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信息月度分析报告XXXX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46491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4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钢铁行业信息月度分析报告XXXX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钢铁行业信息月度分析报告XXXX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钢铁行业信息月度分析报告XXXX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钢铁行业信息月度分析报告XXXX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钢铁行业信息月度分析报告XXXX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钢铁行业信息月度分析报告XXXX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钢铁行业信息月度分析报告XXXX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钢铁行业信息月度分析报告XXXX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钢铁行业信息月度分析报告XXXX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名称及发布时间

主要相关内容

分析

1

1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12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工信联产业〔2013〕16号)。

到2015年,前10家钢铁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60%左右,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6-7家具有较强区域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重点支持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积极支持区域优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大幅减少企业数量,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

支持重组后的钢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市场竞争力。

鼓励钢铁企业参与国外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

鼓励钢铁企业延伸产业链。

重点支持钢铁企业参与国内现有矿山资源、焦化企业的整合,鼓励钢铁企业重组符合环保要求的国内废钢加工配送企业。

《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的钢铁产业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的目标和《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相比没有变化,重点支持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积极支持区域优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以及鼓励钢铁企业参与国外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提法也是对即有政策的坚持,体现了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指导意见》提出重点支持钢铁企业参与国内现有矿山资源、焦化企业的整合,鼓励钢铁企业重组符合环保要求的国内废钢加工配送企业,这一提法明确了对企业加强纵向产业链兼并重组的支持,在政策上进一步扩展了兼并重组的内容X围,有利于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加强资源掌控,提高综合竞争力。

《指导意见》为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指明了方向,但仍有待各部门、各地方出台配套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才能切实推进企业规X有序地实施兼并重组。

2

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从推进铁矿石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强化节能降耗,推动余热余压、固体废物和废水资源化利用,鼓励钢铁生产系统与社会生活系统循环,构建钢铁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等方面提出了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任务。

要求到2015年,吨钢综合能耗降到58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量降到4立方米,废钢回收利用量达到1.3亿吨,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7%,重点钢铁企业焦炉干熄焦普及率达到95%以上。

提出了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计划》针对钢铁工业提出的目标多数与《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致,但是新增加了“废钢回收利用量达到1.3亿吨”这一目标,这对加快发展我国废钢回收利用产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8亿吨粗钢产量计,吨钢废钢消费达到163kg,而2011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废钢消费仅101kg,要完成《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但也意味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计划》提出“十百千”示X行动,即实施循环经济十大示X工程、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X城市(县)、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X企业(园区)。

建议钢铁协会组织有关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帮助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示X申请。

钢铁企业及所在地政府应抓住机遇,编制循环经济规划,争取示X,切实推进本地本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提高企业和区域发展竞争力。

《计划》在完善经济政策、健全法规和标准、加强管理监督、强化技术和服务支撑、建立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开展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建议钢铁协会加强同政府联系,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建立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构建钢铁领域循环经济产业联盟,研究解决钢铁循环经济有关共性问题,完善循环经济相关的规划设计、咨询服务体系。

3

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5项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

主要政策措施:

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五项政策措施。

国五条在政府换届之际出台,表明了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的决心,将抑制近期出现的楼市回暖潮,进而影响钢铁需求。

整体来看,国五条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是短期层面大于长远层面,心理层面大于实际层面。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钢铁需求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在高位,但是需求结构的调整升级将代替需求量快速增长成为下一阶段的主线。

钢铁企业不宜寄希望于政策刺激拉动短期需求,仍然要坚持苦练内功,通过“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钢铁行业生产分析

一、粗钢

1.粗钢生产月度走势

2013年1月,我国粗钢产量5934万吨,日产粗钢191.4万吨,同比增加23.4万吨,增幅14%,环比增加5.44万吨,增幅为2.92%。

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国月度粗钢产量走势见下图。

图2-1我国月度粗钢产量

图2-2我国月度粗钢平均日产量水平

2.粗钢生产分析和展望

1月份我国月度粗钢日产量同比大幅上升,环比小幅回升,达到191.4万吨,相当于全年生产粗钢6.99亿吨的水平,按9.7亿吨粗钢产能计,生产负荷仍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统计,2013年1月份全球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248亿吨,环比增长2.89%,扣除中国后其他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为6546万吨,环比增长2.86%,略低于中国。

1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上升,主要是受市场需求回暖、钢价上涨的影响拉动,2012年四季度,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升,2013年1月份、2月份的部分经济数据也表明企稳回升态势保持延续,预计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和天气回暖,工程建设加快,粗钢生产水平总体将出现小幅上升态势。

二、生铁(1月数据尚未公布)

三、主要钢材品种(1月数据尚未公布)

