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整合提纲网络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7975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整合提纲网络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小学教育学整合提纲网络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小学教育学整合提纲网络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小学教育学整合提纲网络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小学教育学整合提纲网络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整合提纲网络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

《小学教育学整合提纲网络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整合提纲网络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学整合提纲网络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

•1、生物起源说:

勒图尔诺《动物的教育》、沛西.能《教育原理》。

“动物界有教育活动”。

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和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2、心理起源说:

孟禄《教育史课本》。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人类的模仿和动物的本能活动的区别在于它的意识性和目的性。

•3、劳动起源说: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基本观点:

社会性、目的性、教育主要内容、学校的产生、人的发展。

二、教育的发展

(一)按生产力水平分:

•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

(二)按社会形态分(注意特征):

•1、原始社会的教育2、奴隶社会的教育3、封建社会的教育4、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5、社会主义的教育

三、教育的功能(作用、从关系中探讨)

(一)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

•1、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环境等)诸要素的制约。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环境等)诸要素的促进。

(二)教育和人的发展——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受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2、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是通过培养一定规格的人来实现它的社会功能。

四、教育的定义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几乎同时产生。

教育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

•4、广义的教育指:

凡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5、狭义是教育指: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五、学校的产生(奴隶社会初期、夏商时期)

•1、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

起源于奴隶社会。

中国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

在开始产生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

以后的学校一般称为学。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学制中改称为学校。

•2、学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社会分工逐渐产生,并伴随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逐渐走向成熟。

•3、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生产力发展提出的要求和可能。

•专门的机构(场所)、专门的人员。

•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使之具有载体。

六、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完整的系统,其构成基本要素是:

•1、教育者:

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意味着”资格“‘,起”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作用。

包括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

•2、学习者(受教育者):

•有以下基本特征:

•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学习背景和基础、不同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的自我反思、管理意识、能力。

•3、教育影响与教育资源:

•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

•教育者——教育影响——学习者

七、现代教育的特征

(一)教育民主化——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合作、能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特点。

包括:

取消等级制度’给民众以受教育权利,实行教育机会均等;

反对压抑儿童个性,要求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提高他们的民主和参与意识。

•1、教育机会均等:

入学、学习过程、学业成就机会。

•2、教育管理民主化:

立法、决策、行政。

•3、教学民主化:

师生关系。

(二)教育的终生化——保罗¡

¤

朗格朗。

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学习化社会)。

•1、教育的终生性:

生到死全程

•2、教育的全民性:

全民教育

•3、教育的开放性:

无围墙

•4、教育的自主性:

自主选择、自我负责

•5、教育的实用性:

完善自我、完善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育的国际化——开放性、世界性、国际性

•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育渠道培养学生的五种国际意识:

•1、全球意识2、全球知识3、全球技能4、全球价值观5、全球行为

•国际化的学校——国际化的教师——国际素质的学生

八、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一)地位:

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

(二)特征:

1、全民性2、义务性3、全面性

•(三)义务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92年3月1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第三讲学生

——主体性的学生观

•——教育学生必须走进学生世界,理解学生的心理;

而理解学生的心理,就应当理解学生的哲学;

理解学生的哲学,最重要的是必须对于人性观具有清晰的理解。

•——培养人,应该关注人性;

有什么样的人性观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观;

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才观。

•——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权利与责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教育培养人的真正目的。

第一节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可以概括为: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不同因素在儿童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遗传

(一)遗传是儿童发展的物质前提(基础、条件)

(二)遗传的作用:

•1)没有一定的遗传素质,不可能有相应的发展;

有了遗传素质,不一定就能发展。

•2)遗传素质为人是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遗传差异是造成个体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三)遗传决定论

•——过于夸大遗传的作用,甚至把它作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唯一因素来表达。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基督教的“原罪说”﹡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1、基督教的“原罪说”

•观点:

儿童生而有罪,赎罪是人生目的,教育是帮助儿童尽快赎罪的手段。

•错误:

扼杀儿童天性、扼杀童年;

忽视儿童与成人的差异;

严格要求刻板学习,无游戏自由;

重复枯燥、体罚

•2、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

儿童发展的目标及个性的差异,早已由个性的自然遗传素质决定了。

•天生三种不同的材料构成了三种不同的人,即金为最高贵、银次之、铁最次。

典型的等级论

•金质者→接受高等教育→管理国家人才

•银质者→接受初等教育→培养武士

•铁质者→无须接受教育→劳动技能、服从

•3、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A“性善论”:

