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电子备课教案14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1502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电子备课教案1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电子备课教案1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电子备课教案1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电子备课教案1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电子备课教案1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电子备课教案14页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电子备课教案14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电子备课教案14页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电子备课教案14页Word文档格式.docx

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点子图,看谁最会数点子,(在学生数后在屏幕上展示6和7,并指名读6和7)

2、请同学们拿出6个小棒(或者6个圆片,6个三角形…)跟你的同桌摆你们自己喜欢的图形好吗?

(师筛选有创意的表扬、展示)

3、请同学们再加一根小棒(或者再加一个圆片,一个三角形…),再摆一摆(同样(师筛选有创意的表扬、展示)

(然后让学生把学具捡好),

3、老师这里有一块数字残缺的直尺,谁愿意帮帮老师?

(谢谢你)

4、比较大小。

(电脑展示43页的点子图)

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6和7,那么你知道谁大谁小吗?

5和6比谁多谁少?

6和7比呢?

首先请小朋友的眼睛跟随鼠标数数这些点子图,通过具体数数过程使学生感悟5后面在数一个就是6,6后面在数一个就是7,学生在比较5和6,6和7的大小时就自然很容易。

5、基、序数的意义

(1)谁能从小到大数到7?

谁能从7开始数到1呢?

(生回答) 

(2)师引导学生观察43页金鱼图,完成屏幕上的三个问题。

(a)从左起一共有几个瓶子?

(b)从左边数起第()个瓶子里装了6条金鱼?

(c)从左边数起第7瓶里有()条金鱼?

(3)、在班上任意指一组的同学站起来,提问:

他们一共有多少同学?

从前往后数×

×

是第几?

在第三个位置的是谁?

(让学生回答)

6、教学6、7的写法

观察字形特点,6像什么?

(让学生说,因为他们在幼儿园里已经见识过,还可以让他们说出6的口诀----6想口哨吹的响。

6是一笔写完的,从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笔从上往下写一笔完成,7像什么?

同样让学生观察后在说,然后在编口诀-----7像镰刀割青草。

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第48页的2、3两个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6和7的认识)

2、你学会了什么?

3、你还想知道关于6和7的一些什么问题?

下课了可以向老师询问。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6和7的加减法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计算能力。

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算式,并算出得数。

多媒体课件、小棒、小圆片、三角形等学具。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卡片出示)

2+1=1+2=3+1=1+3=

4+1=1+4=2+3=3+2=

(随机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2.填空。

(二)新课引入

教师谈话:

同学们都会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6和7的加法和6和7减几的减法吗?

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

6、7的加减法

(三)学习新知识

出示课本41页的涂一涂,填一填,让学生写出6可以分成几和几。

出示课本41页的图,让学生知道7可以分成几和几。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圆片(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

老师要求两个同学面对面的坐,一个同学摆,一个同学看。

要求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现在你的桌上一共有几根小棒,你能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吗?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

5+1=1+5=

大家看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师小结:

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那么谁能算出5+1和1+5的得数呢?

,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

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5)现在,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在桌面上先摆好6个小圆片,再拿掉1个小圆片。

你能根据刚才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吗?

如果从6个小圆片中去掉5个,你能写出一个减法算式吗?

(6-1=6-5=)

2.学习第42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1)屏幕上出示“摆一摆”前面的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图上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算加法和减法。

(2)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

学生摆小圆片,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

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3)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①学生摆小红花算4+2和2+4,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

②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和两道加法算式的联系。

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

7-2=5和5+2=7两个算式有联系,如果不摆小棒,想5+2=7可以算出7-2=5。

3.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

(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

(3)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数吗?

怎样算?

(如果不摆学具,我们可以想6的组成:

3和3组成6,所以3+3=6。

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的得数?

(可以去想加法3+3=6算出6-3=3。

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想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回答后再说一说想数的组成计算这两个算式的过程。

可以想加法算出6-2.6-4.7-2.7-5的得数吗?

让学生试着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算一算。

4.学习写算式。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

(2)学生练习写算式。

(3)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42页“做一做”的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书上填得数,然后交流、评价计算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如果有的学生计算有困难,让他们边摆边算。

2.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教师指定几个算式让学生练习写法)。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九的第4.6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2.做第8题,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8和9的认识

1.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掌握8和9的组成。

2.培养数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8和9的组成和写法。

引导学生有序地推导出8和9的组成。

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

师:

老师用数字组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把他们都找出来吗?

学生找数字,教师操作把这些数字拉下来摆端正。

大家找得真好,说明我们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看这些淘气的数字,哪些数字你还不太了解呢?

对了,今天我们就学习:

8和9的认识(板书)。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质疑。

你想了解哪些关于8和9的知识呢?

