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地下水的运动Word下载.docx
《22 地下水的运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 地下水的运动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渗透途径(上下游过水断面的距离);
I——水力梯度(相当于h/L,即水头差除以渗透途径);
K——渗透系数。
此即达西公式。
从水力学已知,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Q等于流速V与过水断面ω的乘积,即:
Q=wV(4—2)
即VQ=/ω。
据此及公式(4—1),达西定律也可以另一种形式表达之:
V=KIv(4-3)
V称作渗透流速,其余各项意义同前。
以下来探讨(4—3)式中各项的物理涵义。
2.1.1.2渗透流速(V)
(4—2)式中的过水断面ω系指砂柱的横断面积;
在该面积中,包括砂颗粒所占据的面积及空隙所占据的面积;
而水流实际流过的乃是扣除结合水所占据的范围以外的空隙面积ω′(图4—2),即:
ω′=ωne(4—4)
ne为有效空隙度。
有效空隙度ne为重力水流动的空隙体积(不包括结合水占据的空间)与岩石体积之比。
显然,有效空隙度ne<
孔隙度n。
由于重力释水时空隙中所保持的除结合水外,还有孔角毛细水乃至悬挂毛细水,因此,有效孔隙度ne>
给水度μ。
对于粘性土,由于空隙细小,结合水所占比例大,所以有效孔隙度很小。
对于空隙大的岩层(例如溶穴发育的可溶岩,有宽大裂隙的裂隙岩层),ne=μ=n。
既然ω不是实际的过水断面,可知V也并非真实的流速,而是假设水流通过包括骨架与空隙在内的断面(ω)时所具有的一种虚拟流速。
令通过实际过水断面ω′时的实际流速为u,即:
Q=w’gu(4-5)
比较式(4—2)与式(4—5)可得:
ωgV=ω′gu(4—6)
而ω’=ωne,故得:
V=negu(4—7)
2.1.1.3水力梯度(I)
水力梯度I为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
水在空隙中运动时,必须克服水与隙壁以及流动快慢不同的水质点之间的摩擦阻力(这种摩擦阻力随地下水流速增加而增大),从而消耗机械能,造成水头损失。
因此,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将水力梯度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力量。
既然机械能消耗于渗透途径上,因此求算水力梯度I时,水头差必须与相应的渗透途径相对应。
2.1.1.4渗透系数(K)
从达西定律VKI=可以看出。
水力梯度I是无因次的,故渗透系数K的因次与渗透流速V相同。
一般采用m/d或cm/s为单位。
令I=1,则VK=。
意即渗透系数为水力梯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
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
渗透流速就愈大;
渗透流速为一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水力梯度愈小。
由此可见,渗透系数可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能。
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愈强。
前已提及,水流在岩石空隙中运动,需要克服隙壁与水及水质点之间的摩擦阻力;
所以渗透系数不仅与岩石的空隙性质有关,还与水的某些物理性质有关。
设有粘滞性不同的两种液体在同一岩石中运动。
则粘滞性大的液体渗透系数就会小于粘滞性小的液体。
一般情况下研究地下水运动时,当水的物理性质变化不大时,可以忽略,而把渗透系数看成单纯说明岩石渗透性能的参数。
但在研究卤水或热水的运动时,就不能不加以考虑了。
松散岩石渗透系数的常见值可参见表4—1。
在达西定律中,渗透流速V与水力梯度I的一次方成正比,故达西定律又称线性渗透定律。
过去认为,达西定律适用于所有作层流运动的地下水,但是40年代以来的多次实验表明,只有雷诺数(Re)小于1—10之间某一数值的层流运动才服从达西定律,超过此范围,V与I不是线性关系﹝贝尔,1985﹞。
