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历年真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历年真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历年真题答案及详细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
机床常见事故是:
(1)设备接地不良、漏电,照明没采用安全电压,发生触电事故。
(2)旋转部位楔子、销子突出,没加防护罩,易绞缠人体。
(3)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者未戴护目镜,发生刺割事故及崩伤眼球。
(4)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无防弯装置或托架,导致长料甩击伤人。
(5)零部件装卡不牢,可飞出击伤人体。
(6)防护保险装置、防护栏、保护盖不全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绞伤、碾伤。
(7)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合规定,发生砂轮碎片伤人事故。
(8)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易发生绞手事故。
选项D是被工具绊倒摔伤,起因物是工具,而不是机床,不属于机床事故。
4.为了防止机床事故应对机床易损件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易损件的缺陷。
检测人员应了解各零部件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检测时心中有数。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滚动轴承常出现的问题是()。
A.磨损
B.化学腐蚀
C.滚珠砸碎
D.油压降低
滚动轴承的损伤现象主要有:
滚珠砸碎、断裂、压坏、磨损、化学腐蚀、电腐蚀、润滑油除污、烧结、生锈,保持架损坏、裂纹等。
5.冲压作业中,冲头往复高速运动。
由于人的动作偏差、控制开关失灵以及模具缺陷可能导致发生冲手事故。
为此,需要在冲床上安装不同类型的防护装置。
下列防护装置中,不属于机械防护装置的是()式装置。
A.按扭联锁
B.摆杆护手
C.拉手安全
D.推手保护
机械式防护装置主要有3种类型:
推手式保护装置、摆杆护手装置、拉手安全装置。
除了机械式防护装置外,还有双手按钮式保护装置、光电式保护装置。
6.金属铸造是将熔融的金属注入、压入或吸入铸模的空腔中使之成型的加工方法。
铸造作业中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
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不属于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机械伤害
B.高处坠落
C.噪声与振动
D.氢气爆炸
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
火灾及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尘毒危害、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
7.锻造分为热段、温锻、冷锻。
热锻是使被加工的金属材料处在红热状态,通过锻造设备对金属施加的冲击力或静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以获得预想尺寸和组织结构的加工方法。
热锻加工中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
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不属于热锻作业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尘毒危害
B.烫伤
C.机械伤害
D.急性中素
在锻造生产中易发生的伤害事故主要有:
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灼烫。
主要的职业危害是:
噪声和振动、尘毒危害、热辐射。
8.《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将作业时间和单项动作能量消耗统一协调考虑,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真实的劳动强度。
该标准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级。
A.三
B.四
C.五
D.六
B
解析:
劳动强度指数I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
体力劳动强度I按大小分为4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级
I≤15
I=15--20
I=20--25
I>25
9.故障诊断是通过诊断装置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再对信息进行识别,以监视和预测设备运行状态的技术方法。
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的正确实施顺序是()。
A.信号检测—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B.信号检测—状态识别—信号处理—诊断决策
C.状态识别—信号检测—信号处理—诊断处理
D.信号检测—状态识别—诊断决策—信号处理
例如对轴承故障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检测轴承温度的方法判断,首先要对温度信号进行检测(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输出是电阻值或电位差),接着要把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变成机器可以识别的信号(如电压信号),再接着是对识别出来的电压信号和预设的控制值进行对比,超出了,说明温度超限,未超出,说明轴承温度正常。
最后是诊断决策并输出结果,超温了,需要报警或自动停机等。
10.产品的维修性设计是设计人员从维修的角度考虑,当运行中的产品发生故障时,能够在早期容易、准确地发现故障,并且易于拆卸、检修和安装。
在进行维修性设计中不需要重点考虑的是()。
A.产品整体运输的快速性
B.可达性
C.零部件的标准化及互换性
D.维修人员的安全性
维修性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
可达性、零组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维修人员的安全。
11.生产作业环境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温度、热辐射、风速等都属于微气候环境的条件参数。
