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4628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外Word文件下载.docx

《北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外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外Word文件下载.docx

2、本专业近三年报考录取情况

年份

计划招生数

实际录取数

免推生人数

计划外招生

复试分数线

奖学金人数

2008

20

25

5

370

7人公费

2009

24

4

375

2010

12

14

3

2

395

5人公费

注:

根据以往的经验,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公共课成绩要达到50分,专业课成绩要达到110-120分,否则即使是总成绩过线也有可能被淘汰!

3、出题老师情况

吴文安副教授(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2001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

2004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翻译学博士学位;

2004-2006年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吴青副教授(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1999.4-2002.10: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2003年11月获哲学博士学位;

1993.9-1996.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系应用语言学专业,1996年12月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9.9-1993.7: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系科技英语专业,1993年7月获文学学士学位;

4.复试情况

复试(100分)包括三个部分:

(1)专业笔试(50分)。

由两段翻译构成,难度与初试相当,考试时间两小时。

(2)二外听力口语面试(50分)二外(日语)听力比较简单,而且所占分值小(2分),其实可以说不是听力,而是阅读,考试时会发给我们有稿的文件,其实不用听,看原文也能选出答案,所以总体上来说,二外听力并不需要太多准备就可以应付。

面试通常有三位老师,包括两个部分(口译和问答),首先一位老师会念两段话(一遍,大概五句,比较简单,英汉各一段),你可以做笔记,然后口译老师刚刚的话。

问答部分是老师会问一些比较简单的个人问题,比如先让你做个自我介绍,然后问一下你以前有没有作过翻译,或者对哪为翻译理论家的理论比较感兴趣等等,只要如实回答,口语流利标准就行。

二、复习规划指导

1、往年大纲变化解读

专业课分为基础英语和笔译两门课程。

从过去十年试题的分析来看,基本保持的比例是1:

1。

专业课(包括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到为150分。

专业课二规定的参考书目共有三个:

1、Bassnett,Susan.《翻译研究》TranslationStudie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Gentzler,Edwin.《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修订本)》ContemporaryTranslationTheories(RevisedSecondEd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其中第三本书每年都有变化,但前两本书在过去3年都没有变化,目前2011年的招生简章还没发布,所以并不确定会否有新的变化。

针对这三本书的测试主要出现在专业课二(笔译)的最后一部分(50分),考试形式多以问答出现,通常是对书中某一观点的看法和评价,或者让你写出某一个流派的主要观点,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述说。

2、历年考试难度分析

从近五年题型来看,两张卷子考过的题型有阅读、插入句子、翻译,论述题,作文(较少),就每种题型的作答要点分析如下:

题型

作答要点分析

占比

阅读

北外的基础英语试卷近三年的题目在形式和难度、题量、长度、强度等方面几乎完全一致,整个试卷仍然仅由阅读和翻译两部分构成。

阅读的一大特点就是实效性文章,内容涉及当前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取材除了包括以英美文化人为读者对象的杂志报刊,如经济学家,时代周刊、国际先驱论坛报以外,还增加了很多更新颖的内容,如06年谈到英国公党,07年谈到美国人对奥林匹克的看法等等,观点新,思想内容比较深刻,涉及的范围相当广,使考生很难把握出题的方向。

在阅读方面以客观题为主,最近有一个变化是阅读理解选择题的分数由两分提高为三分,一共12个选择题,两篇文章。

例如09年的考试第一篇文章是关于各国对于食品危机的态度和措施。

第二篇是关于贫富差距以及它的表现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这两篇文章一篇摘自经济学家,另一篇摘自纽约时报,所以这两份报刊是复习的重点。

第三篇阅读是是非判断题,分值为10分,共五题。

这到题难度不大,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较易作出判断。

09年第三篇文章是摘自于generationwhat这本书。

第四篇阅读是填句子,14分,从8个选项中选择7个填入原文,使原文完整流畅。

这到题难度其实并不大,一定要认真理解原文,最好不要丢分,因为这种题一旦选错一到两个很可能丢到4分,所以要尽量保持全对。

09年的文章是讲电视对人的好处,难度并不大。

60分

1.选择题:

