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六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4096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六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六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六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六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六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六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大学语文六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六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六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子路:

仲氏,名由,字子路。

曾皙(xi):

名点,字皙,曾参的父亲。

冉有:

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

公西氏,名赤,字子华。

四人均为孔子弟子。

侍坐:

陪孔子坐。

[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大意说,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龄比你们长一些受拘束而不敢言。

[3]居:

平日。

[4]则何以哉:

何以,即何以为用。

[5]率尔:

轻率、急切。

[6]摄:

迫于、夹于。

[7]比及:

等到。

[8]方:

方向。

[9]哂(shěn):

讥讽地微笑。

[10]方六七十:

纵横各六七十里。

[11]如:

或者。

[12]宗庙之事:

指祭祀之事。

[13]会同:

诸侯会见。

[14]瑞章甫:

端,古代礼服的名称。

章甫,古代礼帽的名称。

[15]相:

赞礼人,司仪。

[16]希:

同“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

[17]作:

站起来。

[18]莫:

同“暮”。

[19]冠者:

成年人。

古代子弟到20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20]浴乎沂:

沂,水名,发源于山东南部,流经江苏北部入海。

在水边洗头面手足。

[21]舞雩(yú

):

地名,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

[22]唯:

语首词,没有什么意义。

【简析】:

本文选自《论语·

先进》。

本篇通过对孔子师徒的对话和举止神态的描述,刻画了他们的不同的性格特点。

在《论语》中,这是一篇极富文学价值的作品,也是一篇反映孔子政治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著名篇章。

谈话围绕着孔子问“志”展开,“言志”二字贯穿全篇。

一开始,孔子先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亲切随和的语言鼓励他的学生在他面前畅所欲言,继而用了一些假设和询问来启发他们谈志向、谈理想。

一个蔼然可亲、循循善诱的教育家形象跃然纸上。

然后他的学生们先后讲述了各自的志向。

孔子之所以赞赏曾点的主张,是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

全篇结构完整,对话简洁,人物富于个性。

像坦率、自信、勇而知方的子路,审慎谦退的冉求,年少而怀有志向的公西华,悠然洒脱、自臻化境的曾皙。

孔子的话不多,但通篇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存在。

整个谈话的环境气氛,正因为有孔子在场,所以显得宁静、庄重而又不失活泼。

【赏析1】:

本文是《论语》中较富文学色彩的一篇。

记述孔子弟子子路等四人申述各自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以及孔子对他们的评价。

文章一开始交代了谈话的人物和方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环坐于孔子身旁。

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这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性格特征。

在老师的启发下,子路的“率尔对曰”,反映了他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

他说自己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

这种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

冉有的回答彬彬有礼,谨慎地说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表现了极其谦让的态度。

公西华的回答更加谦虚,他委婉地表示,愿作一名学生,学习怎样治理国家。

他们的回答符合孔子的道德规范,思路相同,但个性各异。

四个弟子当中,曾皙的回答最为出色。

他的出场就不同于别的弟子。

孔子发问时,曾皙鼓琴正近尾声,他将琴放下,站起来回答,这显示了他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

他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和乐景象。

在他那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

这一蓝图既符合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所以深深地打动了他,师生之间感情上达到了共鸣,孔子因而喟然而叹。

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回答虽然志向大小不同,态度谦倨有别,但都是从正面回答“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只有曾皙的回答似乎离题,他不是讲得到国君的信任后将怎样从政,而是讲投身于大自然,过悠闲自在生活的乐趣,却意外的得到了孔子的赞许。

为什么孔子特别赞赏曾皙的志向呢?

孔子认为修养自己来使百姓安乐,这是君子的最高境界。

他曾在回答子路关于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的问题时说:

“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

宪问》)曾皙的做法正是修身养性,以此教化社会,就能使百姓都过上安然悠闲的生活了,这不就达到了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了吗?

