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专题东南亚练习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4459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专题东南亚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专题东南亚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专题东南亚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专题东南亚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专题东南亚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专题东南亚练习题.doc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专题东南亚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专题东南亚练习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专题东南亚练习题.doc

区域地理——东南亚练习题

材料一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

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

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图14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15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图15中气候资料②与图14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昌都,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冬暖夏凉,这主要是因为:

海拔高(地处高原)

(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降水(雨水),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水位季节变化大,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4(或3~4)月份。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

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工、农业生产缺水;生活用水困难;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

(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旅游、航运、资源开发利用、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

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

读越南北部地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红河干流在河口以下河段以航运作为主要开发利用方向的理由。

河流落差小,流速缓慢;河道较为平直;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与中国接壤,且红河中上游流经中国云南省,中越两国及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量较大;水运的运费低廉。

2.红河下游平原地区是开发已久的水稻种植区。

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交通便利,便于稻米出口;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等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

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图2)。

回答问题。

4.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B.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C.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5.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A.12—2月B.3—5月

C.6—8月D.9—11月

读某岛屿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地被称为“世界雷都”。

1.关于该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空气对流强,降水丰富

B.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短小湍急,由中心向四周流入海洋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

D.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2.M地比该岛其它地区打雷天气更多的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

B.位于岛屿内部

C.空气湿度大

D.位于山间盆地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5)

材料二 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地震、火山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2)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

(3)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众多,饵料丰富。

(4)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措施:

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图18为世界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海峡成为世界著名航运通道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航道条件好(风浪小)。

(2)①海域和②海域相比,海水盐度更低的是①,其主要原因是:

①处海域淡水注入多

(3)海域②的海底地形是海沟,形成的原因是大洋板块俯冲(挤压)至大陆板块之下,

附近海域可能发生破坏性巨大的海洋自然灾害是海啸。

根据图文材料,左图为马来西亚略图,右图为马来西亚橡胶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

带内不仅盛产橡胶和锡,还集中了马来西亚大部分城镇,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内均占绝对优势,堪称国家之精华所在。

(1)说出该地区中央山脉的走向。

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分析锡矿产地现集聚于图中所示地带的原因。

南北走向。

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矿体经风化剥蚀,由河流冲刷携带至下游。

在山麓地带,因坡度骤然变缓,水流携带能力减弱,锡矿因比重大较早沉积下来,而形成一批富集的矿区。

(2)判断该地区东、西两侧海岸,哪侧更有利于港口的形成和发展,并说明理由。

西侧海岸。

理由:

西侧海岸受两侧陆地阻挡,风力较小;(或东侧海岸冬半年受东北风影响大);西侧海岸线更为曲折;西海岸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货流量大;地处国际航运通道。

(3)“胶锡地带”拥有橡胶生长的完美自然条件,据此判断橡胶的生长习性。

指出中国海南岛橡胶种植区与之相比有何不利气象气候条件?

喜高温、高湿、静风、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

海南岛:

台风多发、热量不足。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喜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

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凭祥(位置见下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

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产地;(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

(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阅读关于缅甸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月28日中缅原油管道工程(缅甸段)宣告建成,该管道(缅甸段)全长771千米,设计输油量达每年2200万吨,该管线起自缅甸马德岛,从云南瑞丽进入我国。

材料二 缅甸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下表为该国接受外国投资比重最大的行业及国家。

(1)归纳缅甸的水稻种植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特点:

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河流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原因:

地处冲积平原、三角洲,地势平坦,利于水稻耕作;

较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种植;

沿河,灌溉便利;

北回归线以南,热量较充足,

雨热同期(或水热充足),利于水稻生长。

(2)试分析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建成后对我国能源安全方面的有利影响。

可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增加油气运输量;不受天气、气候影响;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等。

(3)据材料分析缅甸近年来重点发展行业的产业特征及原因,并就中缅两国经济交往对双方带来的有利影响作简要说明。

缅甸重点发展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两大产业,尤其是在对各类资源开发及旅游业的发展上有较大比重,主要由于该国各类矿产资源丰富,并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期。

缅甸:

获得中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中国:

利于资金、技术的输出;从缅甸获得资源(和能源);扩大市场;促进本国经济持续发展。

例3:

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表1和图9所示。

方案

经过主要城市

总长度

新建长度

东线

曼谷一金边一胡志明市一河内一昆明

5520

433

中线

曼谷一万象一昆明

4180

1245

西线

曼谷一仰光一昆明

4321

1017

1、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请分析其有利因素有哪些?

运营里程长;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铁路主要经过平原;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

2、东线所经过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试分析其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位于热带多雨地区、水热条件好;人口稠密、劳力资源丰富;有悠久的耕作历史、种植经验丰富。

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主要制约因素是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