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替代石油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6704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12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替代石油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XX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替代石油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XX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替代石油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XX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替代石油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XX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替代石油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替代石油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XX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替代石油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替代石油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替代石油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丹麦NIRAS公司关于######有机废弃物生产车用沼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丹麦政府PFP友好合作项目关于######有机废弃物生产车用沼气工程合作协议及合同附件

1.1.3.编制原则

●根据######城市有机废弃物产生情况和城市对车用沼气的需求状况,分析并确定本工程的建设规模。

●根据######有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替代石油示范项目的要求,结合现阶段国际上有机废物厌氧消化技术发展水平和国家相关产业技术政策要求,在丹麦政府发展援助项目支持下,采用丹麦NIRAS先进成熟的沼气生产技术,对######的有机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清洁能源。

选择国内环境工程经验丰富的青岛天人环境公司进行技术转化及设计。

●选择性能良好、运转可靠、高效节能的设备,便于运转管理、节省运行费用。

一体化、自动化、轻型化、大型化和国产化,以达到节省投资和减少占地的目的。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工程项目与环保、安全和公共卫生同时考虑,节能和环保综合利用,减少生产对环境和职工造成的危害。

●注重环境保护,设计中选用清洁生产工艺,确保工艺水的闭路循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三废”排放,同时采用行之有效的“三废”治理措施,贯彻执行“三废”治理“三同时”的原则。

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循环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一次水的用量。

1.1.4.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可研报告,对######公司有机废物生产车用沼气替代石油示范项目的工艺设计、工程设计、投资估算、财务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相应结论。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400万Nm3/年车用沼气生产装置及相应的辅助生产装置和配套的公用工程设施。

包括:

工程内部的预处理车间,消化罐控制室、锅炉房、生物脱硫间、沼气净化提纯车间、变配电室、管理区、原料存放池、其他附属设施以及工程外部的道路、供电等配套工程。

针对上述内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重点从市场、工程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其主要内容有:

(1)对产品市场需求进行预测;

(2)确定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3)确定工艺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并进行比选论证;

(4)落实原辅材料、燃料及动力供应方案;

(5)对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进行方案设计;

(6)提出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措施;

(7)制定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8)对项目投入资金进行估算,并制定筹资计划;

(9)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并作出结论。

1.1.5.主要规范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CJJ/T52-93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T86-200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生产卫生监督规定》2004.9.30;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GJJ27-200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

●《城市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GB/T19837-200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CB18918-200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HY003、3-91)

●《水质检测与分析》(HY003、4-91)

●《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3839-83)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2001年版)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

●《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

2001)

●《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

2000)

●《建筑设计规范》(GBJ15-88)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137:

2002)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井结构设计规程》(CEC13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J46-8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JGJ17-8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工业企业设计标准》(TJ36-79)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J16-87)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标准》(CJJ31-8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1)

●《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GBJ10-8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94)

●《电力装置技术条件》(JB2921-81)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08-92)

●《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GB2625-81)

●《控制室设计规定》(HG20508-92)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20509-92)

●《信号报警、连锁系统设计规定》(HG20511-92)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20512-92)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20513-92)

●《供水排水用铸铁闸门》(CJ/T3006-92)

●《钢闸门设计规范》(SDJ13-81)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

1.1.6.承办单位情况

############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集团成立于1993年,于1995年组建集团公司。

公司组建十余年来,以“致力绿色能源,创造碧水蓝天,建设宜居环境”为使命,经营领域涉及燃气、成品油、加油加气站、可再生能源、房地产开发等行业。

公司于2006年确立了“以能源为主导,以地产为基础,致力发展绿色能源”的总体发展战略。

在能源领域实施一体化战略路线,业务涵盖源头产品的生产与开发、物流及销售。

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绿色能源生产商与服务商。

公司下属的神州万象公司于2008年在美国成功上市。

2006年,######集团为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现状、开发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推进城市有机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国内新能源开发的一颗新星,######公司主营车用沼气工业化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等相关经营活动,现有员工30余人,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90%以上,中高级技术人员占50%以上。

1.2.研究结论

通过市场分析、技术方案论证、技术经济分析,初步结论如下:

1、############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电力、原料资源,以先进技术与管理优势作保障,建设400万Nm3/年车用沼气生产装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政策及地区发展规划。

