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清洗施工作业组织设计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8508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罐清洗施工作业组织设计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储罐清洗施工作业组织设计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储罐清洗施工作业组织设计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储罐清洗施工作业组织设计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储罐清洗施工作业组织设计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储罐清洗施工作业组织设计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储罐清洗施工作业组织设计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罐清洗施工作业组织设计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储罐清洗施工作业组织设计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抽吸油罐内水垫上层清洁油品。

罐内底层污油及污水泵入油水分离池或由油罐车拉到油

库的油水分离池中。

4、临时安装通风设备及其他清罐设施,通风排除油争气。

5、清除罐底油渣、沉淀物等杂质。

6、清洗油罐体壁板、底板表层凝结物,边清洗边排水至污水处理沉淀池或井内。

7、清扫罐底、拆除临时设施排风吹(擦)干。

8、检查验收、签字。

9封闭光(人)孔及管线阀门等设备,复原检查。

10、填写验收报告单,办理交接签字手续。

三、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1)油罐清洗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2)Q\SH039-013-88油罐清洗安全技术规程

(3)清罐方案公司历年积累清洗油罐知识技术经验与相关规范。

四、清洗油罐施工组织程序与实施作业规程

4.1准备工作

4.1.1组织准备:

成立清罐项目领导班子,指定项目负责人。

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领导,

实行统一指挥。

4.1.2技术准备:

由项目负责人牵头,组织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技术技术指导人员,熟悉有

关专业知识),实地进行考察。

明确清罐项目内容、工程量。

了解油罐施工库、站点等地点

环境,划分施工安全区域及所配备临时设施安置场所,汇总后由专业人员编制落实施工组织

方案实施计划。

4.1.3物料准备:

根据以上实地考察结果情况,作出计划,器材部门落实顶货采购材料、器

械,制作清扫专用工具,调试有关测试仪器等物料准备。

4.1.4进场人员安全教育准备:

油库、加油站点的储罐区(油罐区)是防火安全重点要害区

域,油罐体内作业时重中之重。

对于进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只有懂得安全知识,

熟练操作的人员才能有资格进区(罐)作业。

清罐队将根据(规定)中的第二章第二节第十

一条、第十二条及第三节有关内容组织安全教育培训;

同时还应具有分公司制发的(清罐安

全资格证书)和接受库站点的安全教育,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所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严禁违规施工。

安全教育内容:

1、参加清罐人员不得喝酒,2、清罐现场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不得穿拖鞋,3、清罐现场人员不得带手机、传呼机等非防爆电器,4、进罐人员不得随身带任何铁器物品;

5、不能把铁制工具、塑料制品、带铁夹的拖把等用来做清罐用具。

6、加油站清罐作业过程中如卸油作业,则要停止清罐作业并做好防护。

7、清罐现场要设置警示隔离带(由清罐作业队负责配置和悬挂)。

8、清罐抽出的油要经沉淀处理后按油品分类集中放置于安全位置并将沉淀物外运处理。

9、清罐过程要保持场地的清洁,防止滴漏油。

10、要求清罐所以的电器等设备都要达到本质安全。

11、一切作业都要有经审批的作业票方可实施作业。

4.2清洗油罐作业程序:

施工方法技术要求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二部分所立作业项目内

容,先后作业程序如下:

4.2.1作业程序:

清罐作业的油罐应为非营业罐,罐内存油已倒灌,一般存油液面在人

孔盖以下,进出油管口中心线上下(指立式罐)。

加油站卧式及地埋油罐液面一般在罐底上

300~400mm间(特殊情况除外),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始预备作业。

作业程序施工方法:

1、预备作业:

暂停营业;

关闭油路闸阀门,电路控制开关;

拆卸人(光)孔法兰螺栓,卸

下光(人)孔盖板;

开启量油孔、拆卸罐内设备有关附件,勘探选址排污、排水、取水通道

及地点。

临时调度油罐车或其他装油容器。

2、抽吸油作业:

安装临时抽吸防爆油泵,防爆排风机,接通电源,试运转,待准备就绪后开

始作业;

同时,安排好安全观察人员,通知库站点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到场,复查各种设备实

施的安全情况,合格后,方可进行清罐作业,并应随时防范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抽吸油时,

吸油胶管的架设:

应先抽吸油罐上部清洁底油,再将胶管缓慢向下伸展,直至将底油基本抽

吸完毕。

对于立式油罐首先应从排污管抽吸油罐底油,先打开排污阀,将污油从排污管道中

泵入油水分离池。

3、清罐作业流程:

填报清罐审批报告表—进场办理各种签证手续—办理进场人员出入票据

—检查人员上岗资格证书—清洗油罐—预备工作—抽吸水位上余油—通风清除油气—测试

油气浓度—清除油渣—清洗清扫—吹干—验收—封孔—复原—安装防爆排风机,排净罐内油

气,待油气符合规定要求后,检测人员佩戴隔离式防毒面罩进入油罐进行测爆,确定油蒸汽浓度符合规范要求后,专业人员方能进入油罐作业,所以进罐作业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耐油胶鞋,戴隔离式防毒面罩,先清除罐底泥沙、污油,再用清水冲洗油罐壁板和底板,采用边清洗边抽水直至冲洗干净,吸干罐内积水,再采用排风,用干净抹布和毛巾擦干罐壁好人底板。

