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复习的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0625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复习的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项目管理复习的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项目管理复习的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项目管理复习的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项目管理复习的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复习的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项目管理复习的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复习的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管理复习的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度报告。

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5.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规则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取得的效益。

对于不能修改或难以修改的问题记录在案,定期整理成新需求建议书,为新的信息系统项目规划做准备

5、解释关键成功因素法与价值链分析法

1.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以关键成功因素为依据来确定系统信息需求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常用方法

关键成功因素:

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成功变量),这些因素我们称之为关键成功因素。

通过分析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从而确定系统或项目建设的优先次序

2.价值链分析法:

它将一个组织视为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活动的集合,每一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服务或产品产生增值的行为,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做出贡献;

利用信息技术,在价值链中识别并设置“信息增强器”,使得整个价值链在总体上得以增值,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分析的思想认为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

第二章复习的重点

1、解释CIO的含义,及其CIO的主要职责

CIO是ChiefInformationOfficer的缩写,直译为首席信息官

CIO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参与制定组织发展战略,领导组织信息战略的制定;

2确立信息处理和利用及其所需设备方面的政策、标准和程序,制定组织信息制度和信息政策;

3培育良好的信息文化;

4提升组织和员工的信息素质、信息能力;

5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支持和信息能力支持;

6进行信息化项目规划,领导重要信息化项目的实施;

7监控所有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监控现有信息系统的运行;

8领导组织内所有信息部门为操作部门和业务功能提供咨询或服务;

9与业务部门一道,考虑如何使信息和知识为产品或服务增值;

10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知识贡献给行业协会和社会。

2、说明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及其要素加权分析法思想?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在开发系统立项之前,对所要开发的系统进行必要性、可能性及可能采取的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为组织领导层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要素加权分析法又叫指标加权分析法,首先是根据信息系统项目的目标设置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或要素,并对这些评价指标或要素赋予一定的权值,然后对要评价的项目或方案进行打分,综合分值达到一定分值的项目为可行项目,低于一定分值的项目为淘汰的项目。

3、说出几种需求调研的方法?

(1)文献阅读

(2)实地考察(直接观察法)(3)用户访谈(4)发放调查问卷

(5)业务专题报告

4、说出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方式?

(1)组织自行开发模式:

组织内部自己组建信息化队伍,在采购成熟软硬件设备基础上,主要依靠组织自身力量从事信息系统建设

(2)外购现成系统模式:

直接采购市场上成熟的商品软件,功能一般都会通用化,系统的适应性可能比较差

(3)外包(Outsourcing)模式:

就是将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交给外部的专业的外包服务提供商完成。

5、简要地阐述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

1现行系统的目标、功能、范围、关键信息需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拟建新系统的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至少提供两套,并对方案进行分析对比。

3系统开发的分阶段投资计划与投资总额;

系统正常运行后日常维护、材料消耗等方面的年费用投入;

系统投运后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4开发系统所具有的技术条件和对技术能力的评估。

5系统环境的整改方案与整改计划,包括人员培训计划。

6信息系统开发的结论意见,可行性报告必须提出明确的分析结论。

6、简述信息系统项目的招标流程(6个)?

1.招标2.投标3.开标4.评标5.定标6.签订合同

7、简述信息系统项目效益的评价方法?

1.前后对比法:

前后对比是对于信息系统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和该项目“建设前”组织的实际绩效进行对比,求得差值得到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效益的一种方法。

2.有无对比法:

有无对比是对于项目建设后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效果,和假设没有本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

第三章复习的重点

1、简述项目总体计划的内容?

项目的范围计划、进度计划、成本计划、质量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沟通计划、风险计划、采购计划,以及将上述八个子计划整合得到的项目整体计划,又称作项目总体计划

2、简述项目的成本预算步骤?

(1)项目总成本分摊到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各个工作包中,为每一个工作包建立总预算成本。

(2)将每个工作包分配得到的预算再二次分配到工作包所包含的各项具体的项目活动上。

(3)确定各项成本预算支出的时间计划以及每一时间点对应的累计预算成本,制定出项目的成本预算计划。

第四章复习的重点

1、解释下项目管理方法论(课件上的三点)?