第三篇钢材进出口

一、发展态势

2013年1月,我国钢材进口量、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环比微增;

进出口平均价格同比明显下降、环比小幅回落。

2013年1月,我国进口钢材110万吨,同比增长19.6%,环比增长5.8%;

出口钢材492万吨,同比增长31.9%,环比增长1.4%。

钢材进口平均价格1214.5美元/吨,出口平均价格861.7美元/吨,进出口价差352.8美元/吨。

表3-1钢材进出口情况

日期

进口量

(万吨)

进口平均价格(美元/吨)

出口量(万吨)

出口平均价格

(美元/吨)

2012-12

104

1242.2

485

867.6

2013-1

110

1214.5

492

861.7

同比增减

18

-153.0

119

-153.4

幅度

19.6%

-11.2%

31.9%

-15.1%

环比增减

6

-27.7

7

-5.9

5.8%

-2.2%

1.4%

-0.7%

数据来源:

中国海关

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国钢材进出口量和月度平均价格变化见下图。

图3-1钢材月度进口量变化

图3-2钢材进口月度平均价格变化

图3-3钢材出口月度总量变化

图3-4钢材出口月度平均价格变化

二、变化分析

(一)钢材进口

2012年年初以来,受全球经济减弱影响,国际钢材市场供应量超出需求量,国际钢材价格呈现大幅回落态势,加之人民币升值因素影响,我国钢材进口月度平均价格呈波动下降趋势。

2013年1月我国钢材进口月度平均价格的下降是2012年总体下降趋势的延续,与此同时,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普遍上涨,部分下游企业判断国内外钢材价格有上涨趋势,较大批量的采购进口钢材以满足阶段性或全年需求,因此2013年1月钢材进口量出现小幅增长。

(二)钢材出口

根据往年经验,钢材月度出口量走势一般是年初位于低位,然后开始攀升,但今年有所不同,钢材出口量自1月起就保持在相对高位,延续了2012年末的形势。

主要是因为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旺,钢铁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出口动力增强,促使我国钢材出口持续增长。

此外,我国传统的钢材出口目的国韩国、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地区仍保持较大的需求量。

我国出口钢材中,中低端品种占比例较大,出口价格不高。

当前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都在加大钢材出口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出口价格。

同时,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国外钢铁产能也存在过剩,我国钢材出口增长,将不得不面对更加激烈的出口市场竞争,出口价格难以大幅上升。

因此,2013年1月,钢材出口月度平均价格小幅下降是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趋势展望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的高端产品供应能力在稳步提高,替代进口的产品比例在上升。

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市场容量不大的品种,国内企业即使组织生产也难以达到规模效益,开展技术研发的动力不足,这类钢材还要依赖进口;

另外,有部分超薄规格的高强度产品国内企业的产品性能稳定性不高,生产成本高,下游企业需要进口填补缺口,此外部分外资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受供应链限制保持一定的刚性进口量。

综合分析预计,2013年钢材月度进口量将在100万吨上下浮动变化,进口平均价格将波动下降。

整体看,全球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局部分析,拉美经济表现相对较好,钢材生产难以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加大了对我国钢材进口。

另一方面,拉美钢铁工业呼吁警惕中国进口威胁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进入2013年,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欧美、澳大利亚等对中国钢材产品发起5起反倾销调查或终裁,涉及无缝钢管、热轧钢产品等多种产品类型。

我国钢材出口的阻力将日益增加。

尽管面对多重不利因素,但我国钢材产品的低价优势明显。

预计钢材月度出口量将呈攀升趋势,出口平均价格将保持低位波动变化。

四、建议

目前,我国并不鼓励钢材大量出口,但国内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部分有实力的钢铁企业积极实施全球化战略,参与国际竞争。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设立专门机构应对国外频繁对我实施的双反调查,帮助走出去的钢铁企业争取公平的国际市场待遇。

第四篇钢材价格

一、国内市场钢材价格

(一)国内市场钢材价格走势

2013年年初至春节前这段时间,受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原材料价格上涨、钢厂大幅上调出厂价格、市场对旺季预期等因素影响,钢材市场价格1月中上旬保持了较为强劲的上涨势头,但由于春节前实际工作日有限,以及下游受季节性因素导致的需求萎缩,1月下旬至2月中旬,市场价格开始震荡调整。

整体来看,1月至2月中旬,市场价格处于微涨状态并呈现“板强长弱”局面。

其中,中厚板较2012年年底上涨361元/吨,涨幅最大。

2011年1月~2013年2月中旬,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变化趋势见下图。

图4-12011年至2013年2月中旬钢材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图

2012年末,钢铁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5.31点,2013年1月末,上升到108.28点,至2月下旬继续增长到111.12点,回升态势明显。

