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2922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Word下载.docx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Word下载.docx

六原子共平面

平面正六边形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难溶于水

用途

优良燃料,化工原料

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溶剂,化工原料

主 

要 

化 

学 

性 

烷烃:

甲烷

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 

(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种)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烯烃:

乙烯

①氧化反应 

(ⅰ)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l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 

+HBr

+HNO3――→ 

+H2O

③加成反应

+3H2――→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

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子式可不同

结构

相似

研究对象

化合物

单质

原子

6、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

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11起汉文数字表示。

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正丁烷,异丁烷;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

(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

(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

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CH2-CH3 

CH3-CH-CH-CH3

2-甲基丁烷 

2,3-二甲基丁烷

7、比较同类烃的沸点:

①一看:

碳原子数多沸点高。

②碳原子数相同,二看:

支链多沸点低。

常温下,碳原子数1-4的烃都为气体。

二、烃的衍生物

1、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较

饱和一元醇

饱和一元醛

饱和一元羧酸

CnH2n+1OH

CnH2n+1COOH

乙醇

乙醛

乙酸

CH3CH2OH

或 

C2H5OH

CH3CHO

CH3COOH

官能团

羟基:

-OH

醛基:

-CHO

羧基:

-COOH

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俗名酒精,与水互溶,易挥发

(非电解质)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俗称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作燃料、饮料、化工原料;

用于医疗消毒,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5%

有机化工原料,可制得醋酸纤维、合成纤维、香料、燃料等,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①与Na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与Na的反应(与水比较):

①相同点:

都生成氢气,反应都放热

②不同点:

比钠与水的反应要缓慢

结论:

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但没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②氧化反应 

CH3CH2OH+3O2―→2CO2+3H2O

(ⅱ)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

可以被O2氧化成乙醛(CH3CHO)

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消去反应

CH3CH2OH――→CH2=CH2↑+H2O

氧化反应:

醛基(-CHO)的性质-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H2O 

+2Ag↓+3NH3↑

(银氨溶液)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砖红色)

醛基的检验:

方法1:

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

方法2:

加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加热至沸有砖红色沉淀

①具有酸的通性:

CH3COOH≒CH3COO-+H+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活泼金属,碱,弱酸盐反应,如CaCO3、Na2CO3

酸性比较:

CH3COOH>

H2CO3

2CH3COOH+CaCO3=2(CH3COO)2Ca+CO2↑+H2O(强制弱)

②酯化反应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酸脱羟基醇脱氢

三、基本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种类

代表物分子

糖类

单糖

CHO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果糖

双糖

蔗糖

C12H22O11

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能发生水解反应

麦芽糖

多糖

淀粉

(C6H10O5)n

淀粉、纤维素由于n值不同,所以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

纤维素

油脂

植物油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含有C=C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动物脂肪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C键,

蛋白质

NSP等

酶、肌肉、

毛发等

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

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 

(含有羟基和醛基)

①使新制的Cu(OH)2产生砖红色沉淀-测定糖尿病患者病情

②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工业制镜和玻璃瓶瓶胆

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水解反应:

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

生成葡萄糖

淀粉特性: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生成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颜色反应:

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鉴别部分蛋白质)

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味道(鉴别蛋白质)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的存在:

除了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得电子、被还原

2、金属冶炼的涵义:

简单地说,金属的冶炼就是把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

金属冶炼的实质是把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即+nM(化合态) 

0M(游离态)。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矿石的富集:

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单质(粗)。

(3)精炼:

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

(1)电解法:

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NaCl(熔融) 

2Na+Cl2↑ 

MgCl2(熔融) 

Mg+Cl2↑ 

2Al2O3(熔融) 

4Al+3O2↑

(2)热还原法:

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Fe2O3+3CO 

2Fe+3CO2↑ 

WO3+3H2 

W+3H2O 

ZnO+C 

Zn+CO↑

常用的还原剂:

焦炭、CO、H2等。

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

Fe2O3+2Al 

2Fe+Al2O3(铝热反应) 

Cr2O3+2Al 

2Cr+Al2O3(铝热反应)

(3)热分解法:

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2HgO 

2Hg+O2↑ 

2Ag2O 

4Ag+O2↑

5、 

(1)回收金属的意义:

节约矿物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3)回收金属的实例:

废旧钢铁用于炼钢;

废铁屑用于制铁盐;

从电影业、照相业、科研单位和医院X光室回收的定影液中,可以提取金属银。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Ca、Na、

Mg、Al

Zn、Fe、Sn、

Pb、(H)、Cu

Hg、Ag

Pt、Au

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

强 

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

弱 

主要冶炼方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富集法

还原剂或

特殊措施

强大电流

提供电子

H2、CO、C、

Al等加热

加热

物理方法或

化学方法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是一个远未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Cl、Na、K、Mg、Ca、S、C、F、B、Br、Sr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余为微量元素。

常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在传统海水制盐工业基础上制取镁、钾、溴及其化合物。

2、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蒸馏法的原理是把水加热到水的沸点,液态水变为水蒸气与海水中的盐分离,水蒸气冷凝得淡水。

3、海水提溴

浓缩海水 

溴单质 

氢溴酸 

溴单质

有关反应方程式:

①2NaBr+Cl2=Br2+2NaCl 

②Br2+SO2+2H2O=2HBr+H2SO4

③2HBr+Cl2=2HCl+Br2

4、海带提碘

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提取时用适当的氧化剂将其氧化成I2,再萃取出来。

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实验方法:

(1)用剪刀剪碎海带,用酒精湿润,放入坩锅中。

(2)灼烧海带至完全生成灰,停止加热,冷却。

(3)将海带灰移到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煮沸、过滤。

(4)在滤液中滴加稀H2SO4及H2O2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证明含碘的现象:

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2I-+H2O2+2H+=I2+2H2O

第二节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一、煤和石油

1、煤的组成:

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

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使其分解的过程,也叫煤的焦化。

煤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煤的气化是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3、石油的组成:

石油主要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4、石油的加工:

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

二、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

颗粒物(粉尘)、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和NO2)、CO、碳氢化合物,以及氟氯代烷等。

大气污染的防治:

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

调整能源结构;

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等。

(2)水污染

水污染物:

重金属(Ba2+、Pb2+等)、酸、碱、盐等无机物,耗氧物质,石油和难降解的有机物,洗涤剂等。

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控制、减少污水的任意排放。

(3)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

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大气沉降物、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控制、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2、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没有副反应,不生成副产物,更不能产生废弃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3、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2和NOx。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2F2)和NOx。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

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