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335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完整版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完整版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完整版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完整版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docx

《完整版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docx

完整版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

 

(完整版)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

 

动态系统建模仿真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

(Tel)

(Email)

 

2010年11月11日

 

1直流电动机建模及仿真实验

1.1实验目的

(1)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技术指标;

(3)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建模及分析方法;

(4)学习计算直流电动机频率特性及时域响应的方法。

1.2实验设备

(1)工作机:

ADMAthlon(tm)IIX2245,2.91GHz,1.75GB内存,250GB硬盘;

(2)工具软件:

操作系统:

WindowsXP;软件工具:

MATLAB7.5

1.3实验原理及实验要求

1.3.1实验原理

直流电机电枢回路的电路方程是:

(1.1)

其中,

是加到电机两端的电压;

是电机反电势;

是电枢电流;

是电枢回路总电阻;

是电枢回路总电感;

称为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

并且反电动势

与电机角速度

成正比:

(1.2)

其中,

称为反电势系数;

为电机轴的转角。

对于电机而言,其转动轴上的力矩方程为:

(1.3)

其中,

是电机的力矩系数;

是负载力矩;

是电机电枢的转动惯量。

对式(1.1)、(1.2)、(1.3)进行拉氏变换得到:

(1.4)

由此方程组可以得到相应的电动机数学模型的结构框图:

图1.1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结构框图

1.3.2实验要求

(1)根据电机的工作原理(电压平衡方程、力矩平衡方程)建立从电枢电压

到转速

的传递函数模型,并根据表1.1所给电机参数求其频率特性。

表1.1共给出了两个电机的参数,其中A为大功率电机,B为小电机。

(2)编制MATLAB或Simulink程序求电机的调速特性,即不同负载力矩情况下电压和转速之间的关系,将数据填入表2和表3。

(3)编制MATLAB或Simulink程序求电机的机械特性,即不同电压情况下负载力矩和转速之间的关系。

(4)编制MATLAB或Simulink程序求电机转速的阶跃响应,并根据阶跃响应求出其机电时间常数。

 

表1.1电机参数表

参数

电机A

电机B

备注

电枢电阻Ra

4.80Ω

13.5Ω

电枢电感La

21mH

21.5mH

力矩系数km

46.32N.m/A

0.27N.m/A

反电势系数ke

55.3V/(rad/s)

0.42V/(rad/s)

电机转动惯量J

0.5Kg.m2

0.0005Kg.m2

电枢部分

1.4实验内容及步骤

1.4.1求电动机的传递函数模型和频率特性

根据电动机数学模型的结构框图,可得从电枢电压

到转速

的传递函数:

(1.5)

根据表1.1中的电机参数,编制Matlab程序求电机的频率特性。

求电机A频率特性的源程序如下:

Ra=4.8;

La=0.021;

Km=46.32;

Ke=55.3;

Jm=0.5;

Tl=La/Ra;

g=tf([Km/Ra],[Tl*JmJmKm*Ke/Ra]);

bode(g);

gridon;

电机A的频率特性如图1.2所示:

图1.2直流电机A的频率曲线

求电机B频率特性的源程序如下:

Ra=13.5;

La=0.0215;

Km=0.27;

Ke=0.42;

Jm=0.0005;

Tl=La/Ra;

g=tf([Km/Ra],[Tl*JmJmKm*Ke/Ra]);

bode(g);

gridon;

电机B的频率特性如图1.3所示:

图1.3直流电机B的频率曲线

1.4.2设计Simulink框图求电机的调速特性

(1)建立电机A的Simulink模型,如图1.4所示:

图1.4直流电机A的Simulink模型

电机A在不同负载力矩作用情况下电压和转速之间的关系,即电机A的调速特性如表1.2:

 

表1.2电机A调速特性表

序号

电压(V)

转速(rad/s)

(空载)

转速(rad/s)

(负载力矩Mf=500Nm)

转速(rad/s)

(负载力矩Mf=1000Nm)

1

0

0

0

0

2

10

0.1808

0

0

3

30

0.5423

0

0

4

60

1.084

0.1474

0

5

90

1.628

0.6899

0

6

120

2.17

1.234

0.2982

7

150

2.713

1.777

0.8416

8

180

3.257

2.314

1.385

9

200

3.616

2.681

1.745

10

220

3.978

3.042

2.102

(2)建立电机B的Simulink模型,如图1.5所示:

图1.5直流电机B的Simulink模型

电机B在空载情况下电压和转速之间的关系,即电机A的调速特性如表1.3:

 

表1.3电机B调速特性表

序号

电压(V)

转速(rad/s)

