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3056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

2.预习二首古诗,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2.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

3.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4.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2.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古诗;

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图片话题,导入新课。

(用时:

5分钟)

1.提问:

我国古代四大名楼有:

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同学们会背关于它们的古诗吗?

2.播放幻灯片,展示鹳雀楼的图片,简介鹳雀楼。

1.思考问题,回忆学过的古诗内容,回答提问。

2.听老师讲解,了解鹳雀楼。

1.填空。

(1)王之涣是代诗人。

(2)鹳雀楼旧址在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5分钟)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断句,并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有不懂的字词可以提问,老师在幻灯片中标出。

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并与大家交流讨论结果。

1.认读生字词。

2.自由读古诗,自主尝试解释诗句意思。

3.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达成共识。

全班交流、展示结果。

2.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楼(ló

unó

u)

依(yì

yī)

尽(jì

njì

nɡ)

欲(yǜyù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0分钟)

1.再次自由读古诗,读后思考: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

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

2.质疑、解疑,理解重要字词的含义。

3.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了什么道理。

1.自由读古诗,小组讨论问题。

2.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理解诗句意思。

3.思考诗句蕴含的道理。

3.字词意思我知道。

白日:

依:

欲:

千里目:

四、仔细品读,尝试背诵。

(用时:

1.启发学生思考:

诗人的观察点在哪里?

鹳雀楼、夕阳、山峰、黄河分别应在什么方位?

2.看图想象诗人看到的景象。

3.讨论:

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1.根据诗文内容,思考诗人所处的位置,想象诗人看到的内容,揣摩诗人当时的心情。

2.朗读、背诵古诗。

4.默写古诗。

登鹳雀楼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请同学说说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小结: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

1.思考诗人想通过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产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5.根据诗意说出诗句。

(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2)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

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

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望庐山瀑布》。

2.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3.使学生认识祖国的壮丽河山、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剖析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文的意境。

2.预习《望庐山瀑布》,查阅相关资料。

一、音像点播,情境导入。

1.播放各种瀑布的景象。

2.交流:

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3.听古诗网络录音范读。

简介诗人背景。

1.欣赏瀑布美景,交流观后感。

2.听古诗范读,了解诗人背景。

二、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自由读古诗。

比比谁能读得字字准确、清楚响亮,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生字词。

2.指导书写生字。

1.自由读古诗,认读生字词。

2.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生字书写。

6.看拼音,写词语。

shānshānchuān

()()

三、解释诗意,体会意境。

1.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小组讨论整个诗句的意思,全班交流。

2.根据诗句意思,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

1.小组讨论诗句意思。

2.根据诗文内容,想象作者看到的内容,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

7.我会解释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请同学说一说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

2.布置作业:

画出你想象中的壮丽雄伟的庐山瀑布图,选出作品展示。

1.交流自己喜欢的诗句。

2.根据诗文内容绘画。

大家相互展示、交流、评议。

8.我最喜欢《望庐山瀑布》中的一句诗是“”,因为。

板书设计

本课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现各类瀑布的录像、图片、声音、文字,直观欣赏瀑布的壮美,为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铺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介绍作者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感情,借助想象让学生感受庐山瀑布的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古诗二首》教学片段

◆释诗意,悟诗情(教学难点)

师:

我们来讨论《望庐山瀑布》后两句诗的意思,有小组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吗?

生:

我们这组讨论的结果是:

这两句诗是说“庐山瀑布从高处直流而下,我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说得很不错,基本很接近原诗的意思了。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三千尺”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庐山瀑布不是真的有三千尺。

那庐山瀑布是从天上流下来的吗?

不是。

对!

庐山瀑布不可能从天上流下来,诗人这样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当时的情景。

诗人李白看到瀑布湍急的水流,从山顶倾泻而下,山顶云雾缭绕,仿佛仙境,所以李白用这两句诗来描

绘他看到的壮丽景色。

你们通过李白这两句诗的描绘,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好好想一想,大家再一起交流。

朗诵这两句诗,我觉得我看到了壮观的庐山瀑布,抬头看不见瀑布尽头,落入地下时溅起了水花,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欣赏。

我们也许没有亲眼看过庐山瀑布,但通过诗人李白形象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庐山瀑布的美景,它一定很壮观,让我们赞叹和喜爱。

诗人也是如此,被庐山瀑布的壮阔吸引,用诗句抒发了对它的赞美之情。

赏析:

教师在解释了重点词语之后,让学生讨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也让学生走进古诗意境,感受诗词的力量。

最后通过想象,与诗人产生共鸣,感受庐山瀑布的美景。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

我是这样开展新课的:

一、借插图初步读懂古诗

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于是在课始,我出示了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从图上看到些什么?

再多遍诵读古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结合图从诗中读懂些什么?

