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和乳饮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4391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7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制品和乳饮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乳制品和乳饮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乳制品和乳饮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乳制品和乳饮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乳制品和乳饮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乳制品和乳饮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

《乳制品和乳饮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制品和乳饮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乳制品和乳饮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

该法规定: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畜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畜牧业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其财政预算安排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并鼓励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畜禽养殖者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改善生产设施、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2)《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主席令第9号),主要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安全标准、生产经营、检验、进出口和安全事故处置等方面作出规定。

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

统一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取消食品“免检制度”,对“问题食品”实行召回制度;

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十倍赔偿;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责任,以与县级以上各级卫生、农业、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具体职责等。

3、主要产业政策

(1)2009年6月26日,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对原《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整合修订。

该产业政策明确提出鼓励南方产业区开发水牛奶加工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乳制品;

支持具备条件的乳品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建设资源节约型乳制品工业,建设环境友好型乳制品工业。

(2)2008年11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8]122号文转发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制定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这是特殊时期出台的特殊法规,该纲要在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着眼于做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处置工作,解决奶业面临的困难和深层次问题,促进奶业稳定健康发展。

(3)2008年11月7日,农业部发布《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对原料奶的生产、收购、贮存、运输、出售活动做出明确规定,禁止在生鲜乳生产、收购、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添加任何物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奶畜饲养以与生鲜乳生产、收购环节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生鲜乳质量检测抽查。

(4)2008年10月9日,国务院发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36号文),该条例旨在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乳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奶业健康发展。

(5)2007年9月2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年31号文件)指出:

奶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制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该意见还要求:

加大奶牛养殖补贴力度,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支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信贷支持,完善产业政策;

南方地区要充分利用草山草坡发展奶牛养殖,重视奶水牛的发展,逐步扩大加工能力,缓解奶业发展“北多南少”的矛盾;

要建立稳定的奶源基地,避免和防止哄抢奶源。

深入宣传巴氏奶、复原奶、常温奶等科普知识,使消费者获得客观真实信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6)2007年11月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农业部共同发布《关于加强液态奶标识标注管理的通知》(国质检食监联[2007]520号),该通知规定:

以生鲜牛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处理的巴氏杀菌乳标“鲜牛奶/乳”。

以生鲜牛乳为原料,经瞬时高温灭菌处理的超高温灭菌乳标“纯牛奶/乳”。

用复原乳作原料生产液态奶的,标注“复原乳”,并在产品配料表中如实标注复原乳所占原料比例。

(7)2006年12月31号,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文),该意见指出: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健康养殖业,扩大对养殖小区的补贴规模,继续安排奶牛良种补贴资金;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

严格执行转基因食品、液态奶等农产品标识制度。

(8)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该纲要要求:

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奶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

(9)2006年3月,农业部编制并发布《全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该规划将全国奶源生产基地区域划分为五大区域,包括大城市郊区奶业产区、东北奶业产区、中原奶业产区、西部奶业产区和南方奶水牛产区。

在奶业发展区域布局中,南方奶业产区确定为奶水牛奶业发展类型,区域包括、、、等七省区。

该规划要求南方奶业产区在发展荷斯坦奶牛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区域水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奶水牛。

从改良和扩群起步,积极培育乳品加工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

建设一批以适度规模养殖为基础的生产基地,发展奶酪生产。

该规划规定在各奶业优势区域,分别重点扶持2-3家面向全国或跨区域市场的乳品企业,同时培育5-10家区域优势企业,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体,中小特色企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南方地区重点发展满足区液态奶,特别是水牛奶市场需求的企业。

该规划要求严格区别和规液态奶标示,鼓励企业生产巴氏杀菌奶,减少国外奶粉大量进口,保护民族奶业的发展,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

同时,该规划提出了我国奶业发展的规划目标:

在奶类增长速度和人均占有量方面,在综合考虑我国奶畜生产能力、饲料供应、奶业科技进步、居民消费需求等因素,“十一五”期间我国奶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和2020年奶类产量将分别达到3,800万吨和6,000万吨,人均占有奶量将分别达到28千克和42千克以上。

2010年牛奶、水牛奶的产量将分别达到3,000万吨和10万吨,2020年牛奶、水牛奶将分别达到5,130万吨和30万吨。

2010年和2020年,荷斯坦奶牛存栏数分别达到1,535万头和1,820万头,2006-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5.6%,2011-2020年之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7%。

2010年到2020年,奶水牛存栏数分别达到6.2万头和20万头,2006-2010年之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0%,2011-2020年之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0%。

(10)2005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5]24号),为贯彻该通知的要求,2005年9月30日农业部发布《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农业行业标准NY/T939-2005),规定了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和相应的检测方法。

