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点必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4893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0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点必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点必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点必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点必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点必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点必看.docx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点必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点必看.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点必看.docx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考点必看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起源:

1936年图灵发表论文《论应用于决定问题的可计算数字》;提出了思考实验原理计算概念。

1946年冯·诺依曼发表论文《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提出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思想”。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1949年5月,世界上第一台“存储控制”的实验室计算机EDSAC在英国的剑桥大学研制成功。

计算机的发展:

1、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磁鼓,机器语言,数值计算

2、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磁芯,磁盘,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操作系统,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

3、第三代(1965—1970)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

4、第四代(1971—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0—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机出现

198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可处理各种信息(声音,文字,图像...)多媒体出现。

1990—网络(Net)和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广泛应用,计算机与电话,传真,光纤融合为一体,出现了信息高速公路。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计算机的分类:

按规模分为: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用途分为:

专用机、通用机(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功能、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存储能力强。

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辅助系统(CAD,CAM,CAI,CAT,CAE),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数制及转换:

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各种进制的转换规则。

计算机中信息的存储单位:

位(bit):

最小信息单位,表示一个二进制数码0或1

字节(byte):

8个二进制位。

常用(最基本的数据单位)

Byte1Byte=8bit

KB1KB=1024Byte

MB1MB=1024KB

GB1GB=1024MB

TB1TB=1024GB

1.字:

在计算机内进行数据处理时,一次存取、加工、传送的数据长度称为一个字,一个字一般由若干个字节组成。

(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单位)

2.字长:

计算机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的多少称为计算机的字长,字长决定了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率。

显然,字长越长,速度越快,所以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计算机中的数与编码:

原码

1、最高位为符号位,正数为0,负数为1,其余位表示数的绝对值。

2、0有两种表示形式:

[+0]=00000000,[-0]=10000000。

反码

 

1、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把绝对值部分按位求反。

2、最高位为符号位,正数为0,负数为1。

3、0有两种表示形式:

[+0]反=00000000,[-0]反=11111111。

补码

 

1、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它的反码加1。

2、最高位为符号位,正数为0,负数为1。

3、0有唯一的编码:

[+0]补=[-0]补=00000000。

字符信息编码:

ACS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用一个字节的低七位(其最高位为0)表示,共127个字符。

常用符号的ACSII码值:

换行(10)、回车(13)、空格(32)、数字0(48)、大写字母5)、小写字母a(97)。

国标码(GB2312-80)规定:

一个汉字用两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用低7位表示(其中最高位为0)。

机内码:

将国标码的两个字节的最高位设定为“1”。

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的转换公式:

16进制的区位码+2020H=国标码;

16进制的国标码+8080H=机内码;

16进制的区位码+A0A0H=机内码;

(二)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两个部分:

硬件系统:

是组成计算机的电子的、机械的、电磁的、光学的各种器件、部件和设备的总体,是计算机的物理基础。

软件系统:

是为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数据、文档的总称。

 

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运算器=算术逻辑运算部件+累加器+通用寄存器;

CPU(也称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

主机=运算器+控制器+内存=CPU+内存;

CPU(也称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

主机=运算器+控制器+内存=CPU+内存;

CPU只能与内存直接打交道,而不能与外存直接打交道。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

键盘、鼠标、扫描仪、条形码读入器等;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

显示器、打印机、音响、投影仪等;

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字长、存储器容量、运算速度、外设扩展能力、软件配置情况

字长:

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

主频:

CPU内部的时钟频率,是CPU进行运算时的工作频率。

一般来说,主频越高,一个时钟周期里完成的指令数也越多,CPU的运算速度也就越快。

工作电压:

工作电压是指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缓存(Cache)

CPU进行处理的数据信息多是从内存中调取的,但CPU的运算速度要比内存快得多,为此在此传输过程中放置一存储器,存储CPU经常使用的数据和指令。

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可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一级缓存:

即L1Cache。

集成在CPU内部中,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

由于缓存指令和数据与CPU同频工作,L1级高速缓存缓存的容量越大,存储信息越多,可减少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次数,提高CPU的运算效率。

但因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有限的CPU芯片面积上,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二级缓存:

即L2Cache。

由于L1级高速缓存容量的限制,为了再次提高CPU的运算速度,在CPU外部放置一高速存储器,即二级缓存。

工作主频比较灵活,可与CPU同频,也可不同。

CPU在读取数据时,先在L1中寻找,再从L2寻找,然后是内存,在后是外存储器。

所以L2对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软件的概念:

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相关的文档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它时所必须的数据。

软件的分类: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概念:

