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教案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3471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教案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教案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教案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教案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教案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教案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教案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教案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教案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教案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从容说课

本节教学内容可安排2课时,包括讲课和两个学生实验。

第一课时安排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和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第二课时安排实验成果的展示和《细胞增殖》内容的学习,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目的是使学生知道模拟的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教师应当采取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节课安排一个探究实验和一个观察实验,对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考虑学生前面已经做过几个探究实验,要求每位学生必须自己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设计以供实验课上用。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考虑到装片的制作和观察的难度和效果,可以改用洋葱根尖固定装片。

如果具有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过程的数码显微摄像的课程资源,教师也可大胆尝试,进行知识发生过程式教学。

先做实验,创造和再现科学家发现细胞有丝分裂的条件和工作过程,获得感性认识后,再进行理性的思考,把拍摄到的静止图像,按照想象的细胞分裂过程图像的正常顺序排序,把学生已形成的细胞分裂静态图像转化为连续的动态画面,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究。

本实验增加了旧教材没有的一个内容,是让学生学习记录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通过统计每一时期的细胞数与计数细胞总数的比值,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这里运用了间接转换的方法。

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记录下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而是根据得到的每一时期的细胞数与计数细胞总数的比值,来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这种思维上的转换有一定难度,是对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挑战。

第二课时《细胞的增殖》首先让学生了解细胞增殖的必要性,再来学习细胞增殖的方式。

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

这是因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呢?

承接上节课学生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这是一个模拟的探究实验,操作过程比较简单,但是实验后的讨论题却有相当的思维力度,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并且要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至真实的细胞,思考物质运输的效率与细胞大小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为什么多细胞生物体是由许多细胞而不是由少数体积更大的细胞构成的。

亲身参与、感性认识会提高学生思考的活跃程度,激发求知欲,学生会讨论得很热烈,时常会出现不同观点的论争。

这种亲历探究、师生互动的教学场景正是今天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所需要的,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理解了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但是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并不仅限于此。

例如,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的,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教科书在模拟实验之后,安排了一段文字,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

既然细胞越小,细胞表面积相对就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不是越小越好吗?

学了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逆向思维将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

因而教科书在旁栏的“批判性思维”中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由于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因此,教科书给了一些必要的提示,如有人估计完成细胞的各项功能至少需要100种酶,每个酶促反应需占有直径约50nm的空间,每个核糖体直径为10~20nm等。

当然学生还可以搜集、列举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也是这次课程改革所提倡的。

由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加还有赖于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和细胞分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3种: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本节重点介绍有丝分裂,简要介绍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它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

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安排在《遗传与进化》的相关章节中让学生学习。

细胞增殖是通过细胞周期实现的。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各种必要的物质准备,然后才能进行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前重要的物质准备之一是遗传物质DNA的复制,DNA的复制必须正确和彻底,否则可能导致细胞死亡,或者细胞周期调控紊乱,如细胞恶性增殖和肿瘤发生。

除了遗传物质的准备之外,所有其他细胞物质也必须进行积累,这些物质的积累如果不及时,有时也会危及细胞的生存。

可见,细胞分裂的物质准备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必须精确进行的生命活动过程,同时,分裂间期还包括细胞的适度生长。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有丝分裂过程的详细介绍上,要求学生理解并熟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这固然很重要。

但是为细胞分裂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的分裂间期也应该引起学生重视,以便学生对细胞的生命周期形成完整的认识。

课本P112的“图6—1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和课本P112的“表6—1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提示学生注意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的比例,反映出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关于有丝分裂过程的教学,老师们都很熟悉了,与原来的高中教材相比,新教材对这一问题的叙述,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仍然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叙述,突出这四个时期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

首先以植物细胞为例详细地介绍这一过程,然后再采取对比的方法,列举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

最后归纳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很抽象的,教师要注重对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

可事先用橡皮泥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两人一组,教师边讲解边在黑板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剪贴图,同时学生在课桌上的细胞模型中用染色体模型操作。

最后通过电教手段把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再现出来。

强调细胞分裂的各时期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的,实际上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既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又能克服电教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

通过剪贴图和染色体行为的模型建构,突出了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无丝分裂的过程比较简单,这种分裂方式也不是很常见,因而教科书只用一小段文字和一幅图作了简单介绍。

关于无丝分裂的问题,长期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无丝分裂不是正常细胞的增殖方式,而是一种异常分裂现象;另一些人则主张无丝分裂是正常细胞的增殖方式之一,主要见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等。

有关无丝分裂的不同观点,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的需要,适当补充介绍,不宜过多发挥。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

(2)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3)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

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

尤其是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方法。

(2)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识图和绘图能力。

(4)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2)通过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1.如何进行探究实验,其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

2.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3.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4.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教具准备

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多媒体课件。

2.细胞分裂周期的多媒体课件。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flash动画、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flash动画。

4.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及DNA含量坐标及表格。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表格。

6.染色体模型剪贴图。

7.同一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成的染色体模型。

(学生准备)

8.板书(可银幕显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实验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老师上课前一天,准备足够的酚酞琼脂块。

酚酞琼脂块的制备方法:

每升水加30g琼脂,不断搅拌下煮沸。

在它冷却固化前,加1g酚酞,并搅拌使之充分混合。

若混合物呈粉红色,加数滴质量分数为0.1%的盐酸至粉红色退去。

将混合物放在平底浅盘中,使混合物高度约为3cm。

琼脂固化后,将其切成3cm×3cm×6cm的小块。

洋葱根尖的培养。

培养洋葱生根时,避免用新采收的洋葱,因为这种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如果必须用当年刚收的新洋葱生根,则应设法打破它的休眠。

常用的方法是用低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洋葱鳞茎的底盘,这样可以促使其生根。

对于前一年收下的洋葱,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促使它生根:

选择底盘大的洋葱作生根材料;剥去外层老皮,用刀削去老根(从底盘中央向四周削),注意不要削掉四周的根芽;培养时注意每天换水1~2次。

如果班级较多,为了防止后来的班级所用的洋葱根长得过长,可以放入冰箱(4℃左右)保存。

教师将准备好的两个实验所用各种材料和用具,按每组两人分好。

一节课安排两个实验,对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所以学生必须课前作好实验的设计,教师在课前给予指导和检查,决定可行方案或按课本提供的方案进行。

情境创设]

播放一段配有大自然音乐的植物开花到凋谢过程的视频录像,引出生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到最后残废的生命历程。

活细胞也一样,对于一个细胞来说,同样要经过生长、增殖、衰老、凋亡的过程。

师生互动]

1.引出探究的主题

教师:

用PowerPoint演示象与鼠的比较和组成生物的几种细胞的比较图片。

学生:

观察和讨论。

教师:

引出探讨的问题:

(1)请推测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差异如何。

(2)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学生:

讨论。

教师:

提示:

(1)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

(2)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还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

事实上,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自然提出探究的主题——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

学生进行讨论:

细胞为什么都那么小?

2.开始探究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教师:

用PowerPoint出示温馨提示牌:

酚酞是白色粉末,无臭,如果接触某些人的皮肤会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在准备实验材料时,最好戴橡皮手套。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避免与眼睛和皮肤等接触。

如泼洒出来,应立即用水冲洗泼洒处,并告诉老师。

学生实验并测量实验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填在下表中,如下:

琼脂块的边长/cm

表面积/cm2

体积/cm3

比值(表面积/体积)

着色深度/cm

比值(着色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3

2

1

结论

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_____;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从模拟实验转入对一般细胞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