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9901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18四川)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

B.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绘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

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答案D

3.(18·

上海)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解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是1930年建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甘革命根据地是长征后建立的。

4.(18·

广东)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社迅速增多的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植政策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

这一看法忽略了()

A.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B.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D.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

答案A

解析20世纪30年代应主要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为了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

党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引导农民组织了耕田队、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

这是当时中国农村合作社迅速增多的主要原因。

5.(18·

上海)1936年11月,国民党当局以“危害民国罪”逮捕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等人,历史上称为“七君子事件”。

七君子被捕前曾组织了()

A.上海工商学联合会B.东北抗日联军

C.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D.全国各界救国会

解析一二·

九运动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

1936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会在上海成立,沈钧儒等“七君子”都参加了该组织的领导工作。

6.(18·

上海)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D.长征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长征。

7.(18·

广东)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

“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8.(18·

文综Ⅲ)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9.(18·

文综Ⅲ)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0.(18·

文综)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建立政治协商制定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减租减息D.开展整风运动

11.(18·

北京)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

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每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排序:

图()→图()→图()。

历史意义:

图一:

图二:

图三:

答案排序:

三→二→一

建立了全国性的红色政权

创建了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部队;

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

解析注意认真释读图片中的文字注释,从中搜集有效信息,如图一中“临时中央政府”、图二中“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图三中“南昌起义”等,再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第一枪”,朱毛井冈山会师创建了工农红军且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尔后迎来了全国红色政权的建立。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整理,三幅图的先后顺序就很清楚了。

对于第2小问“历史意义”,结合分值和试卷留有的空间应言简意赅、准确到位,切不可展开陈述。

12.(2018·

江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决战。

——摘自《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

(1933年12月5日)

材料二

(1)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

(2)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1936年9月1日)

材料三西安问题和平解决,举国庆幸,从此和平统一团结御侮之方针得以实现,实为国家民族之福。

当此日寇猖狂,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

(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

(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

……(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摘自《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

(1937年2月10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对蒋对日采取的方针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什么新的方针。

这一新方针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答案

(1)反蒋抗日。

原因:

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推行;

中国共产党党内“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

(2)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日本对华侵略进一步扩大,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全国救亡高潮掀起;

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3)拥(联)蒋抗日。

影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或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解析第

(1)问“方针”从材料中概括,“原因”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应回答为什么抗日,为什么反蒋的问题。

(2)问“方针的变化”应从材料中概括,“变化的原因”应从材料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分析。

第(3)问,“新的方针”应从“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中去归纳。

“积极影响”即是实现了民族抗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二部分三年联考汇编

2018年联考题

题组一

1.(18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三月考)“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

”上述中共八七会议决议表明()

A.中共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B.中共正式确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共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D.中共理论基础发生根本变化

2.(18湖北省黄冈中学月考)下列成果中体现人类先进的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是()

①郑观应提出“与外国进行商战”的早期维新思想②宋教仁改组同盟会,参加国会选举③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④蒋介石颁布训政纲领,宣布进入训政时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③

3.(18广东省惠阳期末)“八七会议”后,武装斗争的目标为()

A.始终夺取中心城市

B.最初夺取城市,后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配合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D.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屠杀

4.(18江西师大附中)在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

1929年在《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随后规定“田地归耕种的农民所有”,毛泽东屡次修改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

A.探索适应当时形势的土地政策

B.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C.纠正土地革命中的“左”“右”倾错误

D.调动农民对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5.(18湖北省黄冈中学月考)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

19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

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

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因有()

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②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国民政府的内战政策③日本的经济掠夺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18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7.(18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月考)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中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之句,其中“从头越”的表现不包括()

A.革命区域的变化B.军事思想的调整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D.革命任务的变化

8.(18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月考)某中学几位学生在暑假进行社会调查时,在江西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山村,发现一座十分破烂的无人居住的土墙房子,墙上有几个暗红大字,斑驳模糊,第一、二字笔画残缺,第七个字已辨认不清:

“丁到土豪,分田■。

”正当大伙为确定这些文字的来历而争论不休时,有一个同学又发现墙缝中夹着的一张发黄的照片,由此他们得到的一致结论是()

A.红军斗争的见证B.太平军的战斗檄文

C.北伐军留下的标语D.抗战留下的历史痕迹

9.(18江西六校联考)江西南昌市有著名的“八一纪念碑”和“八一起义纪念馆”,这是江西省红色旅游的重要参观点。

请你找出导游解说词中不正确的一项,它是()

