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二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7112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川二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山川二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山川二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山川二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山川二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川二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川二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川二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川二桥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十五)桥面泄水孔‥‥‥‥‥‥‥‥‥‥‥‥‥‥‥‥‥‥‥‥32

四、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2

五、安全技术措施‥‥‥‥‥‥‥‥‥‥‥‥‥‥‥‥‥‥‥‥‥‥‥33

六、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36

一.桥梁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的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全州(才湾)至资源(梅溪)公路工程(山川至梅溪段)№2合同段招标文件、参考资料、总监办下发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写要求和格式》等资料。

2.全州(才湾)至资源(梅溪)公路工程(山川至梅溪段)建设办公室提供的有关一阶段施工设计图纸、建设办下发的有关文件要求等资料。

3.交通部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公路工程施工定额、概预算编制办法。

4.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5.项目部拥有的科技工艺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布置,节约施工临时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不破坏植被。

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

7.严格执行交通部颁发现行的和施工合同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二)编制范围

全州(才湾)至资源(梅溪)公路工程(山川至梅溪段)№2合同段,起点桩号K19+500,终点桩号K32+000,设计里程全长12.483Km范围内的工程,内容包括路基工程、桥梁、涵洞工程、路面工程、防护工程、排水工程等,达到交通部颁发的现行的交付验收标准,并办理交验为止的全过程。

二.工程概况

(一)桥梁说明

项目说明:

全州境内路线全长52.019315公里,N0.2合同段为起点桩号K19+500,终点桩号K32+000,全长约12.483公里。

设计新建山川二桥为中桥,长88.08米,桥面标准宽度:

7.5m净宽+2×

0.5m墙式护拦=8.5m。

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桥1/100。

工程地点:

本标段属于全州县才湾镇山川范围。

建设单位:

桂林市公路管理局

监理单位:

广西桂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南宁市新点线交通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环境

1.地形、地貌

全州县地处广西东北部,公路正线总体呈东—西走向,主要山脉为南岭山脉,又为“五岭”的一部分,其南部、西北部及东南部地势较低平,中部为丘陵地带,湘江由南西往北东流纵贯县境,湘江两岸呈狭长的丘陵---盆地,俗称“湘桂走廊”。

县境西北部的真宝顶,海拔2123.4米,为广西第二高峰,屹立于才湾镇境内。

石塘境等到地地势较低平,岩溶地形发育呈峰林谷地。

2.地层岩性

沿线出露地层主要有加里东期,其地层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K13+000~K52+448路段。

主要成分岩性为花岗岩,主要成分:

2.0m~3.0m内为黄色黄褐色含砂、角砾质粘土,下伏强-中风化白色或黑色中、粗粒花岗岩,分布在整个合同段路段。

3.地质构造

区域内褶皱主要有加里东褶皱、燕山期褶皱,加里东褶皱分布于越城岭,玉陛源口至龙水和海洋山等地,该期褶皱形成于志留纪之后,泥盆纪之前的广西运动,由元古界至下古生界的砂岩、页岩组成,形成构造基底的褶皱。

燕山期褶皱构造不甚发育,仅零星分布于咸水、石塘以北一带。

白垩纪以后的燕山运动形成,多构造向斜盆地。

岩石产状一般较平缓,继承印支期间向斜构造的特征,延伸方向多与印支期褶皱方向一致,一般为断裂所破坏而保留不全。

越城岭凸起长轴89公里,短轴26公里,轴向北东30度,轴心在真宝山附近。

该凸起是由于加里东期造山运动伴随而来的强烈岩浆活动侵入到凸起轴部,将上覆岩层或拱破而形成。

故在其东、北、南三个方向有震旦、寒武、奥陶各系分布,呈明显的侵入接触。

全州县境内断裂较发育,从加里东期至燕山期均有断裂发生,尤以后者为甚。

断裂多平行或斜交褶皱构造,故以纵断裂为主。

按断裂方向可分为北北东向、北东和并西三组。

资源县境内断裂构造特别发育,而且性质复杂,形式多样,特别是一些长期活动性大断层,对本区的构造发生、发展以及红色盆地形成起着控制的作用。

根据断裂方向组合形式和形成时期的先后,大体可分为前期断裂和后期断裂两大组。

4.地震

本项目所在区域路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均为0.35s。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本项目区域路段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桥梁结构按照6度区进行抗震措施设计。

