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遗传与进化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5255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遗传与进化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遗传与进化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遗传与进化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遗传与进化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遗传与进化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遗传与进化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遗传与进化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遗传与进化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遗传与进化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谷氨酰胺的含量,就可以使肿瘤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从而抑制它的生长。

以下不能从题意中得出的是()

A.切断肿瘤细胞的“糖路”,可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B.糖类是包括癌细胞在内的所有人体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C.增加葡萄糖的摄入可使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高于正常体细胞

D.谷氨酰胺可能是用于合成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6.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7.细胞的各种膜性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

关于“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和吞噬细胞摄取抗原都体现了膜流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C.膜流的方向只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8.下列科学家在其相关的著名生物学研究中,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①达尔文②卡尔文③摩尔根④孟德尔⑤恩格尔曼⑥格里菲思

⑦萨克斯⑧鲁·

宾和卡门⑨赫尔希和蔡斯⑩沃森和克里克

A.①④⑦⑩B.②⑥⑨⑩C.③⑤⑧D.②⑧⑨

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分别处理成熟的叶肉细胞,—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发现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B.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用淀粉酶分别处理淀粉和蔗糖时,可用碘液检测结果

C.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各种色素扩散速度不同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在鉴定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时,为排除叶片绿色的干扰,可用酒精脱色

10.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技术及方法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进行还原性糖鉴定时,选择比较甜的西瓜为实验材料

B.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C.运用数学模型建构的方法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D.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处理

11.如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内的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DNA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12.图1表示某生物的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三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

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3所示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中的一个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可能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细胞

13.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在一个生物群体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C.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14.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图中发生基因重组的过程是①②④⑤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图一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中Aa占1/2的原因之一

D.图二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

15.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

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16.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A.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

B.该动物为雌性,②和③是次级卵母细胞

C.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②细胞中

D.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

1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与环境因素有关

B.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C.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D.在调查人类遗传病时,调查的病例既可以是AIDS,也可以是白化病

18.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C.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D.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

19.下列有关染色体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21三体患者结婚,若含有四条21号染色体(四体)的胚胎不能完成发育,则产生患病女孩的概率是2/3。

B.基因型为DDdd的四倍体豌豆进行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是35∶1。

C.无籽西瓜的培育,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由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的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这样得到的四倍体西瓜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加倍。

D.基因型为BBb的三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3∶1。

20.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

B.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Ⅱ3和Ⅱ4的基因型相同

D.Ⅱ3和Ⅱ4的基因型不同

21.下列都属于基因重组的选项是()

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

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③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④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⑤大肠杆菌细胞中导入了外源基因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22.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

子代表现型有:

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

“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B.Bbcc

C.bbCcD.bbcc

23.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菌进入人体后可刺激效应B细胞使细胞中某些基因选择性表达

B.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的缘故

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4.甲(ATC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动力。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五碳糖

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C.丙水解后可得到乙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乙的水解产物中不会含有丙

25.右图是某二倍体植物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根尖细胞示意图,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有4对同源染色体

②图中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③该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④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A.②④B.①③

C.②③D.①②

2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27.下列有关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之比接近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将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雌穗上,所结籽粒胚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

④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A.一种说法正确

B.两种说法正确

C.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均不正确

28.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29.有关物种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种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B.野生物种灭绝后会使本物种的基因的多样性降低。

C.一个区域的物种数量增加一定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30.下列四组图是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环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

B.图2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C.图3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

D.图4中捕食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简答题:

31.(10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现有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组:

红花×

红花→红花、蓝花B组:

蓝花×

蓝花→红花、蓝花

C组:

蓝花→红花、蓝花D组:

红花→全为红花

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数量为298,蓝花数量为101;

B、C组未统计数量。

(1)若花色只受—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组和_______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每空1分)。

(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说:

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

若该假说正确,则B组同学所用的两个亲代蓝花基因型组合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

(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种,为了测定其基因型,某人分别用AA和aa对其进行测定。

①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野生玫瑰是二倍体,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能淡化颜色的深度(BB比Bb淡化效果强)。

现有一白花植株(P1)和一紫花植株(P2),以它们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

(1)B基因能淡化颜色深度的可能原因是:

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会影响A基因的,从而使色素合成减少,花色变浅。

A基因的上述过程中,首先与A基因启动部位相结合的酶是,整个过程中参与运输氨基酸的核糖核酸是。

(2)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野生玫瑰的花色遗传遵循定律。

F1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白花植株(P1)和紫花植株(P2)杂交得到F1的过程(要求写出配子)(4分)

33.(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果蝇的深红眼和猩红眼受两对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与眼色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利用表现型均为猩红眼的纯合果蝇品系I(不含基因B)和品系II(不含基因A)进行如下杂交实验,请回答:

亲本组合

F1的表现型及数量

组别

表现型

深红眼雄蝇

深红眼雌蝇

猩红眼雄蝇

猩红眼雌蝇

实验1

品系I雄性×

品系II雌性

204

196

实验2

品系II雄性×

品系I雌性

209

200

(1)图中基因与眼色素的关系体现了基因可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基因A、B分别位于   、   染色体上,实验2的F1中深红眼雌蝇和猩红眼雄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  。

(3)让实验l的Fl互交,预期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3分)

34.(12分,每空2分)

图1是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系谱。

致病基因(a)是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

图2显示的是A和a基因区域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分别提取家系中Ⅰ1、Ⅰ2和Ⅱ1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探针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3。

(1)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q。

如果Ⅱ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3)根据图2和图3,可以判断分子杂交所用探针与A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_______。

(4)B和b是一对等位基因。

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若干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婚配的众多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BB和AABb两种。

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

1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0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

 

33.(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4.(12分,每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参考答案

D

C

A

B

(1)A(1分)B(1分)

(2)Aa×

Aa

(3)4种A+A+和aaA+A

32.(10分,除注明外,空1分)

(1)表达(或转录、翻译)RNA聚合酶tRNA

(2)(基因的)自由组合AaBbAAbb和Aabb

(3)遗传图解(4分):

P表现型、基因型正确1分

配子1分

F1表现型、基因型、比例正确1分

符号1分

33.(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

(2)常染色体X(性)AaXBXbAaXbY

(3)深红眼雌蝇:

猩红眼雌蝇:

深红眼雄蝇:

猩红眼雄蝇:

无色雄蝇=6:

2:

3:

4:

1(3分)

34.(12分,每空2分)

(1)AA或Aa

(2)

(3)①-②段

(4)同源基因AaBb个体只产生Ab、aB两种类型配子,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