该等文件进一步规了当前全国液态奶市场,使生产复原乳的企业开始明确标注产品成分。

(11)2005年4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5]14号文),该意见强调要重点建设桂中、桂南高速公路沿线的奶业产业带,发展以市、市、贵港市、市和市为主的荷斯坦奶牛优势产区,以市、市、市、来宾市、市和崇左市为主的奶水牛优势产区。

争取到2010年底,全自治区奶牛存栏量75万头,牛奶产量达到110万吨。

(12)2000年10月13日,农业部、教育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轻工业局共同发布《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农垦发[2000]6号),该办法规定,以在校中小学生为主,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

对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实行资格认定制度;

不得用复原乳生产;

学生饮用奶的价格按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

由当地人民政府全面负责在当地的组织实施,由当地教育部门负责在学校的实施与落实。

二、行业基本情况

1、奶业概况

奶业是一个产业链较长的产业,涵盖饲草饲料、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

原料奶鲜活易腐,需要与时冷却、收集、储运和加工,因此,奶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是一体化程度要求很高的产业。

同时它从第一产业(农牧业)朝第二产业(食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分销、物流)纵向延伸,其链条长、环节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并最终影响到消费者的安全。

奶业整体产业链示意如下:

奶牛养殖是世界公认的节粮高效型畜牧业,是奶业的基础。

目前国奶牛养殖主要包括荷斯坦奶牛养殖、奶水牛养殖。

奶牛养殖的产品牛奶、水牛奶是乳制品加工的重要原料。

牛具有役用、乳用、肉用三大功能,公牛主要用来肉用、役用和配种,母牛可用于役用、肉用、繁育和产奶。

按照生长发育周期,可分为犊牛(6个月以下,俗称牛犊)、育成牛(6月龄到2岁左右,俗称青年牛)和成年牛(2岁以上,包括种公牛和成母牛)。

只有生育过初胎的母牛才能产奶,泌乳期一般为10个月,在产奶过程中再次受孕,7个月后进入干乳期备胎,2个月后再次分娩才能进入下一个泌乳期。

存栏数是指可供统计的数量。

能繁母牛指具有繁育能力的母牛。

奶牛一般指乳用母牛,国目前主要品种包括荷斯坦奶牛、奶水牛。

可供挤奶的母牛指处于泌乳期的母牛。

品种改良是指将不同品种的牛进行杂交,从而生产更有利用价值的杂交品种。

目前国荷斯坦奶牛均为直接引进良种,如三次荣获世界产奶冠军的加拿大“龙”牛以与美国的“黑星”牛等良种荷斯坦奶牛后裔,单头年产奶量在5,000-7,000千克。

奶水牛多为国外良种公牛与本地母水牛杂交的后代,国外良种公牛有印度的摩拉(Murrah)水牛和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Nili-Ravi)水牛。

本地水牛年产奶量只有500-700千克,改良品种一代二品(本地母水牛和纯种摩拉公牛第一次杂交的后代)年产奶量为1,200-1,800千克,二代三品(一代二品杂交母水牛和尼里-拉菲公牛第二次杂交的后代)年产量为2,000-2,500千克,二代三品产奶量已经接近国外优质奶水牛的产奶水平。

牛奶、水牛奶和羊奶是人类食用的乳与乳制品的三大来源(牛奶系指荷斯坦奶牛分泌的乳汁)。

奶牛所分泌的乳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最接近完善的食品,是一种重要的食物资源。

奶的特性突出有两个,其一是它的普惠性。

奶作为食品,营养最丰富,是人类的普惠性食品。

所有的人,不分人群、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只要生活水平达到了,消费能力提高了,都有对乳与乳制品的消费需求。

其二是它的鲜活易腐性。

细菌最喜欢有营养的东西,作为营养最丰富的食品,奶最适合细菌繁殖,最容易发生腐败。

这个特性决定了鲜奶不能够长距离运输,必须就近生产。

喝奶一定是越鲜越好。

水牛奶的化学成分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奶一样,但其含量不一样。

其营养价值要高于荷斯坦牛奶,其乳脂肪、蛋白质和总干物质(指牛奶除去水份后的成分)的含量分别为普通牛奶(荷斯坦牛奶)的2.9倍、1.6倍和1.7倍。

其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如铁、钙、锌和维生素等含量,也远高于荷斯坦牛奶,水牛奶含铁量为荷斯坦牛奶的82倍,含维生素A为38倍,含锌为12倍。

水牛奶较浓稠,总干物质含量较高,是生产高档乳制品的优质原料。

水牛奶和牛奶的成分对比如下表:

水牛奶由于其营养丰富、口感突出等特点,其价格也高于荷斯坦牛奶。

在意大利,水牛奶的价格是荷斯坦牛奶的3倍,前者每千克1美元,后者0.3美元。

目前国外利用水牛奶加工制成的乳制品有巴氏奶、酸奶、软凝奶、奶油、奶酪、炼乳等,此外,、民间还利用水牛奶制成别有特色和风味的双皮奶、汁奶、木瓜汁奶、菠萝汁奶等产品。

乳制品制造行业是奶业的重要子行业,是奶业发展的关键。

它上连奶牛养殖业,下连消费市场,是奶业的中轴和龙头。

按照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2003年5月发布的《乳品企业生产技术管理规则》(中乳协[2003]6号)中对乳制品的定义和分类:

乳制品是指以生鲜牛(羊)乳与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制成的各种产品。

乳制品分七个大类:

液体乳类(LiquitMilk)、乳粉类(MilkPowders)、炼乳类(CondensedMilk)、乳脂肪类(MilkFats)、干酪类(Cheese)、乳冰淇淋类(IceCream)和其它乳制品类。

其中液态乳类包括杀菌乳GB5408.1、灭菌乳GB5408.2、酸牛乳GB2746、配方乳等。

乳制品的灭菌消毒工艺是乳制品生产工艺的核心工艺。

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

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灭菌。

巴氏奶需要低温储存,俗称低温奶。

灭菌奶可以在常温下储存,俗称常温奶。

巴氏杀菌这种牛奶处理方法比较温和,能杀灭牛奶中的致病菌并在有效保证食品的公共卫生和消费者安全食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原有的特质与风味。

而高温灭菌会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使牛奶的营养价值严重损失。

如果将生鲜牛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占比设定为100%,则巴氏杀菌奶和UHT灭菌奶的营养成份比例分别如下:

乳品企业承担向国民供应乳制品的重任。

按乳制品制造行业的一种界定方法,液态奶的乳品企业类型分为基地型乳品企业和城市型乳品企业,这两种企业类型不是按规模大小来区分的,而是根据奶源和市场的特点决定的。

基地型乳品企业背靠北方草原奶源,但远离城市消费市场,产品以常温奶为主。

其特点是追求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以向外扩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

城市型乳品企业指接近消费市场,依靠大中城市的周边奶源,产品以低温奶为主,依托某个城市消费市场发展起来的,从一个城市品牌做成区域品牌,历史上就承担着“市民奶罐子”工程的大中城市里的乳品企业。

其特点是以追求利润率为首要目标,采用渐进式拓展策略。

在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对城市型乳品企业和基地型乳品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目前各类乳品企业基本按此思路发展。

奶业属于农牧业产业化领域。

据研究,国际上多数产业是大工厂的市场占有率大而且发展趋势愈来愈大,即日益“高度集中”,但奶业是个反例,无论是乳品加工制造企业的规模,还是其所覆盖的市场份额,世界奶业发展至今两者依然都是高度分散的(资料来源:

《中国奶牛》2009.6)。

这个产业领域的行业竞争主要特征就是资源依托型,但由于我国存在城镇和农村消费分化的历史背景,使得国奶业拥有资源依托型和资本密集型两种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巴氏杀菌奶等低温产品的竞争特征为资源依托型,城市型乳品企业利用奶源、冷链物流系统、客户资源形成区域性竞争优势,同时配以常温产品,构建市场壁垒,抵御基地型乳品企业的竞争。

而UHT灭菌奶等常温产品的竞争特征为资本密集型,少数基地型乳品企业借助资本优势,以与由资本优势转化而来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利用常温产品在全国大举进攻布点来扩大市场份额。

总之,奶是人类直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乳制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

2、全球奶业发展现状

(1)全球奶类产量情况

2001年-2007年,全球奶类产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007年全球奶类产量约为65,500万吨,比2006年64,400万吨增长1.71%。

从增速情况看,2001年-2007年年均增长为1.83%,其中2004年增长最小,其比上年增长仅0.96%。

说明全球奶业发展在经历2002-2004年增速放缓后,2005-2007年持续回升,奶类产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从产品结构看,牛奶、水牛奶和其他奶类的比例约为28:

4:

1,但水牛奶的产量持续增长,从2001年的6,900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8,200万吨,增长了18.84%。

水牛奶占全部奶类的比重也从2001年的11.78%提高到2007年的12.52%。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牛奶的增长速度大于牛奶和其他奶类的增长速度,水牛奶在奶类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2001年-2007年全球奶类产量构成如下:

(2)主要国家奶类产量情况

目前,世界主要奶类生产国家包括印度、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度由于20世纪60-80年代进行的“白色革命”,依靠水牛奶产量(其奶类产量中56.85%为水牛奶)的迅猛增长,于2004年奶类产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奶类产量强国。

中国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奶类消费需求旺盛,于2005年奶类产量已超过俄罗斯,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位居全球第三。