就温度而言,在无强迫热对流、员工穿薄衣服、员工未经过热环境习惯的条件下,感觉舒适的空气温度是()℃。
A.31±
3
B.26±
3
C.21±
D.16±
C
舒适温度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舒适的温度或指人体生理上的适宜温度。
常用的是以人主观感觉到舒适的温度作为舒适温度。
生理学上对舒适温度规定为,人坐着休息、穿薄衣、无强迫热对流,在通常地球引力和海平面的气压条件下,未经热习服(也称为热适应,指人长期在高温下生活和工作,相应习惯热环境)的人所感到的舒适温度。
按照这一规定,舒适温度应在(21±
3)℃范围内。
12.雷击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并产生严重后果,对人的生命、财产构成很大的威胁。
下列各种危险危害中,不属于雷击危险危害的是()。
A.引起变压器严重过负载
B.烧毁电力线路
C.引起火灾和爆炸
D.使人遭受致命电击
雷电危害的事故后果主要有火灾和爆炸、触电、设备和设施毁坏、大规模停电。
13.电磁辐射是以波的形式传送电磁能量,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大致为10mm—3000m。
辐射电磁波的频率一般在()kHz以上。
A.1
B.10
C.100
D.500
射频指无线电波的频率或者相应的电磁振荡频率,泛指100kHz以上的频率。
14.油浸纸绝缘电缆是火灾危险性比较大的电气装置。
电缆起火的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下列电缆线路起火的原因中,属于外部原因的是()。
A.电缆终端头密封不良,受潮后发生击穿短路
B.电缆终端头端子连接松动,打火放电
C.破土动工时破坏电缆并使其短路
D.电缆严重过载,发热量剧增,引燃表面积尘
电缆火灾常见的原因有:
(1)电缆绝缘损坏;
(2)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燃;
(3)电缆接头存在隐患;
(4)堆积在电缆上的粉尘起火;
(5)可燃气体从电缆沟窜入变、配电室;
(6)电缆起火形成蔓延。
其中前三条为内部原因,后三条为外部原因。
15.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必须定期试验。
下列几种仪表中,可用于测量绝缘电阻的仪表应该是()。
A.接地电阻测量仪
B.模拟式万用表
C.兆欧表
D.数字式万用表
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性能优劣的最基本的指标。
绝缘材料的电阻通常用兆欧表(摇表)测量。
16.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当电气设备漏电时形成的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切断漏电设备的电源.因此,保护零线必须有足够的截面。
当相线截面为10mm2时,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应小于()mm2。
A.2.5
B.4
C.6
D.10
当PE线与相线材料相同,相线截面小于等于16mm2时,PE线应和相线截面积相同。
17.漏电保护又称为剩余电流保护。
漏电保护是一种防止电击导致严重后果的重要技术手段。
但是,漏电保护不是万能的。
下列触电状态中,漏电保护不能起保护作用的是()。
A.人站在木桌上同时触及相线和中性线
B.人站在地上触及一根带电导线
C.人站在地上触及漏电设备的金属外壳
D.人坐在接地的金属台上触及一根带电导线
漏电保护是检测漏电保护安装位置一次边电流的向量和如果不等于零,即产生剩余电流,就会在二次边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得到漏电信号并触发漏电脱扣器切断漏电电路的。
B、C、D选项都是电路通过人体产生对地放电,即造成一次边电流的向量和不等于零的情况发生,漏电保护都能起保护作用,只有A选项没有对地放电,也就不产生漏电电流,所以漏电保护不能起保护作用。
18.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类型必须与所在区域的危险等级相适应。
因此,必须正确划分区域的危险等级。
对于气体、蒸气爆炸危险场所,正常运行时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应将其危险等级划为()区。
A.0
B.1
C.2
D.20
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是0区。
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是1区。
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是2区。
19.建筑物防雷分类是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生产性质。
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进行的。
在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中,电石库应划分为第()类防雷建筑物。
A.一
B.二
C.三
D.四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是:
(1)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例如,火药制造车间、乙炔站、电石库、汽油提炼车间等。
20.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有多种危险,必须采取有效的互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预防。
下列关于预防静电危险的措施中,错误的做法是()。
A.降低工艺速度
B.增大相对湿度
C.高绝缘体直接接地
D.应用抗静电性添加剂
静电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如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炸性气体、蒸气混合物的浓度、减少氧化剂含量等。
(2)工艺控制。
如材料选用金属材料、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加大静电消散过程等。
(3)静电接地。
(4)增湿。
(5)抗静电添加剂。
(6)静电中和器。
(7)静电防护服。
21.针对直击雷、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雷电行进波(冲击波)所带来不同的危害方式,人们设计了多种防雷装置。
下列防雷装置中,用于直击雷防护的是()。
A.阀型避雷器
B.易击穿间隙
C.电涌保护器
D.避雷针(接闪杆)
用于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22.锅炉缺水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尤其当出现严重缺水时,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对锅炉缺水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锅炉爆炸。
