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练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4193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练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专题练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专题练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专题练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专题练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练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x

《高考专题练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练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专题练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x

高三实验一轮检测专题考试

(1)

学科:

历史范围: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

01.(2017年全国新课标1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02.(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03.(2014年上海单科10)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限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

A.江浙行省B.宣政院C.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

04.(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05.(2016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06.(2016年海南卷单科历史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07.(2016年上海卷单科历史4)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

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

08.(2016年上海卷单科历史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根据提示,右表中应填入()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09.(2015年浙江卷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10.(2015年江苏卷历史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

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11.(2014年高考新课标1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12.(2014年新课标2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13.(2013年山东卷文综9)《周礼•考工记》载:

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14.(2013年新课标Ⅰ卷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15.(2013年浙江卷文综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来源:

学+科+网]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6.(2013年海南卷历史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17.(2013年上海卷历史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方国联盟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18.(2017年北京卷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9.(2017年北京卷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

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

20.(2017年全国新课标1卷25)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22.(2016年上海卷单科历史6)《读通鉴论》曰: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

23.(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4.(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5.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26.(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6)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

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27.(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3)1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

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

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

此事发生在

A.汉长安B.唐长安 C.宋汴梁D.元大都

28.(2016江苏卷单科历史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29.(2016年海南卷单科历史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30.(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31.(2013年北京卷文综13)读图7,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图7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32.(2013年山东卷文综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

33.(2013年重庆卷文综历史5)《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34.(2014年海南单科0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