5.气象

本项目路线所经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是广西气温最低,霜期最早,最长的区域,降雨集中在5~6月份,占全年雨量的34.5%。

雨季对路基、路面及人工构造物等施工均有一定的影响。

每年9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影响本区的气候主要为洪涝。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区内的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施工周期,抓好旱季施工进度,重要工序避开雨季,加快施工进度。

6.河流及水文

本项目位于广西北部桂林市全州和资源县,区域内主要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

河流均属长江水系,沿线主要河流为资江。

地表水丰富,全州县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裂隙层间承压水,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及东南两河、石塘一带。

资源县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基岩裂水和碳酸裂隙岩溶水三大类,基本以潜水为主,主要分布于资江两岸河谷阶地。

路线附近的水库主要有天湖水库、放牛坪水库、鸡公凸水库,本项目未占用库区。

沿线地下水较丰富,主要是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岩裂隙岩溶水。

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分布于条带状的河谷一、二级阶地,除受大气降水补给外,在大部分地段与河流呈互补关系,局部还有地下水的补给。

该类潜水主要分布在沿线河流、河谷阶地。

基岩裂隙水,分布广泛,主要贮存于砂砾岩、板岩、灰岩、花岗岩构造裂隙中,基本以潜水为主,在断裂发育及有利构造部位为脉网状承压水,主要富集于岩体的外接触带、脉岩接触带及缓坡地带等部位。

从地质构造及地貌来看,主要分布在背斜及向斜翼部经溶蚀的构造裂隙中,局部受相对隔水层的影响为承压水,大部分为潜水,水量0.022-0.955m3/s,水位埋深5~27米。

区域内地下水水质良好,以中性水为主,PH值在5~7之间,多为淡水和软水,属于重碳酸钙型和碳酸镁型水,无有害元素,适合工程用水。

三.桥梁工程

(一)桥梁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本标段设计山川二桥为中桥,长88.08米。

桥梁设置情况见下表。

桥梁名称

中心桩号

跨数及跨径(跨-米)

桥梁长度(米)

结构类型

上部结构

下部构造

桥墩

桥台

山川二桥

K19+867

4-20

88.08

预应力砼简支箱梁

柱式墩、桩基础

肋型台、桩基础

(二)桥梁搅拌站、钢筋加工棚场地的建设

1.为了方便桥梁施工,钢筋加工棚场设立在山川二桥桥头K19+820处,桥梁搅拌站设立在K26+400处,按照场地标准化要求进行建设。

2.拌合站采用封闭式管理,门口挂项目部搅拌站牌,外侧采用钢管支架加彩钢瓦遮挡形式围挡,场地内采用20cm厚C20砼硬化处理,四周按照四周低、中间高的原则进行,排水坡度不小于1.5%,外侧设置排水沟,并设置沉砂井及污水过滤池,雨水或污水排经泄沉砂井及污水过滤池排除,拌合站水泥采用散装水泥罐,内设置搅拌站控制室采用板房搭设。

3.库房采用彩钢瓦搭设,并靠近搅拌站台,存放减水剂等物品,并建立详细的外加剂调拨台账。

4.钢筋加工采用数控设备加工,集中堆放及加工,加工完的钢筋采用配送方式,减少二次搬运;

钢筋加工棚用钢管立柱,上设轻钢棚架,铺彩钢瓦防雨,顶棚高度按大于7.0m搭设,四周不围挡,内分钢材存放区及加工区,并设置原材料堆放区、成品区、作业区、废料区等分区标示,分区储存台高于场地50cm,钢筋堆放区标示钢筋直径标牌,加工区按结构物钢筋编号分类堆放。

棚区内地面使用40cm厚碎石层,中间高,四周低,四周排水沟与拌合站联成排水体系。

5.预制场、搅拌站位置交通、水电均可满足施工需求。

6.钢筋棚及库房要设立消防器材,项目部建立消防体系及预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7.主要材料:

砂、碎石均在全州石场采购,按合同要求采用海磥P425水泥。

C40、C50高标号砼采P5.25水泥。

8.人员设备:

