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0576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栽培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玉米栽培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玉米栽培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玉米栽培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玉米栽培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栽培2Word格式.docx

《玉米栽培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栽培2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米栽培2Word格式.docx

子粒含直链淀粉多.产量较高,品质稍差,目前生产上栽种而积最大。

2.硬粒型(ZearnaysL.sub.indurataSturt.)也称硬粒种。

果穗圆锥形·

子粒圆形,较马齿形较小,色泽光亮,果皮与种皮较硬,故得此名。

子粒含支链淀粉较马齿型多,品质较好,

产量比马齿种稍低。

生育期较短,成熟较早。

适应性较广,在我国栽培历史较长。

3.半马齿型(ZeamaysL.sub.semindenmuKulesh.)亦称中中间型。

它属马齿型和硬粒

种的中间类型。

4.爆裂型(Zeamays,L.sub.evertaSturt.)也称爆粒种。

果穗较小,子粒小而硬,呈圆

形,子粒顶部突起。

子粒内含支链淀粉多,品质好;

可生产质地蓬松的爆米花.再加工成多种高级食品。

5.甜质型(Zea,mays,L.sub.saccharataSturt.)也称甜玉米,或称甜质种。

果穗中等,

长圆形。

子粒成熟后,因脱水而使种皮皱缩,内含支链淀粉,胚较大。

乳熟期子粒内含糖量较高,大多数含糖量在l5%一18%。

6.蜡质型(Zea、mays,L.sub.ceratinaKulesh.)也称蜡质种.又叫糯玉米。

果穗较小,

子粒内全为支链淀粉,黏性大,无光泽,子粒不透明。

蜡熟期采收,多以青鲜果穗煮熟食用,颇受欢迎。

7.甜粉型(Zea,maysL.sub.amyleosuccharatuSturt.)也称甜粉种。

果穗中等,·

子粒上

部为支链淀粉,含有糖分,下部为直链淀粉。

大多作为育种材料。

8.粉质型(Zea,mays,L.sub.arnylaceaSturt.)也称粉质种,或称软粒种。

果穗和子粒的

性状与硬粒种相似,子粒内全为直链淀粉,无光泽透明.结构疏松。

宜制作玉米淀粉或作为良好的酿酒原料。

9.有稃型(Zea,mays,L.sub.tunicataSturt.)也称有稃种。

果穗上的子粒被长大的稃壳包住,其顶部有芒。

子粒较硬,多含支链淀粉。

属玉米原始类型,有自交不育现象,雄花序发达。

可作饲料。

二、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玉米的一生

1.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从播种开始,经历种子萌发、出苗、拔节、抽雄、开花、吐丝、受精、灌浆、成熟.完成其生长发育的个过程(图5-19)。

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1)苗期阶段。

玉米苗期指玉米出苗到拔节前的这一段时间,包括以长根为中心和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

本阶段地下部根系发育较快,至拔节前后基本形成强大的根系,而地上部茎叶生长较缓慢。

(2)穗期阶段。

玉米从拔节到抽雄时期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旺盛生长时期称为穗期阶段。

本阶段茎秆、节间迅速伸长,叶片增加,叶面积快速增大,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形成,是玉米一生中生育最旺盛、需要水肥养分最多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

促叶、壮秆,以达到茎秆粗壮敦实,穗多、穗大的丰产长相。

(3)花粒期阶段。

玉米从抽雄到子粒成熟这一段生长时期称为花粒期阶段。

这时王米营养生长趋于停止,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时期。

本阶段茎、叶基本停止增长.雄花、雌花先后抽出,接着开花、授粉、受精,子粒开始形成并灌浆,直至成熟。

这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应保叶、护根,防止早衰,保证正常灌浆,争取粒多、粒重。

2.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玉米的生育期依据玉米一生所需≥10℃的有效积温多少及熟性不同,生产上通常划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大类型。

