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基础》部分答案.docx
《《油气田开发基础》部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田开发基础》部分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气田开发基础》部分答案
2012年《油气田开发基础》课内作业答案
1石油有机成因说,
(答案来自XX)石油成因的一种假说,这种假说认为,石油是在地质时期中生物死亡后,有机物分解而形成的。
石油有机成因假说的主要依据是:
①石油馏分具有旋光性(见石油)。
生物有机质普遍具有这种旋光性,而无机质则普遍不具有这种旋光性。
②现代沉积物及古代沉积物中都含有构成石油的各种烃类化合物(由碳和氢两种元素构成的有机化合物,也称碳氢化合物)。
而且,所有活的有机体都含有烃类。
此外,还在石油中相继发现了许多具有生物成因标志的有机化合物,如卟啉、姥鲛烷、植烷及甾烷等。
③实验表明,组成动植物机体的组分,在适当条件下,可不同程度地生成烃类化合物。
④在介壳化石、碳酸盐岩晶洞及泥岩中的砂岩透镜体等封闭空间中含有石油。
显然,这些石油只能起源于这些沉积物中有机质本身。
⑤世界上99%以上的油气田都分布在沉积岩区,这些沉积岩中都存在富含有机质的细粒沉积物。
而且,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与有机成因矿产煤及油页岩的分布,不仅在地质时代上相互有关,而且在空间分布上,往往呈明显的相变关系。
2石油无机成因说,
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深处形成,后来沿着大断裂渗透到地壳上部,或者在天体形成的时候,在地壳冷凝时以“烃雨”的形式降落下来,后聚集成油气藏。
其基本观点还是:
石油和天然气是在底下高温高压环境下由无机物形成而非由有机物形成。
3沉积有机质,
随无机质点一起沉积并保存下来的生物残留物质。
4干酪根,
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质溶液的分散有机质。
5生油窗,
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够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的主要生油时期,这一时期叫生油窗
6成熟点,
7门限温度,
有机质进入大量生成油气的界限。
对应的温度为门限温度,对应的深度称为门限深度。
8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就是指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的关系。
9填隙物,
(注:
这个答案不完全,缺乏定义,在第四章课件上)杂基-细小的碎屑,
与碎屑颗粒同时沉积。
胶结物-化学沉淀物质,成岩期的产物。
11胶结物,
胶结物-化学沉淀物质,成岩期的产物。
12生油层,
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称为生油层。
13储集层,
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就称为储集层。
作为储集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容纳流体的储集空间,即孔隙;-储能
2)具有渗滤流体能力,即孔隙是连通的,流体在其中可以流动。
-产能
14盖层,
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保护层。
15二次运移,
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
包括了成藏前油气在储层或输导层内的运移,也包括了油气藏破坏以后的运移。
16二次运移通道,
(注:
这个答案不完全,在第五章课件上)纵向上:
裂缝和断层;横向上:
储层孔隙及不整合面
17初次运移,
油气从烃源岩向储集层的排出
18初次运移通道,
19圈闭,
尤其刚刚生成时,常常呈分散状态,分布于地层中,若不能集中起来是不能形成油气藏的。
只能当这些分散的油、气在剩余压力的作用下云移到储集层,在储集层中受浮力和水动力等作用继续运移,遇到适宜的场所聚集起来才能形成油气藏。
我们把这种适合油、气聚集、能够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
20溢出点,
流体充满圈闭后,开始溢出点。
21闭合高度,
圈闭溢出点到圈闭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或圈闭最高点与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
22油气藏,
油气在单一圈闭中
23含油边界,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
如果只有油,则称为油藏;如果只有气,则称为气藏,如果同时聚集了油和气,则称为油气藏。
24含水边界,
(没有找到定义,但是有含有边界定义,貌似这个更重要:
含油边界是油-水界面与储层顶、底交线。
与储层顶面交线叫外含油边界;与储层底面交线称内含油边界。
含油边界所圈定面积为含油面积。
)
25底水油气藏,26边水油气藏,