所以孔子由衷的叹道:

“吾与点也。

”也有人认为这段话反映了孔子在不得志时产生的一种愤世嫉俗的思想。

文章以孔子的启发言志开始,以弟子们的言志而展开,最后又以孔子的评价而结束,结构完整,对话简洁,人物富有个性,是先秦散文中的上乘佳作。

这篇短文,虽然只有三百字左右,但描写人物的语态性格却非常传神。

孔子的和蔼可亲和循循善诱,子路的率直而自负,冉有、公西华的谦逊,曾皙的洒脱和志趣高远,都意义表现得清晰而生动。

特别是曾皙的那一段话,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阳光和煦、其乐融融的春游图,充满诗情画意,文采灿然。

【赏析2】:

《侍坐》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简称。

它通过孔子和弟子谈论志向,反映儒家以礼乐治国的观点;

也反映孔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全文以谈论志向为基本线索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问志,写孔子启发子路等谈自己的志向。

开头一句是交代场景。

“侍坐”二字说明子路等是陪着老师坐在那里的。

侍的对象是孔子,是尊者,故用“侍”。

“坐”字说明他们师生关系很融洽,因为按那时的规矩学生见老师是要站着的。

这场合、气氛是便于他们自由谈论的。

接着孔子先问志,用的是启发式。

“以吾一日长乎尔”的“以”是介词,作因为、由于解。

“毋吾以也”的“以”通“已”,停止的意思。

总起来是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就不敢说话了。

”在解除学生的顾虑之后又紧跟一句,很有分量,似乎非说不可了。

“平时你们常说没有人了解我!

如果有了又该如何呢?

”“则何以哉?

”中的“何以”即“以何”,“以”当用、凭解。

第二段述志。

先写子路“率尔对曰”,“率尔”二字使子路的神态和性格跃然纸上,说他是坦率而又急促地抢先发言的。

据《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称: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

”子路性格率直,所以首先发言。

再看他的志向不小口气也大说在一个外患内忧的国家里,他只要三年的时间便可以取得大治了。

“加之以师旅”指大国以师旅(战争)加(侵犯)之(代千乘之国)。

孔子听了未置可否,仅微微一笑。

这“哂”不尽同于讥笑,但此时此情也略带贬义。

(次写冉求)于是便出现冷场,所以孔子就点名提问了。

求,说得果然比较谦虚。

他只说花三年时间才可以使一个小国富裕起来,至于制礼仪作乐的大事,只有另请高明了。

可见他对儒家重视的礼乐之事是很敬重的。

(再后写公西华)在这种谦虚的气氛下,赤则更谦让,开口“非能”和“愿学”便足以体现。

其实“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之与宾客言也。

”(《左传·

成公十三年》)当问到点的时侯,这里有一点类似小说的描写,其道具是瑟,动作是鼓、舍、作;

音响是希、铿。

这个细节是烘云托月,表示点人小志高,机敏恬淡。

所以他先声称:

“我的志向与他们不同。

”意思是能不能讲?

当得到孔子的允许时,说明孔子是开明的,于是点便道出了他那非凡的志趣。

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一幅春游图式的理想王国。

在生机盎然的春天里,一群穿着时装的青年,带着孩童结伴而游,……一路载歌而归。

这种情景确实令人向往,难怪孔子听后大为感叹,十分赞赏。

这一节写得很精彩,声色俱茂,情景交融。

对“吾与点也”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有认为它是孔子消极避世的表现;

有认为那是积极入世的。

一般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合适。

因为首先看不出点的志向是遁世隐逸的。

这是孔子所以赞同的根据。

他描绘的志向是生机勃勃,吟诗作歌、结伴而行的;

不似孤芳自赏、悲观厌世之人。

所为在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只不过是参与国事的代用语,不能只看作是玩玩而已。

因为沂水、舞雩在鲁国都城曲阜之南或境内,据汉王充的看法,舞雩台是鲁国祭天祈雨的重要所在;

祭天祈雨乃国之大事,故这儿决非一般人可来吹风的。

其次,从孔子的一贯主张看,他是要学生“学而优则仕”的。

虽然他碰过壁,有过消极情绪,但他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如此。

再就文章本身来看,孔子是要他们立志为国的,所以对前三人的志向都是肯定的,是积极支持的,怎么会对点就一反常态呢?

如他教育子路要“为国以礼”,又鼓励赤能做大相,按此逻辑是不会让点去做隐士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点的志趣正是儒家所追求的大同世界。

假如说子路等人的志向只是从某个方面讲出了治国之道,那么点则是较全面、更高级的理想王国。

所以杨树达《论语疏证》中也说:

“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所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

”孔子之所以“喟然叹曰”,是对点的高志异趣的称赞,其中也可能包含着有志难伸的感慨。

这个“叹”字是意味深长的,也十分形象。

第三段评志,本文的中心。

首句是场面的转换。

孔子的评论是由有心的曾点所提的两个问题而引发的。

具体的讲,由正面回答为什么“哂由”兼而解答了对个人志向的看法,又从中阐明儒家治国以礼的中心思想。

首先,孔子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回答了“哂由”的原委。

这两句是互为因果,紧密相连的。

“其言不让”是批评子路不谦让。

如他谈志时是“率尔而对”,态度有些轻率;