当锅炉出现严重缺水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给锅炉上水
B.立即停炉
C.进行“叫水”操作
D.加强水循环
发现锅炉缺水时,应首先判断是轻微缺水还是严重缺水,然后酌情予以不同的处理。
通常判断缺水程度的方法是“叫水”。
严重缺水应立即停炉操作。
23.锅炉结渣是指灰渣在高温下黏结于受热面、炉墙、炉排之上并越积越多的现象。
结渣会使受热面吸热能力减弱,降低锅炉的出力的效率。
下列措施中能预防锅炉结渣的是()。
A.控制炉膛出口温度,使之不超过灰渣变形温度
B.降低煤的灰渣熔点
C.提高炉膛温度,使煤粉燃烧后的细灰呈飞腾状态
D.加大水冷壁间距
产生结渣的原因主要是:
煤的灰渣熔点低,燃烧设备设计不合理,运行操作不当等。
预防结渣的主要措施有:
①在设计上要控制炉膛燃烧热负荷,在炉膛中布置足够的受热面,控制炉膛出口温度,使之不超过灰渣变形温度;
合理设计炉膛形状,正确设置燃烧器,在燃烧器结构性能设计中充分考虑结渣问题;
控制水冷壁间距不要太大。
要把炉膛出口处受热面管间距拉开;
炉排两侧装设防焦集箱等。
②在运行上要避免超负荷运行;
控制火焰中心位置,避免火焰偏斜和火焰冲墙;
合理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和减少漏风。
③对沸腾炉和层燃炉,要控制送煤量,均匀送煤,及时调整燃料层和煤层厚度。
④发现锅炉结渣要及时清除。
清渣应在负荷较低、燃烧稳定时进行,操作人员应注意防护和安全。
24.倾翻事故是自行式起重机的常见事故,下列情形中,容易造成自行式起重机倾翻事故的是()。
A.没有车轮止垫
B.没有设置固定锚链
C.悬臂伸长与规定起重量不符
D.悬臂制造装配有缺陷
倾翻事故是自行式起重机的常见事故,自行式起重机倾翻事故大多是由起重机作业前支承不当引发,如野外作业场地支承地基松软,起重机支腿未能全部伸出等。
起重量限制器或起重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装置动作失灵、悬臂伸长与规定起重量不符、超载起吊等因素也都会造成自行式起重机倾翻事故。
25.为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通常设置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
下列关于安全阀、爆破片设置要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的()。
A.安全阀与爆破片并联组合时,安全阀开启压力应略低于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
B.安全阀与爆破片并联组合时,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不得超过容器的设计压力
C.安全阀出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时,容器内介质应不含胶着物质
D.安全阀进口与容器间串联安装爆破片时,爆破片破裂后泄放面积应小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
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并联组合时,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不得超过容器的设计压力。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略低于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
当安全阀进口和容器之间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安全阀和爆破片装置组合的泄放能力应满足要求;
爆破片破裂后的泄放面积应不小于安全阀进口面积,同时应保证爆破片破裂的碎片不影响安全阀的正常动作;
爆破片装置与安全阀之间应装设压力表、旋塞、排气孔或报警指示器,以检查爆破片是否破裂或渗漏。
当安全阀出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容器内的介质应是洁净的,不含有胶着物质或阻塞物质;
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满足要求;
当安全阀与爆破片之间存在背压时,阀仍能在开启压力下准确开启;
爆破片的泄放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
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之间应设置放空管或排污管,以防止该空间的压力累积。
26.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登记、建档、取得使用证。
负责登记及审查批准的当地政府部门是()。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国家税务部门
C.安全生产监察机构
D.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
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登记,经审查批准登记建档、取得使用证方可使用。
使用单位也应建立锅炉压力容器的设备档案,保存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改造和检验等过程的技术资料。
27.压力容器壁内部常常存在着不易发现的各种缺陷。
为及时发现这些缺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需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进行检验。
无损检测的方法有多种,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
其中,对气孔、夹渣等体积性缺陷检出率高,适宜检测厚度较薄工件的检测方法是()。
A.超声波检测
B.射线检测
C.磁粉检测
D.涡流检测
射线检测的特点。
可以获得缺陷直观图像,定性准确,对长度、宽度尺寸的定量也较准确;
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可以长期保存;
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类)检出率高,对面积性缺陷(裂纹、未熔合类)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
适宜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不适宜检验较厚的工件;
适宜检验对接焊缝,不适宜检验角焊缝以及板材、棒材和锻件等;
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高度)的确定较困难;
检测成本高、速度慢;
