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郊游》大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7561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郊游》大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郊游》大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郊游》大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郊游》大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郊游》大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郊游》大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

《最新《郊游》大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郊游》大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郊游》大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活动前幼儿有外出郊游的经验.

  2.物质准备:

音乐《郊游》、风景区图片、图谱、团旗若干等。

  1.创设歌曲情景,导入活动。

  师:

“我们上杭可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游的,我们一起出发去看看吧”

  2.幼儿在情景的提示下,熟悉歌曲。

  

(1)师:

“看,我们来到了哪里?

”(紫金公园)

(2)师:

“公园里有什么?

”(请个别幼儿回答)“走,我们继续出发吧!

  评析:

  活动开始以创设“去郊游”游戏情境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郊游的过程中循环播放本次学习的歌曲,让幼儿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反复的熟知和感受的过程。

同时,教师在郊游中出示家乡本地的旅游景点和风景图片,使活动更加的贴近幼儿生活实际。

  3.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师幼学唱歌曲

(2)完整唱一遍歌曲师:

“那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完整的将这首歌再唱一遍吧。

  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打破以往出示图谱一句一句教、幼儿一句一句跟唱的模式,而是通过到家乡的各个风景区去“旅游”的形式,轻松自然地让幼儿将歌曲哼唱出来。

同时教师能引导幼儿突破歌曲演唱的难点部分,抛出问题:

“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唱,还唱不好”,充分的尊重幼儿,让幼儿更加自主地学习演唱。

  4.感受歌曲情感,让幼儿自由表现。

  

(1)幼幼互动师:

“我们除了可以用好听得声音来表现我们愉快的心情,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我们的快乐呢?

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教师下去指导)

(2)请个别幼儿表现评析:

  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引导幼儿唱,更注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把郊游当中喜悦、愉快的情绪带入歌曲中,真正依据《指南》精神,不再重“技能训练”,而是强调艺术教育的“感受与表现”。

  5.游戏《音乐动车》

“除了上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游,比较远的地方有哪里呢?

  

(2)教师示范游戏,第一遍游戏。

  (3)第二遍游戏(4)第三遍游戏6.在游戏情境中自然结束。

  活动把郊游游戏贯穿始终,在活动最后教师扮演动车长,以“点兵点将”的形式,边唱边邀请幼儿乘坐她的音乐动车去郊游,同时要求唱得好的幼儿才能乘坐她的音乐动车,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与演唱的兴趣,最后让部分幼儿扮演动车长再次进行演唱与游戏,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创设郊游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孩子们所有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

”诸多幼儿教育实例证明。

兴趣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原动力。

因此在活动开展时,教师需用幼儿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导入新歌。

此次活动导入环节教师以创设“去郊游”游戏情境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郊游的过程中循环播放本次学习的歌曲,让幼儿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反复的熟知和感受的过程,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感知、体验音乐。

  1、学习歌曲的基础上,能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3、产生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的情感

  1、材料准备:

录音机、磁带等。

  2、经验准备:

谈话活动:

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对郊游的活动产生向往。

活动过程:

  一、激发

  兴趣,游戏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

  二、学唱歌曲,体会情绪

  1、教师范唱或放歌曲录音

  2、歌唱:

《郊游》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引导幼儿说唱歌词。

  

(2)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

不同的"

音乐。

  (3)学唱歌曲,教师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

情绪"

  (4)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大家唱得真棒,我们想想春天的天空是怎样的?

春风吹拂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

在这样美好的季节我们去郊游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歌唱?

重点提示幼儿注意:

白云飘飘,春风柔柔…….的唱法,要求声音轻柔、甜美。

  4、教师用琴反复教唱,指导幼儿找出歌曲相同部分。

  5、随音乐伴奏带演唱歌曲

  三、创编表演,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1、刚才我们高兴的唱着歌,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此时此刻你们想干什么?

(游戏)

  2、听音乐即兴表演:

划船、钻山洞、拍手、过小桥……等等,教师适时指导

  3、分组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

在旋律相同部分做相同动作。

  四/结束部分。

  大家玩的很开心,可是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乘火车回家吧!

  1、了解手拉手剪纸的特点,知道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

  2、尝试用连续折剪方法表现相连的人物,并用已学过的各种线条和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3、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1、前期准备:

已有剪单独纹样、对称纹样小朋友的经验。

  2、物质准备:

范例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2幅、春天背景KT板3张;

《手拉手去郊游》教学ppt;

剪刀、彩色长条纸、白纸等人手一份;

胶水、抹布每组各一个。

  1、创设春天情境,自由谈话导入。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你看到了什么?

