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题型分类技巧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0625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6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题型分类技巧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题型分类技巧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题型分类技巧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题型分类技巧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题型分类技巧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题型分类技巧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化学题型分类技巧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题型分类技巧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题型分类技巧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氧化氮

C

H2O2

硬脂酸

苏打

过氧化钠

二氧化硫

D

五水硫酸铜

油酸

碱式碳酸铜

氧化钠

三氧化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错误;

B、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

C、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错误;

D、个物质分类均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物质分类的判断

【示例2】【福建省养正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③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④某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物质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A.②③⑥B.④⑤⑥C.①④D.②⑥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是混合物,错误;

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正确;

③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正丁烷和异丁烷组成的是混合物,错误;

④某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铁离子、亚铁离子分别与氯离子组成的是混合物,错误;

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CO和碳组成的是混合物,错误;

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正确,答案选D。

考查纯净物判断

题型2定量、定性分析型选择题

本部分试题是高考选择题的主题部分,同时也是高考命题中可以随意调控试题难度的部分,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部分。

定性分析主要考查利用化学原理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化学平衡原理、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等,也可结合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对元素周期律等知识进行考查;

而定量计算则涉及了差量法、守恒法(电子守恒、电荷守恒以及物料守恒等)、关系式法、极端假设法、平均值法、估算法等。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最常见的解题方法:

1、关系式法:

对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尽管每一步反应都是各自独立的(反应条件和设备可能不同),但前一个反应的产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根据中间产物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

由关系式进行计算会带来很大的方便,并且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守恒法:

守恒法是巧妙地选择化学式中某两数(如总化合价数、正负电荷数等)始终保持相等,或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粒子(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做为解题的依据。

可以避免书写化学方程式,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该法抛开了繁琐的反应过程,只抓住始态和终态中某些物理量的守恒关系,可以简化思维,快速解答。

3、价态转换法:

价态转换也称为“等价代换”。

价态转换法就是用氢氧根离子或氯离子来沉淀某些金属阳离子时,消耗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的“总正化合价数”。

据此,可延伸为将金属用非氧化性酸恰好溶解后,再用上述阴离子沉淀时,消耗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4、极端假设法:

极端假设就是先将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错综复杂的问题极端化、简单化,使之变成单一问题来求解。

极端假设法常常用于求解范围类的试题,其基本思路常常有以下三种:

(1)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完全的反应;

(2)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3)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

【示例3】【湖南省衡阳市五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在含有4molHCl和1molMg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与加入Ba(OH)2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时的沉淀的成分为BaSO4与Mg(OH)2B.b→c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H++OH-→H2O

C.c→d时离子的物质的量:

Ba2+可能大于Cl-D.d→e时离子的物质的量:

Ba2+一定大于OH-

【答案】B

含有4molHCl和1molMg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首先发生反应:

Ba2++SO42-=BaSO4↓,H++OH-=H2O,当SO42-沉淀完全时需要1mol的Ba(OH)2溶液,同时消耗了2mol的H+,即相当于0~a段发生反应:

Ba2++SO42-+2H++2OH-=BaSO4↓+2H2O,再滴加Ba(OH)2溶液,发生反应:

2HCl+Ba(OH)2=BaCl2+2H2O;

b→c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H++OH-=H2O;

当2mol的HCl发生反应完全后的c~d段发生反应:

Mg2++2OH-=Mg(OH)2↓,反应消耗1mol的Ba(OH)2溶液,当Mg2+沉淀完全这时沉淀达到最大值,在d点时溶液是BaCl2溶液,再加入Ba(OH)2溶液也不能发生反应。

因此A.a→b时的沉淀的成分为BaSO4,错误;

B.b→c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H++OH-=H2O,正确;

Ba2+小于Cl-,错误;

D.d→e时离子的物质的量:

在开始时Ba2+大于OH-,当加入Ba(OH)2溶液至一定体积,二者的物质的量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错误。

选项是B。

考查图像法在化学反应的先后、物质的成分及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的应用的知识。

【示例4】【湖南省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9.6gB.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为150mL

C.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molD.溶解合金时产生NO气体体积0.224L

【答案】C

原合金的质量是Mg和Cu的质量,当把合金加入到硝酸中,金属变为Mg2+、Cu2+离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沉淀完全时,得到的沉淀是Mg(OH)2、Cu(OH)2,增加的质量是OH-的质量。

m(OH-)=5.1g,则n(OH-)=5.1g÷

17g/mol=0.3mol,在反应过程中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变为NO时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也等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

A.Mg、Cu都是+2价的金属,若金属完全是Cu则其质量是(0.3mol÷

2)×

64g/mol=9.6g。

若完全是Mg,则金属的质量是(0.3mol÷

24g/mol=3.6g。

由于是Mg与Cu的合金,所以质量在2.4g—9.6g之间,错误;

B.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为0.3mol÷

3mol/L=0.1L=100mL,错误;

C.参加反应的硝酸的作用有两个,提供酸根离子,形成盐;

