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钓鱼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5385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猫钓鱼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猫钓鱼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猫钓鱼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猫钓鱼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猫钓鱼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猫钓鱼教案文档格式.docx

《小猫钓鱼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猫钓鱼教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猫钓鱼教案文档格式.docx

  1、出示多幅图的多媒体课件,告诉幼儿将刚才的单幅图连成了一个故事,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

  1)故事里有哪些动物?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3)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4)这些动物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5)最后怎样了?

  2、请个别幼儿进行看图讲述。

  3、对幼儿的讲述提出建议。

  4、丰富词汇: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三、教师完整地概括故事大意,并教给幼儿概括方法:

  讲述时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了。

  四、幼儿分组进行看图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五、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激励性评价。

小猫钓鱼教案3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懂得只要专心才能做好一件事,学会本领。

  3、丰富词汇: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专心。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

  2、活动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猫手偶、教学挂图

  一、出示木偶,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

猫弟弟特别爱吃鱼,猫妈妈每天都到小河边去钓小鱼给猫弟弟吃,后来,猫弟弟长大了,他也想学习钓鱼的本领。

  衔接语:

猫弟弟钓到鱼了吗?

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讲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配乐完整讲述故事

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在《小猫钓鱼》这个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主要讲的是谁?

猫弟弟一共钓了几次鱼?

都钓到了吗?

  2、看图片分段理解角色的行为与对话

  图片1、师:

猫弟弟第一次钓鱼的时候谁来了?

小蜻蜓是什么样子的?

谁来学学它?

猫弟弟看见了心里怎样想?

又是怎样做的?

  图片2、师:

猫弟弟第二次钓鱼的时候又看见了什么?

它的心情和第一次是不是一样的?

  图片3、师:

猫弟弟两次都是怎样回到河边的?

它看见猫妈妈钓到大鱼时,心里怎样?

后来,猫妈妈是怎样对猫弟弟说话的呢?

(重点理解词语:

三心两意、一心一意)

  图片4、师:

猫弟弟听了妈妈的话,钓到一条大鱼的时侯,它的心情又是怎样?

它是怎样的语气讲话的呢?

最后猫弟弟是怎样钓鱼的?

  三、完整欣赏木偶剧表演。

  四、小结:

让孩子懂得只有专心才能做好一件事,学会一种本领。

小猫钓鱼教案4

  分析:

  本活动融体育游戏和计算游戏为一体,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快乐地参与,真正做到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通过活动,学习按指令向一定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挤撞。

  3.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环节:

  一、扮演角色,激发参加活动的愿望:

  1.教师建议,分配角色(教师扮猫妈妈,幼儿扮小猫)。

  2.戴头饰,从中渗透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二、游戏《小猫捉鱼》:

  1.小猫跟着猫妈妈学爬。

  2.小猫捉鱼:

  观察猫妈妈手中的鱼,知道有许多鱼和许多种颜色。

  小猫妈妈把小鱼朝一个方向抛,小猫朝这个方向爬着去捉鱼。

  要点:

必须是爬着过去捉鱼。

  三、小猫装鱼:

  分颜色装到相应的盘中,渗透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四、小猫回家:

  猫妈妈带着小猫听着音乐高高兴兴地回家,把小鱼送到娃娃家。

小猫钓鱼教案5

  1.与同伴交流,共同讨论如何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情绪变化。

  3.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制作活动。

  准备:

  1.有制作连环画的经验。

  2.幼儿有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

  3.《小猫钓鱼》故事磁带、录音机。

  4.白纸、彩色笔、油画棒等绘画材料。

  过程:

  一、教师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u教师:

《小猫钓鱼》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是谁呢?

  二、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绘画方法。

你认为制作一本《小猫钓鱼》的连环画需要几幅图呢?

每一幅图上可以画些什么?

怎么画?

猫妈妈和猫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怎样让别人分清它们?

猫宝宝钓到大鱼前后的表情一样吗?

你认为可以怎么画?

故事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

怎么来表现?

制作一本连环画,还需要有些什么?

(封面、封底、页码)你想和谁一起制作连环画?

  三、播放故事,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u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表现主要角色和情节。

  u难点:

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你们小组是怎样合作的?

  四、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教师总结评价。

  教师:

看一看、哪一组的连环画做的最漂亮,最能表现故事情节。

小猫钓鱼教案6

  1、尝试按物体的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巩固14的数数。

  2、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体验师生共同游戏的快乐。

  鱼竿、篮子人手1份,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小鱼若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鱼缸各一个,其他形状的鱼缸一个。

  一、和猫妈妈一起做运动

  1、你们看看我是谁呀?

