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方法王玉琳pdf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2855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方法王玉琳pdf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方法王玉琳pdf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方法王玉琳pdf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方法王玉琳pdf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方法王玉琳pdf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方法王玉琳pdf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方法王玉琳pdf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方法王玉琳pdf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方法王玉琳pdf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frequency.Thefrequency-risingtableofthesteppermotorisgotbyanalyzing

thecharacteris-

ticsof

thetorque-frequencycurveofthemotorandacompletesoftwareflowchartoffrequency-rising

and

frequency-

falling

ispresented.Severalkindsofspeed-regulatingmethodshavebeenused

inmanyCNCmachine-toolsandthe

positioningaccuracyofthesteppermotorisraised,

therotationofthemotorbecomesmoresmoothandthe

speed-ris-

ingandspeed-fallingofthemotorareaccelerated.

Keywords:

steppermotor;

speedcontrol;

frequency-risingandfrequency-falling

0引言

控制脉冲的频率进行调节。

由于步进电机的转速

正比于控制脉冲的频率,所以调节步进电机脉冲

步进电机是一种数字电机,在经济型数控机

频率,实质上就是调节步进电机速度[3,7]。

床及自动化设备中应用广泛。

控制步进电机的转

本文将具体讨论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问题,

动需要3个要素:

方向、转角和转速[1,2]。

对于含

并结合实例给出软件实现的方法。

有硬件的驱动电源,方向取决于控制器送出的方

1步进脉冲的调频方法

向电平的高或低。

转角取决于控制器送出的步进

脉冲的个数。

而转速则取决于控制器发出的步进

对步进电机控制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速度调

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3,4]。

在步进电机的控制

节。

即产生一系列频率可调的步进脉冲序列,送

中,方向和转角控制简单,而转速控制则比较复

到驱动电源,控制电机绕组的轮流通电,实现电机

杂。

步进电机工作时,失步或过冲直接影响其定

的转动。

脉冲序列的产生用微处理器实现,有软

位精度。

在设计系统的时候,除了应正确选择步

件延时和硬件定时两种方法。

进电机和驱动电源[5,6]之外,还必须对步进电机

(1)软件延时:

通过调用标准的延时子程序

—53—

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方法《电机与控制应用》2006,33

(1)

来实现。

假定控制器基于AT89S52单片机[8],晶振频率为12MHz,那么可以编制一个标准的延时子程序如下:

DELAY:

MOVA,0DH

DEL2:

NOP

JZ

DEL2

CLR

C

RRC

A

DEL3:

DEL3

MOV

0DH,A

DJNZ

0DH,$

DEL6:

A,0EH

JMP

DEL6

DEL5

D252:

MOV

R0,#53H

DEL4:

CALL

D252

D253:

NOP

DJNZ0EH,DEL4

R0,D253

DEL5:

RET

  该子程序的入口为(0E)(0D)两个字节,若需要20000μs的延时,则给(0E)(0D)两个字节赋值4E20H,即执行下面程序:

0EH,#4EH

;

20000的十六进制码为4E20。

0DH,#20H

DELAY

调用标准延时子程序DELAY。

  若要控制步进电机走100步,每两步之间延时20000μs,则汇编程序为:

0FH,#100D

准备走100步。

CONTI:

CALL

I-STEP

电机走一步(调用电机的

脉冲分配子程序)

20000的十六进制码为

4E20。

相邻步之间的延时(决

定电机的转速)。

0FH,CONTI

循环次数减1后,若不

为0则继续,循环100次。

  可以看出,采用软件延时方法实现速度调节的优点是程序简单,思路清晰,不占用硬件资源。

缺点是浪费CPU的宝贵时间,在控制电机转动的过程中,CPU不能做其它事。

(2)硬件定时:

假定控制器仍为AT89S52单

片机,晶振频率为12MHz,将AT89S52的T0作为定时器使用,设定T0工作在模式1(16位定时/计数器)。

今要求它能定时地发出步进脉冲,其定时中断产生的脉冲序列的周期(即步进电机的脉冲间隔)假定为20000μs,则可算出T0所对应的定时常数为B1EOH[8],CPU相应的程序如下:

  主程序:

