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 第一章测评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9776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 第一章测评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 第一章测评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 第一章测评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 第一章测评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 第一章测评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 第一章测评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 第一章测评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 第一章测评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习题 第一章测评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5.关于该地户籍人口叙述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

A.女多男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B.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

C.留守儿童问题比较严重

D.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

解析第4题,图示反映青壮年人口的比重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判断可能是由人口迁出造成的,故选C项。

第5题,注意“户籍人口”不因人口迁移而改变,故A项错误。

答案4.C 5.A

6.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读下图,可知我国(  )

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

A.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长期持续

B.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不断加大

C.目前“城乡倒置”与人口迁移有关系

D.P点时城乡老年人口数量相等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城乡倒置”现象,即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这种“城乡倒置”现象主要是由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迁移到城市所致。

C项正确。

答案C

7.我国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近些年发生倒置现象,2010年城市和农村分别为7.8%和10.1%。

主要原因是(  )

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B.过度的城市化,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小

D.城市雾霾严重,导致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解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以青壮年为主,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升高,城市老年人口比重降低,故出现了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现象,C项正确,A项错误;

我国的城市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故B项错误;

城市医疗卫生水平高于农村,故城市老年人的死亡率较低,D项错误。

下图为四个面积均为1万平方千米的区域。

读图,完成第8~9题。

8.工业文明时期,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甲区域B.乙区域

C.丙区域D.丁区域

9.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人口容量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

C.丁乙甲丙D.丙乙丁甲

解析第8题,工业文明时期,人口容量取决于区域内矿产资源的数量。

第9题,读图可知,乙区域位于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因此乙区域人口容量最大;

丁区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且地势比甲、丙两区域低,因此丁区域人口容量大于甲、丙两区域;

丙区域坡缓,甲区域坡陡,因此丙区域的人口容量大于甲区域。

答案8.D 9.B

下图中的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小于人口合理容量

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解析第10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选项涉及的四个地区中自然条件最优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故人口合理容量最高。

第11题,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人口与资源之间的一个适宜值。

答案10.B 11.D

导学号52084018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完成第12~13题。

12.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13.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

解析第12题,由图中老年人口比重可看出,上海、北京、天津等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较高;

贵州、云南、甘肃等中西部地区城镇老年人口占比较低;

经济发达的省市并未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如天津的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占比均低于7%;

东北地区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低于城镇老年人口占比。

第13题,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如贵州、湖南等,由于人口密集,山区经济落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经济收入较高的城镇务工,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占比较高。

答案12.A 13.B

据我国学者考证:

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

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姓氏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

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15.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中最典型的是(  )

A.甘肃省B.河南省

C.四川省D.江苏省

解析第14题,历史上,李姓人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主要是由于历史上河南处于中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甘肃高,从而吸引李姓人口迁移至此。

第15题,一个省人口迁入越多,不同姓氏的人口就越多,选项所列四个省中,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最高,人口以迁入为主。

答案14.B 15.D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在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

读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地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排序表,完成第16~18题。

全国前五位

人口流入地

第一位人

口流出地

第二位人

第三位人

第四位人

第五位人

广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苏

安徽

浙江

河南

贵州

M省

黑龙江

吉林

重庆

云南

新疆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市、区)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市、区)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市、区)均在东部地区

17.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A.福建B.海南

C.山东D.青海

18.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灾害B.就业机会

C.人口政策D.宗教信仰

解析第16题,四川省是流入广东人口第二位的省,且与广东省不相邻,排除A项;

四川省位于西部,人口流入居全国第五位,排除D项;

同时,也可得出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的结论,B项正确;

广东省人口流出也很多,其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排除C项。

第17题,从表格中地区位置分析可知,人口流入与流出地区之间往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再加上历史上山东人口曾经大量流向黑龙江、吉林等省,因此可推断出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的人口可能大量流入山东。

第18题,经济因素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答案16.B 17.C 18.B

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

下图示意1953—2015年安徽省老年人口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安徽省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大致在(  )

A.1982年B.1990年

C.1998年D.2010年

20.应对安徽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①完善、繁荣养老市场 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③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 ④推进城市化和人口流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第19题,读图可知,安徽省199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小于7%,200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故安徽省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1995—2000年。

结合选项,只有C项符合。

第20题,完善、繁荣养老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均可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①②③正确。

推进城市化和人口流动既不能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也不能使老年人老有所养,④错误。

故选A项。

答案19.C 20.A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现常住人口已超2400万,根据其城市发展规划,未来人口控制目标为2500万。

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演变图以及该市2006—2014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变动图,完成第21~23题。

21.根据以上两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006年以来,该市机械增长率持续下降,经济滑坡是主因