(猫妈妈)今天我来扮演猫妈妈,你们来扮演猫宝宝,好不好?

  2、宝宝们,和妈妈一起做做操吧。

  老师念儿歌,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做操。

  二、小猫钓鱼

  1、现在妈妈带你们去散步,好吗?

这里有好多小兔子,我们和小兔打个招呼,小兔你好!

咦,前面是什么呀?

我们过去看看。

  2、原来这里是个池塘,里面有许多鱼,这些鱼长的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颜色呢?

  3、池塘里有这么多的鱼,宝宝们想不想把他们钓上来呀?

看看妈妈手里这个是什么呀?

(鱼竿、篮子)

  教师示范:

我把鱼竿轻轻地放下去,一条小鱼上钩了,这条小鱼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呢?

我再来钓一条,这条是什么样子的?

这条呢?

  4、你们看看妈妈一共钓到了几条鱼呀?

(一起点数)

  5、幼儿自主钓鱼。

你们想不想来钓鱼呀?

每人去拿一个篮子,找个空地方钓鱼。

  6、带幼儿回到座位。

宝宝,拿好你的篮子到妈妈这里来,我们要回家了。

  7、分散交流:

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钓了几条鱼,是什么样的?

  8、请个别幼儿交流。

  三、小猫养鱼

  1、宝宝们,我们钓了这么多的鱼尝尝味道吧,今天宝宝的本领很大的,钓了很多鱼,这么多的鱼吃不完,怎么办呀?

(幼儿自由想办法)妈妈想到一个好办法,我们把它们养在鱼缸里,等想吃的时候再吃。

  2、出示鱼缸:

这个鱼缸是什么形状的呀?

圆形的小鱼说我喜欢住在和我相同形状的鱼缸里。

这里还有正方形的鱼缸,我们请什么形状的小鱼住进去呀?

三角形的小鱼住在哪里呢?

师演示贴的方法。

  3、请幼儿送小鱼,并一起检查。

  4、刚才我们把小鱼都养在了鱼缸里,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小鱼呢?

但是这些小鱼喜欢住在和它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鱼缸里。

这个鱼缸没有颜色,妈妈变个有颜色的鱼缸好不好。

请小鱼住在相同颜色相同形状的鱼缸里吧。

  5、请幼儿送小鱼,并一起检查。

  6、宝宝们,现在小鱼都养在鱼缸里了,我们去外面看看哪里还有小鱼,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小猫钓鱼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主题式情景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技能学习,掌握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提高弹跳水平。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奔跑能力、应变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设想:

  一)故事导入:

  课一开始,老师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出本课课题。

  [设计说明]:

导入新课是一堂体育课的主要环节,用讲故事进行导入恰好符合

  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强化学习动机,还能激发体育兴趣。

  二)课的准备:

  ⑴学生边听音乐边绕场地做跑跳步练习1分钟。

  ⑵跟着音乐,师生同做模仿操。

  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了一套运动项目的模仿操,既让学生了解了体育项目,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身体,再配以恰当的音乐,从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在欢乐中锻炼身体,掌握技能。

同时师生同做,接近了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愉快、亲切。

  三)学习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

  1、教师设置小猫过河的情景,让学生自由创新练习。

  2、请一学生表演,教师讲评揭示课题。

  3、教师示范正确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动作的结构环节,并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动作结构及要领,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练习3分钟

  5、把学生回答的想法进行整理,归纳出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

  6、教师再设置情景,让学生自己布置场地自由结合练习,进一步提高练习难度。

借助小猫过河,让学生充分想象并表现,在想象与表现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相似关系和动作,为揭示新课打下埋伏。

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与动中进入角色。

通过学生表演,让学生先互相之间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再总评。

充分体现过程性评价和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强化才能掌握的过程。

由小猫过河(动作要求)--------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动作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在尝试中、在相互帮助、互相评价的和谐气氛中进行练习,显现出一片朝气蓬勃的场景。

  四)游戏:

《钓鱼》

  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模仿划船的动作来到老师身边,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并让学生戴上小鱼的头饰。

老师先当小猫,学生当小鱼,师生一起玩游戏。

师钓到5~6条停止。

然后选出1~2名学生扮演小猫进行练习,并设置问题“小鱼是用什么方法躲避小猫的”。

钓到5~6条鱼就停止。

游戏《钓鱼》富有童话情趣,具有很强的故事情节,集育心、育体为一体,有利于本次课发展奔跑、躲闪能力及培养“做事认真、专心致志”的品质任务的完成。

在游戏中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让学生进入角色在情境里进行游戏;