作氧化剂,得到电子变为NO,起酸作用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n(HNO3)(酸)=n(OH-)=0.3mol,起氧化剂作用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n(HNO3)(氧化性)=0.3mol÷

3=0.1mol,所以发生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3mol+0.1mol=0.4mol,正确;

D.溶解合金时产生NO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3mol÷

3=0.1mol,由于没有指明反应条件,所以无法确定气体体积的大小,错误。

考查守恒方法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中的应用的知识。

题型3图表图像型选择题

图像是化学理论知识的形象体现,能够很好的考查学生的能力,是高考的热点。

图像(尤其是一些实验数据记录用的表格)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阅读图表获取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的。

这类题目的特征是以图表、图像的形式将一些相关量给出,把习题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旨在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得数据和处理应用数据的能力,以及对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

常见的化学图像与图表题目类型有:

化学平衡图像、化学反应与能量图像、化学反应中某些实验变量之间构成的图像等。

而图表则主要以化学实验数据为主要形式,往往考查数据分析能力等。

【示例5】【福建省泉州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的混合物投入100ml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金属和盐酸反应时HCl的挥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g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

L-1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

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答案】A

由图像可知,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含镁0.15mol含铝0.35mol-0.15mol=0.20mol,镁和铝的总质量为0.15mol×

24g/mol+0.20mol×

27g/mol=9g;

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2/2+0.20mol×

3/2=0.4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45mol×

22.4L/mol=10.08L;

溶解0.20mol氢氧化铝用去240ml-200ml=40ml氢氧化钠,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0mol/0.040=5mol·

L-1;

消耗200ml氢氧化钠时沉淀达最大值,所能盐酸的浓度为5mol·

L-1×

0.2L÷

0.1L=10mol·

答案选A。

元素化合物铝和镁的性质

【示例6】【湖南省六校2015届高三1月联考】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X(g)+Y(g)

aZ(g) ΔH=QkJ·

mol-1,开始按体积比2:

1将X、Y充入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p1>p2,a<3

B.图甲,T1<T2,Q>0

C.图乙,t1时表示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Z气体

D.图乙,如果a=3,t2时表示向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

A.根据“先拐先平,温高压大”由图像可知图甲,p1>p2,压强降低,Z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则a>3,错误;

B.根据“先拐先平,温高压大”由图像可知图甲,T1<T2,温度降低,Z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则Q<0,错误;

C.图乙,t1时表示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Z气体,体积增大,导致Z的浓度增大,X、Y浓度减小,V(逆)增大,V(正)减小,正确;

D.图乙,如果a=3,t2时可表示向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或增大了压强,错误;

选C。

考查化学图像等知识。

题型4与化学实验有关的选择题

化学实验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与化学实验相关的选择题与二卷大题互补,主要涉及的热点考向有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②对常见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③溶液的配制。

④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所用的试剂、仪器、反应原理、收集方法等。

【示例7】【吉林省东北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目的

操作

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

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至紫色消失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配制980mL0.1mol/LCuSO4溶液

将25.0gCuSO4·

5H2O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

测定中和热

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

A、二氧化硫与高锰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为锰离子,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正确;

B、利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不同,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的晶体为纯净的硝酸钾,正确;

C、根据容量瓶的规格,配制980mL的溶液,需选择1000mL的容量瓶,所以需要硫酸铜晶体的质量是1L×

0.1mol/L×

250g/mol=25.0g,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正确;

D、铜的导热性能好,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会导致热量散失多,测量结果不准确,错误,答案选D。

考查对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

【示例8】【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届高三阶段性考试12月月考】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装置中略去支撑仪器)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

C.用

图3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OOC2H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D.用图4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A、NH3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

B、NO不溶于水,N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NO,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中的NO2,不能除去NO2中的NO,B错误;

C、乙酸乙酯不溶于水,用

图3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OOC2H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C正确;

D、用图4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铁应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D错误;

答案选C。

化学实验基础

题型5元素推断综合题

高考Ⅱ卷中对物质结构的考查主要就是“位、构、性”关系。

其考查方式往往是以元素推断为起点,以物质结构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注重知识的整合,用物质结构理论进行现象解释、定性推断、归纳总结以及定量计算等。

由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出:

元素推断只是命题的起点,单纯的元素推断往往较为简单,记住一些物质的特性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推断出元素,为答题赢得更多的时间。

如常见、常考的中学化学中的“唯一”:

(1)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

Hg。

(2)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

Br2

(3)常温下为固体的双原子分子单质:

I2。

(4)易导电的非金属单质:

石墨。

(5)三原子分子单质:

臭氧。

(6)浓腐蚀玻璃的物质:

HF

(7)使淀粉变蓝的物质:

HF(与二氧化硅反应)。

(8)显碱性的气体:

氨气

(9)能与强碱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

Al。

(10)能与强碱反应生成氢气的非金属:

Si。

(11)常温下与水反应的非金属单质:

F2。

【示例9】【2015年3月四川德阳市四校高三联合测试理科综合•

化学】

(16分)已知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D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A、B、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E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A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元素B、C、D的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M分子中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3)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右图是由D、E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该晶体1个晶胞中阳离子的个数为▲。

(4)化合物CA3的沸点比化合物BA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

(5)写出与BD2互为等电子体的C3-的结构式▲。

(6)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最早用于有机废水处理,下图是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M废水的装置,其中3是质子交换膜.负极所在的左室中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

(7)铁粉和E单质粉末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

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则稀硝酸的浓度为▲mol/L。

编号

稀硝酸的体积/mL

100

200

300

400

剩余金属的质量/g

18.0

9.6

NO的体积/mL

2240

4480

6720

V

【答案】

(16分,每空2分) 

(1)N>O>C

(2)sp2(杂化)

(3)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4

(4)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5)[N=N=N]-(6)HCHO-4e-+H2O=CO2+4H+

(7)4

已知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所以B的原子序数是6,则B是碳元素;

D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A、B、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则M是甲醛,所以A是氢元素,D是氧元素,则C是氮元素。

E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A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这说明E是铜元素。

(1)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

但由于氮元素的2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所以元素B、C、D的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2)甲醛是平面型结构,则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

(3)铜的原子序数是29,则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根据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铜原子在晶胞内,则铜原子是4个,氧原子是8×

1/8+1=2,所以该晶体1个晶胞中阳离子的个数为4。

(4)由于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化合物氨气的沸点比化合物甲烷的高。

(5)原子数与价电子数分别都相等的是等电子体,则根据CO2是直线型结构可知,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的N3-的结构式为[N=N=N]-。

(6)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甲醛在左室中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HCHO-4e-+H2O=CO2+4H+。

(7)根据表中①②数据可知若增加100ml稀硝酸,金属溶解18g—9.6g=8.4g,产生的NO是4480ml—2240ml=2240ml。

如果继续增加100ml稀硝酸,9.6g金属完全被溶解,产生的NO是6720ml—4480ml=2240ml,这说明9.6g金属中一定有铁,因此100mol稀硝酸溶解的8.4g金属全部是铁,则根据方程式3Fe+8HNO3=3Fe(NO3)2+2NO↑+4H2O可知100ml稀硝酸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4mol,则其浓度是4mol/L。

考查元素推断、第一电离能、杂化轨道、核外电子排布、晶胞计算、等电子体以及氧化还原反应

【示例10】【湖北省八校2015届高三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15分)有X、Y、Z、W、P、Q六种前两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价电子数之和为26,原子半径依Y、Z、W、P、Q、X依次减小。

围绕上述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Q的电子排布图为,YQ3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除X外,其余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顺序为(元素符号回答)。

(2)X2P和ZP2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但熔点X2P比ZP2高得多,原因是。

(3)固体A是离子晶体,结构类似于CsCl,组成中含W的质量分数为73.7%,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单质气体。

该物质的电子式,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Z单质有三类异形体,其中一种骨架型原子晶体的立方晶胞如图,计算晶体中Z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

)。

(15分)

(1)

(2分);

sp2(2分);

B<

C<

O<

N<

F(2分)

(2)H2O分子存在分子间氢键(2分)

(3)

NH4H+H2O=NH3·

H2O+H2↑(2分)

(4)32%~34%都可给分(3分)

根据题意及已知信息,可知X是H,Y是B;

Z是C;

W是N;

P是O;

Q是F。

(1)Q是9号元素F,其电子排布图为

在BF3分子中的中心原子B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

除X是第一周期的元素外,其余元素都是第二周期的元素。

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也越大,但是当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处于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稳定的状态,N原子最外层的p电子处于轨道的半充满状态,失去电子比O原子难,稳定性强,所以它们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顺序为B<

F;

(2)H2O和CO2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都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而且在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所以熔点X2P比ZP2高得多;

说明另外一种元素也是非金属元素,单质为气态。

该化合物的式量是14÷

73.7%=19,只有H元素符合题意,该物质是NH5,该物质的电子式是

,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H2O=NH3·

H2O+H2↑;

(4)C单质有三类异形体,其中一种骨架型原子晶体的立方晶胞如图,在该晶胞中含有的C原子的个数是:

1/8+6×

1/2+4=8,假设晶胞的边长为a,C原子的半径为r,则

,那么晶体中C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

考查元素的推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电离能的比较、物质电子式的书写及晶胞利用率的计算的知识。

题型无机框图推断综合题

框图推断题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一体的综合性题目。

通常以常见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为载体,以方框图或其他简明符号给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分析、逻辑推理的综合能力。

这类题既能考查同学们掌握元素与化合物等知识的熟练程度,又能很好地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抽象、求异、发散等思维品质。

这类题型的主要特点是:

结构紧凑、文字表述少,包含信息多、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

推断过程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计算和逻辑推理(讨论)并重。

且这类试题知识容量、思维容量大,可以随意调控试题的难度、梯度、开放性以及学科内的综合等,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解决框图推断的方法一般按照以下几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