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遗传的细胞基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4315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遗传的细胞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遗传的细胞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遗传的细胞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遗传的细胞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遗传的细胞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遗传的细胞基础.docx

《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遗传的细胞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遗传的细胞基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遗传的细胞基础.docx

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遗传的细胞基础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7遗传的细胞基础

一、选择题

1.(2013·海南高考·T12)甲(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2)ATP由1分子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构成。

【解析】选D。

本题考查DNA、RNA、ATP的结构。

A项,甲含脱氧核糖,乙、丙中含核糖,故正确。

B项,甲中含三种脱氧核苷酸,乙中含三种核糖核苷酸,故正确。

C项,丙是ATP,是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故正确。

D项,乙是RNA,水解后得到核糖核苷酸,而丙是ATP,故错误。

2.(2013·海南高考·T13)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

(1)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2)T2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中的DNA病毒。

【解析】选D。

本题考查T2噬菌体的结构、病毒的增殖特点。

A项,核酸中的元素只有C、H、O、N、P,不含S元素,故错误。

B项,T2噬菌体寄生在细菌中,不能寄生在酵母菌中,故错误。

C项,任何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中的一种,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故错误。

D项,T2噬菌体作为病毒,只能在寄主细胞中增殖,故正确。

3.(2013·江苏高考·T8)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

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

(2)根据染色体行为,如是否联会,判断细胞分裂方式。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

A项中,图中1和2、3和4等分别是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故错误。

B项中,图中细胞没有进行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故错误。

C项中,1和2、3和4正在进行染色体交叉互换,可以判断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1和2是同源染色体,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二者会相互分离,故正确。

D项中,1和3是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是随机的,因此二者可能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也可能不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故错误。

4.(2013·江苏高考·T9)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  )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少,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放大倍数的含义是长度和宽度的放大倍数,视野区域细胞数目的多少代表了面积。

(2)高倍镜下观察,调焦时禁用粗准焦螺旋。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A项中,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避免损坏物镜,故正确。

B项中,性母细胞较少,应该把视野调暗,故错误。

C项中,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而应该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故错误。

D项中,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看到的细胞数应该减少,故错误。

二、非选择题

5.(2013•北京高考•T30)(18分)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

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

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

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

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G基因与质粒重组,需要的两类酶是   和 。

将重组质粒显微注射到斑马鱼   中,整合到染色体上的G基因  后,使胚胎发出绿色荧光。

(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

①亲代M的基因型是    (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DDgg    b.Ddgg

②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    (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DDGG  b.DDGg  c.DdGG  d.DdGg

(3)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   (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   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

通过记录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与胚胎总数,可计算得到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算式为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1)不仅要知道基因工程操作需要的基本工具,更要注意问的是工具酶。

(2)不仅要知道目的基因导入动物时的受体细胞,更要注意题目是对斑马鱼的考查。

(3)明确生物性状表现受基因控制,会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推知亲本基因型。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为基因工程和遗传规律,以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

(1)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需要两类工具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动物细胞工程的受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

(2)由于出现了绿色荧光(D_G_)和红色荧光(ddgg)的子代胚胎,则亲代M中必定均含有d、g基因,同时可推出M和N的基因型分别是Ddgg、DdGg,由此可知第一问选b,第二问选b、d。

(3)由题可知,D与G是连锁遗传的,再由第

(2)题的分析可知,其基因型如下图(左)所示,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红•绿荧光胚胎,除非亲代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形成如下图(右)所示的情况。

若亲代N产生的配子中重组的配子(dG和Dg)占的比例为x,则dG占的比例为x/2,又因亲代M产生Dg、dg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则可知子代胚胎中红•绿荧光胚胎的概率为x/4,即x/4=(红•绿荧光胚胎数量/胚胎总数),可推出重组的配子比例为:

4×(红•绿荧光胚胎数量/胚胎总数)。

答案: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受精卵 表达 

(2)①b ②b、d

(3)N 非姐妹染色单体4×(红•绿荧光胚胎数量/胚胎总数)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6免疫调节

一、选择题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关注以下三点:

(1)免疫细胞的种类。

(2)免疫细胞的分布。

(3)抗体的分泌原理。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细胞的种类、分布等。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等,吞噬细胞为免疫细胞,A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B正确;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C正确;抗体为蛋白质,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D正确。

2.(2013•四川高考•T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以下两点:

(1)病毒是一种病原体,进入机体时需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

(2)病毒感染人体过程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起作用。

【解析】选C。

本题以H7N9热点为命题背景,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易混易错知识的辨析。

A、B、D项,病毒侵入人体后,先经过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并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部分抗原刺激B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并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故均正确;C项,浆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故错误。

3.(2013•大纲版•T3)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

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

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HIV属于RNA病毒,其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

(2)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寄生生物,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增殖和代谢。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病毒的结构、组成和人体免疫等知识。

HIV是病毒,必须严格寄生在活细胞内,A错误;病毒无任何细胞器,B错误;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使人体免疫力大大降低,C错误;HIV通过人体的血液可运送到人体各处,D正确。

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逆转录的概念:

以RNA为模板,合成的产物是DNA。

(2)应正确理解HIV对实验药物“敏感”的含义:

如果敏感,则药物可大量杀灭病毒,HIV数量急剧减少。

【解析】选D。

本题以实验动物感染HIV为命题线索,综合考查生物的特异性免疫知识。

由图甲可知,HIV的遗传物质为RNA,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逆转录形成DNA,最后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故A正确;图乙横坐标为感染时间,纵坐标为抗HIV抗体水平,说明在HIV感染宿主的过程中,有抗体的生成,而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机体进行体液免疫,故B正确;图丙中,T细胞数量受HIV影响而减少,当加入实验药物a后,T细胞数量增加,说明实验药物a对HIV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保护T细胞不被HIV破坏,即HIV对实验药物a敏感,故C正确;图丁中,加入实验药物b后,HIV的数量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说明实验药物b不能抑制HIV的繁殖,即HIV对实验药物b不敏感,故D错误。

5.(2013•重庆高考•T4)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解题指南】本题应注意区分“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

前者是外界抗原二次入侵时机体表现的强烈反应,而后者是机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而使“敌我不分”。

二者都属于免疫过度,但本质不同。

【解析】选B。

本题以常见的青霉素过敏为背景,综合考查人体免疫相关知识。

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是机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所致,A项错误;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会产生相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