又夸口三年即可大治,未免骄傲。

因孔子认为非“善人”非经七年的教化,是不可以叫百姓去打仗的的。

不谦让不是小问题,是不合于礼的。

因为在儒家看来礼和让是分不开的,如果求“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

颜渊》)应“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学而》)又“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季氏》),故不谦让是谈不上“为国以礼的”。

其实孔子是了解子路的,如曾说过: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制其赋。

”(《论语·

公冶长》)所以这“哂之”看不出对他的志向的本身有什么非议,何况他也提到“有勇”、“有方”,并未忽视礼治。

但也认为“由也兼人”,有好胜逞强的毛病,所以要暗讽他一下。

再深层次的意思是,如不谦让,即使“有方”那也是枉然的。

下面五句(“唯[22]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是多功能的。

其一是作为例证批评子路的。

如说才华出众的赤只想当个小想,那谁还能当大相呢?

这弦外之音不是说子路太傲了吗?

其二也补充回答了对求和赤的志向的看法。

于是,“夫三子者之言何如”的问题便全回答了。

其三,从中阐述了“为国以礼”是儒家的治国之本。

从“唯[22]求则非邦也与?

”以下五句都是反问句,用的很妙,他体现出孔子的学者风度;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正确的,但通过这样一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活泼了,而且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最后,此文虽是语录体,但颇具文学性。

首先,它由谈志这根线表达了“为国以礼”的思想,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谈笑风生。

由问、述到评,一气呵成,脉络清楚。

其次是语言个性化。

它通过口语和画龙点睛的描述,把各个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如“率尔”即点出子路豪爽又自负的性格。

用鼓瑟的几个动作和象声词,把曾皙安闲高雅的神态就呈现出来了。

写孔子无甚动作,但从其语态中可看出他是和蔼可亲又严肃认真的长者。

其三,该文情节简单,但也写得跌宕生趣。

如子路侃侃而谈之后,“夫子哂之”,这是一个转折,一个伏笔。

写点是浓墨重彩,“吾与点也”又是一个高潮和悬念。

文至此又别开生面,由点的提问引出第三段,过度巧妙。

这一段评志是重点,是对前面的照应和补充。

回答了问题,评论了志向;

又阐明了“为国以礼”的观点。

如此一波三折,前呼后应,故读来妙趣横生,毫无简略平直之感。

【思考练习】

1.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为例,谈谈《论语》对人物刻画的成功之处。

2.孔子对四位弟子申述的不同志向的评价,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二、《道德经》选讲:

第一章

道可道也[1],非恒(常)道也[2]。

名可名也[3],非恒(常)名也。

无名[4],万物之始也;

有名[5],万物之母也[6]。

故恒(常)无欲也[7],以观其眇[8];

恒(常)有欲也,以观其所徼[9]。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10]之玄。

玄之又玄[11],众眇之门[12]。

[1]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

第二个“道”是动词。

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2]恒:

一般的,普通的。

[3]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

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4]无名:

指无形。

[5]有名:

指有形。

[6]母:

母体,根源。

[7]恒:

经常。

[8]眇(miǎo):

通妙,微妙的意思。

[9]徼(jià

o):

边际、边界。

引申端倪的意思。

[10]谓:

称谓。

此为“指称”。

[11]玄:

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12]门:

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参考译文】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可以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

有了空间,才开始出现天地;

有了物质才开始产生万物。

所以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清净无欲,就可以观察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

如果经常多欲,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的表面现象。

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很奥妙。

如果不断地去探索它们,就可以找到通向万物奥秘的大门。

【释义】作为中国古典哲学中主要范畴之一的“道”,最早由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来的。

此后的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一致,游到认为他是一种物质型的东西,是构成宇宙的元素;

有的认为他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源泉。

不过在“道”的问题上,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

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

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1];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2]。

有无之相生也[3],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4],高下之相盈也[5],音声之相和也[6],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7],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8],为而弗志也[9],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1]恶已:

恶、丑。

已,通“矣”。

[2]斯:

这。

[3]相:

互相。

[4]刑:

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5]盈:

充实、补充、依存。

[6]音声:

汉代郑玄为《礼记·

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7]圣人居无为之事:

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

居,担当、担任。

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8]作:

兴起、发生、创造。

[9]弗志:

弗,不。

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参考译文】

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那么丑恶的东西就显露出来了;

都知道善良的事情是善的,那么不善良的事情就显露出来了。

有和无在相互对立中得以形成,长和短在相互比较重得以显现,高和下在相互依赖中的已存在,音和声在相互应和中的一区分,前和后在相互对比中的一出现。

所以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应自然不提倡人为,圣人的教育就是顺应人心而不提倡言语教化。

万物生长而不加以限制,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依赖它们,建立了功劳而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功。

【释义】:

《道德经》里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在这一章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失去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

他罗列出一些相互对立的事物:

美丑、善恶、对立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等等,用以说明相互应当如何对待呢?