绝大多数情况下,地下水的运动都符合线性渗透定律,因此,达西定律适用范围很广。
它不仅是水文地质定量计算的基础,还是定性分析各种水文地质过程的重要依据。
深入掌握达西定律的物理实质,灵活地运用它来分析问题,是水文地质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功。
2.1.2流网
渗流场内可以作出一系列等水头面和流面。
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
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称为流网。
流线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迹线是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流线可看作水质点运动的摄影,迹线则是对水质点运动所拍的电影。
在稳定流条件下,流线与迹线重合。
2.1.2.1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流网
在均质各相同性介质中,地下水必定沿着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即垂直于等水头线的方向运动,因此,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为了讨论的方便。
我们在此仅限于分析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稳定流网。
精确地绘制定量流网需要充分掌握有关的边界条件及参数,但在实测资料很少的情况下,也可徒手绘制定性流网。
尽管这种信手流网并不精确,但往往可以提供我们许多有用的水文地质信息,是水文地质分析的有效工具。
作流网时,首先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或流线。
边界包括定水头边界、隔水边界及地下水面边界。
地表水体的断面一般可看作等水头面,因此,河渠的湿周必定是一条等水头线(图4—3,a)。
隔水边界无水流通过(通量为零),而流线本身就是“零通量”边界,因此,平行隔水边界可绘出流线(图4—3,b)。
地下水面边界比较复杂。
当无入渗补给及蒸发排泄,有侧向补给,作稳定流动时,地下水面是一条流线(图4—3,c);
当有入渗补给时,它既不是流线,也不是等水头线(图4—3,d)。
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的,因此,根据补给区(源)和排泄区(汇)可以判断流线的趋向。
渗流场中具有一个以上补给点或排泄点时,首先要确定分流线(图4—4);
分流线是虚拟的隔水边界。
然后,根据流线跟等水头线正交这一规则,在已知流线与等水头线间插补其余部分。
如果我们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地下径流强度(流线密代表径流强,疏代表径流弱),等水头线的密疏则说明水力梯度的大小。
下面以河间地块的信手流网绘制为例说明。
图4—4表示了一个下部为水平隔水底板的均质各向同性河间地块,有均匀稳定的入渗补给,两河排泄地下水,河水位相等且保持不变。
此时大体上可按图4—4上所标的顺序绘制流网。
在地下分水岭到河水位之间引出等间距的水平线,从该水平线与潜水面的交点引出各条等水头线。
从这张简单的流网图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由分水岭到河谷,流向从由上向下到接近水平再向上;
(2)在分水岭地带打井,井中水位随井深加大而降低,河谷地带井水位则随井深加大而抬升;
(3)由分水岭到河谷,流线愈来愈密集,流量增大,地下径流加强;
(4)由地表向深部,地下径流减弱;
(5)由分水岭出发的流线,渗透途径最长,平均水力梯度最小,地下水径流交替最弱,近流线末端河谷下方,地下水的矿化度最高。
利用流网还可以追踪污染物质的运移;
根据某些矿体溶于水中的标志成份的浓度分布,结合流网分析,可以确定深埋于地下的盲矿体的位置。
实际工作中往往只画示意流线便足以说明问题。
2.1.2.2层状非均质介质中的流网
下面我们讨论层状非均质介质中的稳定流网。
所谓层状非均质是指介质场内各岩层内部渗透性均为均质各向同性的,但不同层介质的渗透性不同。
