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验收细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3348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docx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验收细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docx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

继电保护验收细则

1变电站二次设备验收

  1.1微机保护屏的验收

    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下简称《反措要点》)的要求,珠海局新投运的变电站在施工设计中的通常做法是:

在电缆层用截面大于100mm2的铜排做一环形接地铜网,将所有控制屏、保护屏的接地铜排用4mm2的导线与此接地铜网连接,再将此铜网一点接地。

    在验收时要注意:

接地铜网要有一个牢固、可靠的接地点,最好选在电缆层,在其地网的引出处连接,以保证接地铜网的接地电阻最小。

  1.2电压互感器(PT)二次回路的验收

      根据《反措要点》规定,将电压互感器二次的4根开关场引入线和三次的2根开关场引入线分开,避免YMA、YMB、YMC三条带交流电压的引入线在YML引入线中产生感应电压而影响YML的数值。

而N600的接地问题,以前的一贯设计均在开关场接地。

    在验收工作中,要严格按《反措要点》的要求执行,重点查验电压互感器二次的4根开关场引入线和互感器三次的2根开关场引入线是否分别用2根电缆引到控制室,再将二次和三次绕组的N600并联后,在控制室一点接地;同时,要保证在开关场无接地点,严禁2点接地。

   1.3交直流回路验收

    在历次验收工作中,都发现施工中存在交、直流回路共用1条电缆的问题,违反了《反措要点》中的规定:

“严禁交、直流回路共用一条电缆”。

这是因为交、直流系统都是独立系统,直流回路是绝缘系统,而交流系统是接地系统。

若共用1条电缆,两者之间一旦发生短路就会造成直流接地,同时影响交、直流2个系统。

平时也容易互相干扰,还有可能降低直流回路的绝缘电阻。

 在验收工作中,对这一问题一定要严格把关。

    根据以往的经验,从主变保护屏到主变本体端子箱的电缆,最容易出现此问题,因为在交流控制回路中,主变有载调压控制回路和风冷控制回路里,开关过载闭锁调压接点和过负荷启动风冷接点由保护屏引出,极易和其它直流回路共用1条电缆。

 因此,在验收中,要重点抽查,既要审核设计图纸,又要在现场检查核对。

确保交、直流回路电缆分开铺设。

   1.4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的验收

     《反措要点》规定,“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用”;“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而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在验收中,可采用分别拉开每一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回路及保护装置的熔断器的方法,然后根据图纸,在熔断器之后的回路中量电位,确保无寄生回路或与另一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回路及保护回路有电的联系。

  2保护装置的验收程序

    保护装置的验收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2.1绝缘阻值验收

    摇测绝缘的项目有:

电流回路对地;控制、信号及保护回路对地等。

摇测时要注意:

先取下控制、信号及保护回路的熔断器,静态保护要将保护屏上所有插件拔出(可保留电源插件和VFC模数转换插件),严禁带保护插件摇绝缘;摇电流回路的绝缘时,要解开CT回路在开关端子箱的接地点,这一方法既可检测CT回路的绝缘(包括CT二次绕组和电缆),又可发现CT回路有无其它接地点,保证一点接地。

根据规程规定,摇二次回路绝缘要用1000V的摇表,其绝缘标准:

新投入的回路,室内不低于20M,室外不低于10M。

  2.2保护屏插件与插座插接状况验收

    将保护屏的插件插回底座中,要保证插接可靠牢固,并根据定值单整定值的要求,输入定值,并在保护端子排上加入模拟量,检验保护定值,同时在出口压板量电位,保证每一项保护(差动,过流,零序,非电量等)动作后,跳闸正电源经出口接点到达压板处;根据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回路图纸,对每一回路进行传动和试验,同时确保远动,中央信号的正确性;用保护传动开关,检查防跳回路,闭锁回路的正确性。

   2.3检验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在电流互感器二次输出端升流,用钳形电流表在控制屏、保护屏的相应回路测量,保证CT回路无开路,且回路接线正确。