  春天到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也都醒来了!

春天可真美!

看!

一群小朋友去郊游啦!

  2、欣赏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引导幼儿有目的观察,发现手拉手剪纸的美。

这和我们以前剪纸的小朋友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小结手拉手剪纸特点:

以一个单独纹样的图案向左右重复排列。

  欣赏连续纹样剪纸作品,感受手拉手剪纸的美。

  3、演示ppt1,设疑:

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

想一想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

用什么折叠方法呢?

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1)幼儿相互讨论,引导幼儿尝试折叠。

(运用连续折剪的方法)

  

(2)幼儿自由探索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发现幼儿表现手拉手的方法。

  4、演示ppt2,解决疑问。

你们成功了吗?

谁愿意把你的作品拿上来给大家看一看?

你成功了吗?

为什么没成功?

谁知道原因?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

你是怎样做的?

  

(2)演示ppt2,教师以小结方式解决难点。

  小结:

手拉手剪纸运用的是连续折叠方法,在画的时候,画的图案要到纸的两边边缘,和左右两边拉拉手,这样剪出来的图案才能手拉手连在一起。

  5、幼儿再次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大胆探索,并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6、师生共同布置"

大家去郊游"

,体验成功的喜悦。

  引导幼儿用剪纸:

手拉手的好朋友丰富春游画面。

  教学反思

  亮点:

  1.教学过程清晰,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开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幼儿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和剪纸常规。

  不足:

  1.课堂气氛平铺直叙,缺乏高潮。

  2.教师教给幼儿“二方连续”剪纸方法的同时,要求幼儿剪固定的图形,约束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建议:

  1.给幼儿提供的纸比例要得当,对折四次后符合小人的比列。

  2.教幼儿画人物时,可以先把纸折分成相等的三分,分别画人物的头、身体和腿部。

  3.老师示范画时,强调手指部不能相连处可用红笔标出以达到引起幼儿注意的目的。

  4.幼儿在画人物时只要做到手指处不相连,其他部位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设计。

  1、幼儿尝试鞋底印画并结合拼贴表现快乐的郊游。

  2、幼儿体验游戏化的艺术感受和创作的乐趣。

  材料准备:

场景、音乐、广告色、十米白布、黑红蓝色硬纸、湿抹布。

  经验准备:

熟悉的音乐、具备一定剪小人及剪简单外形的能力。

  一、游戏进场,激发参与游戏的兴趣

  请小朋友听音乐跟老师一起进入活动室,讨论:

各种颜色的颜料能够干什么?

你们平时用颜料是怎么作画的?

  二、体验颜料游戏化鞋底印画的快乐

  1、鼓励幼儿在鞋底粘上自己喜欢的颜料,在白布上印画。

  2、幼儿印画的规则:

  幼儿选择一种颜色印完后,再换上自己另外一双鞋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印染。

  三、剪纸简单造型,进一步让幼儿体验作画的乐趣

  这幅美丽的画是小朋友做出来的,如果我们再添加一些小朋友和其它的.景物会更好!

(引导幼儿进行添画)

  四、展示交流

  讨论:

你为什么增加这个形象呢?

小朋友在干什么?

  将作品进行悬挂,请小朋友一起来合影。

  1、在选购营养午餐的活动中,提升幼儿对营养、新鲜、合理的饮食与健康身体关系的理解,丰富健康饮食的经验。

  2、感受合作分享的快乐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超市货架、食品(标有价格和保质期)、购物盘、评判牌

  一、引起兴趣,导入主题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三年过去了,你们就要毕业了,老师真舍不得你们,为了让你们和老师一起记住在幼儿园的快乐时光,老师想和你们一起举行一次毕业郊游活动,你们说好吗?

(好)

  1.今天我们就进行一个健康郊游餐比赛,为我们的毕业郊游配一份健康郊游餐!

  2.那怎样的郊游午餐才是健康的呢?

  幼儿自由的讲述,教师作相应的归纳:

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要有主食、水果、水、这样搭配才合理有营养。

还有选的食品要新鲜、要安全,这样才健康。

  3.接下来,我们就进行健康郊游餐比赛,请每组小朋友,拿着桌上的盘子,到超市挑选健康郊游餐,在挑选前请听清规则,在五分钟内挑选一份够一个人吃的午餐,选购的食品不能超过十元钱,选购时要注意营养、新鲜、安全。

  幼儿选购时老师做适时的观察,观察每组幼儿选购时的侧重点,以便老师做观察。

  二、评选健康郊游餐

  1、小小检察员

  你们本领真大,这么快就选好了郊游午餐,四组的午餐哪一个最健康呢?