如图4—5所示,设有两岩层渗透系数分别为K1及K2,而尺K2=3K1,。
则在图4—5(a)的情况下,当两层厚度相等,流线平行于层面流动时,两层中的等水头线间隔分布一致,但在K2层中流线密度为K1层的3倍。
也就是说,更多的流量通过渗透性好的K2层运移。
在图4—5(b)的情况下,K1与K2两层长度相等,流线恰好垂直于层面,这时通过两层的流线数相等。
但在K1层中等水头线的间隔数为K2层的3倍。
这就是说,通过流量相等,渗透途径相同情况下,在渗透性差的K1层中消耗的机械能是K2层的3倍。
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三种情况。
如图4—6所示,流线与岩层界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而以一定角度斜交。
这种情况下,当地下水流线通过具有不同渗透系数的两层边界时,必然像光线通过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一样,发生折射,服从以下规律:
式中θ1是流线在K1层中与层界法线间的夹角;
θ2是流线在K2层中与层界法线间的夹角。
从物理角度不难理解上述现象。
为了保持流量相等(Q1=Q2),流线进入渗透性好的K2层后将更加密集,等水头线的间隔加大(dl2>
dl1)。
也就是说,流线趋向于在强透水层中走最长的途径,而在弱透水层中走最短的途径。
结果,强透水层中流线接近于水平(接近于平行层面),而在弱透水层中流线接近于垂直层面
(图4—7)。
同理,当含水层中存在强渗透性透镜体时,流线将向其汇聚;
存在弱渗透性透镜体时,流线将绕流(图4—8)。
2.1.3饱和水粘性土中的运动规律
不少研究者曾进行了饱水粘性土的室内渗透试验,并得出了不同的结果﹝Kufilek,1969;
Milleretal.,1963;
Olsen,1966﹞。
根据这些试验结果,粘性土渗透流速V与水力梯度I主要存在三种关系;
(1)V-I关系为通过原点的直线,服从达西定律(图4—9,a)
(2)V-I曲线不通过原点,水力梯度小于某一值I0时无渗透;
大于I0时,起初为一向I轴凸出的曲线,然后转为直线(图4—9,b);
(3)V-I曲线通过原点,I小时曲线向I轴凸出,I大时为直线(图4—9,c)。
迄今为止,较多的学者认为,粘性土(包括相当致密的粘土在内)中的渗透,通常仍然服从达西定律。
例如,奥尔逊﹝Olsen,1966﹞曾用高岭土作渗透试验,加压固结使高岭土孔隙度从58.8%降到22.5%,施加水力梯度I=0.2—40,结果得出V-I关系为一通过原点的直线。
他解释说,这是因为高岭土颗粒表面的结合水层厚度相当于20—40个水分子,仅占孔隙平均直径的2.5%—3.5%,所以对渗透影响不大;
对于颗粒极其细小的粘土,尤其是膨润土,结合水则有可能占据全部或大部孔隙,从而呈现非达西渗透。
偏离达西定律的试验结果大多如图4—9(c)所示,我们据此来分析结合水的运动规律。
曲线通过原点,说明只要施加微小的水力梯度,结合水就会流动,但此时的渗透流速V十分微小。
随着I加大,曲线斜率(表征渗透系数K)逐渐增大,然后趋于定值。
张忠胤把K趋于定值以前的渗流称作隐渗流,而把K趋于定值以后的渗流称为显渗流。
他认为,结合水的抗剪强度随着离颗粒表面距离的加大而降低;
施加的水力梯度很小时,只有孔隙中心抗剪强度较小的那部分结合水发生运动;
随着I增大,参与流动的结合水层厚度加大,即对水流动有效的孔隙断面扩大,因此,隐渗流阶段的K值是I的函数;
由于内层结合水的抗剪强度随着靠近颗粒表面而迅速增大,当I进一步增大时,参与流动的结合水的厚度没有明显扩大,此时,K即趋于定值﹝张忠胤,1980﹞。
对于图4—5(c)的V-I曲线,可从直线部分引一切线交于I轴,截距I0称为起始水力梯度。
V-I曲线的直线部分可用罗查的近似表达式表示﹝Роза,1950﹞:
V=K(I−I0)(4—9)
结合水是一种非牛顿流体,是性质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异常液体,外力必须克服其抗剪强度方能使其流动。
饱水粘性土渗透试验实验要求比较高,稍不注意就会产生各种实验误差,得出虚假的结果。
因此,不能认为粘性土的渗透特性及结合水的运动规律目前已经得出了定论。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2016);
2.〔1〕阿廖金O.A.,1960,水文化学原理,地质出版社.