•代表人物——孟子

•人性是善的。

人具有基本道德的萌芽,即善端,包括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

•儿童的发展就是使这些本来存在的“萌芽”得到生长;

•教育的目的是引发儿童固有的良知、良能。

•B“性恶论”

•代表人物——荀子

•人性是恶的;

•教育注重对儿童的改造和外塑功能。

•C“人性三等论”

•代表人物——韩愈

•上等人:

学而愈明

•中等人:

可导而上下

•下等人:

只能用刑罚控制其行为

•综述:

遗传决定论

•——为统治阶级放弃民众教育、实行等级教育制度找到理论依据;

为个别教育者推卸自己的责任找到了借口。

•——遗传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例:

《伤仲永》

二、环境

(一)环境在儿童个体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很大程度上、相对)

(二)环境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2、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例: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同卵双生子、孟母三迁

•(三)环境决定论

•——否定遗传素质的作用,把后天环境作为人的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

•主要代表人物:

•1、洛克(英国)

•在《教育漫话》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生来如一块白板,后天的环境、教育使其成为各种各样的人(好人或坏人、有用人或无用人、幸福人或痛苦人等)。

•主张“教育万能”

•语录: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2、华生(美国)

•对儿童行为的产生过程进行探索和研究,从(S刺激→R反应)机制中提出。

儿童生活的环境,像模具,儿童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该模具的形状。

而该模具的形状又取决于提供给儿童的、完全可被控制的学习与训练的内容。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环境决定论

•关注儿童生长的环境条件、后天教养内容和教育方法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直接导致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师权威、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等特点。

•儿童被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的地位上。

•“严师出高徒”

•“棍棒底下出孝子”

•三、学校教育

(一)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包括: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按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二)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排除:

不可控制、不能选择)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社会化:

生物人→社会人)2、学校教育加速个体发展。

(维果斯基:

最近发展区)

•3、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教育救国论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分别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因素是发展的外因。

•决定外因发生作用的内因:

儿童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

•四、主观能动性

•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

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节儿童身心发展

•一、身心发展的概念

•1、人的发展,指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

•2、有量变,有质变。

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从旧质到新质。

3、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发展。

•二、身心发展包括两方面

•1、生理的发展:

身高、体重、骨骼、神经组织等

•2、心理的发展

•认知方面——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认识过程)

•意向方面——需要、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意志等(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三、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基本规律)

(一)顺序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

•2、具体表现:

•身体方面——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翻身、坐、站、走、跑、写字、绘画)

•心理方面——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一般情感(喜怒哀乐)到复杂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3、教育要求

•“循序渐进”

•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

•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不压抑学生发展

(二)阶段性

•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量变引起质变、此阶段非彼阶段

•2、年龄特征(特点):

儿童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根据年龄阶段特点,分段进行教育教学

•在教育要求、内容、方法上不搞“一刀切”

•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三)不平衡性

•1、具体表现

•A:

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段发展程度不平衡。

•(身高:

出生第一年和青春期)

•B:

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先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后生殖系统;

先感知,后思维,再后情感)

•2、关键期(最佳期)

•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事半功倍)

•(四)互补性

•1、某一部分的发展受损或缺失,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得到补偿(身体互补、身心互补)。

•2、教育要求:

1)培养自信、树立信心2)提高心理承受力3)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五)个别差异性

•群体——男女性别差异及其带来的生理机能、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种群差异)

•个体——不同儿童同一方面发展的差异;

不同儿童不同的个性倾向性的差异;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第三节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一、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

•《宪法》《教育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权利公约》等有关法律条文的规定

•二、学生的法律身份

•中小学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89、11、20)基本原则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四、学生的基本权利

(一)学生受教育的保障权

•1、学习机会权:

入学升学机会、受教育选择权、学生身份权。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2、学习条件权:

教育条件建设请求权、教育条件利用权、获得教育资助权。

选择学校、选择教师、选择课程

•3、学习成功权:

获得公正评价权、获得学业证书学位证书权

(二)学生受教育的自由权

•1、免于恐惧的权利2、免受歧视的权利3、免于控制的权利(课堂话语权)

•(三)学生的人身权

•1、身心健康权:

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

•2、人身自由3、人格尊严4、隐私权5、名誉权和荣誉权

•五、学生应尽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四讲教师

——专业化的教师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特质更加突显,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内涵日益丰富,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教师的角色、行为与生活质量也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新一代的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专业性质,以专业人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争当一名专业化的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

章节内容

•1、教师、教师职业的历史沿革2、教师的劳动特点和作用

•3、教师的角色(传统与现代)4、教师的专业素养5、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6、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一、教师及教师职业的历史沿革