玉米生育期的长短受品种特性、播种时期和当地温度条件等的影响。

玉米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由于器官先后形成和栽培环境的作用,其植株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呈现出一系列变化,依据不同变化划分为不同的生育时段,通常称为生育时期。

(l)出苗。

播种后,种子发芽出土,苗高2cm左右,称为出苗。

(2)拔节。

顶部雄穗分化进人伸长期,近地面手摸植株基部可感到有茎节,其长度2-3cm

称为拔节。

(3)抽雄。

雄穗尖端从顶叶抽出时,即雄穗(天花)露出时,称为抽雄。

(4)开花。

雄穗上部开始开花散粉,称为开花。

(5)吐丝。

雌穗(或称果穗)顶部的花丝开始伸出苞叶,称为吐丝。

(6)成熟。

玉米果穗苞叶枯黄而松散,户粒基部尖冠出现黑层(达到生理成熟的特征),乳线消失,子粒干燥脱水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的特征,称为成熟。

生产上常用大喇叭口期作为施肥灌水的重要标志。

该时期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下各一叶)开始甩出而未展开,心叶丛生,形状如同喇叭.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

此时叶一龄指数为60%左右。

(二)玉米的器官建成

1.根种子萌发时,先从胚上长出胚芽和一条幼根。

这条根垂直向下生长,可达20-

40cm,.称为初生胚根。

经过2-3d,下胚轴处又长出2一6条幼根,称为次生胚根。

这两种胚根构成玉米的初生根系。

它们很快向下生长并发生分枝,形成许多侧根,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供幼苗生长(图5一20)。

幼苗长出2片展开叶时,在中胚轴上方、胚芽鞘基部的节上长出第一层节根,由此往上可不断形成茎节,通常每长2片展开叶,可相应长出一层节根。

玉米一生的节根层数依品种、水肥供应和种植密度等条件而定,一般可发4-7层节根,根总数可达50-60条。

次生根会形成大量分枝和根毛,是中后期吸收水分、养分的重要器官,还起到固定、支持和防止倒伏的作用。

从拔节到抽雄,近地表茎基1-3节上发出一些较粗壮的根,称为支持根,也叫气生根。

它入土后可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具有固定、支持作用,对玉米后期抗倒、增产作用很大。

2.茎玉米茎秆粗壮高大。

但植株的高矮因品种、气候、土壤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差别。

适当降低株高,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高产。

玉米植株茎秆有许多节,每个节上生长一片叶。

一株玉米的茎节数有15-24个,包括地下部密集的3-7个节。

各节间伸长靠居间分生组织不断分化,伸长、变粗。

各节间的生长由下向上,逐节伸长。

地下部几个节间的伸长,拔节前已开始,但伸长长度有限。

拔节后,地土部节间伸长迅速,每昼夜株高可增长2-4cm;

当气温高、肥水充足、生长最快时,一昼夜可伸长7-10cm。

植株各节间长度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通常基部粗短.向上逐节加长.至穗位节以上又略有缩短,而以最上面一个节间最长而且细。

植株基部节间粗壮与否,是玉米根系发育良好和植株健壮生长的重要标志。

基部节间粗短,根系发育良好,抗倒能力强,是高产的象征;