2、工艺技术成熟可靠,设备先进,产品质量好,产品销路畅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公用工程配套合理,能满足工程要求,环保、节能设施完善。

4、本工程原料来源可靠,交通运输及供水、供电、供汽有保障,具备建厂条件。

5、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等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和当地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6、投资及效益

(1)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为6000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598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9万元。

本项目所需资金申请银行贷款1500万元,自筹4500万元。

(2)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8.36%,财务净现值3841万元,总投资收益率19.78%,投资回收期6.9年(含建设期),从财务评价看投资回收期较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基准指标,因而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通过上述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本工程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艺装备先进,技术成熟可靠,经济合理,具备建厂条件,并且项目建成后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建设是可行的。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生产规模

年处理有机废弃物

万吨

14.6

产品方案

2.1

车用沼气

万标方/年

400

2.2

液体有机肥

万吨/年

13.87

年操作天数

330

按8000小时计

主要原材料、燃料用量

4.1

原材料

吨/年

146000

4.1.1

人类粪便

91250

4.1.2

畜禽粪便

18250

4.1.3

餐厨垃圾

3650

4.1.4

屠宰垃圾

730

4.1.5

人粪污水

32120

4.2

燃料

4.2.1

吨标煤/年

260.58

公用动力消耗量

5.1

供水

最大用水量

立方米/小时

10

平均用水量

2

5.2

供电

装机容量

千瓦

590

年用电量

万度

288

5.3

供汽

最大用汽量

吨/小时

1.72

平均用汽量

1.5

“三废”排放量

6.1

废水

6.2

废气

标方/小时

160

6.3

废渣

七、

运输量

7.1

运入量

146365

7.2

运出量

143445

全厂定员

30

其中:

生产工人

22

技术人员

3

总占地面积

公顷

5.52

全厂建筑面积

平方米

3177.51

十一

全厂综合能耗总量

7179080

十二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吨标煤/单位产品

17947.7

十三

工程总投资

万元

6000

13.1

固定资产投资

5981

(1)建设投资

5881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3)建设期贷款利息

100

13.2

流动资金

19

十四

年销售收入

1987.9

十五

年总成本

666.07

十六

年利润总额

1298.88

十七

年销售税金

18.70

十八

财务评价指标

18.1

投资收益率

%

19.78

18.2

静态投资回收期

6.0

含1年建设期

18.3

动态投资回收期

6.9

18.4

财务内部收益率

18.36

18.5

财务净现值(i=8%)

3841

十九

清偿能力指标

人民币贷款偿还期

5

1.4.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4.1存在问题

(1)项目原料主要靠环卫部门收集、运输,不仅仅没有收集、运输成本,而且政府还给予补贴。

所以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别是厨余垃圾,因为有机物含量高,产气量大,但因为部分养殖户违反国家政策,采用厨余垃圾喂猪,致厨余垃圾收集困难,需要政府执法部门提高执法力度,保证原料供应。

(2)项目生产能力相对较小,固定生产成本偏高。

(3)肥量大,而农民用肥季节性比较强,沼肥的贮存难度较大。

如处置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1.4.2建议

(1)项目开工建设前与政府有关部门签订原料供应协议、原料补贴协议。

(2)项目要考虑寻求其他原料,扩大产能。

******是农业大省,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丰富,可以考虑用作项目原料。

随着国内秸秆产沼气技术研究的进展,国内丰富的农业废弃物必将应用于沼气生产。

因此,项目设计和选址时,各工序应预留扩能用地。

(3)项目建设前,依托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沼肥利用培训,作出沼肥利用、储存规划。

与周边农村签订好沼肥供应协议、沼肥储存协议,变集中储存为分散储存。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众多,能源却相对匮乏。

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开发新能源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

据统计结果显示:

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石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0.4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4%,天然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4490亿立方米。

占世界天然气可采储量总量的1.2%;

煤炭剩余可采储量1145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2.6%等。

就可采储量而言,有关专家估计,若按目前的开采水平,我国石油资源和东部的煤炭资源将在2030年耗尽。

就质量而言,我国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按各种燃料的热值计算,在目前的探明储量下,世界能源资源中,固体燃料和液体、气体燃料的比例为4:

1,而我国则远远落后于这一比值。

目前,在世界能源产量中,高质量的液、气体能源所占比例为60.8%,而我国仅为19.1%。

2006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9.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

