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全解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6002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全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全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全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全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全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全解Word文件下载.docx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全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全解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全解Word文件下载.docx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各类精神疾病的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管理、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2.熟悉各种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地进行精神疾病的症状评估、风险评估和病史采集。

2.能够制定准确、恰当的护理措施。

3.能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

4.学会运用护理程序,书写各种精神疾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

5.学会精神科常用量表的评估,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观察与记录。

6.学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学会“治疗性沟通”。

7.学会精神科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及方式。

(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4.养成健康、成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精神科护理工作。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该门课程总学34学时。

序号

模块

教学任务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设计

课时

 

1

基础

理论

绪论

精神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课程内容:

·

掌握:

精神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熟悉:

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了解:

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讲授,多媒体展示

图表展示

观看视频

提问与解答

2

基础理论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异常精神活动的判断标准;

精神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

精神症状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地位;

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③常见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

①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②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及诊断标准。

教学要求:

能识别精神病人的异常表现;

能分清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类型;

学会精神检查。

情景演示并角色扮演(扮演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对合作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有效地精神检查)

4

3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技能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与精神障碍患者接触时的沟通技巧。

①精神科护理常规与分级护理;

②与精神障碍患者接触时的要求;

③精神疾病护理观察的要求、方法和内容。

①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②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过程;

③接触精神障碍患者的目的与方法;

④精神疾病护理记录要求、方法和内容;

⑤精神科常用量表;

⑥精神科康复训练目的与方法。

能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能对出院病人进行出院指导;

能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与精神障碍患者有效沟通。

模拟情景练习:

角色扮演(出院指导和宣教、模仿与精神障碍患者的沟通)

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障碍患者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的危急状态发生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的评估;

常见危急状态发生的征兆评估及其预防、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

精神障碍患者常见危急状态的表现形式及其护理的重要意义。

学会识别精神疾病患者的危急状态;

能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危急状态做出正确处理;

学会自我保护。

角色扮演

5

临床护理技能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谵妄综合征的概念;

阿尔茨海默氏病的临床特点;

③谵妄、痴呆患者的护理。

谵妄、血管性痴呆、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常见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③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评估。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具备识别意识障碍、谵妄、痴呆的能力;

会根据不同病情实施恰当护理;

能对痴呆患者家属作出正确的健康指导。

案例展示

6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及护理评估要点。

①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及其分类;

②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能准确识别戒断反应及中毒反应;

对酒依赖患者做出恰当的健康教育。

画图展示

指导评价

7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③精神分类症的护理措施。

①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

②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能识别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学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特殊情况的护理等;

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案例分析

实训练习

8

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

①情感障碍的概念;

②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情感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情感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

情感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情感障碍的临床分型及预后。

能识别情感症状;

能识别并处理自杀

实训训练

9

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护理

神经症各类型的共同特征及主要护理措施。

神经症的概念;

神经症各类型的临床表现;

健康教育。

神经症的病因与发病的心理学机制;

神经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能正确识别神经症性症状;

能区别精神病性症状与神经症性症状;

能区别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躯体症状与神经症性症状;

学会同理心,以共情的方式了解和理解病人;

学会帮助患者宣泄焦虑、抑郁等情绪的方法;

掌握根据患者病情,实施个体化健康宣教的能力。

提出与解答

10

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

应激相关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应激相关障碍的诊断、治疗、病程与预后。

能对患者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作出准确评估;

准确识别、预警患者的自杀自伤风险;

掌握与应激相关障碍沟通的技巧;

能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11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的概念;

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掌握进行胃肠外营养的方法及护理;

预防感染;

安全护理与心理护理;

掌握睡眠卫生健康宣教、进食障碍的健康宣教;

12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类型;

③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护理要点;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儿童青少年七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具备对精神发育迟滞、注意多动缺陷、品行障碍、抽动障碍等护理能力及健康宣教能力;

提问及解答

13

精神疾病治疗的护理

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

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

心理治疗的护理。

各类药物的适应症和心理治疗的方法。

各类临床常用药无治疗、电休克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能对病人进行药物服用方法及副反应识别的指导;

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治疗依从性;

掌握电休克治疗的全程护理。

14

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社区防治与康复

家庭护理的概念;

②社区精神卫生护理的工作范围。

要素饮食;

一般饮食护理;

出入液量的记录。

教学能力:

具有为病人进行饮食与营养指导的能力;

能正确完成鼻饲操作;

能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

病例分析

实训:

演示、练习、考核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护理工作岗位要求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护士执业职格考试大纲,选用优秀《精神科护理学》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案。

同时,教材内容体现临床护理中的先进性、实用性,既于临床护理接近,又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融入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把教学过程变为真实的护理过程,学习任务变为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护士角色,实训中亲身体验护理工作,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

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发挥课件和触摸屏等教学录像的作用,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利用各类护理仿真模型、仿真护士站、模拟病室、护理演练室等,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运用云平台大数据对学生所学知识教学考核及评价。

(三)教学评价

1、分为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二种,同时将素质考核(包括仪表着装、行为举止及语言等)融合到技能考核当中。

成绩综合评定:

百分制评定成绩,计入学籍档案。

其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70%,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30%。

2、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3、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鼓励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有所创新。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及运用云平台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时间利用率。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精神科七病区王昆2016.0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