并告之从哪里读懂得。

这样一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习惯,同时也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水平,方便后面的教学。

一部分孩子很敏锐,他们从图和古诗中很快就明白了诗人登高望远,看到了太阳落下,看到黄河滚滚流入大海。

从孩子们的回答看出,孩子们虽小,但不乏有思考分析的能力,当然不全面,体悟的不深刻,但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前面的整体把握,加之后面的细细体会,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我表扬了孩子们,同时,告诉他们,以后碰到古诗,可以先读读古诗,再看看图,再读读古诗,这样就能慢慢弄懂古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了。

二、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

分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这一步是很关键的,对于古诗的真正理解,必须从字面上去逐字把握。

我出示了古诗,然后从题目开始,让孩子们进行理解。

我对孩子们说:

反复读读,逐字理解,允许你们猜,看谁猜得准!

没有了压力,孩子们显然很兴奋,从题目开始,在我的提示下,通过反复读,逐一“猜”着。

每一次我的肯定,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动力。

就这样,我们就在课堂上猜着,然后又将句子的意思逐一拼装,诗意逐渐变得明朗,每一个孩子都像是打了胜仗的勇士,课堂充满了激情。

为了巩固诗意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我们又玩起了“诗意大比拼”的游戏,看谁能将意思说得更完整,可以加以自己的语言,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

三、讲背景体会思想感情

光理解了诗意,不继续深入,孩子们很难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人生哲理联系起来。

于是,我给孩子们介绍了诗人当时写诗的背景。

然后引导孩子们将后两句与学习等联系起来,有什么启发?

孩子们逐步感悟,意识到了诗人的宽大襟怀,也明确了今后为人、学习等应积极向上。

望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一开始教学古诗,我便设问:

知道庐山在哪吗?

之后马上放庐山的风景图还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自己的解说词,一下便把孩子们带入了景色迷人的庐山。

当播放结束时,孩子们还是那如痴如醉的神态,我心中一阵暗喜:

接下来的朗读和领悟诗情不会有问题了。

的确,后面的朗读真的不错。

之后,我们真的看到了摇头晃脑的小诗人抑扬顿挫的诵诗声。

领悟诗情这块,我觉得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似乎受到了图片的影响,逐句逐句地对诗去进行解释。

我想今后还得想些办法,好好引导孩子们去领悟诗的大意即可。

这节课我做的不够的地方有许多:

一、把三四两句诗给分开品析了。

回家潜心再读诗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其实是一个整体,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瀑布从高处落下,流得快、直、美。

而我在学生理解后,没有把两句诗整合起来品析,破坏了瀑布流态的整体之美。

二、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

在“细品诗句,领悟诗情”环节花了太多时间,个别读太多。

以至“联类比照,感悟诗风”这环节匆匆带过,原来预设时自认为的亮点就这样以遗憾告终,写字教学也无法进行,作业也忘布置了。

真是有“虎头蛇尾”之感。

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课文图文并茂,生动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

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本课的教学设计,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产生语感,再通过课文插图,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感悟黄山奇石的奇特及人们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作为教学设计设计,我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用小组合作和看图学文的方式,充分朗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

1.搜集关于黄山奇石的资料。

(师生)

2.自学生字词;

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3.制作多媒体课件。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生字;

初读课文,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制作教学课件。

2.自学生字词,尝试朗读,搜集黄山奇石的相关图片。

一、新课导入。

1.播放黄山图片,简介黄山。

2.出示题目,板书题目:

黄山奇石。

3.释题,通过组词理解“奇”。

1.学生欣赏黄山图片。

2.齐读题目。

3.思考“奇”字是什么意思,用“奇”组词。

1.多音字组词。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整体感知。

20分钟)

1.鼓励学生自由读课文。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交流生字词识记方法。

3.检测生字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5.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

4.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6.小组合作探究: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一共介绍了几种奇石?

具体介绍的是哪几种?

(完成活动卡)

2.一锤定音。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表示)

形状(zhuà

nɡzuà

闻名(mí

nmí

天都峰(dūdōu)

3.拼写词语我最棒。

nbù

shí

tiānɡǒushǎnɡuānɡ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了解主要内容。

(1)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

(2)出示地图,简介黄山风景区地理位置。

(3)补充黄山“四绝”资料。

2.指导学生朗读。

1.学生读第1自然段,思考:

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分别讲了什么?

2.看地图,了解黄山风景区地理位置。

3.看黄山“四绝”资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中外闻名:

秀丽神奇:

5.说说下面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1)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四、课堂总结。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2.继续描红、临写生字词,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在这节课的开始,学生通过观看黄山风景图片,对黄山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然后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而多种识字游戏的开展,恰当地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写字环节中,通过老师的范写,学生仔细观察,懂得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道理。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2.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制作教学课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本课新词,开火车读每个词。

2.指导学生齐读。

3.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新词。

2.齐读新词。

3.思考:

课文怎样生动具体地把黄山奇石的“奇”写出来?

