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4943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的中小型企业因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最活跃的积极因素之一,为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让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从整体上来看,规模小,可控资源更为稀缺,又往往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所以,大多数民营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严重阻碍民营企业的发展。

如何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面的解决方案。

新一届政府,在不同的层面阐述“要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所以,本文结合国家政策和现实情况,重点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存在企业本身、银行、政府三个层面的原因,并通过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提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对策,以求在融资方面促进民营企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中心企业;

融资困难;

分析;

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崛起与迅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富活力、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转型、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源。

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民营企业,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困难,其中最关键的是面临着巨大的融资困境。

民营企业融资是指民营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其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

从其实质来讲,它是以民营企业为资金融入者的融资活动。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基本认识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制政策的实施,涌现了大批的民营企业。

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达5000余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近几年,全国出口总额上,民营企业出口比重很大,民营企业已成为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国出口的许多大宗商品,如服装、玩具、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基本上都是有由民营企业生产的。

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

(二)民营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

民营企业是提供就业的重要渠道。

据有关机构研究表明,每10个新工作岗位中,有8个是由不足100人的民营小企业创造的。

在我国,民营企业主要投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投资少、经营方式灵活、工资低、且对劳动技术要求不高,使得容纳的劳动力和新增加的劳动力明显要多于大企业,使民营企业客观上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截至2014年12月,民营企业提供了85%的城镇就业机会,从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来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吸收了近50%的就业人员;

其次是制造业,吸收了近30%的就业人员;

第三产业吸收了近10%多一点的就业人员(数据来源: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

同时《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还预测,在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下,未来5-10年,民营经济每年将吸纳1000万以上新增就业人员,这将有效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三)民营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活跃因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顽强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巨大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尤其是近年来,民营企业已逐渐成为创新的主导力量:

如小米、海尔、远大、联想、华为、复兴、阿里巴巴、腾讯、XX等,都是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而来的,其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至2014年底,我国科技型小企业已超过40万家,全年技工贸收入超过4万亿元。

可以说,民营企业已当之无愧成为技术与机制创新的主体。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总的来说,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政府对民营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宏观指导力度不足、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律部门对企业权益保障程度低以及社会信用环境差等。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民营金融问题,虽然国家通过不同的层面为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创造条件,但依然存在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由于资金匮乏,民营企业的扩在相当程度上只能靠缓慢的自我积累,步履维艰,错过了许多发展良机。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难题,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并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保持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全国经济效益,促进产业调整结构,有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1、民营企业过多依赖债务融资

我国虽已构建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但金融市场的处于逐步开放的程度,实行有约束的金融管制,这种管制包含金融机构主体资格的限制和业务准入的审批,核准制度这种管制在发挥金融风险防的同时也限制了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和资本供给体制存在一定的矛盾。

虽然我国在金融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方面的尝试,但改革的进程是逐步推广,资本市场仍然不成熟。

长期积淀下来造成的负面影响是:

资本供给不足、融资渠道单一。

有资料表明:

我国78%的中小工业企业的资本来源主要是银行各类贷款,来源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为33%。

从权益性投资的构成来看,近80%的民营企业仍以自身的资金积累为主,其中股东投资和风险投资分别为18.1%和16.7%,使用外商投资的企业比例为4.9%。

2、民营企业贷款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中债务资本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民营企业信贷支持机构的缺位和多元化债务融资工具的缺乏,使民营企业不能像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那样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金融机构普遍缺乏风险相对较高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工具,使得民营企业贷款业务的风险无法分散,从而限制了其他金融机构涉足民营企业贷款的动力,因此民营企业贷款只能求助于商业银行。

(二)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普遍高

1、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银行选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很少选用信用贷款的方式,一般在基准贷款利率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以弥补部分贷款风险。

为了解决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采取降低基准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降低存款利率,但是大多数商业银行存款成本上升、运营成本增长,特别是面对行业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加大,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变现上浮,从而加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2、融资中间费用比例过高

在资金筹集费用方面,民营企业在贷款申请环节,都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抵押登记、信用评估、进行财务审计,这些费用的支出一般具有数额固定的特点。

由于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一般融资金额较小,这些费用在筹资金额中的比重就会相对较高。

在民营企业自身资产不足需引入外部担保的情况下,考虑到担保支出的影响,筹资费用将进一步升高。

(三)资本市场产品供需结构的不平衡

1、行业、产业之间的资本供给差异

在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会呈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格局。

