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1096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由于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会吸引具有品牌忠诚度的顾客前来,提高商业网点的人气聚集度,带动商业气氛。

多样化:

商业网点正从单纯的购物向购物、娱乐、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发展。

大型的商业网点综合体承载了更多商业以外的功能,越来越多地向文化、城市形象等方面拓展。

科学化:

发达国家的商业是新技术应用最广阔的领域,它不仅提高了商业企业的管理水平,适应激烈竞争的快节奏,加快了资金、商品库存周转,而且也是组织大生产、大流通,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需要。

2.国内商业网点发展特点。

城市化推进商业网点快速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也在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达51%,大、中、小城市商业网点数量快速增长。

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转型步伐加快:

零售业网点伴随着各种现代营销方式的引入,商业经营业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形成了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摩尔”等多元的业态结构。

为适应消费多样化、多层次和个性化需求,网点格局和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购物环境大为改善。

国际化和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面对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挑战,商业网点发展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网点布局、结构、建设、管理功能和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高端化趋势明显。

商业网点配套不断完善: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商业网点的交通可进入性、卫生条件、绿化环境等的要求更为严格。

通过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完善,特别是艺术小品、休憩场所等的建设,有助于丰富网点的文化内涵,增加特色,树立形象,提升知名度。

(二)杭州商业网点现实基础。

1.网点发展基础扎实。

经过上轮的规划与发展,城市商业业态丰富,外资入驻企业增多,市、县(市)互动、产业联动切实加强。

目前,杭州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业网点体系。

据《2011年杭州统计年鉴》统计,至2010年底,杭州市拥有商业服务网点267006个,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批发与零售总数为3135家,限额以上住宿及餐饮网点761家。

总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6.08亿元,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074.24亿元,县(市)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1.84亿元。

创新形成“商业特色街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至2010年底,杭州市共拥有市级以上商业特色街区12条,其中国字号商业特色街8条,年交易额达到749.5亿元。

各县(市)商业特色街已纷纷启动建设。

商品专业市场规模效应显著,物流业发展迅速。

至2010年末,杭州市共有亿元以上商品专业市场144家,成交额达2697亿元,保持持续增长状态。

物流企业已经达到3000余家。

2.空间布局日趋合理。

基本形成重点突出、多中心的城市商业空间格局,符合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

主城区已经形成了以武林广场、钱江新城为核心的市级商业发展中心。

武林商业中心人流集聚,市场活力强劲,人文历史丰富;

钱江新城商业中心成为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主要标志,商业氛围日益浓厚。

临平、下沙、江南三大副城商业中心发展初具规模,各县(市)中心城区商业得到提升改造,能满足人们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需要。

商业网点集聚程度不断提高,网点能级持续提升。

各级商业中心的商业网点布局相对集中,结构合理,业态多样,功能齐全,辐射能力不断加强。

特别是随着城市综合体、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工程等重大项目推进,为商业网点的集聚、发展提供了空间。

社区商业、集镇商业和乡村商业网点布局得到重视。

城乡地区商业网点已形成一定规模,连锁超市进农村、农超对接等项目卓有成效;

“千镇万村”工程实现全覆盖,城乡商业的对接有序推进。

各县(市)建设集镇、乡村社区商业积极性高,已形成了地方配送企业品牌。

3.产业联动特色鲜明。

近年来,杭州市加强了商业与旅游、物流、文化、制造等产业互促互动,促进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了传统的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出一批新兴商贸服务业,为商业网点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比如淳安县大力发展以生态休闲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将旅游和商业相结合;

建德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工业,促进商业与第一、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推出了秋梅食品、家居城等地方商业品牌;

富阳市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加快产业升级,加强了商业和物流业的联系。

(三)商业网点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双铁”建设,催生新的商业空间。

随着杭州地铁一号线的开通,二、三、四号线的施工,大杭州开始进入“地铁”时代,将会重构杭州的经济发展空间,在地铁沿线和主要换乘节点形成新的商气集聚之地。

杭州-上海、杭州-苏州等高铁线路的启动在加快客源流动速度、集聚人气、推动同城效应实现的同时,也将对高铁站点的商业服务设施规模和类型提出新的要求。

2.商旅融合,带来大量消费人群。

杭州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75.71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6304.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25.7亿元,同比增长27.7%。