1个桥梁施工队伍,桥梁工程师1名,技术人员2名,工人20名。

钻孔机2台、15T吊机1台、强制式搅拌机1台、砼罐车1辆、钢筋加工设备1套、盖梁、箱梁模板各1套,张拉设备1套等满足桥梁施工要求。

计划桥梁开工时间:

2015年9月1日,完成时间2016年10月。

山川二桥场地布置图:

(三)测量定位

1.桥轴线的测设

(1)测设前将所使用的棱镜参数和当时的气象参数——温度和气压输入仪器,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修正。

(2)测设时将仪器置于桥轴线的一个控制桩上,瞄准另一控制桩,此时望远镜所指方向为桥轴线方向。

在此方向上移动棱镜,通过测距以定出各墩、台中心。

如在桥轴线控制桩上测设遇有障碍,可将仪器置于任何一个控制点上,利用墩、台中心坐标进行测设。

为确保测设点位的准确,测后将仪器迁至另一控制点上再测设一次进行校核,确保测量数据准确。

2.桥台纵、横轴线的测设

(1)桥台的纵轴线与横轴线垂直,测纵轴线时,桥台中心点上安置全站仪,以桥轴线方向为基准线测设90°

角,即为纵轴线方向。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恢复桥台的纵横轴线的位置,因此需要用桩标志将其准确标定在地面上(护桩)。

(2)为消除仪器轴系误差的影响,用盘左、盘右测设两次而取其平均位置。

在测设出的轴线方向上,于桥轴线两侧各设置2~3个护桩。

这样在个别护桩丢失、损坏后能及时恢复,并在墩台施工到一定高度影响到两侧护桩的通视时,能利用同一侧的护桩恢复轴线。

护桩的位置选在离开施工场地一段距离,通视良好,地质稳定之处。

(四)钻孔灌注桩施工

1.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平台搭设→埋设护筒→钻机定位→钻孔→泥浆循环→清孔→成孔→吊装钢筋笼→下导管(二次清孔)→浇筑混凝土。

2.桩位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主要用全站仪及水准仪。

根据待放桩位的中心坐标和附近两个互相通视的导线点坐标,利用全站仪即可放出桩位中心线,为便于检查复核,应在中心桩附近位置,在纵横方向上各设置两个保护桩。

3.场地准备

(1)旱处施工桥台桩基表面覆盖层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水中墩台桩基,首先进行围堰排水,围堰高度及层数根据施工时的水位情况具体确定;

场地为浅水时,采用筑岛法施工,筑岛面积按挖孔方法、机具大小等确定,高度应高出最高施工水位0.5~1.0米;

(2)桩基开挖前,先进行桩基的定位放样工作,放样工作根据桥梁中心线与桩的纵横轴线,再放样划出桩基的开挖范围。

开挖时桩基的尺寸较设计的平面尺寸每边各增加作业面,以便于支撑、排水与立模板。

4.护筒制作与埋设

(1)护筒的作用和一般要求

护筒具有固定桩位、引导钻锥方向、隔离地面水以免流入井孔的作用,保护孔口不坍塌,并保证孔内水位(泥浆)高出地下水位或施工水位一定高度,形成静水压力,以保护孔壁不致坍塌等作用。

护筒顶端高度对于陆地护筒,除满足施工要求外,应高出地面至少0.5m,以防杂物、地面水进入孔内,对于水中护筒,护筒顶应高出施工期间水位1.0m。

(2)护筒的制作

护筒是重复使用设备,要求坚固耐用,便于安装、拆除,且不漏水。

一律采用钢护筒,用5~10mm钢板制作,为增加刚度,防止变位,在护筒上下端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做成整体或两半圆式,利于安拆。

(3)护筒的埋设

护筒埋设工作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开端,护筒平面位置与竖直度准确与否,护筒周围和护筒底脚是否紧密不透水,对成孔、成桩质量都有重大影响。

埋设时,护筒中心轴线应对准测量标定的桩位中心,并严格保持护筒的竖直度,其偏差均应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护筒埋设要求准确、稳固、不变位,底部不漏水,能保持孔内水头稳定,形成静水压力,保护孔壁不坍塌。