教师做“老猫”直接参与游戏,激发鼓动学生情绪;

在制做的教具(鱼杆)上,形象逼真,让学生能触景生情,跃跃欲试。

这样,就把游戏做活了,健身育心的目的就达到了。

  五)结束部分:

  1、师生在音乐《划船》的伴奏下做放松操,使学生进入到相对安静的

  状态,消除疲劳。

  2、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并布置拓展作业。

  3、收拾器械,宣布下课。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总结,使学生回味本课学了哪些内容,懂得哪些道理等等,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布置拓展作业进一步拓展学生在体育领域内的视野,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从小热衷于体育的学习和探索。

并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得到更好的放松。

培养学生做事要有始有终的习惯。

小猫钓鱼教案8

  1、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2、喜欢参加游戏,体验游戏中的乐趣。

  积木围成的“污水池塘”、清水池塘各一个;

垃圾;

平衡木4条;

钓鱼钩人手一根;

猫妈妈头饰一个;

小鱼若干条;

装小鱼的篮子6个;

小包装食品若干。

  一、幼儿跟随音乐做动作进入操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今天天气真好,孩子们,妈妈带你们一起去郊游喽。

  2、嘿,你们瞧,那边有个池塘,里面肯定有好多好多的小鱼,宝宝们我们一起去钓鱼,好吗?

  二、学习走独木桥,培养大胆勇敢的精神。

  1、师:

哎呀,前面有独木桥挡住了我们的路,要想钓鱼必须走过独木桥,你们敢吗?

  2、师示范走独木桥,提醒幼儿注意要张开双臂保持平衡。

  3、请幼儿走独木桥,提醒幼儿要相互谦让。

  三、知道乱扔垃圾的害处,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

我们终于走过了独木桥,宝宝真勇敢,现在我们一起来钓鱼吧!

咦?

池塘里怎么没有鱼呢?

鱼到哪儿去了呢?

  2、池塘里都有什么?

这些垃圾都是从哪儿来的?

  3、这些人做得对吗?

为什么?

  4、垃圾应该扔在哪儿?

  5、池塘里这么多垃圾怎么办呢?

小孩子能不能到池塘里捡垃圾?

  6、小结:

池塘里这么多垃圾,环境都被污染了,水也变黑了,还有难闻的气味,小鱼都没有了。

我们不能乱扔垃圾,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我们要制止他,这样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加美好。

  四、幼儿分享食品,观察幼儿吃后垃圾是怎么处理的。

宝宝们表现很不错,妈妈为你们准备了好吃的东西,想吃吗?

  1、给幼儿分食品,提醒幼儿说“谢谢”。

  2、妈妈跟孩子们一起吃,夸奖体贴妈妈的孩子。

  3、师:

我们都吃饱了,孩子们都知道垃圾不乱扔,把垃圾都放到垃圾桶里去了,我们再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丢下的垃圾。

  五、带领幼儿钓鱼,体会美好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瞧!

那边还有个池塘,宝宝们想去看看吗?

……

  哎呀,又有一座独木桥,现在敢走了吗?

  好,宝宝们张开双臂,一个一个走过去哦……

  1、幼儿再次走过独木桥,提醒幼儿要相互谦让。

哟,池塘里小鱼真多,为什么这儿会有这么多鱼呢?

那边池塘里却一条鱼也没有呢?

  小宝宝真棒!

现在我们来一起钓鱼吧!

  2、宝宝到池塘里钓鱼。

放音乐《小鱼游》。

  六、结束:

钓了这么多鱼,开心吗?

我们回家一起烧鱼吃喽……

小猫钓鱼教案9

  设计思路

  《小猫钓鱼》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个故事,作品的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有趣,角色特点鲜明,非常适合让幼儿听赏。

我们用《小猫钓鱼》这一内容,针对各年龄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在不同年龄班实施教学,并着力研究适合各年龄班幼儿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如小班的重点是听赏、感受、理解故事内容与角色形象;

中班的重点是学习故事与表演;

大班的重点是根据故事情节与线索创编故事,能将故事寓意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对同一内容的研究,主要引领教师注重运用学习策略,通过对幼儿学习机制的探索,创新幼儿的学习方式。

  本次听赏活动,我按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故事内容创设了一个音乐情境,巧妙地为故事中的角色设计了音乐形象,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故事、理解故事,乐于模仿与表现。

在音乐情境中感受角色形象,乐意模仿并表现。

小水桶12个,小鱼竿12个,故事视频、PPT,玩具蜻蜒、蝴蝶各一只。

  活动过程

  一、猜猜画画――小鱼

  1.提问:

看,这是什么呀?