反之,根系弱,易倒伏,不能获得高产。

苗期适当蹲苗,可以达到茎基粗壮的效果。

玉米茎杆除最上部5一7节外,每节都有一个腋芽。

地下部几节的腋芽可发育成分孽,生产上叫发杈,须打掉,以减少营养损耗。

茎秆中、上部节上的腋芽可发育成果穗,多数只发生1-2个果穗,而其他节上的腋芽发育到中途即停止、退化孕穗期肥水供应充足,外界通风透光良好,有的可以形成双穗。

大田中多数植株只能结单果穗。

若玉米腋芽不能得到充分发育或密度过大,环境条件不良,则会形成空秆。

3.叶叶由叶片、叶鞘和叶舌三部分组成。

叶片中央有一主脉,两侧平行分布许多小侧脉,叶片边缘具有波状皱褶,可起到缓冲外力的作用,避免大风折断叶部。

叶片表面有许多运动细胞,可调冷叶而的水分蒸腾。

大气干旱时,运动细胞因失水而收缩,叶片向上卷缩成筒状.呈萎蔫状态,以减少水分蒸腾。

叶片宽大并向上斜挺,连同叶鞘像漏斗一样包住茎秆,有利于接纳雨水,使之流入茎基部,湿润植株周围的土壤。

叶片在茎秆上呈互生排列。

玉米一生的叶片数目是占品种相对稳定的遗传性状。

晚熟品种有21-24片叶或更多。

玉米抽雄后,地上部各节位叶片基本全部展开,中、下部大多叶片尚未凋萎。

单株总叶面积在抽雄开花期达到最大值。

一般平展型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大多在3.5-4.0之间,目前推广的紧凑型玉米为5.5-6.0,高密度的夏播玉米高达7.5-8.0。

玉米属C4植物,叶的光合效能高,称为高光效作物。

在通常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300mg/l,温度为25-30T条件下,净光合强度值为46-63mg/dm2·

h)。

玉米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在自然光条件下不易达到饱和状态,同化效率高,水分吸收利用率高,蒸腾系数为300-400,而C3作物在600以上。

玉米植株各部位的叶片按其供长中心器官的生理功能等将其分为3组,每组叶数大体占全株总叶数的1/3左右:

①根叶组:

茎基部叶,为根系发育和中、下部叶片生长提供光合同化物质。

②茎(雄)叶组:

茎中部叶,为拔节后茎节伸长和雄穗分化发育提供光合同化物质.也部分供应上部叶片的生长。

③穗(粒)叶组:

茎上部叶,为雌穗分化发育和子粒灌浆提供光合同化物质。

4.穗的分化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雄穗是由主茎顶端的茎生长点分化发育而成,雌穗是由茎秆中部节上叶腋内的侧芽生长点分化发育而成。

玉米靠风力传粉,自然杂交率在90%以上,为异花授粉作物。

(1)雄穗。

为圆锥花序,着生于茎秆顶部,由主穗轴和若干个分枝构成。

雄穗分枝的数目因品种类型而异,一般为10---20个。

主轴较粗.着生4-11行成对排列的小穗;

分枝较细,通常着生两行成对排列的小穗。

每对小穗均由位于上方的一个有柄小穗和位于下方的一个无柄小穗组成,每一小穗基部都有两片颖片(又叫护颖),护颖内有两朵雄花,每朵雄花内有3个雄蕊和内外稃各一片。

在外稃和雄蕊间有两个浆片(也叫鳞片),开花时浆片吸水膨大,把外稃推开,并且花丝同时伸长,使花药伸出外面散粉(图3一21)。

(2)雌穗。

为肉穗花序,受精结实后称为果穗。

由茎秆中、上部节上的腋芽发育成果穗。

从器官发育来看,果穗实际上是一个变态的侧枝,下部是分节的穗柄,上端连接一个结实的穗轴。

果穗外面具苞叶,苞叶数目与穗柄节相同。

果穗穗轴成对排列无柄小穗,每一小穗内有两朵小花,上位花结实,下位花退化。

因此,果穗行数通常成偶数,一般有12-20行子粒。

每行子粒数目随果穗长短、大小而定,一般为佣40-60粒(图5一22)。

每一雌小穗中均有一对革质膜状颖片,也称护颖,内有一退化花,只留有薄片状内、外稃,

而上位的结实花有内外稃和雌蕊,其下部子房膨大成桃形,上具一发状的花柱,通常把花柱和头统称为花丝。

整个花丝长满许多齿状突起,可随时接受花粉粒受精。

果穗不同部位的花丝抽伸的时间和速度不同。

基、中部1/3处的花丝伸长最快.最先伸出苞叶,随后往上、往下依次伸出,顶部花丝最晚伸出。

最后抽伸的花丝已到散粉后期,往往因授粉不足而造成缺粒、秃顶。

花丝抽出苞叶6-7cm时具有受精能力,如果接受不到花粉,可以一直伸长到50cm左右。

受精后的花丝停止伸长,2-3d内枯萎。

玉米的雄穗和雌穗在小花分化期前都为两性花,随后雌、雄蕊发育向两极分化,雄穗上的雄蕊继续发育.而雌蕊退化消失;