统管计算机的所有资源,如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其他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它确保整个计算机有效的运转,并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

分类:

批处理OS、分时OS、实时OS、网络OS、分布式OS、通用OS、个人计算机OS。

操作系的5大功能: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进程及作业管理。

程序设计语言:

(高级+低级)

低级语言: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摆脱语言对机器的束缚

非过程语言:

如SQL(不必关心它执行的过程)=加工+条件。

指令:

当利用计算机来完成某项工作时,都必须先制定好该项工作的解决方案,进而再将其分解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并能执行的基本操作命令,这些命令在计算机中称为机器指令。

程序:

为完成一定处理功能的所有指令的有序集合称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的区别:

1、低级语言主要是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它的特点是与特定的机器有关,功效高,但使用

复杂、繁琐、费时、易出差错。

2、机器语言是表示成数码形式的机器基本指令集,或者是操作码经过符号化的基本指令集。

3、汇编语言是机器语言中地址部分符号化的结果,或进一步包括宏构造。

4、高级语言的表示方法要比低级语言更接近于待解问题的表示方法,大量引入数学表示形

式,其特点是与具体机器无关,易学、易用、易维护。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按语言级别:

低级、高级

按程序实现的机制:

过程式/非过程式

按应用范围:

通用、专用

按程序语言的使用方式:

交互式、非交互式

数据仓库的提出(管理数据库)

计算机的“存储程序、程序控制”工作原理:

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与指令

1、指令与数据都存放在存储器中,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

2、计算机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5大基本部件组成,并规定了5大部分

的功能。

程序控制:

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

就是具有了多媒体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他的硬件结构与一般所用的个人机并无太大的差别,其最大特点一是计算机主机具有高性能;二是增加了多媒体信息输入/输出处理的硬件和软件。

应用基本常识:

Internet视频直播、校园视频网、远程教育、宽窄带会议电视等。

硬件基本组成:

(1)多媒体主机,如个人机、工作站、超级微机等。

(2)多媒体输入设备,如摄像机、电视机、麦克风、录像机、视盘、扫描仪、CD-ROM等。

(3)多媒体输出设备,如打印机、绘图仪、音响、电视机、喇叭、录音机、录像机、高分辨率屏幕等。

(4)多媒体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声像磁带等。

(5)多媒体功能卡,如视频卡、声音卡、压缩卡、家电控制卡、通信卡等。

(6)操纵控制设备,如鼠标器、操纵杆、键盘、触摸屏等。

 

多媒体计算机能处理的多媒体信息:

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影像

(三)Windows操作系统

文件:

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且被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组数据集合,称为文件,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名字,对文件的访问是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通过名字完成的,计算机中所有信息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方式存在和处理。

文件夹:

文件分类存储的逻辑空间

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为了识别与组织管理文件,必须对文件命名。

在Windows中,文件的命名有一定的规则要求。

文件的命名规则:

文件全名由文件名与扩展名组成。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与扩展名中间用符号“.”分隔。

文件名.扩展名

在window下,支持长文件名:

255个字符,而且,名字中的字符也没有什么特殊的限定,不能出现*。

号,最好是字母或汉字开始

注意:

在XP操作系统里的命名要求:

大家注意一下,图中所说的符号都是指英文的符号,但是如果是中文的“?

”是可以的。

下面是WindowsXP的命名(注意出多项选择题哟!

文件夹的命名和文件类似,只不过一般不需要扩充名

文件的分类:

通过扩展名来标识

程序文件:

用于执行某种任务的文件(exe,com)

支持文件:

用于支持程序文件的辅助文件(dll,drv)

文本和文档文件:

由文字处理软件生成的信息记录文件。

(txt,doc,xls,dat)

图像文件:

由图像处理文件生成的可视信息文件。

(jpg,bmp)

注意:

文件类型不同,图标也不同。

文件属性:

只读、存档、隐藏。

Windows的特点:

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

作业管理(进程与处理机管理)

CPU管理

存储器管理

文件管理

设备管理

用户接口

操作系统的特征

并发性:

两个以上的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

共享性:

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共用系统资源;

互斥共享(打印机、扫描仪等)

同时共享(磁盘等)

虚拟性:

将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异步性:

多道程序环境下的每一道程序是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Windows的基本操作:

见PPt——操作系统

(四)字处理软件Word

功能:

1、文字输入、编辑、排版、和打印、帮助

2、从数据库和电子表格中导入数据的能力、邮件合并、公式编辑

3、灵活实用的图文混排

4、文档中加入动画和声音

5、表格处理、绘制图形、自动更正

特点:

1、具有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