6.巧辨双胞胎。

(组词)

二、图文对照,朗读感悟“奇”。

1.指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1)了解这几个自然段写了哪几种黄山奇石。

(2)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的。

(3)找出对应的三段文字。

(4)问:

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这些有趣的奇石的呢?

2.组织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了解这几种黄山奇石“奇”在哪儿?

(样子奇特,作者想象力丰富)

4.指导学生朗读。

5.指导学生背诵。

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

1.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图片,互相说说图上石头的样子。

2.圈出介绍黄山奇石的句子。

3.认真读,把介绍自己最喜欢的那块奇石的句子多读几遍。

4.小组交流各自喜欢的石头,说说为什么喜欢。

(“仙桃石”抓住“落”“飞下”;

“猴子观海”抓住“猴子”的动作、神态;

“仙人指路”想象神仙给谁指路,体会神奇;

“金鸡叫天都”画一画它的样子。

5.有感情地朗读。

6.把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介绍给同学。

7.句子加工厂。

(用加点字词写句子)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8.黄金搭档。

(连线)

陡峭的怪石

翻滚的山峰

有趣的云海

闻名中外的风景区

秀丽神奇的岩石

奇形怪状的景色

三、启发想象,自由练说。

1.老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写法,发挥想象,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内容,向同学介绍。

(出示有关图片)

3.指导全班交流。

1.小组合作,想象这三种“石头”分别是什么样的。

2.小组交流、汇报。

3.全班交流、汇报。

4.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9.摘抄文中描写黄山奇石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教师小结: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1.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读出自己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在本节课中,我关注到了第一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插图,进行看图想象,说出黄山奇石神奇在哪。

学生图文对照,既有图片的直观印象,又有文字在头脑里构建的形象,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然后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读出自己对黄山奇石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黄山奇石》教学片段

◆图文结合,大胆想象,感受黄山奇石之奇(教学重点)

(课件出示三幅插图)

仔细看这三幅插图,看看这些黄山奇石像什么,想一想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请挑你觉得最神奇的一幅来说一说。

生1:

我喜欢那块“仙桃石”。

它看上去像一个大仙桃,十分神奇。

生2:

我也喜欢“仙桃石”。

它就这么落在山顶上,一定是孙悟空从王母娘娘那里

偷的大仙桃掉下来了。

你真会想象。

那么就请你把课文中描写“仙桃石”的这段文字美美地读一读。

(生2有感情地朗读)

生3:

我觉得“猴子观海”这块石头最神奇。

猴子蹲在那么陡峭的山峰上,正在出神地观看翻滚的云海,它一定被美景吸引住了。

是啊,这块石头真像猴子,看上去惟妙惟肖。

请你读好第3自然段,读出你的喜欢。

(生3有感情地朗读)

生4:

这块“仙人指路”很有意思。

我想是有人想去天上,但不知道怎么走,这个仙人十分热心,给他指路呢!

你想得真有意思。

请你读读第4自然段。

(生4有感情地朗读)

这些黄山石形状奇特,每一块还有自己的故事,真是太神奇了。

让我们一起把这三段文字好好地读一读,把我们对它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齐读)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关注到了第一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插图,进行看图想象,说出黄山石神奇在哪。

学生在编故事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到了黄山奇石的神奇,再通过朗读,读出自己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学习《黄山奇石》一课,这篇文章对于学生来讲比较单调。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使出了浑身招数,谈话激趣,自读自悟,比赛朗读等形式。

当“小导游”们介绍完“金鸡叫天都”后,就要比赛读出奇石的有趣。

第五小组的一名代表信心十足的站起来,当读到“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他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的啼叫……”这句时,只听我班最调皮的张成用课本挡着嘴巴,正“喔喔喔”地小声叫个不停,一时间,教室里听到的小朋友都在窃喜,好不容易营造的氛围被这只“大公鸡”轻松的破坏了。

我心里生气极了,本想劈头盖脑的批评一顿,可转念一想,他这个小家伙,不仅理解了课文中“不住的啼叫”等词,而且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只不过,他用的方式不好。

于是我就对他说:

“你真是一个细心读书的好孩子,是不是已经看到了那只金光闪闪的大公鸡?

我们读书的时候也要像张成一样,眼中有物!

”几句简单的话语,不仅传递给学生新的读书方法,而且提醒了他,鼓励了他,此后,他读书更认真了,发言也更积极了,我深感欣慰。

试想,假如,当时我没有控制自己,只是从扰乱课堂单方面去批评他,那一定会大大打击他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我们应该善待学生的错误,多点赞赏,少点指责,多点肯定,少点否定,学生一定会懂得了自律,也能让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变得快乐而自信。

10.日月潭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