旅游业总产值多年来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五,保持高速稳定发展,尤其是西湖申遗成功以后,迎来国际旅游的新机遇,释放出的资源潜能和市场空间将对商业服务的布局提出更高的要求。

3.老年群体,创造未来消费热点。

杭州市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6.9%,已经提前进入老年社会。

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商业网点必须充分适应老年市场的需求,抓紧建设集生活性、养身性、休闲性、娱乐性等多功能的商业服务设施,完善家庭配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4.城乡统筹,挖掘巨大消费潜力。

“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杭州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推进小城镇建设,即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投入,按照小城市标准建设学校、医院、文化中心、商业中心等服务设施,强化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吸引人口和资源要素集聚的能力。

因此,未来在这一新型城市化模式下,商业发展空间和消费潜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挖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大杭州、大统筹、大商业、大平台”为出发点,以最大程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基本宗旨,围绕建设“购物天堂、美食之都”的战略目标,融合相关资源,优化网点布局,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商业服务功能,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业态多样、布局合理、服务优良、接轨国际”的商业服务体系,并在提升长三角地区商业服务功能,在促进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强化城乡统筹。

商业网点布局要强化惠民性和便民性。

对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商业网点布局,特别是农村商业和社区便民商业布局,要从城乡统筹角度进行标准化配置,并将社区商业网点布局纳入规划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中。

此外,要综合考虑包括外来就业者、休闲旅游者和商务活动者在内的流动人口的消费特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

2.智慧商业,创新运作模式。

以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通信网络、高效率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为支撑,带动消费者购物行为模式的改变,创新零售企业经营模式和部门管理模式,促进一体化、数字化、高效率、交互式的商业发展新模式;

构建以手机等便携式智能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的一站式、全方位、个性化购买服务体系。

3.文化引领,实现错位发展。

将西湖文化、运河文化等经典山水文化、历史文化、休闲时尚文化以及各区、县(市)的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商业网点建设之中,塑造别具一格的商业景观、商业文化、经营业态,在整体上强化杭州在长三角、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商业外在形象,并依此进行差异化主题定位,实现错位发展。

4.配套交通,发展综合商业。

尊重城乡发展与空间拓展,结合各级、各类功能区定位要求,对接新城开发以及交通道路(双铁、高速)建设,特别强调地铁线路和站点布局对消费人流带来的影响,合理安排商业网点空间布局,从交通网络角度配置全市商业网点。

5.低碳绿色,优化网点布局。

从商业网点自身发展规律与满足消费变化趋势出发,在空间布局上要科学,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在建设规模上要合理,减少资源浪费、过度竞争;

在环境布置上要环保、节能、低碳,并根据不同等级商业功能区的定位要求,合理引导各类业态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目标。

整合现有商业网点资源,推进新型商业网点建设,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提升服务品质,形成“总量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创新、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的商业网点体系,与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相适应。

2.阶段目标。

到2015年末,初步形成2个市级商业中心、3个市级商业副中心、7个区域商业中心、9个区域商业副中心的大格局;

农村商业网点建设进入高峰期。

到2020年末,上述格局进一步得到完善,农村商业网点网络形成规模,城乡统筹的大商业格局基本实现。

三、商业网点空间布局

未来十年,杭州市将重点构建“2379”商业功能区,即形成“以二大市级商业中心、三大市级商业副中心为主体的,七大区域商业中心、九大区域商业副中心为辅助的,社区商业、乡镇商业、景区商业等多种商业为补充的”全市商业网络体系;

充分利用地铁枢纽站点建设,大力发展地铁商业,增强各级商业功能区的作用和辐射能力。

(一)市级商业中心。

市级商业中心以综合性商圈或综合性商业街区为主要空间载体,集购物、餐饮、休闲、文化、娱乐、旅游、商务、酒店、会展等城市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功能区。

日客流量50万人次左右,商业设施集聚在不少于25公顷的空间范围内,商业设施建筑面积100万-150万平方米;

大型商业网点集聚度高,建筑面积占全部的50%以上,有一定数量的地标性商业建筑。

杭州市在国际化风景旅游城市的打造过程中,市级商业中心的发展业态和商业休闲设施的配置,不仅要满足本地市民的需求,更要考虑国内外广大游客的需求。

1.武林市级商业中心。

空间范围:

以武林广场为核心,向南以延安路商业大街为轴心,连接现有吴山、湖滨、武林三大商圈,向北辐射和延伸至运河沿线(湖墅南路)。

规划目标:

以地铁1号线开通为契机,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吴山文化等为特色,以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成功申报为动力,进一步提高商业集聚程度,优化网点空间布局,完善商业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条件,积极培育新型商业业态,打造最具杭州文化特色和景观价值的国际化市级商业中心。

重点任务:

加快武林、湖滨、吴山三大商圈的改造提升和主题强化,并实现空间上的互动与错位;

加快推进延安路商业大街综合整治工程,加强与解放路、庆春路、凤起路、湖墅南路等商业街以及中山路、武林路、湖滨路、东坡路等特色街区的对接;

利用武林广场、龙翔等地(换乘)站点建设契机,大力发展地下商业;

结合城区改造,以商业项目为抓手建设商业网点。

业态引导:

鼓励发展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等业态,旗舰店、专业买手店、体验店、楼中店、概念店、电子商务、品类专业店(低价专业店)等新型、创新时尚业态;

限制发展竞争过度的业态、低档传统业态;

禁止发展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仓储式商店、产权分散式商业地产、低档且污染较严重的商业网点。

2.钱江新城市级商业中心。

以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南北以富春路为轴心,包括钱江新城商圈;

东西以庆春东路为轴心,包括庆春商圈。

东临钱塘江,西至秋涛路、南至望江东路,北至凤起东路、钱潮路。

以钱江新城建设为载体,以地铁1号线、2号线和4号线及庆春路过江隧道等建设和运营为重要契机,加快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城市商业服务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提高商业集聚程度和优化商业业态设置,打造最具开放性和时尚性的国际化新兴市级商业中心。

结合万象城二期、来福士广场、高德置业广场、庆春广场商业综合体等综合体项目建设,合理配置商业面积;

结合浙江联合金融大厦、尊宝大厦等总部大楼、商务楼宇建设,发展楼宇商业;

培育富春路国际名品立体商业街、太平门时尚女性购物街等商业特色街区;

结合地铁站点建设,大力发展地铁商业。

鼓励发展集购物、文化娱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旗舰店、专业买手店、体验店、楼中店、概念店、店中店等新型业态,配套生活的中小型超市、农贸市场等业态;

限制发展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低档次传统商业业态等;

禁止发展仓储式商店、产权分散式商业地产、杂乱低端的专业专卖店、低档且污染较严重的商业网点。

(二)市级商业副中心。

市级商业副中心功能级略低于市级商业中心,但仍然以综合性商圈或综合性商业街区为主要空间载体,集购物、餐饮、休闲、文化、娱乐、旅游、商务、酒店、会展等城市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功能区。

日客流量20万-30万人次,商业设施集聚在20公顷以内的空间范围内,商业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以上;

大型商业网点建筑面积占全部的40%以上,有一定数量的地标性商业建筑。

规划期末,基本建设完成江南副城、临平副城二个市级商业副中心,基本形成下沙副城市级商业副中心规模。

1.江南市级商业副中心。

以市心路及地铁2号线为轴心,连接萧山老城区、城市新区、钱江世纪城商业群组以及滨江区,形成“一轴四片区”空间格局。

空间范围上老城区为东至江寺路,西至市心路,南至人民路,北至萧绍路;

城市新区为东至市心北路,西至工人路,南至山阴路,北至金城路;

钱江世纪城为西临钱塘江,东至滨江二路,南至外环西路,北至之江东路。

滨江区为江南大道以南,风情大道、时代大道之间的区域。

围绕“提升老城区、优化城市新区、打造钱江世纪城中央商务区和滨江国际化科技城”的主要任务,以地铁1号线、2号线建设为纽带,以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商务中心建设为机遇,打造集商业商务、都市生活、餐饮美食、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市级商业副中心。

做大、做优商业广场;

做好、做强精品商场;

培育提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积极发展重要地铁站口的商业服务业;

推进浙江新农都农产品物流中心、杭州奥体博览中心、滨康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合理配置美食娱乐等商业服务网点。