雌穗的上位小花雌蕊继续发育,而雄蕊退化消失,因而小花分化后,雄穗和雌穗在发育过程中均表现为单性花。

(3)开花、授粉、受精。

玉米雄穗开花时,花药中的花粉粒及雌小穗小花和胚珠中的胚囊都已成熟。

花药破裂即散出大量花粉。

散粉在一天中以7-11时为多,最盛在7-9时,下午开花少,花粉落到花丝上称为授粉。

玉米的花为风媒花,花粉粒重量轻,花粉数量多,每个花药可产2500多粒花粉,全株整个花序可多达100万一250万粒。

散粉时,靠微风即可传至数米远,大风天气可送至500m以外。

因此,玉米制种田必须设置隔离区。

花粉粒落在花丝上,经过约2h萌发,形成花粉管,进人胚囊,完成受精过程。

花粉粒释放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将来发育成胚;

另一个先与两个极核中的一个结合,再与另一个极核融合成一个胚乳细胞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实行人上辅助授粉是提高玉米果穗结实率的有效措施。

(4)子粒发育。

雌花受精后,子粒即形成,并开始生长发育。

形成和灌浆过程先后可分为4个阶段:

①子粒形成期:

受精后10-12d原胚形成,14一16d幼胚分化形成,子粒呈胶囊状,此时胚乳为清浆状,含水量大,干物质积累少,体积增大快,处于水分增长阶段。

②乳熟期:

受精后15-35d,种胚基本形成,已分化出胚芽、胚轴、胚根.胚乳由乳状至糊状,子粒体积达最大,干物质呈直线增长。

此时,子粒含水量开始下降,为干物质增长的重要阶段。

③蜡熟期:

受精后35-50d,种子已具有正常的胚,胚乳由糊状变为蜡状.干物质积累继续增加,但灌浆速度减慢,处于缩水阶段,子粒体积有所缩小。

④完熟期:

受精后50-60d,子粒变硬,干物质积累减慢,含水率继续下降,逐渐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特征,变硬。

种子基部尖冠有黑色层形成。

苞叶黄枯松散,进入完熟期。

(3)玉米生长发育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1.温度玉米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好光的特性,整个生长过程都要求较高的温度和较强的光照条件。

其中温度是影响玉米生育期长短的决定性因素。

种子在6-8℃条件下发芽,但发芽速度较慢,在10-12℃时发芽较快,生产上常以地表5一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10-12℃作为适时早播的温度指标。

一般植株长到6-8片展开叶、温度达到18℃时开始拔节。

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茎节伸长迅速。

抽雄开花时,日平均温度以24-26℃最适宜;

气温高于32℃.空气相对湿度低于30%,会使花粉失水干枯,花丝枯萎,导致授粉不良,造成缺粒减产。

气温低于20℃,花药开裂不正常,影响正常散粉。

子粒形成和灌浆期间,日平均温度以22-24℃最适宜,若气温低于16℃或高于25℃,则酶的活性受影响,光合产物积累和运输受阻,子粒灌浆不良;

若遇高温逼熟,则粒重明显下降,减产严重。

各地种植玉米应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等选用适宜的品种。

2.光照玉米是高光效的C4作物,光照条件充足,其丰产性高。

玉米属不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在睡天8-12h的日照条件下,植株生育加快,可提早抽雄开花,但在较长日照(18h)状况下,也能开花结实。