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

此处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

他以圣人为例,指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

学术界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

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本章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

前一个层次主要阐述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集中体现。

第二个层次是扼要论述了“无为”社会政治思想,鲜明表现了老子顺应本性、反对好事有为的基本态度。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1];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2]?

虚而不屈[3],动而俞出[4]。

多闻数穷[5],不若守于中[6]。

[1]刍狗:

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在本文中比喻:

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

[2]犹橐龠(tuó

yuè

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

橐龠:

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3]屈:

竭尽,穷尽。

[4]俞:

通愈,更加的意思。

[5]多闻数穷:

闻,见闻,知识。

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

数(音硕):

通“速”,是加快的意思(或屡次,多)穷:

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或困厄,行不通)。

[6]守中:

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

守中:

守住虚静(或遵循正确原则,即老子讲的“道”)。

【参考译文】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由生长;

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由发展。

天地之间这个大空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

虽然空虚却不会穷尽,越推拉风量越大(比喻越变化产生的事物越多)而人越多为就越行不通,不如遵循规律行事。

【释义】

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

他认为天地是自然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他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一朝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

二是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理想,这是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

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1],一生二[2],二生三[3],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4],冲气以为和[5]。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6],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7]。

[1]一:

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这一概念的数字表示,即道是绝对无偶的。

[2]二:

指阴气、阳气。

“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

阴阳二气所含育的统一体即是“道”。

因此,对立着的双方都包含在“一”中。

[3]三:

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

[4]负阴而抱阳:

背阴而向阳。

[5]冲气以为和:

冲,冲突、交融。

此句意为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和而成为均匀和谐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统一体。

[6]孤、寡、不谷:

这些都是古时候君主用以自称的谦词。

[7]教父:

父,有的学者解释为“始”,有的解释为“本”,有的解释为“规矩”。

有根本和指导思想的意思。

规律使某种事物得以产生,这种事物又产生第二种事物,第二种事物再产生第三种事物……这样以至于产生万物。

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面,他们相互激荡而得以调和。

人们所讨厌的字眼就是“孤”、“寡”、“不谷”,而王公却用它当做自己的称号。

所以说事情(往往如此),本意也许是想减少它,结果反而增加了它;

本意也许是想增加它,结果反而减少了它。

别人用来教导我的,我也用他去教导别人:

“强悍的人不得好死。

”我将吧这一原则当做教人的大纲。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后一段话是警诫王公要以贱为本、以下为基的。

有的学者认为这段文字与上一段讲的原理关联不上,以为三十九章错移本章。

第八十一章

信言[1]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2]不辩[3],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4],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5],既以为人己愈有[6],既以与人己愈多[7]。

天之道,利而不害[8]。

圣人之道[9],为而不争。

[1]信言:

真实可信的话。

[2]善者:

言语行为善良的人。

[3]辩:

巧辩、能说会道。

[4]博:

广博、渊博。

[5]圣人不积:

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欲望。

[6]既以为人已愈有:

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

[7]多:

与“少”相对,此处意为“丰富”。

[8]利而不害:

使在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

[9]圣人之道:

圣人的行为准则。

【参考译文】:

真话不好听,好听的不是真话。

好人不巧辩,桥边的不是好人。

明智的人不去广求知识,广求知识的人不明智。

圣人毫无保留,尽全力帮助人,他自己反而富有;

把一切给与人,他自己反而充实。

天的运行规律是实利于万物而从不损害它们,圣人的处事原则是帮助别人而从不与人争夺。

【释义】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应该是全书的正式的结束语。

本章采用了与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三十三章、四十五章、六十四章、七十六章相类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讲人生的主旨,后两句讲治世的要义。

本章的格言,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例如信实、讷言、专精、利民而不争。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结合,而以真为核心。

本章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简析】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

它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道德经》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

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在政治思想上,《道德经》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

有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德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但影响了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而且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老子》虽是一部哲学著作,但在文学史上也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形式上是韵文,三言、四言、五言,短促错落,语言精练,且多排比对偶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