城市新区、钱江世纪城和滨江区鼓励发展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品牌旗舰店等业态,老城区着力对现有业态的改造提升,发展专业买手店、体验店、概念店等新型业态;

限制发展竞争过度的业态、产权分散式商业地产、杂乱低端的传统业态等;

禁止发展低端且污染严重的商业网点。

2.临平市级商业副中心。

以迎宾路、北大街为轴心,连接临平中央商务区、老城区商业中心,向南连接乔司区域商业中心。

临平中央商务区空间范围为南大街以西、乔司港以东、世纪大道以南、沪杭高速以北区域;

老城区为北大街-九曲营商业街、人民路商业街和藕花洲大街的区域;

乔司区域为绕城高速以南、东湖路以西、德胜路以北区域。

依托轨道(高铁、地铁)交通和城市快速交通优势,对接山水特色生态宜居智能新城和接轨大上海的桥头堡的建设目标,大力发展都市休闲购物功能,加强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完善城区和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打造集精品百货、大型超市、主题餐饮、星级酒店、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开放型”市级商业副中心。

培育提升邱山大街商业特色街、藕花洲文化创意商业特色街等商业特色街区;

推进九乔国际商贸城建设,大力发展集服装鞋帽、服饰品、家纺布艺、康体博览等专业市场群和商贸集聚区;

围绕地铁1号线站点建设,推进地铁商业发展。

在中央商务区鼓励发展融展示、购物、休闲、娱乐、健身、文化、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在老城区着力发展具有文化创意、美食娱乐等特色的专卖店、连锁店、专业店等业态;

在乔司区域重点发展高端专业市场;

禁止发展低端且污染严重的网点。

3.下沙市级商业副中心。

以下沙新城为核心,东西向以地铁1号线为轴心,包括金沙湖商圈。

空间范围北至德胜东路,南至下沙路、6号大街,东至文津路,西至运河二通道。

围绕下沙城市新区、制造基地、物流基地的发展目标,依托地铁1号线站点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商业服务网点,建设生活基本配套商业网点,推进城市化进程。

优化商业空间布局和提升商业业态品质,打造与总部楼宇、商务会展、高端商业、生活居住等为主要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杭州东部地区最具产业服务型和生活适宜型的市级商业副中心。

配合东部国际商务中心(IBC)建设,重点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

金沙湖等地铁枢纽节点着力构建以大型商场为主,品牌专卖、便民商店等多种业态为辅的立体化现代商业网点格局。

鼓励发展融商务、购物、美食、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发展生活配套的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综合超市、农贸市场、便利店等业态;

限制发展产权分散式商业地产、杂乱低端的传统业态等;

(三)区域商业中心。

区域商业中心是指服务于一定的城市区域或人口,与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居住区、商务楼宇相结合,以满足区域内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和商务活动等综合消费为主,规模适度、具备基本服务功能的综合商业功能区。

区域商业中心服务对象为区域内常住人口和外来人群,日客流量达到15万-20万人次;

商业集聚在不少于8公顷的区域范围内;

商业设施建筑面积在60万平方米左右。

在业态发展上,区域商业中心鼓励发展商业(旅游)综合体、中小型购物中心、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反映地方产业特色的专业市场、仓储式商店、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美食城(街)、特色街、文化休闲等业态,在新城、新区重点要发展与生活配套的超市、百货、便利店、餐饮、农贸市场等业态;

限制发展大型购物中心(非主城区)、传统竞争过度的业态、产权分散式商业地产;

禁止发展低端且污染严重的餐饮业、杂乱低端的传统业态等。

根据杭州市各区(县、市)区位优势、产业特性、资源特点、商业基础和发展趋势,规划期内,重点建设西城、滨江、淳安、建德、桐庐、富阳、临安等七大区域商业中心。

1.城西区域商业中心。

空间范围东起古翠路,南至天目山路,北至余杭塘河,西至萍水路区域。

以西溪文化为主题,以西湖文化为映衬,优化业态布局、完善功能升级、拓展服务功能、调整商业经营结构,建设形态新颖、业态丰富、功能综合的融时尚文化、现代商务、综合消费等元素于一体的高品质生态休闲型和商业商务型的区域商业中心。

推进西溪天地城市综合体、西溪天堂精品商业街建设,加快银泰都市综合体、莲花商务中心、五洲国际购物花园等项目建设,调整商业结构,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创新业态;