最后进行钢板測厚及腐蚀点检查并记录,绘制钢板厚度及腐蚀点深度示意图。

4、组织人员进罐验收(罐内无泥沙无积水)。

5、封闭光(人)孔。

6、最后将阀门、管线、油罐等其他附件设备复原,编制油罐清洗验收报告,由相关责任人

员签字后交使用部门存档。

4.3采用垫水排出底油的具体做法是:

一、油罐倒空后应精确计量底部的存油(水)并做记录,以便确定垫水高度及水泵的运行时间。

二、垫水时应选择其适宜进水处,避免喷溅式垫水,垫水时流速不宜太大,一般初流速度应控制在1米|秒左右,待油水界面形成后经过计量,使其界面处位于出油管线上沿0.5-1厘米为宜。

三、垫水结束后,用输油管线或临时敷设的胶管将垫起的底油放至回空罐或油水分离罐(池)或油桶内。

此间应严防冒顶。

同时还应通过计量检查底油是否完全排空,否则应继续垫水,直至罐内确认排空底油为止。

四、确认排空底油三十分钟后,应通过量油孔等处队罐内油气浓度进行测试并记录。

4.4采取机械抽吸排出底油的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排污阀自流排油,直至油不再排出时为止。

二、卸下进(出)油管线阀门,切断与其它输油管线或油罐的通路并应将与油罐脱离开的管线法兰用盲板封住。

三、将胶管由进(出)油管线的另一端插入罐底,用手摇泵或扫仓泵(配套电机应为隔离防爆型,并置于人孔三米以外)抽吸底油,并放至油水分离罐(池)或油桶等内。

此间通过计量,若确认底油排空完毕三十分钟后,应通过量油孔、排油孔等处对罐内油气浓度进行测试并记录。

四、对于埋地油罐,应通过计量口抽吸底油。

底油排空后,应采用手摇泵或扫仓泵将罐底存水抽吸至排污池等处,严禁直接排入下水道。

排除油气前应认真检查:

一、是否已按要求排出底油(水)。

二、是否切实断开(拆断或已加盲板)油罐的所以管路系统。

三、是否切实拆断油罐的所以保护接地系统等。

为了提高油气的扩散效果应尽可能地使油气向高空排放。

作业过中,应始终进行机械强通风。

机械通风排出油气时,通风量应大于残油的散发量。

机械通风应采取正压通风,不得采取负压吸风。

防爆风机应安装在上风口。

机械通风的一般作业程序:

一、打开罐顶上光孔、量油孔,卸下呼吸阀等。

二、立式油罐:

打开油罐下部人孔,以风筒链接风机与油罐下部人孔;

卧式油罐:

对于双孔油罐打开油罐人孔,将防爆排风机的风筒直接与人孔法兰链接,或对于单人孔油罐,打开油罐人孔,将防爆排风机的风管插入并朝向油罐另一端方向,上端固定在人孔法兰上。

经检查无误后,启动风机,进行强制机械通风。

三、逆行间歇式通风。

即每通风4小时,间隙1小时,连续通风24小时以上,每小时通风量宜大于油罐容积的十倍以上,直至油气浓度达到规定数值后,方可佩戴相应的呼吸器具和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入罐进行作业。

四、对于空气流通良好的油罐,可采用自然通风十天以上,经测试,油气浓度达到规定数值后佩戴相应的呼吸器具和防护措施,方可入罐作业,但如需动火时,则必须进行机械通风。

4.5气体检测的范围:

应包括甲类、乙类、丙类油品的储罐内等作业场所及附近35米范围内可能存留油品蒸汽的油气浓度。

必须采用两台相同型号规格的防爆型可燃气体测试仪,并应由经过训练的专门人员进行操作,若两台仪器数据相差较大时,应重新调整测试。

如动火作业时,尚应增加一台防爆可燃气体测爆仪。

气体检测应沿油罐圆周方向进行,并应注意选择易于聚集油气的低洼部位和死角。

对于浮顶罐还应测试浮盘上方的油气浓度。

每次通风(包括间隙通风后的再通风)前以及作业人员入罐前都应认真进行油气浓度的测试,并应做好详细记录。

作业期间,应定时进行油气浓度的测试。

正常作业中每八小时内不少于两次,以确保油气浓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对于动火分析的油气浓度测试,应同时采用可燃气体测试和测爆仪,测定合格后,再进行点火试验,并于动火前三十分钟之内进行。