36分

2.判断题:

10分

3.填空题:

14分

翻译(基础英语)作文

一般由两篇翻译(汉译英与英译汉)构成,英译汉为40分,会从原文中划出5个句子让考生翻译,每题8分。

而汉译英为50分,字数通常在500以下,要求全文翻译。

汉译英多取材于近代的文言文,如《聊斋》、《三国》、《红楼梦》等,还有近现代的散文等。

而英译汉也多取材于有深度的时文,紧抓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色。

这到题在基础英语中一般不会出现,唯一一次例外是在09年的考试中出现。

即使出现,考生也不用紧张,这到题难度并不大,字数500字左右,09年的考题类似于雅思作文。

90分

作文(50分)

翻译(专业2)

一般由四篇翻译(汉译英与英译汉各两篇),每题均为25分,这些翻译题目中前三篇的选材多种多样,涉及散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难度不是很大,考生只要英语基础较好,平常稍加练习,都应该能够应付。

真正比较难的是第四篇翻译,涉及到文言文(选自论语,大学,春秋,三国等经典作品),字数150左右,要求考生有很高的中文造诣,当然考前多读英汉对照的文言文对于考试也有很大的帮助。

100分

翻译理论

需要看的书通常会在招生简章上指定,而这些书主要是涉及翻译理论方面的著作,难度比较大,十分抽象,是一个需要重点攻克的难点,他们在翻译专业课的考试中,通常出现在最后一步分,包括两道题,共50分,所占分值较重。

考试形式多以问答出现,通常是对书中某一观点的看法和评价,或者让你写出某一个流派的主要观点,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述说。

50分

3、复习方向点拨

如果你的英语基础不错,那恭喜你,对于准备基础英语和专业课的考试是强有力的保障。

其实准备这门考试需要看的书并不多,考试也更加注重对于考生实际翻译能力的考察,所以我们需要在平常加强翻译实践方面的练习,所以需要学生能保证一周一练,找找翻译的感觉。

另一个重点则是翻译理论,需要考生能够在考试前将三本指定书看完一遍,至于每本书的重点和考点,我们会在日后的复习中帮大家拟订。

另外,北外的考试跟时政通常联系紧密,所以平常也应该多看点新闻,了解国际政治经济的最新动态,扩大视野,对于考试也颇有帮助。

4、参考书目推荐

初试:

1、Bassnett,Susan.《翻译研究》TranslationStudie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Gentzler,Edwin.《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修订本)》ContemporaryTranslationTheories(RevisedSecondEd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第三本不确定。

复试:

三、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

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

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

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

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四、专业课复习特点

考研总的来说可以说是专业课的较量,公共课过线很容易,但是拿高分很难,专业课中基础英语拿分较容易,而专业2则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下很大的工夫,才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分数。

政治和二外拿到140-150,那么根据去年395的分数线,则需保证专业课在250以上,而基础英语在130以上,并不十分难,所以专业二要尽量考到120以上。

下面,跨考专业课辅导老师就考研专业课的答题方法说一些自己的见解。

在基础英语中,阅读题并没有太多的答题技巧,而在做翻译题时的答题技巧则是这里想说的重中之重。

众所周之,翻译方法可以被分为直译和意译两种,这两种方法本来就没有好坏之分,在翻译时,考生应该根据具体的翻译材料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翻译,北外的老师对于选取翻译策略有一句经典的评价就是:

“能够直译的就尽量直译,不能够直译的,就意译。

参考书方面:

简单一句话,学校指定了书,你就应该按照学校指定的书看,而且不光要看,还要能背下来,虽然不是要你死记硬背,但是,基本的文章结构你最好按书里的结构来,把考点和重点一一的总结出来。

答题方法方面:

现在想强调一下翻译理论的答题方法,最好采用先将主要理论家和流派的核心观点答出,然后“拆解”主要观点,对其进行详尽的阐述。

详细的说,就是要求你将题目中的概念准确说明,最好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不过要以原书为准绳,把书上的点都说到了,在进行自我的发挥,切记不可随意发挥!