2月下旬CSPI长材指数113.29点,较2012年年末上涨6.2%;

板材指数111.85点,较2012年年末上涨5.8%。

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下旬钢材价格指数变化趋势见下图。

图4-22011年1月以来钢材价格指数变化趋势图

细分市场来看,建筑类钢材市场1月现货市场呈现“开门红”,各地市场普遍上涨百元左右,主要是受钢厂提价以及原料价格走高影响。

1月中下旬,由于气候原因以及春节临近,下游需求明显萎缩,市场交易清淡,建筑类钢材价格开始进入盘整状态。

2月中旬整体来看,较2012年年底高线价格上涨4.1%,螺纹钢价格上涨4.7%。

2011年至2013年2月中旬建筑类钢材价格变化趋势图详见下图。

图4-32011年至2013年2月中旬建筑类钢材价格变化趋势图

型钢市场1月份受心态和进货成本上涨影响,市场价格出现拉涨现象,但因需求低迷,因此1月份角钢市场先涨后稳。

2月中上旬市场价格以盘整为主。

较去年年底,角钢上涨117元/吨。

2011年至2013年2月中旬角钢价格变化趋势详见下图。

图4-42011年至2013年2月中旬角钢价格变化趋势图

热轧卷板市场在2013年初始,市场均价与2011年基本持平,2月迎来传统的春节,由于春节前后市场基本处于休市状态,因此热轧卷板市场主要以平稳盘整为主,2月中旬较2012年年底价格上涨5.3%。

冷轧薄板市场与热轧卷板市场变动趋势相同,2月中旬较2012年年底价格上涨4.4%,价格基本回升至去年6月份水平。

2011年至2013年2月中旬热轧卷板、冷轧薄板价格变化趋势详见下图。

图4-52011年至2013年2月中旬热轧卷板、冷轧薄板价格变化

(二)国内钢材价格变化分析

分析2013年以来国内钢材价格上涨有以下原因:

1.原燃材料价格稳中有升,成本支撑力坚挺

2013年伊始,原燃材料价格持续上升,较年初国产铁矿石价格上涨7.64%,进口铁矿石上涨19.77%,涨幅较大;

2月中旬废钢价格达到2546元/吨,较年初上涨151元/吨,同比上涨6.30%。

现阶段低成本原料基本使用殆尽,高成本原料逐渐投入生产,钢厂预期生产成本将走高,加之2月订单尚可,因此行业主导钢厂纷纷提高2月份和3月份商品出厂价格,钢贸商采购成本增加直接导致钢材市场价格稳步上涨。

2.宏观经济回暖预期明显,市场信心进一步增强

1月份出口增速创21个月新高,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2万亿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26.7%。

其中出口1.2万亿元,增长25%;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PPI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2%。

PPI同比跌幅进一步收窄,而环比则由跌转升。

市场普遍认为,未来经济回暖预期增强,经济增速将继续反弹。

据中物流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4%,环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已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0%以上。

特别是新订单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升至51.6%和50.1%,表明需求基础逐渐巩固,市场信心有所增强。

3.基建投资进展迅速,下游需求缓慢复苏

铁道部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铁路完成固投209.9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70.9%,其中基建投资完成141.75亿元,同比增加62.3%。

虽然有一定的假期因素在其中(2012年春节在一月份),但是不可否认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确启动得早且资金到位情况理想。

前不久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个省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将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设定在20%以上,而铁路则是投资的重点,部分省份的铁路投资实现翻番;

去年年底,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明确表示努力完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60万套、新开工600万套的任务,同时把保障房配套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基建投资进展迅速,使得钢铁市场在行业淡季依然保持盘整微涨态势运行。

4.“开门红”惯性心理拉涨市场行情

中国人历来喜欢“开门红”,讨个吉利,因此钢厂和钢贸商多方联手拉涨市场价格,其实仔细观察就不难看出,年初至今成交量实属一般,因此此番涨幅以无量空涨为主,这为后期钢价回调埋下伏笔。

5.钢材期货价格起到一定支撑

今年1月份螺纹钢期货的稳中上扬主要是受到了市场对春节后需求释放预期较强以及三大矿山利用天气因素造成供应短缺等假象提高铁矿石价格等几个因素的推动所引起的。

虽然自1月下旬至2月中旬,现货市场价格以窄幅震荡为主,但在期货市场带领下价格表现坚挺。

(三)形势判断和展望

总体看来,春节过后的钢材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

当前经济企稳复苏态势明显,钢厂大幅上调出厂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节后部分工地将提前开工等多重因素均利好节后钢市。