那些技术水平先进,符合市场潮流,管理水平领先的中小企业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成长性,自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不论是通过风险投资引入股权资本或者是通过商业银行引入债务资本都能居于主动地位,顺利满足资本需求,甚至出现资本供给过剩的局面,但大多数民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对市场的占有控制力较弱,经营风险较大,在资本引入过程中则面临很大的障碍,商业银行对于此类项目表现出明显的惜贷倾向,也不被各种风险资本、私人股权资本所看好。

资本成为此类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地理区域上的资本供给差异

除了民营企业之间的资本分配不均外,在民营企业发展和资本获取方面,不同地区之间表现出了很强的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中小企业活跃、信用体制相对健全、民间资本充裕等因素,同时这些地区的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企业的资本运营意识突出,也容易获得外部融资机构的支持,所以不论在资本来源的渠道上,还是在资本供给总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

(四)股权投资的整体错位

1、二级市场溢价引发行业集体中后期投资

在一个正常的私募股权资本市场,在投资方向上,专业投资机构在投资阶段上应有着相对对立的分工,如投资于项目初创期的天使基金,投资于成长期的风险资本和投资于发展期或成熟期的股权资本,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提供相应的资本支持,这种专业分工是有必要的。

初创期和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有着非常高的破产率,不仅需要投资机构的资本支持,同样寻求投资人在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公司业务上的指导。

而发展期和成熟期的民营企业在公司运营和治理上已相对成熟,多在财务上需寻求帮助。

但在我国,由于风险投资机构自身运营能力、人才构成上的不足,除少数国际优秀投资机构外,大多投资者都投资于民营企业发展后期,造成对初创期和成长期的有效支持不足。

国投资机构偏向中后期投资项目的另一个原因是牛市行情的诱导,在二级市场持续走高的引导下,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估值水平应也水涨船高,发行市盈率和市净率比正常情形下的二级市场还要高。

所以众多投资机构重金投向准备上市的公司,通过投资公司上市短期以获取高额回报。

2、投资风险回避导致资本扎堆传统企业

风险投资的产生源于对高科技行业的中小企业孵化,在高科技通过分散投资,获取超额利润。

但在我国,风险投资机构普遍存在的一个特征就是在传统行业中的大规模投资,而立足高新技术行业的生物医药、微电子、新材料、电信业等行业由于技术的专业性和投资管理上的难度,在争取外部融资时存在一定的劣势。

风险投资作为普通债务融资和股票发行融资的一种补充,其对高科技行业的支持作用并未充分显示出来。

另一个非理性因素就是扎堆投资,行业分工不明显,除少数优秀投资机构外,大多数投资机构没有明确的特定行业选择,投资方向短期化严重。

三、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应结合民营企业融资的特点,深入剖析影响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民营企业融资难已是个普遍性问题,而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归纳如下:

(一)体制上的原因

1、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惜贷”

民营企业是非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差异,造成银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非国有性质的民营企业贷款不够重视,其市场定位主要还是大型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采取的是歧视性政策,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未能获得充分落实,造成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导致民营企业信贷资金供给严重不足。

2、融资渠道不健全

在直接融资方面,其渠道尚不健全,民营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上融得发展所需资金。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在市场上挂牌的费用也过高,存在规模不经济。

目前发行的债券主要集中于资产密集型项目投资,带有政府主导垄断的推动型色彩,且具有强烈的所有制歧视和高壁垒,使得民营企业望而却步。

风险投资虽发展较快,但总体规模偏小、资金偏紧,对民营企业的投资条件也较为苛刻,占外源融资比例仅为2%左右。

因此,总的来说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较少,仍以银行信贷为主,其他渠道和方式规模有限,发展并不成熟,不能形成有效的补充。

3、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有相对比较完善的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还有政府依法设立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在中小企业向金融融资时提供担保。

但我国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发展不足,缺乏为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辅助体系,特别是相对缺乏适应民营企业信贷需求特点的贷款担保或保险体制,导致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惜贷,这在客观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

同时,政府在信贷支持体系渠道开拓方面,对民营企业贷款的优惠政策也相对不多。

(二)企业自身的原因

1、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但层次却层次不齐

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使得经营风险较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受到制约,难以取信于金融机构,从而造成融资困难。

再者,民营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缺陷无法真正吸引大批的优秀人才留在企业中,难以形成团结高效的管理团队,管理水平低下,使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也直接导致企业陷入融资困境。

2、民营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

我国有些民营企业借改制之机逃避银行债务,随意改变贷款的用途,采用违反商业道德的手段参与市场竞争,为求融资大量粉饰财务报表等。

这些问题导致民营企业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较大,直接恶化了银企关系,银行为了保证贷款安全与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贷款受限制。

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大都存在固定资产所有权、房屋等不动产的产权不明确,无法用作抵押品,制约了抵押贷款的程度,使取得抵押担保贷款困难。