5.泥浆制备

(1)制备泥浆的粘土选择水化快、造浆能力强、粘度大的粘土。

(2)本项目钻孔桩穿过的地层以粉质粘土、卵石、花岗岩、白垩系砾岩等为主。

根据本投标人经验,泥浆比重采用1.2~1.6。

采用投放粘土自行造浆法造浆。

(3)在砾岩、白云岩层中钻进时,易产生泥浆含砂量太高以致比重太大的情况。

可采用掏渣筒放入孔内将钻渣掏出,待含砂率和比重符合要求后,再补充水和相应的粘土,利用钻锥小冲击自制泥浆。

6.钻孔

(1)钻孔根据地质钻孔资料,本项目钻孔桩穿过的地层以粘土、卵石、花岗岩等为主,据此我们将采用冲击钻孔法成孔。

(2)钻机就位前,先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做好,包括机具设备的性能是否完好。

此外还要根据地质资料绘制钻孔地质剖面图,挂在钻机台上,以便在钻孔中对不同的土层调整冲程和合适的泥浆指标。

(3)在埋好护筒和备足粘土后,将钻机就位,立好钻架,对准桩孔中心,拉好缆风绳。

如有倾斜或位移,应及时纠正。

(4)初钻时,直接投入粘土,用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

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

为防止护筒脚在下步钻孔过程中漏浆,回填适当粘土和碎石,用冲击钻冲实,并形成坚固的泥皮护壁,钻至刃脚下1m后,可以正常速度钻进。

在开孔及低于护筒顶面30cm以防溢出,保护孔壁稳固。

(5)钻孔过程中须用检孔器检孔,每钻进4~6米、土层变化及更换钻锥前,都必须检孔。

7.清孔

清孔的目的是抽、换孔内泥浆,清除钻渣和沉淀层,减少孔内沉淀厚度,提高桩的承载力。

其次,清孔还为灌注水下混凝土创造良好条件,使测深正确,灌注顺利。

清孔工作要及时,保护孔壁稳固。

8.吊放钢筋笼

(1)清孔完毕,经工程师批准用检孔器对孔深、孔径和竖直度标高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即进行吊放钢筋笼。

(2)吊放钢筋笼要准确定位,保证桩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笼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在各项工作完成后,对钢筋笼进行固定,以免上浮。

9.灌注水下混凝土

(1)钢筋笼吊放结束,孔深和孔底沉淀物厚度检查符合要求后,应迅速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

(2)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直升导管法,混凝土隔水措施采用拔球法。

(3)首批混凝土储备量及漏斗高度均应通过计算确定,确保第一次灌注混凝土使导管底口的埋深深度。

(4)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工。

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的埋深深度。

(五)系梁、承台

1.在桥墩台系梁、承台基底铺设素混凝土垫层。

2.凿除钻孔灌注桩顶部砼并进行清理。

3.在其上支立模扳、绑扎钢筋,混凝土垫层也有利于施工排水。

4.系梁、承台施工时,加强排水,保持在无水的条件下进行系梁、承台钢筋绑扎、模板安装。

5.混凝土浇筑前将模板内杂物、已浇混凝土面上泥土清理干净,模板、钢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注应连续进行,所有混凝土均采用机械拌和。

(六)柱式墩台

1.在基础顶面准确放出墩台中线和边线,考虑砼保护层后,标出主钢筋就位位置。

2.将加工好的钢筋运到工地现场绑扎,在配置第一层垂直筋时,应使其有不同的长度,以符合同一断面筋接头的有关规定。

随着绑扎高度的增加,用圆钢管搭设绑扎脚手架,作好钢筋网片的支撑并系好保护层垫块。

3.条件许可时,可事先加工成钢筋网片或骨架,整体吊装焊接就位。

4.将标准钢模组合成分块模板片,板片高度及宽度视墩台身尺寸和吊装能力确定。

5.在墩身上每隔1~2米预埋钢板,再在钢板上焊接钢管连接件,以便搭设支架,在支架外布设防坠安全网。

6.为保证模板的使用性能和吊装时不变形,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事先进行认真的设计。

7.使用接装式模板修筑圆形墩时,可视吊装能力,分节组拼成整体模板,以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及安全。

8.统筹安排砼拌合站的位置,拌合站的拌合能力必须满足施工需要,原材料质量、砼施工配合比、坍落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9.砼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已浇砼面上泥土清理干净,模板、钢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的浇筑。