像什么呢?

  (引导幼儿观看PPT画面上先后出现的线条、正方形图案、三角形图案等,并猜猜讲讲。

最后在画面上出现一条单线、尾巴会动的小鱼。

  2.幼儿跟画小鱼。

  (引导幼儿伸出自己的食指,看着PPT画面上的线条,随着教师的提示语跟画小鱼。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主要目标是引发小班幼儿对活动主题的关注,激发幼儿的想象与兴趣。

同时,在跟画的过程中熟悉小鱼的主要外形特征。

  二、看看听听――小猫钓鱼

  1.听第一段故事(播放视频,并打开录音机配上舒缓的音乐)。

  在树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有许多小鱼在游来游去。

一天早晨,猫妈妈带着小猫到河边去钓鱼。

他们刚坐下……

播放视频时先出现画面,再缓缓响起音乐,让幼儿用视觉与听觉同时感受故事的美丽意境,体会教师创设的音乐情境。

  2.(播放音乐)听,谁来了?

  (定格画面,音乐暂停,教师拿出一只会“飞”的玩具蜻蜒,蜻蜒随着钢琴旋律在教室里飞舞。

  3.蜻蜒飞来了,幼儿和蜻蜒一起玩。

  (幼儿自由地与蜻蜒一起快乐地飞舞和玩耍。

幼儿合着欢快跳动的音乐,模仿玩具蜻蜓张开翅膀自由、愉悦地飞舞,充分体验小猫与蜻蜓在草地上嬉戏的`情境。

  教师小结:

你们都喜欢和蜻蜒玩,小猫也和你们一样喜欢和蜻蜒玩。

  4.(播放视频,钢琴配乐)继续听故事、看视频。

  一只蜻蜒飞来了,蜻蜒真好玩,飞来飞去像架小飞机。

小猫看了真喜欢,放下钓鱼竿,就去捉蜻蜓。

蜻蜓飞走了,小猫没捉到,他空着手回到河边。

一看,猫妈妈钓到了一条大鱼。

小猫又坐在河边继续钓鱼……

  5.(播放音乐)听,谁又来了?

  (定格画面,音乐暂停,教师拿出一只会“飞”的玩具蝴蝶,蝴蝶随着钢琴旋律一会儿高飞、一会儿低飞。

  6.蝴蝶飞来了,幼儿和蝴蝶一起玩。

幼儿听辨高、低音,模仿蝴蝶的动作。

  (钢琴奏出高、低音旋律的变化,教师引导幼儿听辨高、低音,并用动作表现蝴蝶飞舞的姿态。

教师将蝴蝶的高飞、低飞与旋律中的高音、低音相结合进行演示,并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跟着蝴蝶一起上上下下地飞舞,让幼儿在感知高、低音的同时,体验小猫与蝴蝶玩耍时的快乐。

  7.(播放视频,钢琴配乐)继续听故事、看视频。

  一只蝴蝶飞来了,蝴蝶真美丽,小猫看了真喜欢,放下鱼竿,又去捉蝴蝶。

蝴蝶飞走了,小猫又没捉到,他空着手回到河边。

一看,猫妈妈又钓到了一条大鱼。

小猫说:

“真气人,我怎么一条小鱼也钓不着?

  8.提问:

小猫为什么就没有钓到鱼呢?

  (幼儿自由回答。

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对前半部分故事内容的回忆,以及思考小猫为什么没有钓到鱼。

此环节围绕“小猫为什么就没有钓到鱼”这一问题,让幼儿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下一环节“猫妈妈的话”而作好铺垫。

  9.(播放视频)听一听猫妈妈的话。

  猫妈妈看了看小猫,说:

“你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到鱼呢?

钓鱼就要一心一意。

要把鱼竿拿得稳稳的,不能动,眼睛看着水面,看看鱼是不是上钩了。

  10.猫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引导幼儿模仿猫妈妈的话。

可以让幼儿听赏猫妈妈的话2~3次,并引导幼儿模仿猫妈妈的语气学讲猫妈妈的话,在故事情境中帮助幼儿具体理解“一心一意”的意思。

  11.小猫应该怎么做才能钓到鱼呢?