如果动火中断三十分钟以上,必须上述方法应重新做动火分析。

试样均应保留到动火结束之后。

测试仪器必须在有效检定期之内,方可使用。

检测人员应在进罐作业前三十分钟在进行一次仪器浓度检测,确认油气浓度符合规定的允许值,并做好记录。

清罐作业指挥人员会同安全检查人员进行一次现场检查。

安全(监护)人员,进入作业岗位后,作业人员即可进罐作业。

作业人员在佩戴隔离式呼吸器具进罐作业时,一般以三十分钟左右轮换一次。

作业人员腰部宜系有救生信号绳索,绳的末端留在罐外,以便随时抢救作业人员。

4.6清除污渣的通常做法:

一、人工用特制铜(铝)铲(镊子)或者钉有硬橡胶的木靶子,清除罐底和罐壁的污杂及铁锈。

二、用特制加盖铝桶盛装污杂,并用适宜的方法人工挑运或以手推车搬运等运出罐外。

三、以清水冲洗或锯末撤入罐底后,用铜铲或竹扫帚进行清扫。

四、对于罐壁严重锈蚀的油罐,当油气浓度降到爆炸下限的20%以下,可用高压水进行冲刷。

如油罐需进行无损探伤或做内防腐时,应用铜刷进一步清除铁锈和积垢,再用金属洗涤剂清洗,并用棉质拖布擦拭干净。

油罐污杂,在作业期间应淋水,以防自燃。

必须采用防爆型照明设备。

其最低悬挂高度一般不宜小于2.5米,且固定牢靠。

供电电压不应超过12伏特,且应配置漏电保护器,做一灯一闸一保护。

油罐清洗作业时的照明,一般应采用防爆手电筒作局部照明。

手提灯的电压不超过12伏特。

油罐清洗作业中应加强联系,宜采用防爆的通讯设备。

清罐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上述规则要求有序进行清罐作业。

4.7油罐封孔:

4.7.1油罐封孔前,应先进行罐内排水,清洗,吹干后清理罐内焊渣,泥沙等一切杂物,确定无误后方能封口,备好封口垫片螺栓盖板紧固固件,具体操作详见法兰连接安装要求。

4.7.2设备安装:

一般设备安装,检查机座,预埋件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详细阅读说明书,确定均无误后才能进行安装,设备就位后校正偏差,按垫子紧固固件,纵径向6|1000.

4.7.3法兰安装:

一般规定,外观检查法兰密封面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存在。

法兰安装连接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5|100且不大于2mm,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歪斜。

法兰连接应保持同轴,其螺栓孔中心偏差不超过孔径的5%,并保证螺栓自由穿入。

垫片安装时一般可根据需要分别涂以石墨粉,二硫化钼油脂、石墨机油等涂剂。

采用软垫片时,周边应整齐,密封接触面与法兰密封面相符。

法兰焊接及其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检查、拆卸、并不得设置于紧贴墙壁,板面管架上。

法兰连接螺栓应采用同一规格,安装方向一致,紧固螺栓应对称均匀,松紧适度。

紧固后外露长度不大于2被螺距。

法兰焊接焊条应以烘箱除湿保温,焊工持证上岗,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大的变形。

五、清洗油罐质量管理和标准

5.1清洗油罐质量:

清洗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且较复杂的工程。

每项步骤每个细节工作都围绕着安全与质量而运转,清罐质量是直接关系油罐储存营运作业安全与油品质量安全。

5.1.1质量管理:

为确保清罐工程质量,终身为用户着想。

应选派具有一定安全理论和技术基础技能,并熟知油库管理技术知识的人员组成管理团队,负责此项工作,同时,聘用有多项专业技术经验丰富人员进行作业。

以项目经理为该项工作安全与质量保证第一责任人。

5.1.2清洗油罐质量:

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率为100%并达到(规定)中第73条清洗后的油罐一般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用于储存高级润滑油和性质要求较大油罐的重复使用,要求达到无明显铁锈、杂质、水分、油垢,用洁布擦拭时,应不呈现显著的脏污油泥、铁锈痕迹。

二、属于定期清洗,不改储其它油品时,应清除罐底、罐壁及其附件表面沉渣油垢,达到无明显沈渣及油垢。

三、属于检修及内防腐需要清洗的油罐,应将油垢锈蚀积垢彻底清除干净,用洁布擦拭无脏污、油泥、铁锈痕迹,即可进行内防腐和检修。

第74条验收合格后的油罐在监督的条件下,立即封闭人孔、光孔等处,连接好有关管线,恢复油罐原来的系统。

一般应采取谁拆谁装,谁拆谁装的作法以防止遗漏。

5.1.3清洗质量管理措施:

1.加强内部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强调工种之间自检互检专检验收把关工作,确保每道工序进行检验,不放过点滴疑点。

2.严格执行作业规范,按照程序有组织地进行作业,严禁跳跃式跨程序组织清罐,严把每道工序质量关。

3.严格把关管线、设备、罐附件等复原工程质量,严格把原有设施部件质量检验,不使用不合格的部件、实施、成品、半成品及材料用于复原该工程。

4.清洗油罐作业全过程必须执行油库的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委托组织质检,以及现场监管人员对该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