其中,煤炭消费量18.7亿吨,原油2.9亿吨,天然气415亿立方米。

从人均水平来看,2006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1.08吨油当量,为世界平均水平1.63吨油当量的66%,是美国人均8.02吨油当量的13.4%,日本人均3.82吨油当量的28.1%。

从能源结构来看,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

这些只是部分能源消费情况,其形势不容乐观。

虽然近年来,中国天然气需求平均增速高达11%~13%。

2005年天然气产量达49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9%。

2006年1-3月,全国天然气生产总量为159.2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3%,同比涨幅比去年同期提升13.9个百分点,2006年3月当月全国天然气生产总量52.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5%,比去年同月提升了3.7个百分点,比2月份下降了16.6个百分点。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

但是,天然气的生产增长却远低于需求增长。

目前中国天然气50%的对外依存度必将带来能源安全隐患,最终演变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面对国家这样的能源现状,触目惊心的数据,提醒着我们应更冷静、更客观地面对中国的能源问题。

人们不能再大手大脚的对待现有的能源,更应该从现在起积极寻找可替代的再生能源。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2.2.1.车用燃料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

汽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根据国际银行研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2000美元时,小汽车拥有量增长进入高峰期。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这标志我国已经开始进入“汽车时代”。

2005年,我国拥有机动车3500万辆,预测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5669万辆和13103万辆。

但是,在走向汽车社会的进程中,我国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我国机动车消耗的石油已占全国石油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

据预测,2010和2020年机动车的燃油需求分别为1.38亿吨和2.56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占世界总耗量的11%),同时,也是石油进口国。

2005年我国石油消耗的40%来自于进口,预计2010年将达到70%,而我国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只可再用23和42年。

机动车燃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剧了我国本来就已经十分紧张的能源问题,它对我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次是来自环境方面的问题。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也日趋上升。

据国家环保总局预测,2005年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达到了79%左右,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

由于上述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双重问题,开发新的、洁净的和可再生的车用替代燃料就成了急迫的需要。

2.2.2.车用替代燃料现状

近年来,各国都开展了许多的研究,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车用替代燃料有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醇燃料、太阳柴油、生物柴油、二甲醚等。

其中,大力发展燃气汽车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受到了各国普遍的重视。

据报道,以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作为车用燃料时,可综合减少废气污染物排放70-80%左右,对改善环境非常有利。

因此,在环境要求较高和燃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以CNG和LPG作为燃油的替代燃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燃气资源的短缺,现有的资源和供气系统不足以满足快速增加的需求,进而导致燃气价格的持续升高,并加剧了燃气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天然气和液化气都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其资源量总是在逐渐减少的,且随着资源量的减少和需求量的增加,其价格必然呈现升高的趋势。

这几年,天然气和液化气价格的攀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并且由于国家的政策是优先保障民用,在燃气短缺的情况下,其他行业可能面临停业的困境。

因此,通过新技术,寻找新的可替代的车用燃气是市场急迫的需要。

2.2.3.车用沼气替代汽油做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

车用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含量在90-97%之间,还有少部分的二氧化碳、硫化氢、氧、氮等杂质,其组成与天然气十分接近。

因此完全可以应用到燃气汽车上。

利用厌氧消化技术把废弃物转化成沼气,再通过净化提纯生产车用沼气,以替代CNG和LPG是一条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解决途径。

它不仅可生产可再生、清洁能源-车用沼气,而且还可以解决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产有机肥料,具有多方面的效益。

2.2.4.我国发展车用沼气项目的原料条件

车用沼气的生产原料是各种有机废弃物,其来源非常广泛,例如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粪便、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厨余垃圾、食品加工废弃物和市政污泥等。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5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为1.5亿吨。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作物秸秆年产生总量在7亿吨左右,畜禽粪便排泄量在20亿吨/年左右。

此外,全国各地建有许多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市政污泥量也很大。

这些废弃物目前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如果能够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作为原料,通过厌氧消化技术生产车用沼气,则既可解决废弃物污染问题,又可生产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对改善环境、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5.######城市发展的需要

######是******省的工业城市和全国的旅游城市,城市综合实力的提高,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只有实现环境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才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根据######新修编的总体规划,城市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80%以上。

由于长期以来环卫部门在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基础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