(1)是关于项目管理方法的理论,是有关项目管理方法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和,

(2)具体包括项目管理模板、项目管理表格、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流程以及项目管理工具,

(3)是对项目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方法体系的简称。

2、项目管理模板及其作用?

通过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活动的工作流程或其所包含的内容

模板作用

(1)冲突的可视化

(2)知识的沉淀和转移

(3)便于项目干系人沟通

3、信息系统文档根据服务目的可分几个类型?

根据文档不同的服务目的,可将信息系统文档分为开发文档、产品文档和管理文档。

4、简述时间-成本平衡法及其假设的基础?

时间—成本平衡法又叫赶工,就是一种用最低的相关成本的增加来缩短项目工期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以下假设:

(1)每项活动有两组工期和成本估计:

正常的和应急的。

(2)一项活动的工期可以通过从正常时间减至应急时间得到有效的缩减。

(3)应急时间是确保活动按质量完成的时间下限。

(4)在活动的正常点和应急点之间,时间和成本的关系是线性的。

第五章复习的重点

1、项目团队的知识地图及作用?

知识地图(KnowledgeMap,KM)是描述企业所拥有知识资产的指南,刻画了不同类别的各项知识在企业中所在位置或来源。

其功能在于当需要某项专业知识时,协助使用者快速而正确地找到所欲寻找知识的拥有者。

2、职责分配矩阵(ResponsibilityAssignmentMatrix,RAM)

职责分配:

工作与人力资源的关系明确,每项工作分配到具体的个人(或小组),并指定负责人。

在项目管理中,这部分内容最常使用的方法为职责分配矩阵(ResponsibilityAssignmentMatrix,RAM)。

职责分配矩阵以活动和人员为两个坐标,反映了与每个人员相关的所有活动,以及与每个活动相关的所有人员。

根据知识地图中不同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将人员对于活动的影响分别用负责、有责、咨询(Consult)和通知(Inform)表示。

3、解释团队知识的转移及其转移的方式?

知识转移强调由组织主导、较正式、有明确目标,以及提供者与接受者有明确的流动方向类型的知识流动。

有以下四种转移方式:

连续性转移:

相同的团队执行任务完成后,将所得的经验或教训予以存储和记录,为下次执行类似任务时可以运用。

相似性转移:

某一团队将执行任务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存储和记录,提供给执行类似任务的另一个团队。

差别性转移:

某一团队将隐性知识归纳总结,提供给另一个团队,在背景环境不同的条件下使用。

专家性转移:

团队遇到一个超越知识范围的问题,需要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专家提供相关协助。

4、简单叙述信息系统项目的沟通特点、方式与技巧?

1.信息系统项目的沟通特点

a)与用户的沟通,是项目中最重要的沟通,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

b)沟通对于集成型的信息系统项目重要性更加不容忽视。

c)沟通的难度取决于信息系统项目本身的复杂度和耦合度。

d)团队规模影响着沟通的效率。

e)团队的默契度影响沟通管理的实施效率。

2.信息系统项目的沟通方式

(1)项目会议:

包括面对面会议(这是一种成本较高的沟通形式)、电话、可视电话、网络会议(需要配备相应的软硬件条件)等会议形式。

(2)E-mail、传真等书面沟通形式,是比较经济的沟通方式。

(3)网络发布、共享电子数据库、虚拟办公等基于软件支持平台的沟通形式。

这也是比较经济的沟通方式。

3.信息系统项目的沟通技巧

–沟通要有明确目的。

–沟通要善于聆听。

–要尽早沟通。

–注意基础性技巧。

–提高沟通的艺术性。

–有效利用多种沟通渠道与方式。

–避免无休止的争论。

第六章的复习重点:

1、SW-CMM模型是1986年由美国卡内基·

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软件工程研究所(SoftwareEngineeringInstitute,SEI)提出的,软件工程研究所研制的能力成熟度模型主要有:

(1)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2)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

(3)软件采办能力成熟度模型(4)系统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5)一体化生产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6)软件集成能力成熟度模型

2、CMM模型提供了一个基于过程能力阶梯式进化的框架,阶梯共有五级。

这五级由低到高依次为:

初始级、可重复级、己定义级、定量管理级和优化级

3、解释戴明环

4、戴明环中的P提出的回答5W1H的问题

5、质量控制工具(new)?