最后一点就是书写要工整,最好有条目,是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五、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1、零基础复习阶段(-2010年6月)

本阶段主要是对翻译理论的流派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

对各本参考书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

2、一阶-基础提高阶段(2010年7月-2010年9月)

本阶段主要用进一步深入了解翻译理论,对前两本书完成第一次的阅读,并开始找出重点和考点,形成知识系统。

同时每周练习一篇老师提供的翻译材料,了解翻译评分的要求。

加强对时政的关注和了解。

同时阅读经典的散文108篇英汉对照。

3、二阶-强化提高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

本阶段,完成最后一本指定书目的阅读,并对重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专攻文言文翻译,每周进行一次文言文翻译,并且每天读一篇文言文翻译。

4、三阶-冲刺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中旬)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等,查漏补缺。

温习专业课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5、四阶-点睛阶段(2010年12月中旬—考前)

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六、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

第一轮:

零基础复习阶段(-2010年6月)

1)学习目标

目标1:

了解基本的翻译流派和翻译理论

1:

Bassnett,Susan.《翻译研究》TranslationStudie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目标2:

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基本了解改专业的知识框架和理念,为下一阶段的复习夯实基础;

平时每周一份南方周末了解社会热点和动向,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

2)学习任务

①泛读《翻译研究》,《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修订本)》,建构翻译的理论框架。

②学习每本教材,需在结合自己的理解绘制知识理论框架图构,建知识体系。

③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上报教务老师,并与教务教师沟通请教。

④扩展知识面所需时政新闻

⑤综合练习:

检测前一阶段学习效果配有参考答案自测。

⑥不要求记忆只要求理解!

3)详细规划

一、阶段目标:

对指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了解全书内容,理解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

二、注意事项

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

2.本阶段学习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但一定要全面。

3.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4.看进度,卡时间。

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询师或本校老师。

第二轮:

一阶-基础阶段(2010年7月-2010年9月)

1)学习目标:

2)学习任务:

对上述两本书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总结,列出考点和重点,同时练习一篇老师提供的翻译材料,了解翻译评分的要求,提高翻译技能。

3)详细备考方案:

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

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通过翻译训练提高翻译技能,通过散文108篇英汉对照的学习,加强对散文翻译技巧的培养。

1. 

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记忆。

2.把书上可能考到的问答、论述等文字性的内容都整理在笔记本上。

3.将全书的重点归纳成一系列的知识点,一定要有系统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有更加系统的理解。

第三轮:

二阶-强化提高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

(一)新大纲复习计划:

新大纲一般在9月中旬出台,具体复习会根据今年新大纲,编写重难点知识讲义,请一定要根据基础阶段的复习安排把参考书的知识点进行逐一突破。

这时,完成最后一本指定书目的阅读,并对重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巩固计划:

强化阶段一定要多做翻译,多看翻译文章,加强翻译技能始终非常重要。

9-10月 

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11.10-11.14 

研究生考试报名确认工作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

第四轮:

三阶-冲刺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中旬)

进一步完善翻译理论的框架,提高翻译技能

总结三本参考书,将其中的重点反复记忆和背诵,做到熟记于心,总结平常翻译中常遇到的问题,尽量在翻译中避免,最后再进行两次的翻译训练。

3)详细备考方案

一、阶段目标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二、具体复习安排:

参考书回归;

历年真题回归;

专业课比较回归;