3、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

据调查,我国民营企业中有50%以上的企业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具体体现在:

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财务报告随意披露,财务管理活动难以真正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机构设置不完备等情况。

从而导致了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企业的组织机构、法人素质、经营业绩等背景资料难以把握,无疑增加了银行的审查、监管难度,结果导致了银行承担过大的信用风险,因此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只有减少贷款数额。

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其原因多种多样,解决方法也涉及多个方面。

在新的形势下,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除了传统的融资方式外,还必须要做全方位的考量,不仅在政策上要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而且应该多开发新的融资方式,争取建立健全完善的民营企业融资体系,最后最本质的还是民营企业的自身建设。

(一)塑造民营企业的健康形象

1、加强部建设,提高企业信用程度

民营企业在目前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要想通过间接融资从而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做的最大事情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信用程度。

在这方面,民营企业可以加强企业部管理,另外,民营企业还应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还款的信誉程度,大力开拓产品市场,用订单证明自己的实力,并作为抵押。

2、民营企业努力转变为现代企业

民营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新型的管理模式。

在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方面民营企业不仅要充分吸取家族式管理模式灵活高效优势,而且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果敢地抛弃旧的管理模式,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情况,走向股份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建立起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型的现代企业科学管理模式。

着重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主要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要进行有关政策法规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学习培训,造就有现代管理意识的管理者。

建立企业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3、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得到广泛的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必须不断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国家在资金支持方面,重点偏向于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应当注意产业的升级和转化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注意专业化分工。

4、建设民企-银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规财务管理系统

努力建设民企-银行信息共享机制。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一大弊端在于其领导者出于申请银行贷款、偷漏税等目的,随意编制不同的会计报表,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国家监督以制止多套报表现象,就必须实现对民营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共享,即政府的经贸、财政、税收、金融、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公安等有关部门共同探索建立部门间信息互通与共享机制。

为此,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工具,在政府有关部门间建立民营企业信息发布与共享平台,并在法律框架实现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交流与共享,实现信息共享不仅可以制止多套报表现象,而且可以强化民营企业财务基础工作,推动财务管理现代化。

(二)完善外部环境,使民营企业切实得到应有的待遇

1、大力发展地方中小型或民营性金融机构

发展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是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步骤。

中小银行和民营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亲和力,是天生的合作伙伴。

加快推进私人银行或民营股份商业银行的开办。

最大程度为民营资本的流通与扩提供舞台,同时最大的好处是没有传统国有商业银行那么多的“官气”,让民营企业可以在相对心情愉快的状态下平等地讨论贷款等严肃问题。

现在有几家所谓的民营股份制银行,希望可以带动金融环境的改善。

2、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机制,创建市场化担保机构

目前,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机构主要有两类:

一种是在地方财政支持下,组成的担保中心。

担保企业资金来源可多家负责,比如地方政府出一些,受益的民营企业出一些,社会中介组织自愿者出一些等等。

一般来讲,能获得担保的企业应具有这样的条件:

企业具有成长性和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为本行业平均水平以下,三年没有不良信用记录,主要产品有市场、有收益等等。

担保基金可存入商业性金融机构,由商业金融机构协助管理。

商业银行一是要积极参与政府部门改善金融环境、创建金融安全区建设,加大操守诚信的宣传力度,努力重塑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社会氛围,对少数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要给予严厉的制裁,使逃债赖债者无立锥之地;

二是建立信用档案,明确信用标准,强化信用监督。

积极推进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信息征集中心建设,完善公共信用登记系统,实现全国联网和接口,将客户生产经营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有价值信息及时登录系统,共同维护系统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增强实用性;

三是每年精选一批诚信度高、操守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融资客户的财务审计,增强数据的真实性;

四是以诚信为基础,建立平等互利、相互信任的银企关系。

在经营过程中,双方都要既知法、依法、守法,又互相理解支持。

(三)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为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保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能够实时落地,让民营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一是要继续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摸清政策落实问题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有重点地探索解决思路;

二是要建立监督机制,加强政策评估和绩效考核,及时调查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三是探索体制改革,尝试将政策评估结果与地方政府业绩考核挂钩,提高政府对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保障政策落地。

参考文献

1、晓红、怀东,中小企业集群融资[M].:

经济科学,2012.

2、亚,民营企业融资运作实务与案例[M].:

中国发展,2011.

3、吴文军,民营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指南[M].:

经济科学,2009.

4、周芬、许纪校,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瓶颈分析[J].特区经济,2008

(1).

5、杰:

利用民间金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

(1).

6、孔德兰,中小企业融资决策和融资策略研究[M].:

中国时政经济,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