(没有油藏概念,只有滴水汴水概念)底水:
如果油气藏高度小于储层厚度时,内含油边界就不存在了。
油气藏的下部全为水,这种水称为底水。
边水:
如果储层厚度不大,或构造倾角较陡,油气藏高度大于储层厚度时,水在内含油气边界以外,围绕在油气藏的四周,这种水称为边水。
27油气田,
油气藏是指受局部同意构造面积控制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若只有油藏,则称油田,只有气田称为……同时有称为……
28油气聚集带,
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29构造油气藏,
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而形成的圈闭-构造圈闭。
油气在构造圈闭中聚集,就形成了构造油气藏。
30地层油气藏,
储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为地层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
油气在其中聚集就成为地层油气藏。
31岩性油气藏,
岩性圈闭是指储集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成为岩性油气藏。
32复合油气藏,
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起封闭作用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形成复合油气藏。
33剩余油,
油田开发过程中尚未采出而滞留在地下油藏中的原油。
34层间矛盾,
35层内矛盾,
36平面矛盾,
37体积波及系数,
38驱油效率,
39宏观剩余油,
40微观剩余油,
41微观剩余油并联模型(双孔隙模型),
42微观剩余油串联模型(单孔隙模型),
43地质剖面图,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油气田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
垂直构造轴线为横剖面图;平行构造轴线为纵剖面图;油气田地质剖面图主要反映构造、地层、油气水分布。
根据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构造剖面图、储层剖面图和油藏剖面图。
44构造剖面图,
45储层剖面图,
46油藏剖面图,
47沉积相,
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特征的组合。
48标志层,
49标准层,
标准层是指油层剖面上岩性稳定、厚度不大、特征明显、分布面积较广的岩层。
具有等时性和易于识别的特点,如:
碎屑岩剖面中的稳定泥岩段碎屑岩中夹有的致密薄层灰岩薄的黑色页岩层煤层碳酸盐岩石膏夹层和泥岩夹层:
陆源碎屑岩中的凝灰岩层
50关键界面,
51油层对比,
(不完全)油层对比是以“同一沉积范围内,同一时代沉积物具有相似的沉积特征”做为分层对比地质理论依据。
52小层,
以非渗透性岩层分隔开的油气层划为一个小层,同一小层内可包含数个单层。
53单砂体,
54油砂体,
55钻遇率,
钻遇指定砂层的井数占总钻井数的百分数。
(表示在一定井网条件下对砂体的控制程度)
56异常地层压力,
在正常情况下,油藏地层压力与埋藏深度计算的静水压力相当。
但根据国内外大量计算表明,二者并不相等,不大则小,这种现象称为一长压力
57地温梯度,
在地表恒温带以下,深度每增加100米地温的增加值。
GT=100(T-t)/(H-h)式中,GT—地温梯度,℃/100m;H—测温点的深度;h—恒温带的深度T—深度为H处的地层温度,℃,t—恒温带的温度,℃,
(对比记忆:
2)地温级度是地温每升高1℃时,深度的增加值。
实际是地温梯度的倒数。
DT=(H-h)/(T-t))
58折算压力,
油层真实压力折算到某一基准面上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由测压面到折算基准面的液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
59地质储量,
是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集层中油气的总量
60表内储量,
表内储量:
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61表外储量,
表外储量:
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具工业开采价值的地质储量,但当石油价格提高或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也可以转变为表内储量。
62可采储量。
储存于地下的石油及天然气,由于地质上的、技术上的以及经济上的各种原因,不能全部采出,因而石油及天然气的储量可分为两大类,即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
是指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集层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气量。
1、何谓盖层?
盖层封闭油气的机理有几种,如何理解?