培育提升古墩路家居设计特色街、蒋村集市慢生活街区等商业特色街区,加强业态集聚和融合发展。

2.滨江区域商业中心。

空间范围为江南大道以北,风情大道、时代大道之间的区域。

规划依托现有新城建设基础,围绕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国际化科技城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与高品质人居环境和动漫、文化创意产业交易集聚区相配套的商业网点服务体系,构筑与“天堂硅谷、科技新城”美誉相适应的智能化的宜居、宜业的区域商业中心。

配套滨康综合体、滨江旅游综合体(海潮公园)、奥体博览城综合体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合理配套商业网点;

培育提升星光大道商业街区、闻涛路文化休闲街区等商业特色街区;

集聚发展以家居等为特色的专业市场。

3.淳安区域商业中心。

空间范围为主城区和青溪(坪山)新城区的商业群组区域。

以“活力秀水”为品牌,以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全省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通过商、旅、文互动发展,优化商业网点和业态布局,打造繁荣时尚、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富有现代气息的杭州都市最西部的全国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示范性商业中心。

以千岛湖广场和青溪(坪山)新城为商业发展核心区,积极推进千岛湖国际商务度假中心旅游综合体和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

培育提升滨湖路、秀水街、百步金街等商业特色街区。

4.建德区域商业中心。

空间范围为新安江街道、洋安新城和更楼街道商业群组区域。

以17℃休闲旅游胜地为发展依托和亮点,以优化商业布局、调整业态结构、提升商业层次为重点,围绕杭州都市经济圈商业服务业次中心建设目标,不断完善休闲购物等功能,打造浙西服务业新增长极、长三角以清凉宜居和养生度假为特色的知名旅游休闲目的地、区域性交通物流和旅游集散中心。

配套千岛湖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规划,推进桥东CBD综合体、盛德国际广场等城市综合体,以及黄龙月亮湾酒店等星级酒店建设,科学布局主城区商业网点;

培育提升金山湾餐饮特色街区、桥南—更楼汽车特色街、青岛啤酒街等商业特色街区;

引导发展更楼区域的国大阳光建材市场等商业群组项目;

集聚发展度假休闲与综合商务楼项目,打造“清凉避暑”的新城。

5.桐庐区域商业中心。

空间范围为主城区和凤川—江南新城商业群组区域。

以“潇洒桐庐”城市品牌为号召,以大项目带动商业整体发展,围绕杭州中西部商贸物流中心、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拓展基地、大富春江旅游区建设,优化内部结构,提高整体水平,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富春山居图实景地、后发优势明显的杭州中西部新商都。

围绕迎春商务区建设,加快推进利时百货等商业项目建设和业态培育;

培育提升凤川汽车4S聚集区、迎春南路现代商业精品街、春江路综合商业街、滨江路休闲购物特色街、中杭路服装特色街等商业特色街区。

6.富阳区域商业中心。

空间范围为主城区和江南、东洲、鹿山、银湖四大新城商业群组区域。

以“富春山水”为依托,以富裕阳光之城、长三角著名休闲商业城市和运动休闲之城为发展导向,形成集精品购物、时尚生活、娱乐休闲、综合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长三角地区最具休闲性和独特运动魅力的区域商业中心。

重点发展富春购物旅游商业中心、春江物流商业中心、鹿山商务办公中心、东洲休闲度假商业中心的商业网点;

推进东大道城市小客厅综合体、西城商务综合体和秦望路休闲街、迎宾北路总部楼宇经济街、金桥北路汽车贸易街、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景点商旅街和龙门古镇风情商旅街等商业特色街区建设。

7.临安区域商业中心。

空间范围为主城区、锦南新城商业群组区域。

围绕新城“造城兴市”和旧城“有机更新”,以宜居、宜业、宜学的杭州西郊、浙皖边界现代化商贸流通中心为发展导向,拓宽和优化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打造杭州西郊最具生态宜居型和休闲品质型的区域商业中心。

培育提升人民广场、钱王文化广场两大核心商业区;

大力推进青山湖科技城城市综合体、万华广场商业中心、汽车西站区块商业综合体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合理配置商业网点;

提升锦城新天地商业街、衣锦街“百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