射线对人体有害。
28.锅炉的正常停炉是预先计划内的停炉。
停炉操作应按规定的次序进行,以免造成锅炉部件的损坏,甚至引发事故。
锅炉正常停炉的操作次序应该是()。
A.先停止燃料的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再减少引风
B.先停止送风,随之减少引风,再停止燃料供应
C.先减少引风,随之停止燃料供应,再停止送风
D.先停止燃料供应,随之减少引风,再停止送风
停炉操作应按规程规定的次序进行。
锅炉正常停炉的次序应该是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减少引风;
与此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
29.起重机械定期检验是指在使用单位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的基础上,由检验机构进行的全国检验。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规定,起重机械定期检验中应当进行性能试验,首检后每间隔1个检验周期应进行1次的试验项目是()。
A.静载荷试验
B.动载荷试验
C.额定载荷试验
D.超载试验
在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如下:
(1)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机每年1次;
(2)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缆索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旋臂起重机、机械式停车设备每2年1次,其中吊运熔融金属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每年1次。
性能试验中的额定载荷试验、静载荷试验、动载荷试验项目,首检和首次定期检验时必须进行,额定载荷试验项目,以后每间隔1个检验周期进行1次。
30.《火灾分类》(GB/T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
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E类火灾和F类火灾,其中带电电缆火灾属于()火灾。
A.A类
B.B类
C.C类
D.E类
《火灾分类》(GB/T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
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
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F类火灾:
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31.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时,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
下列各组常见粉尘中,都能够发生爆炸的是()。
A.纸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石英粉尘
B.煤粉尘、粮食粉尘、水泥粉尘、棉麻粉尘
C.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玻璃粉尘
D.金属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木粉尘
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物质较多,常见的有金属粉尘(如镁粉、铝粉等)、煤粉、粮食粉尘、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纸粉、木粉、火炸药粉尘及大多数含有C,H元素、与空气中氧反应能放热的有机合成材料粉尘等。
32.已知某混合气体中,甲烷占60%,乙烷20%,丙烷20%,各组分相应的爆炸下限分别为5%、3.22%和2.37%,则该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为()%.
A.2.57
B.2.75
C.3.22
D.3.75
由多种可燃气体组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可根据各组分的爆炸极限进行计算。
其计算公式如下:
Lm=100/(V1/L1+V2/L2+V3/L3+.....)=100/(0.6/0.05+0.2/0.0322+0.2/0.0237)=3.75%,因此答案选D。
33.评价粉尘爆炸的危险性有很多技术指标,如爆炸极限、最低着火温度,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等,除上述指标外,下列指标中,属于评价粉尘爆炸危险性指标的还有()。
A.最大点火能量
B.最小点火能量
C.最大密闭空间
D.量小密闭空间
评价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特征参数是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最低着火温度、粉尘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
34.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蒸气压将二氧化碳喷出灭火的一种灭火器具,其通过降低氧气含量,造成燃烧区窒息而灭火,一般能造成燃烧中止的氧气含量应低于()。
A.12%
B.14%
C.16%
D.18%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蒸气压将二氧化碳喷出灭火的一种灭火器具,其利用降低氧气含量,造成燃烧区窒息而灭火。
一般当氧气的含量低于12%或二氧化碳浓度达30%~35%时,燃烧中止。
1kg的二氧化碳液体,在常温常压下能生成500L左右的气体,这些足以使1m2空间范围内的火焰熄灭。
35.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不仅能造成设备损毁、建筑物破坏,甚至会致人死亡,预防爆炸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防止爆炸的一般方法不包括()。
A.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
B.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
C.使氧气浓度处于极限值以下
D.设计足够的泄爆面积
防止爆炸的一般原则:
一是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
二是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
三是使氧气浓度处于其极限值以下。
D选项“设计足够的泄爆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