3.〔2〕阿利托夫斯基M.E.,康诺波梁采夫A.A,1956,地下水动态研究方法指南,地质出版社.
4.〔3〕安德鲁·
古迪(郑锡荣等译),1989,人类影响——在环境变化中人的作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4〕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教研室,1960,普通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6.〔5〕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教研室,普通水文地质学,中国工业出版社;
7.〔6〕贝尔J.(许涓铭等译),1985,地下水水力学,地质出版社.
8.〔7〕柴崎达雄(王秉忱等译),1982,地下水盆地管理,地质出版社.
9.〔8〕曹文炳,1983,孔隙承压含水系统中粘性土释水及其在资源评价中的意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3年第4期.
10.〔9〕车用太,1984,井孔水位的微动态特征综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4年第4期.
11.〔10〕车用太,1985,中国的喀斯特,科学出版社.
12.〔11〕陈葆仁、洪再吉、汪福炘,1988,地下水动态及其预测,科学出版社.
13.〔12〕陈崇希,1984,给水度的概念、定义及包气带水的水分分布模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4年第4期.
14.〔13〕陈植华、靳孟贵,1992,地理信息系统与水资源系统分析、模拟、决策,《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论文集》,中国地质大
15.学出版社.
16.〔14〕范锡朋,1990,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0年第1期、第
17.2期.
18.〔15〕弗拉基米洛夫A.Г.,1965,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中国工业出版社.
19.〔16〕弗里泽R.A.、彻里J.A.(吴静方译),1987,地下水,地震出版社.
20.〔17〕加弗里连科E.C(孙杉译),1981,构造圈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21.〔18〕高云福、靳孟贵(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组),1988,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讲义,地质出版
22.社.
23.〔19〕广西水文、工程地质队桂西找水组,1974,广西都安县地苏地下河系,《滨海、岛屿、岩溶地下水》,地质出版社.
24.〔20〕河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观测总站,1976,通过地下渗透仪研究潜水均衡的初步分析,《河北地质情报》,1976年第4期.
25.〔21〕河北省地质局四大队,1976,保定地区东部平原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方法的探讨,《河北地质情报》,1976年第4期.
26.〔22〕何妙福、华惠伦,1991,全球变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7.〔23〕黄河中游地区黄土水文地质研究小组,1978,黄河中游地区黄土水文地质问题,《地质学报》.第52卷第2期.
28.〔24〕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9.〔25〕捷尔普戈里兹B.Φ.,1983,水的世界,科学出版社,
30.〔26〕卡明斯基Г.H.,1958,地下水的普查与勘探,地质出版社.
31.〔27〕李涛、汤奇成,1958,新疆玛纳斯地区山区河流径流的形成及其估算,《地质学报》,24卷第4期.
32.〔28〕刘光亚,1979,基岩地下水,地质出版社.
33.〔29〕郎格O.K.,1966,水文地质学原理,中国工业出版社.
34.〔30〕卢金凯,1985,基岩裂隙水的野外调查方法,地质出版社.
35.〔31〕罗戴A.A.1964,土壤水,科学出版社.
36.〔32〕奥弗琴尼科夫A.M.1960,普通水文地质学(修订增补第二版),地质出版社.
37.〔33〕区永和、陈爱光、王恒纯,1988,水文地质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8.〔34〕裴源生,1983.地下水位匀速升降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和给水度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5年第4期.
39.〔35〕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1978,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文汇报)1978年9月27日.
40.〔36〕任鸿遵,1992,华北平原农业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农业用水有效性研究》(许越光、刘昌明、J.沙和伟主
41.编),科学出版社.
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163
43.〔37〕任美锷、刘振中,1983,岩溶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44.〔38〕任天培、彭定邦、周柔嘉、郑秀英、何成富,1988,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45.〔39〕山东省地质局水文地质队,1975,济南泉水成因及动态的初步分析,《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工作经验汇编》第
46.一辑,地质出版社.’
