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4032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卫生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卫生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卫生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卫生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经济学.docx

《卫生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经济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经济学.docx

卫生经济学

名词解释

1、卫生经济学:

就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医疗卫生领域中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的学科,就是一门具有交叉或综合性学科性质的医学社会科学。

2、卫生系统:

所有致力于卫生行动的组织、机构与资源,统称为卫生系统。

3、卫生行动:

凡就是对个人的卫生保健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其她非卫生部门与改善人民健康有关的活动,统称为卫生行动。

4、卫生系统的合理融资:

根据支付能力而非疾病的风险来分散每个家庭因支付卫生系统的花费而面临的风险。

5、需求:

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6、卫生服务需求:

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到的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

7、卫生服务需要:

就是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要保持或达到某种健康状况所必需获得的卫生服务数量。

8、需求表:

某种商品或服务在每一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其需求量的对应表。

9、需求函数:

用函数形式表达的价格、收入、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个人偏好等影响因素与需求量的关系。

10、需求曲线:

用图形表示的需求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11、需求定理:

一般情况下,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增加。

12、弹性:

就是指反应性。

就是经济学对经济活动变化进行分析的常用工具。

它表示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应变化的反应程度。

通常用弹性系数来反映弹性的大小。

13、弹性系数:

就是衡量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灵敏程度的指标。

公式:

因变量的相对变化/自变量的相对变化

14、需求的价格弹性:

就是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用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来衡量。

公式:

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价格弹性就是负数,表示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反。

15、需求的收入弹性:

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16、交叉弹性:

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就是某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与它的相对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17、效用:

人们从某一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中得到的心理满足程度的抽象衡量。

一般而言,消费量增加时总效用增加;当消费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如果再增加消费量,总效用反而下降。

18、边际效用:

指卫生服务消费增加(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减少)量。

1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其相应增加的总效用比前一个消费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增量要小。

即总效用增长呈递减趋势。

20、消费者均衡:

在一定的收入与价格水平下,当消费者所选择的各种产品与服务的组合达到效用最大,这种选择就就是效用最大化选择,这时也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换言之,消费者均衡就就是消费者把自己的收入用于各种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总效用达到最大化时的状态。

21、无差异曲线:

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一条曲线。

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等于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取代另一种物品的比率,这个比率称为边际替代率。

22、消费可能线(预算约束线):

就是指在收入与价格既定前提下,消费者可能购买到的各种物品数量的最大组合。

在这条消费可能线上任何一点,消费者购买到的两种物品的支出总与都等于其总收入。

23、消费可能线的移动:

消费可能线就是由收入与价格决定的,如果收入或价格发生变化,会影响到消费者对物品的可能消费量,表现为消费可能线的移动。

24、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物品时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存在的差额。

25、供方诱导需求:

卫生保健提供者们拥有并且利用她们的信息优势去影响需求以谋取利益。

26、供给:

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7、卫生服务供给:

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

28、外部性:

指生产或消费对她人产生了不用支付报酬的好处或者就是不能索取补偿的坏处。

29、供给弹性:

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对于该商品或服务价格的敏感程度。

它表示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价格变化的相对关系。

30、供给弹性系数:

反映卫生服务攻击数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供给弹性一般就是正值,反映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计算公式: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31、生产要素:

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

32、生产函数:

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与所能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反映的就是各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量的关系。

3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保持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总产量在达到某一点后,继续追加该生产要素地投入将带来产量增加额的递减,及边际收益递减,这种趋势即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4、边际收益递减的前提:

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投入保持不变;技术水平不变;所使用的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就是可以改变的。

35、等产量线:

表示在保持技术不变与其她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提供统一数量产品或服务的两种要素投入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36、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

表示在既定成本与要素价格的条件下,生产者购买两种不同生产要素数量的组合轨迹。

它反映了生产者进行生产的限制条件,即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花费不能大于或小于她所拥有的既定成本。

37、扩展线(规模曲线):

连接各生产者均衡点的曲线。

它就是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的途径,反映了生产要素价格不变时使产量发生变化的两种要素的比例。

38、市场:

狭义的市场就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的市场就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与。

就是联结生产、交换与消费的纽带。

就是商品经济关系得以实现得必然途径与基本形式,就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

39、市场机制:

就是由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指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各种市场组合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自行调节的组织功能、方式与规律的体系,以及通过这些机能、方式与规律的作用而形成得维系、支配与推动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内在功能与动因。

40、卫生服务:

就是卫生部门为了一定目的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过程。

41、卫生服务市场:

就是指卫生服务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由卫生服务生产者提供给卫生服务消费者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与。

42、公共产品:

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与受益上的非排她性的产品。

43、必需消费品:

人人都应该得到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44、特需消费品:

根据人们的消费能力与消费偏好自由选择的卫生服务。

45、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市场机制对经济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的丧失,这就是市场本身的不完善或缺乏必要的条件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

46、政府职能:

根据国家形势与任务而确定的政府的职责及其功能,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要活动的方向、方式与作用,就是国家本质的外部表现。

47、政治职能:

亦称统治职能,政治职能就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

48、经济职能:

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

49、文化职能:

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

它就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50、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即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

这类事务一般具有社会公共性,无法完全由市场解决,应当由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加以引导、调节与管理。

51、政府失灵:

政府原本希望用“瞧得见的手”来办“瞧不见的手”办不好的事情,结果却发现“瞧得见的手”把事情办得更糟。

用经济学的话来讲,就就是政府克服市场缺陷的效率损失已超过了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

52、寻租:

个人或团体为了争取自身经济利益而对政府决策或政府施加影响,以争取有利于自身的再分配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即不增加任何社会财富与福利)

简答

1、卫生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条件

(1)医疗问题的社会化

(2)卫生保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

(3)医疗市场的特殊性:

产出的不确定性;医生作为代理人的自利行为等

(4)卫生产业在经济体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人们可能购买了更多的卫生服务;人们可能购买了高质量的服务;卫生保健服务的通胀率可能高于日常产品的通胀率)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与回答的问题

如何公平有效的分配卫生服务,满足人们的健康权利要求,就是卫生经济学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卫生经济研究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在面临教育、住房等诸多其她需求的情况下,政府就是否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卫生服务领域?

(2)投入到卫生领域的资源,应该如何分配,该向那些群体倾斜?

(3)在确定了配置原则后,找到一个在人群中有效分配资源的方法或方法体系。

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就就是卫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3、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卫生系统与卫生行动

(2)卫生系统的四大职能:

提供服务,资源开发,资金筹集,

管理制约(3)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4、卫生系统的四大职能:

(1)提供服务:

提供或施予个人或非个人的卫生服务

(2)资源开发:

开发必要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以使这种服务成为可能

(3)资金筹集:

增加与积累收益用于购买设备

(4)管理制约:

担当委托给她们的资源、权力与期待的管家。

深刻影响其她三个方面。

5、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1)获得良好的健康,包括总体健康状况、人口的健康分布两个方面。

死亡率指标(婴儿、5岁以下儿童、孕产妇)

疾病负担:

DALYS(经残疾率校正的生命年)损失数

寿命:

DALE(经残疾率校正的期望寿命)

判断卫生系统成就的价值,不仅应考虑平均或总体的水平,还应该了解就是否每一个人都具有大致相同的预期寿命。

(2)对人们合理期望的反应性

反应性就是卫生系统的产出之一,它就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与适当的反映,与病人满意度不就是同一个概念。

①尊重个人基本人权。

尊重人类的尊严:

不能侮辱或贬低患者;不能消灭具有某个遗传缺陷的个体,或禁锢传染性疾病患者。

保密性或隐私权:

病人接受卫生服务的情况应得到保密;与医务人员的谈话应得到保密。

:

自主权或自主性:

病人或其监护人参与做出自己健康选择的自主权(治疗方案选择、治疗措施的认同)。

②以病人为中心或用户导向

及时性:

到达机构的时间、检查化验时间、处理急诊、非急诊病例等候的时间合理。

社会支持:

获得社会支持网络(家庭与朋友)的照料。

优质服务:

基础设施质量(清洁的环境、足够的空间、良好的通风、卫生的食品等。

选择性:

自由选择提供保健服务的个人与组织。

贫困者的期望值可能低于富裕者。

(3)筹资或财务分担的公平性

6、支付卫生保健的方式存在的不公平

(1)使家庭面临庞大的意外开支(现金支付而非某种形式的预付);

(2)采用累退而非累进的支付方式(有支付能力者中贫困者家庭花费的比例高于富裕者家庭)。

7、卫生经济学研究领域与内容

(1)卫生费用研究(卫生筹资研究)包括筹资原则、筹资水平、筹资方式、筹资渠道等。

(2)卫生保健制度与公共卫生体制研究(3)卫生资源配置研究(4)卫生资源利用研究

(5)卫生经济政策研究(6)基础理论研究(7)经济学发展趋势

8、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

(1)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

(2)分析性研究(实证研究或规范研究)(3)评价性研究(规范研究)

9、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发现问题、科学决策、政策改进

10、卫生经济研究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

(1)不确定性问题。

既有供方的也有需方的不确定性;卫生领域的不确定性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