10.砼的运输采用砼输送车进行输送。

11.拼装式模板用于高墩台时,应分层支撑、分层浇筑,在浇筑第一层砼时,于墩台身内预埋支承螺栓,以支承第二层模板的安装和砼的浇筑。

12.砼浇筑时要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是否松动变形、预留孔、预埋支座钢板是否移位,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3.砼浇筑完成应适时覆盖洒水养生,预松模板拉杆透水养生,拆模后也可采用喷洒养生剂、圈套塑料养生。

(七)台身、侧墙施工

1.脚手架施工

台身施工的脚手架均采用双排脚手架。

2.选用材料

脚手架搭设选用Ф48×

3.5规格无缝钢管,采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连接。

用于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以4—6.5m为好。

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

有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禁止使用。

(1)钢管:

采用Ф48×

3.5焊管,材质Q235-A级,长度不超过6500mm(最大质量≤25kg)。

新钢管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资料齐全,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并涂刷防锈漆。

(2)扣件:

新扣件的生产许可证、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资料应齐全。

旧扣件应检查其外观,对有裂缝、变形的禁止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脚手板:

在使用人员密集、使用周期较长的部位,脚手板采用木板。

木板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宽度≥200mm,厚度≥50mm,两端用10~14号镀锌钢丝捆紧。

禁止使用腐朽的木板。

3.构造要求

立杆纵距1.5m,横距1.0m,大横杆步距1.8m,里立杆距结构边距离为35cm,以保证一定的操作活动空间。

上、下两根大横杆之间设一道护身栏杆。

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以减少立杆偏心受载,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三分之一。

扫地杆通长设置在距外架底部20cm处。

图1、脚手架纵横扫地杆构造

(1)立杆接长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时,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纵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横向水平杆下部,与立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其长度≥3跨。

纵向水平杆接长可对接也可搭接。

对接时:

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错开的距离≥500;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1/3倍跨。

搭接时:

搭接长度≥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100mm。

图2:

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3)横向水平杆

主节点处(水平杆与立杆连接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用直角扣件固定。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150mm。

在每跨跨中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以便支承脚手板。

对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悬挑长度距装修面≤100mm,最大不超过400mm。

(4)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或竹串片脚手板。

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脚手板的铺设可对接平铺,亦可搭接铺设,具体要求见下图:

图3: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图

(5)剪刀撑

剪刀撑的宽度≥6m,且≥4跨,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见下表。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º

45º

50º

60º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7

6

5

双排架的剪刀撑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和设置一道,并由底至顶边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15m。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

(6)作业层的栏杆和挡脚板设置

图4:

栏杆与挡脚板构造

4.脚手架施工技术要求

(1)搭设顺序

做好搭设的准备工作—→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或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大横杆—→安装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三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抛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牢,在装设两道联墙杆后方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护身栏杆和挡脚板—→立挂安全网

(2)拆除顺序

安全网—→护身栏杆—→挡脚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纵向支撑

(3)台顶部作业层平台脚手板铺设

施工时,作业层脚手板沿纵向满铺,做到严密、牢固、铺稳、铺实、铺平,不得有50mm以上间隙。

严禁留长度为150mm的探头板。

搭接铺设的脚手板,要求两块脚手板端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400mm,接头处必须在小横杆上。

(4)支撑体系

①纵向支撑:

为了增强脚手架的纵向稳定性和整体性,在脚手架纵向传力结构的外侧隔一定距离沿高度由下而上连续设置纵向剪刀撑。

在其两端和转角处设置剪刀撑宽度取3—5倍立杆纵距,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

—60°

范围内,最大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宜大于500mm。

②横向支撑:

每片脚手架在其两端设置横向支撑,并于中间每隔6个间距加设一道横向支撑。

③水平支撑:

没有铺板的水平桁架在二榀横向承力结构之间设置一根小横杆,其间距不宜大于1m。

必要时呈“之”字形连续布置。

(5)地基处理

脚手架地基落在回填土上。

回填土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夯填,分层厚度≤300mm,回填土的密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搭设前应将场地平整,将回填铲平,并距外脚手外侧立杆500mm设置浅排水沟。

(八)钢筋制作及安装

1.作业条件

(1)、熟悉桥梁设计图纸,明确各施工工序的做法。

(2)、进场钢筋必须有合格证、出厂证、型号规格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经试验合格后悉数进场。

2.钢筋接头焊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