备注

1

0

0

空载

2

2

4.762

3

5

11.9

4

7

16.67

5

10

23.81

6

12

28.57

7

15

35.71

8

18

42.86

9

22

52.38

10

24

57.14

1.4.3设计Simulink框图求电机的机械特性

电机A和B的Simulink仿真模型分别如图1.4、1.5所示。

在仿真时将电枢电压固定,改变负载力矩

的值,即可求出

与转速

之间的关系。

电机A、B的机械特性分别如表1.4、1.5所示:

表1.4电机A机械特性表

序号

负载力矩Ml(Nm)

转速(rad/s)

(电压Ua=60V)

转速(rad/s)

(电压Ua=100V)

转速(rad/s)

(电压Ua=200V)

1

0

1.084

1.809

3.616

2

100

0.8969

1.62

3.428

3

200

0.7108

1.432

3.247

4

300

0.523

1.247

3.052

5

400

0.3363

1.058

2.863

6

500

0.1474

0.8726

2.681

7

600

0

0.6852

2.493

8

700

0

0.4958

2.301

9

800

0

0.3083

2.121

10

900

0

0.1232

1.927

11

1000

0

0

1.745

表1.5电机B机械特性表

序号

负载力矩Ml(Nm)

转速(rad/s)

备注

1

0

47.62

电压Ua=20V

2

0.05

41.67

3

0.1

35.71

4

0.15

29.76

5

0.2

23.81

6

0.25

17.86

7

0.3

11.9

8

0.35

5.953

9

0.4

0.0002564

10

0.45

0

1.4.4求电机转速的阶跃响应和机电时间常数

根据表1.1中的电机参数,编制Matlab程序求电机转速的阶跃响应。

求电机A转速阶跃响应的源程序如下:

Ra=4.8;

La=0.021;

Km=46.32;

Ke=55.3;

Jm=0.5;

Tl=La/Ra;

g=tf([Km/Ra],[Tl*JmJmKm*Ke/Ra]);

step(g);

gridon;

电机A转速的阶跃响应如图1.6所示:

图1.6电机A转速的阶跃响应

求电机B转速阶跃响应的源程序如下:

Ra=13.5;

La=0.0215;

Km=0.27;

Ke=0.42;

Jm=0.0005;

Tl=La/Ra;

g=tf([Km/Ra],[Tl*JmJmKm*Ke/Ra]);

step(g);

gridon;

电机B转速的阶跃响应如图1.7所示:

图1.7电机B转速的阶跃响应

机电时间常数是指直流电动机从启动到转速达到空载转速的63.2%时所经历的时间。

由图1.6可知,电机A的机电时间常数约为0.003s;由图1.7可知,电机B的机电时间常数约为0.06s。

1.5实验结果分析

由表1.2和1.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负载一定时,转速将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由表1.4和1.5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电机两端的电压一定时,转速将随着负载的增大而减小。

2考虑结构刚度时的直流电动机-负载建模及仿真实验

2.1实验目的

(1)掌握考虑结构刚度时直流电动机-负载的模型的建立方法;

(2)了解不同的结构刚度对模型的影响;

2.2实验设备

(1)工作机:

ADMAthlon(tm)IIX2245,2.91GHz,1.75GB内存,250GB硬盘;

(2)工具软件:

操作系统:

WindowsXP;软件工具:

MATLAB7.5

2.3实验原理及实验要求

2.3.1实验原理

《直流电动机-负载建模及仿真实验》中的模型没有考虑转动轴的弹性形变问题,也即把电机与负载当作一个刚体来考虑,而对于实际的系统,虽然电机与负载是直接耦合的,但转动轴本质上是弹性的,存在形变,而且轴承和框架也都不完全是刚性的。

对于加速度要求大、快速性和精度要求高的系统或是转动惯量大、性能要求高的系统,弹性形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不能忽略,因此在建立类似的电机-负载模型时,轴的刚度系数,即单位转角产生的力矩是一个重要参数。

考虑到以上各种弹性体,可将被控系统视为图2.1所示结构,由电机、纯惯性负载以及连接二者的等效传递轴所组成的三质量系统。

图2.1电机-传动机构-负载模型

根据上面的分析并忽略轴的转动惯量,可以列出整个系统的电学方程以及动力学方程:

电动机:

(2.1)

(2.2)

(2.3)

负载:

(2.4)

(2.5)

其中,

分别表示电动机转子和负载的转角;

分别表示电动机电枢电流,电枢电压,电枢电感和电枢电阻;

分别为电动机转子和负载的转动惯量;

表示电机的负载力矩;

分别表示电机的电磁力矩系数和反电势系数;

表示轴的刚度系数;