玉米对光的需求较高,其饱和点为50000-90000lx,补偿点为1500lx

左右,光照充足,有利于高产。

3.水分全生育期的需水规律大体是:

苗期植株幼小,以生长地下根系为主,表现耐旱,应以蹲苗来促壮;

拔节后植株生长迅速,株高,叶多,需水量逐渐增大;

在抽雄前l0d至抽雄后20d这一个月内,消耗水量多,对水分需求很敏感,开花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若缺水受旱会造成“卡脖旱”,减产严重;

乳熟期后,消耗水量逐渐减少。

春、夏玉米的需水规律大体相似、但夏玉米播种时外界气温高,苗期生长快,前期耗水远比春玉米多,应提早灌水。

4.土壤及养分玉米根系发达,根量大.分布广,入土深度可达1m以下。

土壤耕作层要求在30cm以上深厚的耕作层,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基础。

玉米全生育期吸收的养分较小麦多。

种植玉米土壤应具有较高的肥力。

玉米是需氧较多的作物,根系呼吸活动强烈.必须由土壤供给充足的氧气。

良好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发育,进而促进地上茎叶生长,植株上、下部分营养物质顺利转运和交换。

玉米抗盐碱能力比小麦、棉花、甜菜等作物弱,在盐碱地上种玉米很难获得高产,须先行洗盐改良,保证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

三、玉米主要栽培技术

(一)玉米的合理密植

1.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玉米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构成。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也随之增加,但是两者的关系是复杂的。

一般来说,随着密度的增加,穗数的增长比数越来越小,最后表现一定值。

其原因是空秆率总是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双穗率总是随密度增加而下降。

穗粒数是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密度越大,每穗粒数越少。

肥水条件可以缓和减少的幅度,但不能改变减少的趋势。

耐密性强的品种下降速度比不耐密品种缓慢一些。

玉米的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密度增大,粒重降低速度比穗粒数慢得多,它是产量构成较为稳定的因素。

只有种植密度合理.穗数、粒数、粒重协调发展,才能增产。

2.合理密植的原则与种植方式

(1)合理密植的原则。

合理密植的原则是根据品种和栽培条件确定适宜密度,保证群体结构合理,群体与个体的协调发展,使穗数、粒数和粒重三者的乘积达最大值。

①根据品种定密度:

在同样条件下,一般晚熟品种生长期长,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单株生产力高,需较大的个体营养面积,应适当稀一些;

植株矮小的早熟品种茎叶量较小,需要的个体营养面积也较小,可适当密些;

而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的品种可更密些。

②根据肥水条件定密度:

一般地力较差、施肥水平较低、又无灌溉条件的,种植密度应低一些;

反之.土壤肥力高、施肥较多、灌溉条件好的,密度可以增大。

③根据日照、温度等生态条件定密度:

一般南方的适宜密度高于北方,夏播可密些,春播可稀些。

春玉米适宜密植为平展型中晚熟杂交种,4.5万一5.25万株/hm2;

紧凑型中晚熟和平

展型中熟杂交种,6.0万一6.75万株/hm2;

紧凑型中早熟杂交种,6.75万一7.5万株/hm2。

在上述品种适宜密度范围内,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可采用适宜密度上限,一般田可采用适宜密度的中、下限。

夏玉米比春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相应增加4500-5250株/hm2。

(2)种植方式。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从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产量的作用来看.密度起主导作用。

在密度加大时.配合适当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密植的增产效果。

玉米种植一般有等行距和宽窄行等方式。

①等行距种植:

种植行距相等,一般60-70cm,株距随密度而定。

其特点是植株抽穗前,

叶片、根系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养分和阳光。

播种、定苗、中耕除草和施肥时便于操作,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

但在高肥水、高密度条件下,生育后期行间郁闭,光照条件差,群体个体矛盾尖锐,影响产量提高。

②宽窄行种植:

也称大小垄,行距一宽一窄,宽行80-90cm,窄行40-50cm,株距根据密度确定其特点是植株在田间分布不均匀,生育前期对光能和地力利用较差,但能调节玉米后期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

