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理科 Word版文档格式.docx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理科 Word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理科 Word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①~⑤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⑤
12.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导致()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13.图2的①~⑤表示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的功能是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
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②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C.③和⑤往往由一个或多个突触构成
D.切断④不影响对①的刺激形成感觉
14.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
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兴奋传递(如图3)。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
C.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
D.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15.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图中文字所示的6种结构中,能合成激素的有其中的两种
16.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是神经系统的器官之一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17.下列与人体激素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葡萄糖合成为肝糖元
B.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机体中唯一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激素
18.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取同种鱼的脑垂体研碎后注入鱼体内,就可促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垂体中含有的()
A.性激素B.促性腺激素
C.生长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
19.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适量注射()
A.甲状腺激素B.葡萄糖液C.生理盐水D.生长激素
20.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A.多糖B.核酸C.脂质D.蛋白质
2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22.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A.体内没有B细胞而仅仅有T细胞
B.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机而入
C.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部分体液免疫
D.浆细胞合成抗体球蛋白的能力减弱
23.用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小鼠体内可能()
A.产生过敏反应
B.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C.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
D.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24.免疫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青霉素抑制病菌的增殖B.移植的器官不容易存活
C.花粉引起强烈的免疫应答D.病毒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2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C.任何一种植物激素都是单独调节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
D.植物体内每种激素的作用与植物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无关
27.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左侧放含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一段时间后燕麦幼苗将()
A.向左弯曲生长B.直立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D.不弯曲不生长
28.一年生枝条中,扦插容易成活的是()
A.带叶带芽的枝条B.带叶去芽的枝条
C.去叶去芽的枝条D.去叶带芽的枝条
29.人工控制不同光照下测定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含量的相对浓度(如图4所示),测定结果可以说明()
A.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B.光照促使生长素向下运输
C.单侧光照导致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D.光照可破坏已合成的生长素
30.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5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之一是()
A.当生长素浓度为10-8mol·
L-1时,促进根芽茎的生长
B.若解除顶端优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须低于10-6mol·
L-1
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
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mol·
31.下列实例中,属于种群的是()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B.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
C.长白山保护区的针阔混交林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
32.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比,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大致有三种典型的类型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3.下图表示酵母种群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的增长曲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K值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大
D.将种群移入更大空间,K值不变
34.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A.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水平分布
C.群落的物种组成D.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35.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D.农田弃耕后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36.为了减小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
下图表示引入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
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呈竞争关系
B.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37.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38.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39.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40.“落花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分析,能把“落花”转化为“春泥”的生物属于()
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
41.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松毛虫繁殖力强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42.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存在的生命活动是()
A.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B.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线粒体内膜上O2和[H]结合生成水
D.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43.下列关于人体中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在细胞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
B.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
C.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可进入人体血液中
D.某些分泌蛋白在生命活动中能传递信息
44.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C.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跨膜转运
D.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
4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孔没有选择性,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
B.细胞生物均含有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有关
C.液泡内的色素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D.细胞骨架参与物质运输、维持细胞形态
46.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决定了动物细胞吸水或失水
B.中耕松土会促进玉米根细胞对土壤溶液中K+的吸收
C.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上紧密联系
D.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具有选择性、均需要消耗能量
47.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48.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49.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
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
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
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
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
50.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
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
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
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35
驱走大蚂蚁
增加70
不灌溉
减少10
减少2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51.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上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
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
(3)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
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
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③上图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④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上图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
52.图甲是测定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差变化示意图,图乙为神经元间某种联系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丙表示图乙中的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的电位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测量的是神经纤维在时的膜内外电位差。
(2)图乙中有个突触,其中①中含有的物质释放后可以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
②是轴突1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其形成有助于。
(3)刺激轴突1后,兴奋传递到神经元3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的是。
A.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B.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C.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比较图丙中的两条曲线,与曲线A相比,在曲线B所示情况下,由于轴突2的兴奋使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导致神经元3。
53.下图为人体某些生命活动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请写出一种作用于垂体的激素①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
激素⑤⑥⑧⑨中可以被蛋白酶或肽酶分解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冬泳时,寒冷刺激时,皮肤中的____________受到刺激并通过神经传入__________形成冷觉,并引起“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系列改变参与体温调节的过程,使激素⑥的分泌增加,促进细胞代谢,使机体产热量增加,以抵御寒冷。
当血液中的激素⑥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________________分泌相关激素,这样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激素共同特征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激素只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表现激素作用的特异性②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后进入体液,以体液为基本媒介进行传播③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④激素是体内高效能的生物催化物质⑤激素发挥作用一定离不开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4)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54.如下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
(1)图甲表示的是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免疫过程,细胞②、细胞
和细胞⑦中可以识别抗原信息的是________。
(2)如果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为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则患者体内受损伤严重的是________淋巴细胞,患者自身的________________方式会受到影响。
(3)图乙中机体再次免疫应答的发生反映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________。
二次免疫反应中产生抗体的浆细胞主要来自于________。
(4)艾滋病感染者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人体感染HIV病毒后,两年内HIV的浓度变化是________,原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了囊膜蛋白(Gp120,Gp41)抗体等多种抗体,大部分HIV被抗体消灭。
55.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
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为得到某浓度激素处理效果的实验数据,研究者需要测量两种南瓜茎的长度,并计算出伸长量;
而且需要取每组各株南瓜茎伸长量的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
(2)图b中生长素对正常南瓜茎有的作用,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具有。
(3)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对矮生南瓜作用,由此可推测:
该矮生南瓜不可能是_突变体。
(4)对两种南瓜茎中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该结果(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推测。
56.近年来。
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下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有条,其中最长的一条有个营养级,鱼类与贝类关系是。
(2)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理由是。
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在第天。
(3)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影响,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多选)。
①打捞水草,开发利用②引水稀释③使用除草剂④控制污水排入
57.“植物A→动物B→动物C”是某草原的一条食物链,生态学家对该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
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
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只/hm2。
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___(偏大,偏小)。
(2)研究人员调查并绘制动物C种群的年龄结构如下图甲。
2011年6月种群C的年龄结构是_________型。
根据2012年6月种群C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在2012年6月后数量变化趋势最可能是________,直接原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
(3)动物B和动物C都是恒温动物,它们同化的能量中有不足10%用于___________,而其余的能量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二、填空题
51.(7分)
(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
(2)种群(3)①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②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
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
③基因频率④遗传
52.(7分)
(1)静息(未受刺激)
(2)2兴奋或抑制(不全不得分)扩大膜面积,便于兴奋的传导
(3)D(4)减少兴奋性降低
53.(8分)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任意一种靶组织为腺垂体的激素,“抗利尿激素”则不正确)⑤⑧⑨(不全不得分)
(2)冷觉(或温度)感受器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负)反馈调节
(3)①②③⑤(不全不得分)(4)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不全不得分)
54.(8分)
(1)体液细胞②、细胞
(不全不得分)
(2)T(或者②细胞)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不全不得分)
(3)免疫记忆发挥作用时间短,产生抗体数量多(不全不得分)记忆B细胞
(4)先升高后下降
55.(7分)
(1)处理前后平均值
(2)促进和抑制伸长(不全不得分)两重性
(3)几乎无影响激素合成缺陷型(4)支持
56.(6分)
(1)64捕食、竞争(不全不得分)
(2)挂养贝类水体的藻类密度小于对照组5(3)②、③(不全不得分)
57.(7分)
(1)480 偏大
(2)增长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3)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