模拟考场测试。

四管齐下,把前面复习的知识点逐一消化和提升。

时间阶段

复习

资料

周次

建议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

备注

11月1日

—12月18日

共7周

指定参考书、历年真题、专业课笔记、模拟题等

第1-3周

10小时

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预测本年度可能考查的内容和出题思路

注意是预测,而不是押题,不能留死角。

有时间的话,应当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兼顾零散知识点。

15-20小时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

记忆性的重点和真题答案可以背诵下来,这样能够让学员融会贯通,理解更加深刻。

12-15小时

全真模拟,强化考点意识

1.要注意培养考点意识,学会用标准的答题方法解答相关问题,多做模拟试卷,进一步归类整理总结。

2.多做一些模拟练习是必要的,可以让自己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对以前没有充分注意到的知识点拾遗补缺

第4周

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章节还没掌握好,再仔细复习一下。

将散落在各个题目中的知识点串成串,连成片,直至复原成完整的意象。

第5周

6-10小时

全面回顾,回忆知识点、易考题目及答案,准备应考。

有个别重难点实在不好记,可以先标记一下,考前一两天,甚至考前一两个小时再看,但这种题目不宜超过3-5个。

第五轮:

四阶-点睛阶段(2010年12月中旬-2011年考前)

学习目标:

将重点理论进行最后一次的复习,注意强记背诵。

看一些翻译中常用的文言文和散文词汇,熟悉一些较难翻译的单词,老师提供材料。

七、心理准备:

一定要有吃苦的勇气和准备,要几个月如一日地看书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很容易迷茫、懈怠和没有信心,这时候一定要坚持,要和别人做做交流,千万别钻牛角尖,一定要学会坚持,成就竹子的也就那么几节,成就一个人的也就那么几件事。

.即便最后失败,也要学会对自己说!

“吾尽其志而力不达,无悔矣!

”在此跨考专业课辅导老师对大家的要求只有三点:

1、坚决果断,早做决定,决定了就全身心投入。

2、一定要有计划,一定尊重你自己定的计划。

3、跟时间赛跑。

多一点快的意识,少一点拖拉和完美主义。

考研说到底就是应试,总共就几个月时间,不要心存打好基础、厚积薄发的幻想,直接抓住要害,就可能成功。

这三点看上去容易,但真正做好很难,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做到最好.

总结上面的复习步骤,简单说,无非三步:

1、看教材,熟悉内容(最迟暑假完成)

2、整理重要资料(最迟十月完成)

3、背诵(十月左右开始)

以上三步做的好的同学,专业课上130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你考上以及能否上公费的重要保证)。

当然,这也相当程度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毕竟最后能否成功,还要看自己。

北外英语学院语言学专业414高分经验

-

此帖为转载

曾经得到许多人的帮助,首先要感谢他们无私的支持.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初试成绩414,复试成绩86。

除了高兴以外,更多的是对给与我力量和鼓励的所有人的感谢!

我在前人栽的树下乘过凉,现在希望自己也能种上一棵小树,为后来的人带来一片荫凉.

我考的是英语学院的语言学

前辈们写过很多有关初试的帖子,如何复习各门功课,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最主要的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还有就是要脚踏实地,不能浮躁。

在此。

我写的也仅仅是我自己的看法,仅供借鉴。

基础英语的复习,以前我听人家说经济学家很好,于是我就买来一大堆,天天啃,但是说实话,还真是相当痛苦,而且效果不明显,因为我对经济方面的东西一点都不感兴趣,而且经济学家的经济类词汇量很大,几乎每次阅读的时候都是在锻炼我文曲星上的键盘,那是锻炼我自己啊?

后来我看了几天就放弃了,转而看些别的英文杂志,本人觉得《英语文摘》比较不错,我有订去年一年的《英语文摘》,当然这个月刊肯定是不够摄入量的,另外还会看些《中国日报》,《英语学习》,《21世纪》什么的。

《21世纪》比较简单,纯当娱乐了。

除了阅读以外,翻译的练习也很重要,我买了张培基的散文,还有八级的翻译题,每天都做一段,然后拿自己的译文跟他们的译文相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