就请你们四组相互检查,刚才你们说了健康的郊游餐要营养、新鲜、安全、我们就从健康营养、新鲜、安全、合理使用十元钱,来评选,我这里有四种颜色的评比牌,有笑脸和不高兴的脸,你觉得好的就插一个笑脸,觉得不够好就插不高兴的脸。

第一组检查四组的郊游午餐的健康营养,第二组检查食品是否新鲜,第三组检查每组选的郊游午餐是否安全,第四组检查每组购买的午餐是否超过十元钱

  幼儿检查,老师做总体观察

  2、健康郊游午餐

  老师就检查结果作具体的分析问答。

如:

黄颜色的牌子都是笑脸,每一组都没有超过十元钱。

每组各得一分,红颜色的牌子有一个是不高兴的脸,为什么是不高心的脸?

请检查的幼儿回答理由。

  归纳各组幼儿的笑脸数,笑脸数最多的作为健康郊游午餐。

  我们选出了健康郊游午餐,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

以身引导,多吃蔬菜。

《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

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本次活动中发现孩子对各种常见的蔬菜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能说出蔬菜的名称以及用这种菜能做什么菜肴,我想这是活动前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制作菜肴积累的经验。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按蔬菜的制作方法分类,另外还让幼儿从吃蔬菜自助餐的活动中体验到与同伴分享的快乐,从而让幼儿懂得我们要多吃蔬菜,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的健康。

通过活动的引导,孩子们对蔬菜的营养价值有了更多的了解,一些平时挑剔食物的孩子也表示愿意尝试一下那些平时不太敢不爱吃的食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改进的机会吧。

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平时在家也要多多鼓励孩子们去注意吃蔬菜,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还要家长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我们会进一步做好这方

  设计意图

  本活动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以《愉快的郊游》激发幼儿兴趣,让孩子在游玩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得知识、巩固知识,寓教于乐,促使孩子主动参与活动,乐于探究学习。

提高对数学乃至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给定的数量判断同类物品的数量,学习估数。

  2、能较积极地思考,进行合理猜测。

  3、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经验准备

  幼儿有目测10以内数群的经验。

  2、物质准备

  教具:

聪聪人物形象玩偶一个,图一、图二、图三(每幅图上都有相同的盘子,盘子中分别四散地盛有橘子10个、20个、30个),大小栗子各一篓。

  学具:

铅笔人手1支;

第1组三盘数量分别为10个、10个和20个的栗子、记录单;

第2组人手1盘数量为10颗的糖果,记录单;

第三组两盘数量为10个大小不同的栗子、操作单。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

星期六,聪聪一家到果园去郊游,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工人们正在把装成筐的橘子往车上送,妈妈问聪聪:

“你猜猜箩筐里装了多少橘子?

”可筐里的橘子太多了,聪聪想请小朋友来帮帮他。

你们愿意吗?

  2.学习估计数量:

  (1)教师手拿聪聪玩偶,以聪聪的口吻问幼儿:

“谢谢小朋友愿意帮助我。

我们一起来看看橘子吧!

”教师出示图一(一盘10个橘子),问:

“这儿有多少个橘子?

”引导幼儿猜一猜、数一数,了解盘子里面有10个橘子。

  (2)教师出示图二(一盘20个橘子),问:

“猜猜看这个盘子里有多少个橘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

”鼓励幼儿先自由猜测并说出理由。

根据幼儿猜测的情况,引导幼儿讲图二的橘子数量与图一橘子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再合理猜测。

  (3)教师:

大家猜得对不对呢?

我们数一数橘子到底有几个就知道了。

师生共同点数验证数量。

  (4)教师出示图三(一盘30个橘子),问:

现在在试试,估计这儿有多少个橘子呢?

想一想,怎么猜才能猜得比较准呢?

  引导幼儿观察,用户与10黄染橘子对比的方法猜测数量。

  3.小组操作活动

  

(1)栗子有多少

  活动的规则:

将栗子分成10个、10个和20个分盘装,先估算第1盘10个栗子的数量并做记录,再数数实际的数量,最后估算第二盘10个栗子和第3盘20个栗子的数量并做记录。

  教师指导语:

先估算一下第一盘有多少栗子,请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O”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

再数一数栗子的实际数量用“√”表示,最后用眼睛估算第二盘和第三盘栗子的数量,并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表示出来。

  1、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游戏中获得愉快地情感体验。

  2、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与同伴相互合作,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大胆地表演。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录音机、录音磁带。

  一、引出课题。

  提出与幼儿一起去郊游,讨论用什么方式去公园,以孩子们的决定做随意的动作进“公园”。

  二、请幼儿与同样商量合作表演公园里的景物。

  三、提出问题,并进行表演。

  1、你们放过风筝吗?