A.起义行动由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负责

B.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开始

C.它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此诞生

D.这次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称号

10.(18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月考)中共在八七会议上指出:

“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这里“新的道路”主要是指()

A.农村包围城市B.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C.国共合作抗日D.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1.(18江西师大附中)率部打响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其部队被人们称为“孤军御寇,忠勇堪称,为民族增光。

”的民族英雄是()

A.杨靖宇B.马占山C.张自忠D.池峰城

12.(18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月考)下面的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张仃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作品所反映的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辽沈战役

13.(18湖北省黄冈中学月考)五四运动与一二·

九运动的相同之处包括()

①都与日本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有关②在两次运动中青年学生始终都是运动的主力军③都与建立统一战线的有关④最终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④

14.(18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月考)座落在甘肃会宁县城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基地。

馆中一幅《会宁会师》油画,李宁同学对这张图片是这样认识的,你认为其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片描绘的事件发生于1935年10月②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③它反映了红一、红二方面军迎接红四方面军的情景④它是中国革命旧局面的结束和新局面开始的重要表现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

15.(18湖北省黄冈中学月考)2018年5月26日至3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28日在北京举行会谈。

在会谈中胡锦涛主席表示,新形势下国共两党应该继续交流对话,发挥交流平台的作用。

在历史上,国共两党()

①曾经两次合作,都赶走外来侵略者②第一次国共正式合作可以追溯到1923年③在合作中,求同存异

④两次国共合作的形成都受到国际力量的影响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6.(18江苏省扬州市高三调研)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17.(18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月考)“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这支军队应属于()

A.国民革命军B.八路军C.中国工农红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18.(18湖北省黄冈中学月考)“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辱,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故近日之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

”(1931年11月30日蒋介石的演讲词)此后,蒋介石的主要行动是()

A.发动四一二事变,屠杀人民B.发动中原大战,剿灭军阀

C.默认伪满洲国,妥协日本D.围剿革命根据地,进攻红军

19.(18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A.东北三省沦亡,民族危机加深

B.日本侵略热河、察哈尔等地

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将华北变为其殖民地

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吞并全中国

答案C

20.(18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第一次质检)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

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21.(18湖北省黄冈中学月考)有关下列两幅图片的相同点,正确的是()

①都是当时进步政党颁布的②都是在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颁布的 ③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④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执行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③④

22.(18湖北省黄冈中学月考)下列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其中直接涉及到中共当时对国民党政策的是()

①中共二大②中共三大③八七会议④瓦窑堡会议⑤洛川会议

A.②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④⑤

答案B

23.(18辽宁省抚顺一中高三月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4.(18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第一次质检)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

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

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主体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2)据材料二,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的图文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有何伟大意义?

(4)上述材料反映了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命运。

试结合阶级属性对形成上述历史命运的原因作一探究性评价。

答案

(1)《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回归。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们深切怀念孙中山的丰功伟绩;

中山陵位于紫金山麓,建筑宏伟,属优质旅游资源。

(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意义:

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4)提示:

清朝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

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解析第

(1)问可依据信息“1.842米”“1997年7月1日”,再联系与之相关的两个历史事件即可。

(2)问首先要明确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一定与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及该建筑宏伟有关。

第(3)问依据“百万雄师过大江”及图片反映的内容可知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依据所学知识归纳其意义。

第(4)问答案比较开放,可从清朝封建统治者、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三方面进行评价。

题组二

一选择题

1、(2018.遵义四中月考)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政府是:

A、广东革命政府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2.(2018.北京摸底)文学作品往往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

20世纪20年代末期毛泽东在《清平乐·

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该词可以用来印证

A.北伐战争中北洋军阀的内部争斗B.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

C.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D.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土改

2018——2018年联考题

1.(18广东省惠阳期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的重大意义在于()

A.奠定了“党指挥枪”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标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

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

2.(18辽宁省五校高三上期期末)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访问陕北后说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武装宣传。

这里的“武装宣传”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胜利进军,扩大了革命影响

B.一二•九运动后平津学生南下宣传抗日救国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18济南模拟)1927~1930年,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打土豪、分田地,赢得广大农民的支持B.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反革命“围剿”D.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答案A

4.(18福建师大附中高三月考)1936年2月,毛泽东写了《沁园春•雪》,该词结尾处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语句。

词人之所以这样意气风发,最主要是因为()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B.国共两党关系已由分裂对峙转向合作抗日

C.中共历经考验,日益成为成熟的政党D.诗人借景抒情,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5.(18浙江九校联考)日本制造华北事变的直接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