在高密度、高肥水的条件下,由于大行加宽,有利于中后期通风、透光。

使“棒三叶”处于良好的光照条件之下.有利于干物质积累,产量较高。

但在密度小、光照矛盾不突出的条件下,大小垄就无明显的增产效果,有时反而减产。

在生产上.采用哪种种植方式.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大量研究证明,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增减的影响不是十分显著。

(二)玉米施肥技术

1.玉米的需肥量玉米生对矿质元素吸收最多的是氮素,其他依次为钾、磷、钙、

镁、硫、铁、锌、锰、铜、硼、钼。

玉米生产100kg子粒需要大量元素的数量为:

N:

P2O5:

K2O为3kg:

1kg:

2kg。

一般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单位面积玉米的吸收总量亦随

之提高,但肥料利用率提高。

一般生育期长、植株高大、适于密植的品种需肥量大,反之,

需肥量小。

肥力较高的土壤,山于含有较多的可供吸收的速效养分,因而植株吸收总量要高于低

肥力土壤条件,一般随施肥量增加产量水平亦随之提高,但超过一定范围肥料增产率相对

降低。

2.玉米施肥玉米施肥原则是:

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与无机配介;

氮、磷配合,增钾补微;

基肥、种肥及追肥平衡配合施用。

玉米的适宜施肥量根据目标产量所需要的氮、磷、钾肥数量及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利用率计算。

(1)基肥。

玉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施用。

基肥的施用方法有撒施、条施和穴施,视基肥数量,质量不同而异。

春玉米在秋、春耕时结合施用。

夏玉米与小麦套种时对前茬作物增施有机肥料而利用其后效。

基肥应重视磷、钾肥。

同时随着玉米产量的提高和大量元素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日渐缺乏,因此应根据各种微量元素的土壤临界浓度值适当施用微肥。

(2)种肥。

施用种肥可满足苗期对养分的需要,有壮苗作用。

种肥采取条施或穴施,使

其与种子隔离或与土混合,以防烧苗。

如以氮、磷、钾化肥混合作种肥时,施肥数量要比单

施酌减。

(3)追肥。

追肥时期、次数和数量,要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地力基础、施肥数量、基肥和种肥施用情况以及生长状况决定。

苗肥:

在北方春玉米区,气温低,雨水少,肥效慢,基肥、种肥施量少时应早施苗肥。

夏玉米由于抢茬直播,一般不施基肥,种肥用量也不足,应早施。

高产田苗肥氮素用量占

总追肥量的30%,中产田追肥较多,苗肥占40%,低产田地力基础差,采用重追苗肥,约

占60%。

穗肥:

一般在大喇叭口期追施。

研究证明,不论春玉米、夏玉米,肥地或薄地,适量追施穗肥,都能显著增产。

高产田穗肥氮素用量占总追肥量的50%,中产田占60%,低产田占40%。

粒肥:

丘米抽雄后追肥为粒肥。

一般高产田粒肥占总追氮量的10%-20%。

开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微肥,均有促进子粒灌浆、提早成熟和增产的作用。

(三)玉米灌水技术

1.玉米的需水规律玉米是用水比较经济的作物。

蒸腾系数在250-500之间。

因为玉米植株高大,制造的干物质多,而且生育期多处于高温季节,所以绝对耗水量很大。

一般来说,玉米一生的耗水总量,春玉米2550-6000m3/hm2,夏玉米1860---4440m3/hm2。

播种至拔节阶段耗水少,但春播区早春干旱多风,不易保墒。

夏播区气温高、蒸发量大、易跑墒。

玉米苗期耐旱怕涝,适度蹲苗有利于根系生长,一般不特别干旱可不用灌水。

拔节至吐丝阶段植株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量急剧增加,叶面蒸腾作用强烈,生理代谢活动旺盛,耗水量加大,特别是自大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