我们来试试,然后告诉小猫。

  (教师拿着鱼竿,学小猫钓鱼,引导幼儿运用猫妈妈的话提醒小猫。

蜻蜒来了,不理它,蝴蝶来了也不能和它玩,要把鱼竿拿得稳稳的,不能动,眼睛看着水面,看看鱼是不是上钩了。

你们会了吗?

我们来教教小猫吧。

通过分段听赏故事、玩音乐游戏,让幼儿在生动的情境中充分感受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形象特征,学习故事中小猫与猫妈妈的对话,了解小猫钓不到鱼的原因。

  三、玩玩唱唱――我们来钓鱼

  1.幼儿和小猫一起钓鱼。

  教师给每位幼儿一根鱼竿,一只小水桶(每只小水桶里事先贴好2~5条“小鱼”),学小猫钓鱼。

教师引导幼儿一边钓鱼,一边学说猫妈妈的话。

让幼儿拿着教师用纸棒自制的鱼竿,提着彩色小水桶去钓鱼,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幼儿在音乐情境中模仿角色进行游戏,让幼儿再次感受高、低音的变化和旋律的美妙。

  2.蜻蜒、蝴蝶飞来,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语言,提醒小猫。

  教师用故事内容小结:

蜻蜒又飞来了,蝴蝶也飞来了,小猫就像没看见它们一样,一步也不走开。

不一会儿,鱼竿往下沉,还动起来了,小猫使劲把鱼竿往上一甩,“啊”一条大鱼钓上来啦。

小猫高兴地喊了起来:

“我钓到大鱼啦,我钓到大鱼啦!

  (幼儿在情境中多次游戏和体验。

最后,播放PPT,让幼儿充分感受小猫钓到鱼后的快乐。

  3.小朋友钓到鱼了。

  “小朋友,看,我们的鱼竿也动起来了,赶快使劲把钓竿往上一甩,我们也钓到大鱼啦!

  4.集体数数,小猫钓到了几条鱼。

  (播放PPT,上面有4条小鱼,引导幼儿一起数数。

根据小班幼儿数概念发展的特点与逐步学会手口一致地对5以内实物进行点数的要求,多媒体中出现的小鱼数为“4”,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集体手口一致地点数,要求幼儿做到正确点数。

  5.幼儿数数自己钓到的鱼。

  (幼儿从小椅子下拿出小水桶,打开盖子,数一数教师事先贴在小水桶里的小鱼有几条。

  6.唱唱“钓鱼歌”。

  (幼儿拎起小水桶,背上鱼竿,愉快地与教师一起唱起歌来。

  附歌词:

  钓,钓,钓小鱼,小鱼钓到了。

  念白:

数一数,有几条,(告诉我,有几条)一条、两条、三条、四条,小鱼好多呀!

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和小猫一起一心一意钓到鱼的快乐,并模仿学讲猫妈妈的话,结合数小鱼,感知数字1~4。

最后在歌声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小百科:

猫,分多种,是鼠的天敌。

各地都有畜养。

有黄、黑、白、灰等各种颜色;

身形像狸,外貌像老虎,毛柔而齿利(有几乎无毛的品种)。

以尾长腰短,目光如金银,上腭棱多的最好。

身体小巧,样子招人喜爱。

好奇心重。

小猫钓鱼教案10

  区域材料:

  用海绵纸做成的小鱼,右面藏有报纸,看上去小鱼是吃饱了肚子鼓鼓的。

  钓鱼竿上系上绳子,绳子上装有吸铁石。

  鱼塘里放有“水草”。

  小猫头饰。

  游戏规则:

  这个区域有4个小朋友可以参加,活动开始,每个幼儿先戴上小猫头饰,在取来钓鱼竿,可站着在鱼塘外钓鱼,也可坐着在鱼塘外钓鱼。

把钓上的小鱼放入“水桶”内,不能用手伸进去抓,也不能双脚踏入鱼塘去抓。

  游戏过程:

  区域活动时间到了,我给孩子们重点介绍了钓鱼区,他们听得非常仔细,对这个区域很感兴趣。

活动一开始,前面的小朋友很快的来到了这个区域,迅速拿起钓鱼竿,开始钓了起来。

不一会儿,鼎鼎钓起了一条小鱼,他高兴地跑到我的面前,边取下小鱼,边和我说“范老师,你看,我钓到了小鱼。

”又见响响也朝我这里跑来“老师老师你看呀,我也掉到了。

”接着,他们一条一条的钓了好多的鱼呀!

边上围观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了,他们也想加入到这个区域中来。

  反思:

  第一次区域的开展,可以看得出孩子很喜欢,能长时间的参与,且能遵守游戏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