印度、美国奶类产量远超其他国家,两国占据全球奶类产量的27.05%的份额。

下图列示了2007年全球主要国家奶类产量情况:

(3)世界人均奶类占有量情况

2001年-2007年,世界人均奶类占有量持续增长,从2001年的98千克增加到151千克。

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7.3千克增加到27.57千克。

但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与世界水平和奶业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2007年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比例不到五分之一。

3、国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1)国奶业处于由量到质的转型期

目前,我国奶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正处在从单纯的数量扩向整体优化结构、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转变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人均奶类占有量一直偏低,极不正常。

随着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等基地型乳品企业迅速崛起和快速的扩,填补了市场消费需求的空缺,我国奶业产业链得以形成,潜在的乳制品消费需求逐渐被激发出来,直接导致前一轮奶牛养殖和市场消费超常规增长。

从2000年开始,经过5年的超常规增长,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奶类占有量达到21.97千克,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之后增长依然,但产品结构逐渐开始调整。

可以说从2006年开始,我国奶业正式进入转型期,此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乳制品消费潜在需求开发告一段落,今后乳制品消费增长将主要受收入和饮食习惯影响。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升级,对于新鲜、营养价值高、功能作用显著的高品质乳制品的消费需求将日益明显。

这种消费需求的阶段性变化,促使我国奶业发展由以往单纯数量扩转入提高质量效益与数量增长并重的发展阶段。

2007年9月《国务院促进奶业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国奶业发展要针对转型期的特点,主动顺应发展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努力把我国奶业发展推向新阶段。

2008年9月,国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家进一步提高对乳制品产品的质量要求。

2008年10月,国务院发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旨在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乳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奶业健康发展。

(2)国奶业供需两旺,发展潜力很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2007年我国荷斯坦奶牛存栏数保持年均21.35%的增长速度(2006年奶畜存栏数根据农业普查结果作了调整,下同)。

2007年底荷斯坦奶牛存栏数为1,218.90万头,较上年同比增长14.03%;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荷斯坦奶牛增长迅速,增幅较大。

我国水牛资源丰富,水牛功能正处于役用为主向乳用为主的转型期。

2007年年末水牛存栏数为1,490.30万头。

据中国奶业协会不完全统计,近年我国奶水牛存栏数增长迅速,部分省区品种改良工作进展顺利。

从供给情况来看,我国奶类产量从2001年到2007年保持年均21.90%的增长速度。

2007年奶类产量为3,633.40万吨,同比增长10.02%,但增长速度比上年减少5.26%。

其中牛奶产量3,525.20万吨,同比增长10.39%,但增长速度比上年减少5.59%。

水牛奶产量22,070吨,同比增长214.39%。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国奶类产量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牛奶增长稳定,增长速度减缓明显。

水牛奶增长强劲,增长速度较快。

从消费结构来看,2001年到2007年,液态奶每年较上年的平均增长比例为42.40%,2007年液态奶产量超过1,441.00万吨,较上年增长15.83%,但和2001年以来年平均增长比例相比,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干乳制品产量2007年达到346.45万吨,较上年增长幅度为60.74%。

近年来,乳制品制造业迅猛发展,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逐步显示,涌现出像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等少量全国性品牌的乳品企业和皇氏乳业、晨光(晨光乳业简称)、燕塘(燕塘乳业简称)等为数众多的区域性品牌的乳品企业。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乳品加工企业(指全国国有与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下同)不到500家,2007年发展到736家,增长了69.59%。

2001年全国乳品企业销售总额为271.89亿元,2007年达到1309.71亿元,是2001年的4.82倍。

乳制品加工能力日益增强,乳制品的种类日益丰富,满足了城乡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乳制品产量与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客观上反应了我国乳品加工企业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客观上说明我国奶业市场消费需求的日渐增强。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2005年6月发表的《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增长速度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达0.935;

居民乳制品消费的收入需求弹性系数为0.674,也就是说收入每增长1%,乳制品消费就会增长0.674%。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GDP的增长,国家对奶业的政策支持以与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同时考虑庞大的农村市场的逐步启动,我国城乡居民奶类需求市场的潜力相当巨大。

(3)国奶业整体布局不平衡,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

奶业品类过于单一是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2007年全国奶类总产量为3,633.40万吨,其中荷斯坦牛奶产量为3,525.20万吨,占全国奶类总产量的97.02%,奶业的产品种类存在严重失衡。

此外,奶业发展“北重南轻”的不均衡现象也比较突出。

2005年,奶牛存栏数中北方地区占90.91%,南方地区占9.09%,奶类产量中北方地区占全国奶类产量的89.28%,南方地区仅占全国奶类产量的10.72%,而在我国人口构成中,北方地区占42.5%,南方地区占57.5%,南北方奶业区域布局严重失衡。

因此,从构建高效稳健的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