47.〔40〕沈继方、史毅虹,1985,北京西山变玄武岩裂隙发育规律及含水特性,《地球科学》,1985年第1期.
48.〔41〕沈树荣、王仰之、李鄂荣等,1985,水文地质史话·
札记,地质出版社.
49.〔42〕沈照理、刘光亚、杨成田、孙世雄、陈葆仁等,1985,水文地质学,科学出版社.
50.〔43〕沈照理、许绍倬,1985,关于地下水地质作用.《地球科学》,1985年第1期.
51.〔44〕沈照理、朱宛华、钟佐燊,1993,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地质出版社.
52.〔45〕孙连发、张人权,1991,模型·
拟合·
预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1年第5期.
53.〔46〕孙锡年,张蔚榛.沈荣开,1992,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农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影响预测评价,《地球科学进展》,中国
54.地质大学出版社.
55.〔4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197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地图出版社.
56.〔48〕陶一川,1993,流体力学分析基础,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57.〔49〕王大纯、张人权、史毅虹,1980,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
58.〔50〕王大纯、张人权、史毅虹、许绍倬,1986,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
59.〔51〕王大纯、张人权,1981,孔隙承压地下水的资源评价和地面沉降的关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1年第3期.
60.〔52〕王大纯,1985,我国水文地质学的展望,《地球科学》1985年第1期.
61.〔53〕汪民,1987,饱水粘性土中粘粒与水相互作用的初步探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7年第3期.
62.〔54〕汪民、钟佐燊、吴永锋,1991,城市污水快速渗滤研究综述,《环境地质研究》,地震出版社.
63.〔55〕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1992,海水入侵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2年第6期.
64.〔56〕姚振宽,1992,滴灌工程——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用水有效性研究》(许越先、刘昌明、J.沙和伟主编),
65.科学出版社.
66.〔57〕雨岩,1991,概念·
定性·
定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1年第6期.
67.〔58〕于青春、沈继方,1992,非连续裂隙网络水流自动模拟系统,《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论文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68.〔59〕袁道先,蔡桂鸿,1988,岩溶环境学,重庆出版社.
69.〔60〕张惠昌、武秀珍,1991,民勤绿洲自然环境退化的反思,《环境地质研究》,地震出版社.
70.〔61〕张蔚榛、张瑜芳,1983,土壤释水性和给水度数值模拟初步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3年第5期.
71.〔62〕张人权、高云福、王佩仪,1985,层状土重力释水机制初步探讨,《地球科学》,1985年第1期.
72.〔63〕张人权,1987,水文地质学发展的若干趋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7年第2期.
73.〔64〕张人权,1989,失误与反思——水文地质学方法论评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9年第1期.
74.〔65〕张人权,1990,水文地质学研究动向,《当代地质科学技术进展—1989》,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75.〔66〕张人权、王恒纯、许绍倬,1990,水文地质研究中信息的提取与组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0年第2期.
76.〔67〕张瑞成,1991,河北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中氟增高的一种机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1年第1期.
77.〔68〕张宗祜等,1966,甘肃定西附近黄土渗透性及湿陷性试验研究,地质部地质科学院论文集,丁种,第l号,中国工业出
78.版社.
79.〔69〕张忠胤,1980,关于地上悬河地质理论问题·
关于结合水动力学问题,地质出版社.
80.〔70〕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1981,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地质出版社,
81.〔71〕中国大百科全书·
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198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82.〔72〕中国大百科全书·
地质学卷,199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83.〔73〕中国大百科全书·
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199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84.〔74〕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1982,中国北方岩溶和岩溶水,地质出版社.
85.〔75〕BiswasA.K.,1970,HistoryofHydrology,North-HollandPublishingCompany.
86.〔76〕BrownR.H.,KonoplyantaevA.A.,InesonJ.,KavalevskyV.S.,1972,GroundwaterStudies,UNESCO,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