分别表示电机和框架的粘性阻尼系数。

此时的方块图如图2.2。

图2.2电机-负载模型方块图

一般地,弹性变形与机械装置的结构、尺寸、材料和受力情况有关。

从系统特性分析,弹性变形使执行轴转角和负载转角之间存在一个振荡环节,从复平面上看,该振荡环节对应一对距离虚轴很近的共轭复根,阻尼系数小。

这样的震荡环节具有较高的谐振峰值。

如果谐振频率处于系统通频带之外,则可认为其对系统动态性能无影响;反之,若谐振频率处于系统通频带之内,则对系统影响较大。

2.3.2实验要求

(1)根据以上的动力学方程及方块图求出从

的传递函数模型,并求其频率特性。

(2)求出从

的传递函数模型,并求其频率特性和根轨迹。

(3)分别取k12=0.1k12和k12=0.01k12,编制MATLAB或simulink程序,比较刚度系数不同时电机-负载模型的频率特性(从

)。

实验所需具体参数如表2.1所示:

表2.1实验所需具体参数

参数

备注

电枢电阻Ra

4.80Ω

电枢电感La

21mH

力矩系数km

46.32N.m/A

反电势系数ke

55.3V/(rad/s)

电机转动惯量Jm

0.5Kg.m2

电枢部分

电机阻尼系数Dm

40Nm/(rad/s)

负载转动惯量JL

25Kg.m2

折合到转动轴上

DL+Dm

270Nm/(rad/s)

轴刚度k12

32000Nm/度

建模时应转换为国际标准单位

2.4实验内容及步骤

2.4.1求从

的传递函数模型和频率特性

根据电动机数学模型的结构框图,可得从电枢电压

到转角

的传递函数:

(2.6)

根据表2.1中的电机参数,编制Matlab程序求其频率特性。

求频率特性的源程序如下:

Ra=4.8;

La=0.021;

Km=46.32;

Ke=55.3;

Jm=0.5;

Dm=40;

Jl=25;

Dlm=270;

Dl=Dlm-Dm;

K12=32000*180/pi;

g1=tf([Km],[LaRa]);

g2=tf([1],[JmDm]);

g3=tf([1],[10]);

g4=tf([1],[JlDl]);

g_num=g1*g2*g3*(1+g4*g3*K12);

g_den=1+g1*g2*Ke+g2*g3*K12+g4*g3*K12;

g=g_num/g_den;

bode(g);

gridon;

从电枢电压

到转角

的传递函数模型的频率特性如图2.3所示:

图2.3从

的传递函数模型的频率特性

2.4.2求从

的传递函数模型、频率特性和根轨迹

根据电动机数学模型的结构框图,可得从

的传递函数为:

(2.7)

根据表2.1中的电机参数,编制Matlab程序求其频率特性。

求频率特性和根轨迹的源程序如下:

Dm=40;

Jl=25;

Dlm=270;

Dl=Dlm-Dm;

K12=32000*180/pi;

g=tf([K12],[JlDlK12]);

figure;

bode(g);

gridon;

figure;

rlocus(g/(1-g));

的传递函数模型的频率特性和根轨迹分别如图2.4和图2.5所示:

图2.4从

的传递函数模型的频率特性

图2.5从

的传递函数模型的根轨迹

2.4.3求不同刚度系数对应的从

的电机-负载模型的频率特性

根据电动机数学模型的结构框图,可得从电枢电压

到转角

的传递函数:

(2.6)

根据表2.1中的电机参数,编制Matlab程序求其频率特性。

求频率特性的源程序如下:

Ra=4.8;

La=0.021;

Km=46.32;

Ke=55.3;

Jm=0.5;

Dm=40;

Jl=25;

Dlm=270;

Dl=Dlm-Dm;

K_12=32000*180/pi;

g1=tf([Km],[LaRa]);

g2=tf([1],[JmDm]);

g3=tf([1],[10]);

g4=tf([1],[JlDl]);

K12=K_12;

g_num=g1*g2*g3*K12*g4*g3;

g_den=1+g1*g2*Ke+g2*g3*K12+g4*g3*K12;

g=g_num/g_den;

bode(g);

gridon;

holdon;

K12=0.1*K_12;

g_num=g1*g2*g3*K12*g4*g3;

g_den=1+g1*g2*Ke+g2*g3*K12+g4*g3*K12;

g=g_num/g_den;

bode(g);

gridon;

holdon;

K12=0.01*K_12;

g_num=g1*g2*g3*K12*g4*g3;

g_den=1+g1*g2*Ke+g2*g3*K12+g4*g3*K12;

g=g_num/g_den;

bode(g);

gridon;

的传递函数模型的频率特性如图2.6所示:

图2.6从

的传递函数模型的频率特性

2.5实验结果分析

由图2.5所示的根轨迹图可以看出,从执行轴转角

到负载转角

的传递函数模型对应一对距离虚轴很近的共轭复根,说明弹性变形使执行轴转角和负载转角之间存在一个振荡环节;由图2.6的频率特性对比图可知,轴的刚度系数越小,系统的响应时间越长,稳定性越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