学生各抒己见。

2.到生活中寻找8和9。

课件展示:

学校花坛一角师生共同整理花坛的场面,最后定格出现主题图。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已有的知识一同去花坛走一走,数一数,看看你有什么好的发现。

学生活动、汇报、交流。

生1:

花坛的两边有8棵松树。

生2:

花坛里有8朵美丽的花。

生3:

黑板上写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生4:

有9只蝴蝶在花丛中飞。

生5:

黑板的前面摆放着9盆花。

生6:

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共9个人整理花坛。

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图中树、花朵、大字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图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

3.动手摆8和9。

现在就请你从学具盒里选出你喜欢的学具,边选边数,把它放在文具盒下面,(学生活动:

摆学具、互数学具)一边摆一边想,摆完几摆8,把8摆完摆几。

4.说说生活中的8和9。

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

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比如说《动漫世界》8点开始,螃蟹有8条腿……学生畅所欲言:

我家门排号是9号,我有9本故事书……

小结:

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平时要注意留心观察,让这些有趣的数字小伙伴走进你的生活。

5.教学数序。

(实物投影)师:

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的数有……

这些数在格尺家族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展示各种尺子),你们猜一猜7的后面是几,我们一起读一读,8的后面又是几呢?

小测试:

谁是小天才。

(1)9前面的一个数是几,8后面的一个数是几?

谁和8手拉手,9比谁大,8比谁小。

(2)出示水果图。

再多()个菠萝是9,再多()个橘子是8,再少()个李子是8。

(删除此环节)

6.比大小。

(课件出示点子图)

有两个老朋友都等得不耐烦了,他们是……

数一数,你能想到什么?

如果交换位置呢?

7.教学8和9的组成。

(1)创设情境。

动物园里有两只小猴子,可爱吃香蕉了,老师特地买了8只香蕉送给他们两个吃,猜一猜,我会怎样分配这些香蕉呢?

有多少种方法?

怎样分最好?

请你选用8件学具代替我的香蕉分一分,填一填。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汇报结果,说一说为什么分到4和4就不用分了。

(3)9的组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学具填图。

(4)巩固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玩“凑硬币”的游戏,学生用自带的硬币开始活动。

①怎样凑足8分钱;

②怎样凑足9分钱。

说说可以怎样凑,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8.写8和9。

①教师领写(讲解书写要领和占格情况);

②学生书空;

③描写、实写。

三、巩固、应用新知

1.勇攀高峰。

2.多甜的糖葫芦呀?

你想要哪一串?

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一串。

四、全课小结,拓展思维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10的加减法

课型

1、学会10的加减法。

2、在分气球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各部分关系。

3、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一、由复习引入新课教学

哪两个数字的和是10?

10029381746

学生汇报。

二、新授

1.全班同学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总结:

在做有关10的加减法时,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

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

3.练习巩固

下面几个数字,哪两个的数字和是10,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试着写一写他们的算式。

3912578546

1)独立操作,写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激励:

同学们真行,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所有10的加法题。

都给自己一个五角星。

学生上黑板归类整理,即时记忆。

(4)看看下面的表格,你能填上吗?

三、轻松一刻

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连加、连减

 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3.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精神

掌握计算顺序

一、情境引入

1.引入新课

出示课本65页第一幅主题图

师:

小明在给5只小鸡喂食,又来了2只小鸡,小明现在有几只小鸡?

学生列出算式是:

5+2

又跑来了1只小鸡,现在有几只小鸡呢?

你能用式子标书出来吗?

教师板书:

5+2+1

想一想:

这题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后汇报解法。

出示课本65页第二幅主题图。

8只小鸡,一会离开了两只,一会儿,又离开了两只,现在有几只小鸡,你会列式吗?

(若有生说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写出来以之对比)

教师板书:

8—2-2

2.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65页做一做的练习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好。

4+3+()=()10-3-()=()

(2)出示课本66页第4题。

独立看图,说出图意。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加减混合

 1.通过观察摆放P75例题及练习十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顺序。

2.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理解掌握计算顺序

 一、情境引入

公园里有好多美丽的白天鹅,他们在自由自在的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课本67页的主题图。

二、新授课

1.看:

湖里有几只天鹅?

这里又飞来3只,现在呢?

谁能说出完整图意?

(这里又飞走2只)谁能把图意完整的说一遍?

(生回答)

师说出完整题意:

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

你知道怎样列式吗?

求先飞来3只,怎么办?

又飞走2只又该怎么办?

(1)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

(2)你怎么知道先算4+3?

接着什么?

用哪个数减去2?

谁能说说4+3-2的意义?

4-3-2

2.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演示:

先有4只,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出示相应的课件。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

4-2+3

3.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

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三、练习巩固

1.看图填空(完成课本67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通过自己看图,根据图意独立写出算式并计算出正确结果,在熟练掌握计算过程的基础上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2.课本68页的第三题。

找6名学生到在黑板上写,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让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那些不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