答:
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保护层。
其封闭机理有三种:
1)毛细管封闭:
由于储集层和盖层之间岩石孔喉大小的差异,两者之间存在排替压力差。
盖层通过压力差就会对储层中的油气起到封闭作用,称为盖层毛细管封闭作用。
2)超压封闭:
盖层中孔隙流体压力由于压实排液与沉积速度不平衡,在泥岩上下形成顶底板。
受水热增压、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脱水、油气的生成等因素影响,盖层内部形成远大于静水压力的异常高压,从而对储层油气起封闭作用。
3)烃浓度封闭:
如果盖层具有一定生烃能力,会以较高的烃浓度阻滞下部油气向上扩散。
2、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规律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
差异聚集作用是否充分取决于下列条件:
1)具有区域性较长距离运移的条件,即要求具区域性的地层倾斜,储集层岩相稳定,渗透性好,区域运移通道的连通性好。
-长运移;2)相连通的圈闭溢出点依次增高。
-溢增高;3)油气源供应区位于盆地中心地带,有足够数量的油气供应。
-源充足;4)储集层中充满水并处于静水压力条件下,石油和游离气是同时一起运移的。
-静水、油气共同运。
差异聚集规律包括:
1)在离源岩区最近,溢出点最低的圈闭中,在油气源充足的前提下,形成纯气藏;稍远处,溢出点较高的圈闭中,可能形成油气藏或纯油藏;在溢出点更高,距油源区更远的圈闭中可能只含水。
-分布规律;2)一个充满了石油的圈闭,仍然可以做为有效的聚集天然气的圈闭;反过来,一个充满天然气的圈闭,则不再是一个聚油的有效圈闭。
-有效性;3)若油气按密度分异比较完善,则离供油区较近,溢出点较低的圈闭中,聚集的油和气密度应小于距油源区较远、溢出点较高的圈闭中的油和气。
-密度分异;4)所形成的纯气藏、纯油藏、油气藏的数目,取决于供烃的充分程度、所供烃类性质及圈闭的大小和数目。
-供储性质
影响差异聚集的地质因素:
1)在油气运移通道上有另外油气供给来源的支流时,则会打乱原来应有的油气分布规律。
-支流;2)气体在石油中的溶解作用,随物理条件(T、P)的改变而变化,它可以造成次生气顶,也可以导致原生气顶的消失,从而影响油气的分布规律。
-次生气顶;3)后期地壳运动造成圈闭条件的改变,造成油气重新分配。
-构造;4)区域水动力条件,主要指水压梯度的大小及水运动方向,也会影响油气分布规律。
-水动力
3、试述油气富集(或大油气田)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
1)充足的油气来源:
源岩面积大厚度大,沉积有机质含量丰富;
2)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生、储互层式-生、储指状交叉-砂岩透镜体有利;当砂岩单层厚10~15m,生油层单层厚30~40m,二者略等厚互层时,砂泥岩接触面积最大,最有利于石油聚集;
3)有效的圈闭:
圈闭形成早于或同时于油气区域性运移时间是有效的;圈闭离烃源岩区域越近越有效;油(气)水界面倾角r<α(地层倾角)有效;
4)必要的保存条件:
在地壳运动弱、火山作用弱、水动力条件弱的环境下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4、油气运移的动力及模式?
答:
1)初次运移动力:
压实作用、欠压实作用、蒙脱石脱水、有机质的生烃作用、流体热增压、渗析作用、其它作用(构造应力,毛细管力,碳酸盐岩的固结和重结晶作用,扩散作用等)。
2)初次运移模式:
①未熟—低熟阶段正常压实排烃模式(条件:
埋深不大,油气数量少,孔隙水多,渗透率高;相态:
游离相+水溶相;动力:
压实作用;途径:
源岩孔隙;②成熟—过成熟阶段异常压力排烃模式(条件:
埋深大,油气数量多,孔隙水少,物性差;相态:
游离态为主,部分呈水溶相或互溶相;动力:
欠压实作用等;途径:
孔隙和微裂缝。
)③轻烃扩散辅助运移模式(条件:
气态烃,具较强的扩散能力;相态:
游离分子;动力:
浓度差扩散;途径:
源岩孔隙;)。
3)二次运移动力:
浮力、毛细管力、水动力、构造运动力等;4)二次运移模式(条件:
孔隙大、渗透率高、阻力小、水多、温度、压力、盐度低;相态:
游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