现阶段社会库存明显由降转增,同时社会贷款大幅增加,企业和贸易商资金链较为充裕,因此预计短期内市场将呈现波动上行走势。

(四)建议

2013年1月份全国粗钢日产水平出现回升,1月至2月初,钢材社会库存也快速增加,这将对后期钢材市场形成一定压力,钢铁企业应加强行业自律,坚持以销定产,掌控市场投放节奏,不可盲目乐观地加大生产力度。

二、国际市场钢材价格

(一)国际钢材价格走势

2011年1月~2013年2月中旬,国际主要钢材市场(北美市场、欧洲市场、亚洲市场)及钢材分品种CRU价格指数变化详见下图。

图4-62011年1月至今主要钢材市场价格指数走势

图4-72011年1月至今钢材分品种CRU价格指数走势

短期来看,2013年1月、2月的国际钢材价格有所反弹。

1月末,CRU综合指数升至178.7点,月环比上涨2.8%。

北美指数170.1点,月环比微跌0.6%;

欧洲指数172点,月环比上涨1.5%;

亚洲指数187.5点,月环比上涨4.0%;

分品种来看,扁平材指数167.9点,月环比上涨1.6%;

长材指数200.5点,月环比上涨3%。

进入2月份,国际钢材价格延续了1月的上涨势头,2月第二周,CRU综合指数上升至181.1点。

今年以来主要钢材市场价格指数及钢材分品种CRU价格指数走势见下图。

图4-82013年主要钢材市场价格指数走势

图4-92013年钢材分品种CRU价格指数走势图

(二)国际钢材价格变化分析

1.欧洲市场

欧洲地区钢材价格上涨,主要是在近期南欧钢材供应趋紧加之进口资源报价高企等,均对钢厂提价利好,拉动价格回升。

2.北美市场

受美国“财政悬崖”等宏观经济因素不利的影响,钢材市场上用户需求被抑制,钢材价格有所回落,从目前来看,美国政府尚未找到解决“财政悬崖”的有效措施,预计市场的低迷状态仍旧持续数月。

3.亚洲市场

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亚洲主要经济体,由于市场信心恢复、预期需求增加以及原料和能源成本增加等因素,两国钢厂均提高钢材出厂价格,其中印度部分钢厂提价幅度在500-1400卢比/吨。

从目前市场发展趋势判断,世界钢铁行业在经历了2012年的低迷后,预计在2013年总体会有所反弹,但各地区将表现不一。

2013年,美国钢铁需求增量将主要来自房地产行业,但增长力度不会太大,美国钢铁市场价格将小幅上涨,钢厂的盈利能力会有所提升。

而亚洲地区,印度经济增长放缓,市场表现比较低迷;

韩国钢铁行业也不乐观,造船等部分行业萎缩影响钢铁市场需求;

2012下半年日本经济萎缩,钢铁市场也出现降温;

2013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钢铁需求增速有望高于2012年,市场有所缓和。

欧洲地区,由于经济持续低迷,钢材价格总体趋稳,上涨幅度有限。

近几年,在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国家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发货币,导致本国货币贬值,造成市场对货币战的担忧。

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先前提出,实施货币宽松政策,通过日元贬值提高通货膨胀率,推动经济,而其政策一旦出台,将利于钢铁企业产品出口。

对此,我国应深入研究对策,考虑提高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的可行性,增强我国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

第五篇下游需求和社会库存

一、下游需求(1月数据尚未公布)

二、钢材社会库存

(一)钢材社会库存变化情况

截至2月16日,钢材社会库存总量1784.01万吨,周环比增加了166.6万吨,增幅10.3%。

其中主要钢材品种螺纹钢、热轧板、冷板板和线材库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涨幅较大的是建筑用线材和螺纹钢,分别为23.9%和12.4%;

中厚板库存量微量下降,降幅2.1%。

与2012年末相比,2月16日钢材社会库存总量增加了596万吨,增幅50.2%。

其中,主要钢材品种线材、螺纹钢和热轧板的涨幅较大,分别为87.1%、61.6%和48.1%;

中厚板和冷轧板库存也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表5-1国内主要钢材品种社会库存情况(单位:

万吨)

螺纹

热轧

冷轧

线材

中厚板

总量

2013-2-8

747.17

377.81

154.86

186.45

151.12

1617.41

2013-2-16

840.12

407.02

157.88

230.97

148.02

1784.01

周比增减

92.95

29.21

3.02

44.52

-3.10

166.60

12.4%

7.7%

2.0%

23.9%

-2.1%

10.3%

相比2012年末增减

320.16

132.20

3.94

107.55

32.15

596.00

61.6%

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