Ø

质量控制工具(老的):

统计分析法、数据分层法、三点法、帕累托图、因果法、直方图和控制图。

质量控制工具(新的):

关联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数据矩阵分析法、网络图法、PDPC(过程决策程序图)法、和KJ(川喜田二郎)法。

6、解释下质量控制工具中的帕累托图?

7、解释下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

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三控两管一协调”。

所谓“三控”,是指成本、进度和质量三者的控制;

所谓“两管”,是指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

所谓“一协调”,是指甲乙丙三方关系的协调

8、信息系统监理的类型(按照业主的要求和介入项目的深度分类)

按照业主的要求和介入项目的深度分类,可分为咨询式监理、里程碑式监理和全程式监理三种类型

9、术语解释:

CISA信息系统审计师(IT审计师、IS审计师)

获得信息系统审计师(CertifiedInformationSystemAuditor,CISA资格的人被称为信息系统审计师(IT审计师、IS审计师)。

他们既通晓信息系统的软件、硬件、开发、运营、维护、管理和安全,又熟悉经济管理的思想,能够利用规范和先进的审计级数、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检查、评价的专家级人士。

10、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及风险识别的方法和工具

1.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信息系统项目团队积极迎接风险,主动控制风险,以最小代价应对风险,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潜在风险损失最小化

2.风险识别的方法和工具

(1)要进行风险识别,首先需要对与该项目有关的各种文件进行审查,对项目文件(包括计划、假设、先前的项目文档和其他信息)进行系统和结构性的审查。

其次,需要根据历史资料,特别是以往类似项目所形成的风险分解结构(RiskBreakdownStructure,RBS)模板(参见下图),来识别RBS上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2)我们还可以采用很多其他的风险信息搜集技术,包括访谈、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技术、SWOT分析、假设分析、核对表分析、因果图分析、挣值分析等

11、通过风险定性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风险的定性分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风险发生概率的评估和风险一旦发生造成影响或后果的评估。

就是通过风险定性分析,希望得到某个具体风险事件的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值。

12、作业内容

第七章的复习重点:

1、术语的解释:

ITSM:

国际IT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加特纳(Gartner)认为,ITSM是一套通过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levelagreement,SLA)来保证IT服务质量的协同流程,它融合了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等管理活动和变更管理、资产管理、问题管理等许多流程的理论和实践。

ITIL由来:

ITIL(InformationTechnologyInfrastructureLibrary)即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政府部门为解决IT服务质量不佳的问题,由当时的政府计算机和电信局(CCTA)(后来并入英国政府商务部(OGC))提出并逐步完善的一整套对IT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的方法体系。

SLA:

服务水平协议(SLA,servicelevelagreement)是外包服务提供商与其客户之间的一种书面协议,规定了服务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和双方具体的责任,是有效的衡量考核服务的工具。

该协议用可测量的条款,规定了外包商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

2、相关概念的进一步展开;

ITIL的核心内容:

两个域-服务支撑域、服务提供域,一个服务台

服务支持流程,服务提供流程

系统维护的内容:

1)硬件的维护

(1)定期的设备保养性维护

(2)突发性的故障维护

2)软件维护:

(1)改正性维护

(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

3)数据维护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并行并发性控制等

新老系统的转换形式:

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分段转换

维护与升级的区别:

一是升级体现出更明确的计划性和目标性,而维护则更多地体现为应急性;

二是升级更多地体现为里程碑性和质的飞跃,比如硬件升级或软件升级,而维护则更多地体现为日常性和量的积累。

3、作业内容

 

作业:

1WBS对项目管理的意义

2、简述项目网络图和甘特图的作用

3、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内容,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如何针对不同质量的人力资源如何进行激励?

4、谈谈你对项目团队的知识地图与职责分配矩阵这些人力资源等管理工具的作用

5、信息系统项目沟通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内容包括哪些?

(网络检索资料)

6、信息系统项目中常见的沟通方式有哪些?

应用时有哪些技巧?

7、请简述PDCA循环的意义

8、请简述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层次及其意义(第六章)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一般简称为CMM模型。

它是评估软件能力与成熟度的一套标准,该标准基于众多软件专家的实践经验,主要用于对软件过程改善和软件过程评估,是国际上流行的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等级认证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