此外,要注意CT回路必须使用屏蔽电缆,接地点应选在开关场,还要特别注意对CT回路的紧线,确保CT回路无开路隐患。

2 术语和定义

2.1 验收

指保护装置新安装竣工后,准备移交生产运行维护单位时进行的交接验收。

2.2 随工验收

指保护装置在新安装过程中,运行维护单位随施工调试同步进行的验收。

2.3 报告项目

指该验收项目仅需要查验正式提交的安装、调试、检验报告。

2.4 抽查项目

指该验收项目可不必全部进行查验,仅查验其中的部分子项。

3 总则

3.1 本标准已明确的装置及回路,验收中不得低于本标准。

本标准未特别指明的装置(如收发信机、录波器、信息子站等)及回路,均列为抽查项目。

无论采用何种验收方式,设计、安装、调试等单位均应对相应的质量问题负全责。

3.2 验收应依据工程的初设批复文件、施工图纸,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电力工程的现行标准、规程、法规及反措要求,保护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以及在建设过程中经过批准的有关变更的内容。

3.3 保护专业管理部门接到准备验收通知后,应组织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包括资料验收、仪器仪表工具及备品备件验收、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验收及投运工作验收等。

验收前应参照附录中的表格样式,制订验收记录表,在验收中认真填写。

3.4 项目建设部门,包括设计、安装、调试等单位,要全力配合验收工作,配备充足的专业人员,提供所需要的图纸、技术资料、试验报告,保证合理的验收流程、验收时间等。

3.5 除非必需,不宜采用随工验收方式。

但项目单位的保护专业管理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应参加设计技术交底、施工图审核,可提前介入安装调试。

生产介入人员对建设环节中发现的技术问题,应及时做好记录并督促解决。

安装调试单位应接受生产运行单位的保护人员跟踪检查,不得以任何理由和任何形式推诿、阻碍生产运行单位的介入。

3.6 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设计、安装、调试等部门必须进行整改。

整改后,验收方应及时予以复验。

对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必须在投运之前解决。

对投产遗留问题,应明确责任部门,并限期解决,保护专业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3.7 投运后,设计部门要在规定时间内,向项目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竣工图;安装、调试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向项目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试验报告(随工验收项目,也必须提供相应报告)。

项目建设负责部门应按规定向设备调度机构和设备维护单位(部门)各提供一份完整的竣工图纸、试验报告。

3.8 验收后投产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 保护调试检验项目齐全,图纸、资料齐全完整,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2) 所有备品备件、专用工具、仪器仪表齐全完好;

(3) 装置及回路没有缺陷,性能指标、安装质量及施工工艺满足要求。

3.9 为保证验收质量,验收方和配合验收方都要有充足的人员和时间保证。

验收时间一般不得短于本款要求。

(1) 资料、仪器仪表、工具及备品备件应在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验收前7日提交。

随工验收也应提前提供必要的资料。

(2) 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验收按照如下工作量核算,科学安排验收(随工验收时,不按该时间计列)

① 每个500kV出线间隔,3人天;

② 每个500kV主变间隔,4人天;

③ 每个220kV线路、旁路、母联间隔,2人天;

④ 每个220kV、110kV主变间隔,3人天;

⑤ 每个110kV线路、旁路、母联间隔,1人天;

⑥ 母线保护(含失灵),1人天;

⑦ 每个35kV、10kV间隔,0.5人天;

⑧ 每台录波器,0.5人天,宜与各间隔同步验收相应录制量;

⑨ 信息子站,2人天。

3.10 为保证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相关专业应提供必要的资料。

该资料不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验收,但应在投运前提供给继电保护专业作为必要资料备查。

继电保护专业也应积极配合其它专业的验收工作,向其它专业提供必要的资料。

3.11 继电保护专业验收资料包括:

(1) 与实际设备、接线相符的图纸,包括签名确认后的设计变更通知。

(2) 安装及调试报告初稿。

包括保护装置及相关二次回路的直流电阻、交流阻抗和电流互感器10%误差计算分析等数据,可结合装置验收同步进行详细验收。

(3) 安装及调试过程对设计和设备的变更以及缺陷处理的记录。

(4) 各套保护装置的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调试大纲、出厂实验报告、组屏图、微机保护的分板原理图等必要的装置性资料。

3.12 相关专业资料包括:

(1) 断路器、隔离开关

① 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及合闸线圈的电气回路接线方式(包括防止断路器跳跃回路、三相不一致回路等)。

② 断路器跳闸及合闸线圈的电阻值及在额定电压下的跳、合闸电流。

(2) 电压、电流互感器

① 实测数据及出厂试验书;

② 所有绕组及其抽头的变比;

③ 电流互感器各绕组的准确级(级别)、容量及内部安装位置;

④ 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各抽头)。

4 二次回路验收

4.1 二次回路指:

(1) 从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端子开始到有关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

(2) 从直流分电屏出线端子排到有关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

(3) 从保护装置到控制、信号屏间的直流回路;

(4) 保护装置出口端子排到断路器端子箱的跳、合闸回路;

(5) 非电量保护(指包含变压器瓦斯、温度等非电气量保护出口、信号等继电器的保护装置)的相关二次回路。

4.2 二次回路总体验收重点:

(1) 检查施工质量、工艺、反措的执行等,回路功能检验随保护装置进行。

(2) 检查二次接线的正确性,二次回路应符合设计和运行要求。

验收工作中应进行全回路按图查线工作,杜绝错线、缺线、多线、接触不良、标识错误。

可以利用传动方式进行二次回路正确性、完整性检查,传动方案应尽可能考虑周全。

(3) 在验收工作中,应加强对保护本身不易检测到的二次回路的检验检查,以提高继电保护及相关二次回路的整体可靠性、安全性。

4.3 二次设备安装情况:

(1) 所有安装设备型号、数量与设计图纸一致。

(2) 所有二次设备工作完工,设备配件齐全(顶盖、面板、把手、标签等)。

(3) 施工工艺要满足《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的要求,做到美观、整齐、易于运行维护及检修的要求。

(4) 对保护屏、控制屏、端子箱等保护专业维护范围的端子及接线(包括接地线)外观检查,保护屏上的元器件、插件、继电器、抗干扰盒、切换开关、按钮、小刀闸、空气开关、保险、电缆芯、端子排、装置外壳、屏体等应清洁,无损坏,安装紧固,无变形,标识清晰,操作灵活。

(5) 保护屏、控制屏、端子箱、机构箱中正负电源之间及电源与跳合闸引出端子之间应适当隔离。

(6) 接入交流电源(220V或380V)的端子与其它回路(如:

直流、TA、TV等回路)端子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并有明显标识。

4.4 电缆敷设情况:

(1) 缆沟内动力电缆在上层,接地铜排(缆)在上层的外侧。

(2) 地下浅层电缆必须加护管,并做防腐防水处理;地下直埋电缆深度不应小于0.7米。

(3) 户外电缆的标牌,字迹应清晰并满足防水、防晒、不脱色的要求。

(4) 电缆屏蔽层应两端可靠接地。

穿金属管且金属管两端接地的屏蔽电缆,单端可靠接地。

(5) 检查电缆封堵是否严密、可靠。

注意:

同屏(箱)两排电缆之间的也不能留有缝隙。

(6) 交流回路与直流回路不能共用一根电缆;强弱电回路不能共用一根电缆;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不能共用一根电缆。

(7) 交流电流回路的电缆芯截面不能小于2.5平方毫米。

4.5 二次接线情况:

(1) 查看各个屏位的布置是否符合图纸,各种设备压板标识应名称统一规范,含义准确、字迹清晰、牢固、持久。

(2) 所有二次电缆及端子排二次接线的连接应准确可靠,芯线标识齐全、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