都见过怎样的风筝?

(幼儿自由回答)

  2、风筝是怎样放的?

(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

  3、教师与幼儿一起合作放风筝。

  4、教师与全体幼儿配合放风筝。

  四、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想象表演发生各种情况的风筝。

  提问:

风筝在天空中飞,有时候会发生一些情况,都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同时请幼儿与老师一起进行表演。

鼓励幼儿能大胆地上来,并能邀请自己的同伴共同合作。

启发幼儿想出不同的表演方式。

(例如:

挂在大树上、缠绕等等,选择一两种为表演重点)

  五、请听课教师与幼儿互动,表演放风筝的游戏。

  延伸活动:

  1、探讨并表演另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想出解决的方法。

  2、小组合作来装饰大风筝。

  课后反思:

  听了张老师的活动,我深深感到她是一位创造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得就像一首音乐诗,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丝丝笑意,都给孩子们信心和勇气,使音乐融入了幼儿的学习之中,开启心智,抒发情感,激起想象,引导创新,使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都能愉快而和谐地成长。

现在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音乐活动中首先要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可是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总有部分是“老演员”,有一部分是“观众”,那些有天赋的幼儿经常有机会参与活动,而那些发性格内向的幼儿胆小、自卑不愿意参与活动。

张老师为他们设计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使教学个别化,使每个幼儿能按各自的步调向前发展,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提高。

一开始,她提出带幼儿去郊游,这一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孩子们便能很快地投入到活动中,老师再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幼儿回答,我们乘什么交通工具去公园玩?

孩子们便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说,有的孩子说乘三轮车,有的孩子说乘公共汽车,有的孩子说骑自行车,孩子们说的各不一样,老师请孩子们商量一下这么多人一起去的话,用什么交通工具,孩子们马上说出了应该是乘公共汽车去。

张教师说,那么我来当司机,你们乘我的公共汽车一起去吧,孩子们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投入到活动中。

在去公园的路上我们要过桥,要钻山洞……孩子们便在张老师的引导下轻松自然地运用动作来表达遇到的各种情况。

到了公园了,我们会看到什么?

孩子们摆出各种造型,来说一说在公园里我们会看到什么,孩子们便很自然地三三两两组合起来,摆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小桥”“小活动,需要合作才能完成。

张老师在活动中请幼儿两人一组来表演放风筝的情景,把个体的创造和群体的合作交往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既尊重幼儿个体发展,又注意群体合作交往。

通过合作表演,培养了幼儿分工合作的社会精神,帮助幼儿与人交往,学习“摆脱自我”,而从“他我”关系中获得最初的人生经验,使合作交往过程充满和谐的乐趣,幼儿建立了自信,在群体中相互适应、配合和协调,并学会被人接受自我,获得成就感。

  正如曹冰洁老师所说的:

“音乐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小歌唱家、小演奏家,而是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人。

用音乐教育来陶冶孩子的品格和品德,发展全心全意的音乐才能,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及艺术趣味,所以应着重在培养孩子感受和理解音乐,在全心全意力所能及的程度上用音乐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而不应过分强调技巧训练,追求庞大的演出场面和完满折演出效果,享受音乐的美,通过自己的不断地探索、尝试、表现音乐,最终获得全面发展。

”而张老师的活动就是培养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活动,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很投入地参与活动,满足幼儿自我表现需要,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设计背景

  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我们都是县城周边农村孩子多,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尚处于直觉形象阶段的思维方式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对歌词记忆也不能很快的理解记忆。

以前我总是先教幼儿跟着我按节奏念几遍歌词,再分句教唱,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不能很熟悉的唱歌曲。

所以我想:

象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就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图形谱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

,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风格,同时,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等,让孩子主动愉快的学习,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也让我上音乐课不再单调。

我选歌曲《郊游》,是因为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小朋友所喜爱,歌曲描写了小朋友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XXX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1、难点:

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2、重点:

有感情地唱歌曲。

  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谱,节奏型卡:

XXXXX。

  一、开始部分:

  1、入室律动。

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

  2、复习歌曲《茉莉花》;

复习节奏: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跟家人去郊游过吗?

(幼儿自由回答)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

  3、放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