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13 化学实验基础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7641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1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13 化学实验基础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13 化学实验基础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13 化学实验基础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13 化学实验基础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13 化学实验基础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13 化学实验基础Word格式.docx

《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13 化学实验基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13 化学实验基础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13 化学实验基础Word格式.docx

①容量瓶:

检验口部的塞子是否漏液。

方法:

加入水,塞上塞子,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观察,然后直立将塞子旋转180°

再倒立观察。

②分液漏斗和滴定管:

要检验活塞处是否漏液,若在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还要检验上口部的塞子是否漏液。

(3)常用仪器的非常规使用——“一材多用”

Ⅰ.干燥管除用于干燥气体外,还可以用于防倒吸装置(如图①)、组装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如图②);

Ⅱ.集气瓶除用于收集气体外,还可用于贮存气体(如图③)、测量气体体积(如图④)、做洗气瓶(如图⑤)等。

二、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基本思路:

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2、检查方法

方法

微热法

液差法

外压法

原理

升高装置中气体的温度,使气体膨胀

缩小装置中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

增大或减小装置中气体的物质的量

图例

 

具体操作

塞紧橡胶塞,将导气管末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烧瓶

塞紧橡胶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水

塞紧橡胶塞,打开止水夹推动或拉动注射器

现象说明

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冷却后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

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且液面差保持不变

推动注射器之后导管中出现一段液柱,且液面差不改变,拉动注射器液体中产生气泡

3、其他方法

(1)如图,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

静置片刻,若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漏气。

(2)分段法:

较复杂的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可分段检查,方法因具体装置而异。

如上图装置,可分别关闭K1、K2,分段检查。

三、常见药品存放及实验安全常识

1.药品的存放

2.化学实验安全:

化学实验安全操作要做好“六防”:

(1)防爆炸: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C2H2、C2H4等)之前,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2)防暴沸:

配制浓硫酸的稀溶液或酒精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倒入水或酒精中;

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3)防失火:

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

(4)防中毒:

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SO2、H2S、NO2、NO)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且进行尾气处理。

常见尾气处理方法如下:

(5)防倒吸:

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易引起倒吸。

在加热实验结束时,一般操作为先拆去导管后再移去酒精灯,在有多个加热装置的复杂实验中要注意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必要时要加装防倒吸装置。

如下图所示:

(6)防堵塞:

防止堵塞导管,或使液体顺利流下,或使内外压强相等。

考点1化学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例1】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制乙炔的发生装置

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除去SO2中的少量HCl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名师点晴】解答综合性实验设计与评价题的基本流程:

原理→反应物质→仪器装置→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

具体分析为:

①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设计的?

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②所用各物质名称、状态、代替物(根据实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

③有关装置:

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问题、是否有替代装置可用、仪器规格等。

④有关操作:

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

⑤实验现象:

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观察。

⑥实验结论:

直接结论或导出结论。

对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的判断。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②实验操作是否完全、合理;

③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

④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等。

⑤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⑥反应速率较快;

⑦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⑧合成过程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⑨有无化学安全隐患,如倒吸、爆炸、吸水、泄漏、着火、溅液、破损等。

考点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例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在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常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气体的制取、除杂、收集、尾气处理、溶液的配制等操作。

这就需要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常见的仪器的名称、使用,化学试剂的使用,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操作的先后顺序等,这样才可以得心应手,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考点3常见药品存放及实验安全常识

【例3】下列关于试剂存放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磷保存在水中

B.新制氨水用棕色试剂瓶盛装

C.固体氢氧化钠用广口瓶保存,并使用橡胶塞或玻璃塞

D.在FeCl2溶液的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盐酸,并加入少量铁粉

1.下面是一些危险警告标签,装有酒精的容器上应贴的标签是

【答案】A

【解析】乙醇常温下为液体、容易燃烧。

A.该标志表示易燃烧的液体,故A正确;

B.该标志表示氧化剂,故B错误;

C.该标志表示剧毒物质,故C错误;

D.该标志图为腐蚀品标志,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试纸在检测气体时必须先湿润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须烘干才能使用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蒸馏完毕后,先停止通冷凝水,再停止加热

【解析】A、气体只有溶于水才能显示酸碱性,比如氨气需要先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氯化氢也只有溶于水才能发生电离,故PH 

试纸必须先湿润,A正确;

B、容量瓶中有水对实验没有影响,故B错误;

C、苯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放出,故C错误;

D、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烧瓶中溶液冷却后,再停止通冷凝水,因为在停止加热之后体系内温度依然很高,还会有少量蒸气溢出,如果停止了通水,那么蒸气可能引起冷凝管炸裂,故D错误。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注意事项)中,是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①加热盛有液体的烧瓶时,需加碎瓷片或沸石

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小于酒精灯容积的

③实验前,要对气体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査

④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

⑤实验结束后,清洗后的洁净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

【答案】B

点睛:

考查学生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及事故处理知识,题目难度一般,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操作,能对错误操作的后果做出判断,并学习基本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下列仪器在使用前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的是

A.量筒B.分液漏斗C.容量瓶D.酸式滴定管

【解析】A.量筒没有活塞和瓶塞,使用前不需检查是否漏水,故A正确;

B.分液漏斗有活塞,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故B错误;

C.容量瓶有活塞,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故C错误;

D.酸式滴定管的下面有旋转的活塞,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故D错误;

根据仪器的构造,若使用的仪器带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

相反,若是仪器没有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需要检查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5.下列有关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利用CCl4密度大于乙醇,进行CCl4与乙醇混合物的分离

B.②进行H2、NH3、CO2、Cl2、NO、NO2等气体的收集

C.③当X选用苯时可进行NH3或HCl的吸收,并防止倒吸

D.④可用于NH3的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NH3

【答案】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可行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少量的钠保存在汽油D.漂白粉在运输中要密封保存

实验室保存化学试剂,应根据化学药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采取正确的保存方法,如易挥发药品要密封保存,易分解物质和避光、低温保存,具体物质要具体分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水应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B.焰色反应后,要用稀硫酸洗涤铂丝并在火焰上燃烧至无色

C.可采用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除去CO2中含有的SO2

D.实验室制取Cl2、SO2时须进行尾气处理,而CO2、H2可直接排放

【解析】A.氯水见光时其中的次氯酸会分解,并且属于液体,所以盛放在棕色细口瓶中,A错误;

B.焰色反应后,应该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火焰上燃烧至无色,B错误;

C.碳酸氢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可采用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SO2,C正确;

D.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不可直接排放,D错误,答案选C。

选项A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试剂瓶与广口瓶的区别,广口瓶一般盛放固体药品。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称取2.0g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1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D.盛放氯水应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

【解析】A.氢氧化钠易潮解,还能够腐蚀滤纸,称量NaOH固体时应该在烧杯中进行,故A错误;

B.NH4F水溶液中,氟离子水解得到HF,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可以和HF酸之间发生反应,所以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故B正确;

C.金属汞污染土壤,不能埋于地下,可用硫处理,故C错误;

D.氯水能腐蚀橡胶,只能用玻璃塞,故D错误;

答案为B。

10.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

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甲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B.用图乙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2gH2C2O4·

2H2O固体

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

本题侧重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技能的考查。

本题的易错点为B,需要注意托盘天平精确到0.1g,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