B.拐点甲时调整人口政策的强制性比乙明显更强

C.该市经济水平最高的是阶段③

D.阶段①后老龄化日趋严重,解决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国民素质

22.2006年至2014年,该市人口总量最多的是    年。

(  ) 

A.2008B.2010

C.2012D.2014

23.上海人口调控关键在于(  )

A.提升产业科技化水平

B.疏散过多的城市职能

C.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D.降低工业用地规模

解析第21题,拐点甲为实行宽松的人口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拐点乙为实行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

①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较高阶段,但人口老龄化严重,故应提升国民素质,以应对劳动力的短缺问题。

第22题,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总变化率为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之和,2012年之前上海的人口总变化率为正值,之后上海的人口变化率为负值,人口总量在2012年达到最大,C项正确。

第23题,上海市外来人口众多主要是由于经济水平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外来人员较多,为减少外来人口数量,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益,上海应疏散城市职能,减少市区人口,B项正确。

答案21.D 22.C 23.B

性别比是研究人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

读2010年我国男女性别比示意图,完成第24~25题。

24.与城市相比,农村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重男轻女观念严重

B.经济水平较低

C.计划生育工作力度不够

D.女性寿命较长

25.与一胎相比,二胎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多子多福观念B.家族观念

C.宗教观念D.选择性生育

解析第24题,从图中可看出农村性别比偏高,主要是传统的“男尊女卑,多子多福,传宗接代,老有所养”观念的影响。

第25题,从图中可看出二胎性别比明显比一胎高,主要是选择性生育的结果。

答案24.A 25.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俄罗斯人口分布图。

材料二 俄罗斯拥有超过180个民族。

根据2010年10月25日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显示,俄罗斯人口只有1.41亿。

联合国人口组织推算:

到2050年,俄罗斯人口的数量将减少到1.21亿。

日益严重的人口危机已经是俄罗斯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1)简述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特征。

(2)解决俄罗斯人口数量下降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3)试分析日益严重的人口危机给俄罗斯带来了哪些影响。

解析第

(1)题,人口分布特征可从分布是否均匀、集中分布在哪里两个角度描述。

(2)题,一个国家或地区可通过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和接纳移民增加本国或地区的人口数量。

第(3)题,回答合理即可。

答案

(1)人口分布不均匀。

东部人口稀少,而西部人口十分稠密;

南多北少。

(2)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

吸纳外来移民。

(3)劳动力储备日益枯竭,劳动力价格昂贵;

制约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材料二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谈到人口问题时提出: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某教授称,十八大报告没有再提稳定低生育水平,而是强调要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表明中国不再只控制人口数量,而是同时关注人口素质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2006—201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示意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人口的现状。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我国今后的人口政策应该是什么?

试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特点及影响。

解析第

(1)题,主要从人口总数、人口增长情况、人口问题等角度分析。

(2)题,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是先增后减。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对社会稳定有较大的影响。

答案

(1)我国人口总数多,人口增长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人口老龄化严重。

(2)观点一:

继续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理由: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社会负担、资源负担重。

观点二:

放松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观点三:

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不高,且老龄化现象严重。

(3)特点:

2008年之前呈上升趋势,2008年之后呈下降趋势。

影响:

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会危及社会稳定。

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8.(10分)读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净流入总量及其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与分性别年龄户籍的上海常住人口规模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上海市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比广东高的原因。

(2)据图分析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特点。

(3)根据材料分析人口迁移分别对上海、贵州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

(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上海市常住人口数与广东省常住人口相差较大,远小于广东省常住人口,而净流入人口较多,所以净流入人口占比例高。

(2)题,根据性别年龄分布可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特点为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第(3)题,上海为人口迁入地,贵州为人口迁出地。

因此这种人口迁移对上海、贵州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不同:

上海人口老龄化得以缓解,劳动力充足,但对提高少年儿童比重作用不大;

贵州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流失,留守儿童增多。

答案

(1)上海市常住人口数远小于广东省常住人口,而净流入人口较多,所以占比例高。

(2)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3)上海人口老龄化得以缓解,劳动力充足,但对提高少年儿童比重作用不大;

29.

导学号52084019(14分)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21日公布了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首份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4月1日,美国总人口为3.087亿,比2000年增长9.7%。

材料二 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三 美国本土略图。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的发展特点。

(2)指出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并描述其特点。

(3)概述近30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人口迁移,逐渐成为人口大州的原因。

(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

“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运用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

解析第

(1)题,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以判断出人口数量和寿命的发展特征。

(2)题,美国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

第(3)题,加利福尼亚州人口迁入的原因与产业特点、就业、气候、环境等因素有关。

第(4)题,由于美国的人均消费水平高,人口的快速增长会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

答案

(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

人均寿命不断提高。

(2)“低—低—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较少。

(4)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会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使美国的人口容量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