•1、古代学校萌芽时期: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成均,五帝之学”(五帝时期的大学),“均,调也。

乐师主调其音”——乐教为主,早期教师为乐师

•原始社会末期,“庠”成为敬老、养老、教育的场所,教师为老人(国老、庶老——上庠、下庠)、父母长辈。

•2、夏、商时期:

夏称“序”(东序——大学、西序——小学之分),“序者,射也”;

“校,乡学”。

•商称“学”、“瞽宗”(左学——小学、右学——大学之分)

•教师:

官师合一(政教不分、学在官府)

•3、西周时期:

以吏为师(各级官吏)、政教合一

•国学:

小学和大学

•国学教官(总教官、教育部长)——大司乐,下设:

乐师、师氏、保氏、大胥、小胥等。

地位很高“天子不能以臣下之礼相待”

•乡学:

校、序、庠、塾。

•乡学教官——大司徒,下设;

乡师、乡大夫、州长、党正、父师、少师等。

•4、春秋战国时期: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私学勃兴,百家争鸣”、“养士”机构,“士贵耳,王者不贵”

•“愿请为弟子”(齐宣王)

•——教师地位高,受到充分尊重

•——孔子,我国历史上教师的典范,素有“万世师表”的美誉。

•5、秦、汉时期:

•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吏师制度、“设三老以掌教化”。

•汉:

官学中太学教师称五经博士;

地方教师称郡国文学。

•私学中教师称“居官教授”“隐居教授”“书师”。

•6、隋炀帝首创科举考试,学生一考上举人、进士,就只认主考官为师;

私塾教师有“冬烘先生”的别称

•7唐代:

学校教师有博士、助教、直讲等。

他们既是政府官员、又是教师。

教职以官职大小为标准,博士为正五品。

•8宋朝:

除官办学校外,还兴起书院,还有其他私学、蒙学,或称乡学、村学,以及私人设立的“私塾”。

私学教师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以至后来有“九儒十丐”之说。

•9清末:

教育腐败、没落,外国侵略者开始对中国进行文化教育侵略,开办了一些教会学校,由外国传教士任教师。

后来洋务派也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教师也多为外国人。

直到后来留学生回国后,才开始有了新学教师。

•在古代教育史上,尽管教师的来源不同、地位不同、知识能力不同,以及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但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培养了社会人才,传播了人类生产劳动知识、社会生活知识。

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提高了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和物质文明的水平。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作用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1)教育对象的复杂2)教育过程的复杂3)教育任务的复杂

•2、创造性

•1)对所要传授知识加工处理的创造性。

2)对最新知识的创造性吸收。

3)对不同个性的教育对象的创造性劳动。

4)创造性的教师培养创造性的学生。

•3、长期性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人才培养的周期长(各成长阶段需要时间长,且往往多次反复)

•4、示范性

•学生富于模仿性、可塑性、易受暗示性。

•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示范;

•在知识、技能、能力、世界观、思想感情上的示范;

•在思想行为、求知精神、科学态度、思维方式上的示范。

•“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二)教师的作用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三、教师的角色

(一)对传统教师角色的再思考

•1、“蜡烛论”

•肯定:

奉献与给予

不足:

忽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

淡漠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

对传统教师角色的再思考

•2、“园丁论”

强调教师作用的发挥;

重视学生的成长历程;

注意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不足:

教育欠缺的不可修复性(季节与时令)存在着淘汰制(间苗)人为的强制性(修剪)

•3、“工程师论”

关注人心灵的发展

暗示一种固定、统一标准的批量生产;

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活的灵魂和死的工程之间的冲突。

•4、“桶论”

强调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学科知识的有效传递(“倒”的过程和方式)

灌输式的教学:

学生被当做知识的容器;

传递内容的单一:

只有水,忽视了情感、态度等其他因素;

只看到量,忽视质的要求,更没考虑对教学方法的要求

•5、“警察论”

维持必要的秩序,强调纪律性

对学生实施严格控制;

师生关系过于严肃,缺乏亲和力;

着眼于学生的问题和错误,挑剔多而鼓励少。

(二)教师职业角色的一般认识

•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和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三)新课程中教师的新型角色

•1、学生发展的促进者2、学校制度的建设者3、课程环境的开发者4、自我更新的学习者

四、教师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结构图

(一)广泛的文化素养

•1、学科知识呈综合化趋势,各门学科知识之间不再孤立。

•2、学生更高的求知需要

•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远古到未来、从宏观到微观。

•3、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习、做事、健体。

•这些都需要有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宽厚的文化底蕴。

(二)精深的学科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