率比较

初一3.4

初二

1.2

56.95

63.3

64.55

64.05

73.2

-3.17

+3.17

+2.47

-2.47

-4.58

+4.58

61.6

55

41.3

27.2

+3.3

-3.3

+7.05

-7.05

27.65

32.25

29.5

29.05

26.7

27

-2.3

+2.3

+0.22

-0.22

-0.15

+0.15

 

表六语数英各任教师所在班级的优秀率与年段优秀率比较

9.3

11.6

10.55

5.4

25.5

33.7

-1.15

+1.15

+2.57

-2.57

-4.1

+4.1

35.5

25

7.6

2.15

11.9

9.35

+5.2

-5.2

+2.73

-2.73

+1.28

-1.28

6.05

11.3

7.4

4.35

5.9

8.65

-2.62

+2.62

+1.52

-1.52

-1.37

+1.37

表四、表五、表六反映出如下情况:

(1)同年级、同学科不同班级间的三率存在差异,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水平、投入时间、与学生的交流及学生对学科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2)本校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英语三率总体上都低于语文和数学。

(3)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优秀率偏低。

3、全校各班总分分数段人数统计情况:

表七各班语、数、英总分各分数段人数

>

270

255

240

210

180

<

累计

14

18

32

15

33

16

31

13

年段

34

57

70

127

30

48

5

47

26

66

124

190

11

20

45

38

24

44

43

79

91

170

表七反映出如下情况:

(1)语文、数学、英语高分数段人数比较少,低分人数比较多,具体为高分率七年级11.81%、八年级3.68%、九年级6.47%,低分率七年级55.12%、八年级65.26%、九年级53.53%,体现了班级两级分化比较严重,特别是八年级。

(2)班级间对比,各分数段人数分布差异不大,体现了同年段各班级间学生的素质差不多。

(3)年级间对比,七年级优秀率最高、九年级及格率最高,八年级在两率都最低。

表八等级科等级段人数

学科

A

B

C

D

初一年段

19

53

21

17

75

9

28

73

23

80

初二年段

69

22

39

60

72

64

36

94

82

46

初三年段

86

40

76

表八反映出如下情况:

(1)同年级等级科分布不均衡。

(2)三个年级间的等级科合格率不均衡,表现为七年级合格率47.64%、八年级合格率65.68%、九年级合格率70.88%。

(三)教研片对比

大部分科目高分和60分以上学生数虽多于其它学校,但由于学困生面积比较大,造成大部分科目的教学质量低于其它学校。

(四)存在的问题

1、绝大部分学校和绝大部分的班级中,存在着一些“学困生”。

对待这些“学困生”的态度不是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上的障碍,不是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爱,而是歧视他们,冷落他们,甚至驱赶他们,受班级教学缺点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关注更多的学生,造成学困生学习无法跟得上,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造成流生。

2、课堂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新课程的实施已进行了好几年了,但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三大弊端:

一是重“教”不重“学”的主观性。

一切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我怎么“教”,你就怎么“学”,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全然不顾;

二是重“知”不重“思”的浅层性。

尽管教师教得辛苦,但教学的三维目标达成度低,学生的思维锻炼不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形成;

三是重“灌”不重“导”的强制性。

方法上把学生当成“容器”,靠外力把教学内容压给学生,学生无法愉快轻松地学习。

3、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情况不够关注,部分学生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得过且过。

4、控辍保学的力度有待加强,特别是初三年段出现比较大面积的流生。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针对我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要切实转变观念,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主体,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广大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学观,要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要认识到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尖子生同等重要,同样光荣。

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果班上有“学困生”,在课堂上要多关照一点“学困生”,做到提问题最多的是“学困生”,训练最多的是“学困生”,辅导最多的是“学困生”,作业批改最多的是“学困生”,课余时间谈心交流最多的是“学困生”,鼓励最多的也是“学困生”。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无“差生”的学科,无“差生”的学校,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减少辍学率。

2、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广大教师要以课改为契机,立足于本校、本班的教学实际,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转变学习方式为主攻点,以学法指导为突破点,深入持久地开展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为此必须做到:

在课前准备上要做到一坚持:

坚持认真备课,优化教学预设,既要备得恰如其分,又要备出妙处横生。

在课堂教学上尽量要做到三到位:

当堂学——“学”到位、当堂练——“练”到位、当堂清——“清”到位。

在教学策略上要做到四抓:

从七年级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从薄弱学科抓起,从课堂抓起。

3、进一步开展好学科教研活动,主要在听评课上下功夫。

要求教研组长组织好本学科教师,在期中考试后主要加强复习课和讲评课的研讨,开展问题意识教学方面继续加大力度,要求听评课不搞和和气气走过场,随随便便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务必本着求实有效的原则将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4、组织班主任开好班会。

利用班会时间,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组织学生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解决,在此基础上加强学法指导,进行规范学习行为教育。

5、同年段同学科间加强交流,发挥集体的优势。

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加强交流,不能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一定要谦虚,多问多请教,进行教学反思,不断从反思中求得进步。

6、各科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法的指导。

于教研片对比,学生数量比较多,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多交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的加以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兴趣逐渐增强和学法不断的得以改善,七年级特别要做好初小衔接工作。

7、组织召开年段质量分析会,认真分析此次考试中的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霞浦县第十三中学教务处

2010年11月18日

附表:

1、教研片各科分数段和三率对照表(表一、表二、表三)。

2、教研片语数英总分对照表(表四)。

3、本校各任课教师三率分析表(表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