TMOD,#01H

设T0取工作模式1。

TH0,#0B1H

装入定时常数高8位。

TL0,#0E0H

装入定时常数低8位。

SETB

TR0

启动T0定时。

ET0

允许T0中断。

EA

允许CPU中断。

$;

CPU等待T0的定时到。

  中断服务程序:

关T0中断。

I-STEP

控制电机走一步(调用电机的脉

冲分配子程序)。

RETI

T0中断返回。

  本例中,只要改变T0的定时常数,就可实现步进电机的调速。

这种方法既需要硬件(T0定时器)又需要软件来确定脉冲序列的频率,所以是一种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

它的缺点是占用了一个定时器。

在比较复杂的控制系统中常采用定时中断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CPU的利用率。

2升降频方法及其实现

2.1升降频方法

当步进电机的运行频率低于它本身的起动频率时,步进电机可以用运行频率直接起动,并以该频率连续运行,需要停止的时候,可以从运行频率直接降到零速。

此时,电机运行于恒速状态,无需升降频控制。

当步进电机的运行频率fb>

fa(fa为步进电机有载起动时的起动频率)时,若直接用fb起动,由于频率太高,步进电机会丢步,甚至产生堵转。

同样,在fb频率下突然停止,步进电机会超程。

因此,当要求步进电机在运行频率fb下正常工作时,就需要采用升降频控制,以使步进

—54—

电机从启动频率fa开始,逐渐加速升到运行频率fb,然后进入匀速运行,最后的降频可以看作是升频的逆过程[2,7]。

步进电机常用的升降频控制方法有3种:

(1)直线升降频。

如图1所示。

这种方法是以恒定的加速度进行升降,平稳性好,适用于速度变化较大的快速定位方式。

加速时间虽然长,但

软件实现比较简单。

图1直线升降频

  

(2)指数曲线升降频。

如图2所示,这种方法是从步进电机的矩频特性出发,根据转矩随频率的变化规律推导出来的。

它符合步进电机加减速过程的运动规律,能充分利用步进电机的有效转矩,快速响应性能较好,升降时间短。

指数升降控制具有较强的跟踪能力,但当速度变化较大时平衡性较差,一般适用于跟踪响应要求较高的切削加工中[1,9]。

图2指数曲线升降频

  (3)抛物线升降频。

如图3所示,抛物线升降频将直线升降频和指数曲线升降频融为一体,充分利用步进电机低速时的有效转矩,使升降速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跟踪能力,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9]。

2.2软件实现

步进电机在升降频过程中,脉冲序列的产生,即两个脉冲时间间隔的软件确定,有2种方法:

  

(1)递增/递减一定值[10]。

如线性升降频,

图3抛物线升降频

两脉冲频率的差值f=|fi-fi-1|是相等的,其对应的时间增量f也是相等。

时间的计算若采用软件延时的方法,可先设置一个基本的延时单元Te,不同频率的脉冲序列可由Te的不同倍数产生。

设起动时所用频率对应的时间常数为tNe,以后逐次递减t(设t=tMe),直到等于运行频率fb所对应的时间(tRe)为止。

这种方法编程简单,节省内存。

时间计算也可采用定时中断的方法,可将定时常数逐次递增/递减一定值,实现升降频控制。

因其定时不是连续的,所以升降速曲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但可近似看成直线。

(2)查表法[10]。

为了对步进电机实现最佳升降频控制,缩短电机的升降频时间,可从步进电机矩频特性出发进行分析。

由步进电机的矩频特性(见图4,130BC3100A电机)可知,转矩M是频率f的函数(即角加速度dω/dt=M(f)/J,J为电机的转动惯量),它随着f的上升而下降,所以它呈软的特性。

当频率较低时,转矩M较大,对应的角加速度dω/dt也较大,所以升频的脉冲频率增加率df/dt应取得大一些;

当频率较高时,M较小,dω/dt也较小,此时,升频的脉冲频率增加率df/dt应取小一些,否则,会由于无足够的转矩而失步。

因此,根据步进电机的矩频特性,可以看出:

在步进电机的升频过程中,应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

按此要求,从开始升频到升至fb之间,按最佳升频要求的频率取出f1,f2,…,fn,并将它们所对应的脉冲间隔时间t1,t2,…,tn,依次存

图4步进电机的矩频特性曲线

—55—

于内存的一个数据区,如表1所示(称阶梯频率表)。

表1阶梯频率表

序号

频率

(时间)

备注

K1

fa(ta)

最低频率

K1+1

f1

(t1)

K1+2

f2(t2)

↓↑

K1+n

fn(tn)

最高频率

表3频率-步长表

K

fa(ta)

K+1

La

K+2

f1(t1)

K+3

L1

K+4

f2(t2)

K+5

L2

  考虑到步进电机的惯性作用。

在升速过程

  详细的步进电机升降频软件流程如图6所

中,如果速率变化太大,电机响应将跟不上频率的

示。

变化,出现失步现象。

因此,每改变一次频率,要

求电机持续运行一定步数(称阶梯步长),使步进

电机慢慢适应变化的频率,从而进入稳定的运行

状态。

根据最佳升降频控制规律[9],可推出步进

电机的“频率-步长”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

图5频率-步长曲线

  这样,升频时除需将阶梯频率表存于内存的一个数据区内外,还需建立另一个数据区,用来存放阶梯步长(如表2所示)。

在升频过程中,可用查表的方法,分别得到fi(ti)和所对应的Li,实现升降频控制。

软件上的具体做法是:

将fi(ti)和Li在EPROU中交替存放(如表3所示),程序执行时按顺序取数,每次取出一个频率和该频率对应的步长。

表2阶梯步长表

步长(脉冲)

K2

+1

+2

+n

Ln

图6升降频的软件流程图

(下转第64页)

—56—

静态励磁系统的灭磁

《电机与控制应用》2006,33

(1)

V6继续导通60°

当t1

时刻触发V2时,由于此时

V2两端承受正向电压Ub-Uc而导通,一旦V2导

能后ACFCB立刻熄弧,转子通过V2、V5及自身

的电阻进行灭磁(灭磁电阻不起作用)。

由此看

来,ACFCB的电弧持续时间(t1~t0)最长为120°

电角度(在自然换相点开始燃弧时)。

而且,该电

弧靠电流自然过零而熄灭,不象DCFCB那样,靠

绝缘介质强度熄灭,这对开关触头的寿命有利。

当然,自然灭磁的时间较长,对于300MW的机

组,L=0.87H,Rf=0.

1253Ψ,时间约为7s。

【参考文献】

[1]UNITROL5000OperationandMaintenanceManual

[S].ABBIndustrieAG,2001.

[2]UNITROL5000ExcitationSystemforMediumand

LargeSynchronousMachine[S].ABBIndustrieAG,

图6采用ACFCB时的自然灭磁

2001.

收稿日期:

2005-11-14

(上接第56页)

3结语

[5

]王玉琳.步进电动机可变细分驱动器[J].微特电

机,2005(4).

本文提出的步进电机的速度调节方法,成功

[6

]王玉琳.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的一种实用驱动电

路[J].电力电子技术,2005(6).

地应用在多种经济型数控机床上[11~13],包括2坐

[7

]陈隆昌,陈筱艳.控制电机[M].西安:

西安电子科

标车床、4坐标铣床、高速冲床、中频淬火机床等。

技大学出版社,1994.

实践表明:

只要选用了适当的升降频便可提高机

[8

]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接口技术[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

床的定位精度改善运动部件的平稳性缩短步进

电机的升降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9

]李明泉.功率步进电机升降频过程的最优控制

[J].微电机,1988(4).

[10]王玉琳.CK-I型车床闭环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1

]王宗培.步进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M].哈尔滨:

[D].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1991.

[11]王玉琳.基于DS80C320单片机的LCD显示数控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

系统[J].机械与电子,2004(3).

[2

]陈理壁.步进电机及其应用[M].上海:

上海科学

[12]王玉琳.经济型数控车床的闭环控制[J].机械制

技术出版社,1989.

造,2004(12).

[3

]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

北京理

[13]王玉琳.一种经济实用的四坐标铣床数控系统

工大学出版社,1996.

[J].机电一体化,2004(3).

[4

]邓星钟,周祖德.机电传动控制[M].武汉:

华中理

2005-03-17

工大学出版社,1994.

—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