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613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x

第27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最新考纲

考纲解读

考法指南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原则、重点及综合治理。

以区域图文材料、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如2019全国卷ⅠT36等。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学生用书P180]

1.认识荒漠化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具体表现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4.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

(1)荒漠化的危害

①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②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

①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②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自我检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2)云贵高原石质荒漠化的原因有哪些?

(3)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植被稀少;地表土质疏松;气候异常。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建设不注意环保。

(2)自然原因:

地形崎岖,坡度陡峻;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层浅薄,易被冲刷;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工矿交通建设对地表造成破坏。

(3)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风力大,气温高,蒸发旺盛;土质疏松,地下水易蒸发;地下水位较高。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灌溉。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风蚀荒漠化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

风可将表层肥沃的土壤带走,进而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农作物减产。

进入大气的尘土还会形成大气污染,影响生产生活。

图1为美国农田风蚀危害严重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甲区域各月风蚀危害强度变化图。

(1)说出图中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从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说明乙区域风力强盛的原因。

(3)建设防护林是防治风蚀荒漠化的一种有效措施,试分析其防治风蚀危害的机理。

解析:

(1)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由图2可知,图1中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在春季。

原因从沙尘源和风等方面分析。

(2)影响风力的因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温度差影响到气压差,而气压差影响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故要从海陆间的温度差异去分析。

(3)从降低风速、固沙方面分析。

答案:

(1)集中在春季。

原因:

甲区域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空气运动,风力强劲;春季植被尚未恢复,地表土壤缺少保护,易被侵蚀。

(或春季气温回升快,大气不稳定,多风;土壤解冻变得疏松,容易被侵蚀。

(2)乙区域临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温度变化(升温、降温)速度不同,导致海陆间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强盛。

(3)防风林能够降低地表风速,从而削弱风的侵蚀、搬运能力;树木根系能够固结土壤,提高地表物质抗侵蚀能力。

[通性通法]

1.土地荒漠化类型的判断

土地沙漠化

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如温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

土地盐碱化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因地下水位高,或不合理灌溉的地区,如中亚、西亚、北非及我国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区

石质荒漠化

湿润的山地丘陵区,如我国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因植被破坏会产生石质荒漠化。

高寒地区也会发生石质荒漠化

2.土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地质因素;植被因素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

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具体内容

合理利用

水资源 

耕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渍化

牧区

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

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续 表

防治措施

具体内容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生物

措施

干旱地区的绿洲

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 

封沙育林

绿洲前沿地带

营造乔、灌木结合的

防沙林带

绿洲内部

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工程

措施

缺乏水源的地区

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现有林地

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

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

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

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控制人

口增长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2019·兰州一诊)绿洲指在大尺度荒漠背景基质上,以小尺度范围,但具有相当规模的生物群落为基础,构成能够相对稳定维持的、具有明显小气候效应的异质生态景观。

相当规模的生物群落可以保证绿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稳定性以及结构上的系统性;其小气候效应则保证了绿洲能够具有人类和其他生物种群活动的适宜气候环境,有利于形成景观生态健康成长的生物链结构。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绿洲生态形成的核心是水,下列绿洲水的来源中,最不可能的是(  )

A.高山冰川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表河湖水D.地下水

2.为了保持绿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稳定性,下列措施最为合理的是(  )

A.形成相应的生物链结构

B.增加生物物种的数量

C.扩大生物群落的规模

D.减少各种水体的消耗

解析:

第1题,绿洲是在大尺度荒漠背景基质上形成的,反映了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的特征,故绿洲水的来源最不可能是大气降水。

绿洲附近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及其形成的地表河湖水,以及下渗后形成的地下水,均可能是绿洲水的来源。

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相当规模的生物群落可以保证绿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稳定性以及结构上的系统性。

因此,若要保持绿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稳定性,则必须保证一定的生物群落,而为保持生物群落的稳定需要形成相应的生物链结构,故A项正确。

答案:

1.B 2.A

3.(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

(1)提取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

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

(2)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

(3)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迁移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接触。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4.(2019·太原考前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京新高速公路(北京—乌鲁木齐)临白段始于内蒙古临河市,止于内蒙古和甘肃交界处的白疙瘩。

临白段穿越数百千米的戈壁无人区和上百千米的移动沙丘,是在无水、无电、荒无人烟的“三无”环境下,建成的我国最高等的高速公路。

它是阿拉善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和“向北开放”战略的重要保障。

防风固沙是京新高速公路建设最先进的环保工程。

施工人员专门设计了独特的防风沙袋,沙袋为有鳍沙袋,编织袋边沿都会留出来三厘米的穗子。

将装满沙子的沙袋依次摆放到公路两侧,呈田字形交叉叠放,形成了一个个一平方米的小方格,连成一片(如图所示)。

沙袋采用耐寒耐晒的材质,至少可以保持20年。

下图示意京新高速公路沿线局部示意图。

(1)说出建设京新高速临白段面临的生态问题。

(2)说明鳍状防沙袋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的作用。

解析:

(1)从气候、植被、动物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具体分析防沙袋所发挥的作用。

答案:

(1)干旱缺水;大风、扬沙、沙尘暴、流沙;干旱区植被的保护;野生动物迁徙过道建设;野生动物饮水点的保护等。

(2)沙袋对沿线的沙土起压覆作用;鳍状防沙袋能减缓风速;交叉叠放的田字形网格可以把吹起的沙留在框格内,起到固沙作用;网格可以截留水分,利于沙漠地区的植物成活和生长;将流沙阻隔在公路外,减少流沙对公路的影响;使用时间长,可以在20年内发挥防沙作用。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学生用书P183]

1.水土流失的成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水土流失的治理

(1)原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综合发展。

(2)核心: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退耕还林还草。

(3)措施:

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

措施

保塬

护坡

固沟

工程措施(见效快)

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

修筑梯田(拦蓄坡面径流)

打坝建库(贮水拦沙)

生物措施(治根本)

营造护田林网

封坡育林育草

技术措施(是关键)

采用喷灌、滴灌技术,选育良种,轮作套种,深耕改土等

(4)模式:

小流域综合治理。

[自我检测]

读黄土高原区域图,回答问题。

(1)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降水集中,多;地势起伏大,侵蚀作用强;植被覆盖率;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

②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导致。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①破坏,造成农业减产。

②加剧沟壑发育,威胁设施安全。

③造成生态环境。

④淤积江河湖库,加剧灾情。

⑤影响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等。

(4)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措施等。

答案:

(1)太行山以西,祁连山东段以东,古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2)①暴雨 流水 低 疏松 ②植被破坏

(3)①土壤肥力 ②工矿交通 ③恶化 ④洪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