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对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
《论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对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对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此可见,中国钓鱼岛的主权和领土被日本蓄意侵占,仅仅是日本政客通过刺激右翼极端主义政治势力的方式维护其“短命政权”的途径之一。
可以预见,诸如此类的中日矛盾和冲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不断的深入,会持续涌现和突出。
所以,日本政府蓄意制造的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不是一个简单的个案或者短期的政府行为,而是一系列危害中日关系、刺激日本右翼极端民族主义政治势力的长期恶劣政治行径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出现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是中日关系发展历史中,不以中国政府的政治意愿为转移的必然事件。
具体地讲,日本公然挑起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其原因和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国际地位不断增强,给日本右翼政治势力复辟“帝国梦想”带来了巨大挑战。
尤其是随着日本对不断强大的中国的政治恐惧日益加深,日本政府针对中国的政治对立和仇视心态逐渐加强,不断挑起中日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
2、日本与中国争夺在亚太地区的政治主导权在未来几年会愈演愈烈,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仅仅是中日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角力的表现之一;
3、为了挽救日本短命的政权,日本政府需要通过中日各种矛盾的激化,激发日本右翼政治势力对其“短命政权”的政治护航;
4、通过中日钓鱼岛主权冲突,掩盖和转移日本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试图以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减轻经济困境给日本民众带来的困苦;
5、蓄意在两岸之间制造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政治障碍,妄图效仿美国,增强对两岸关系的发言权和干涉能力;
6、企图继续用“台湾问题”迫使中国在实现日本的其他政治目标(如“入常”等)上做出政治让步;
7、利用中国近年来的各种国内外重大事件不断发生的政治空隙,希望对中国钓鱼岛主权和领土造成长期占领的事实,便于在国际上继续混淆政治视听;
由此可见,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仅仅是日本政府对中国制造的若干政治挑战之一。
中国是没有逃避可能的,只能被迫应对日本政府的公然挑衅。
中国政府除了积极通过和平方式与日本公开交涉之外,必须加强与台湾当局的沟通和交流,在努力避免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进一步恶化和扩大的同时,必须做好应对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被日本右翼民族主义政治势力政治激化后的各种政治准备。
从两岸周边各种政治势力的发展状态和发展速度来看,自2007年至2017年之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地区主导能力不断加强,中国周边领土和主权争执进一步恶化是无法避免的政治现实。
如果中国在钓鱼岛政治危机中处理的好,会有利于稳定和发展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对中国周边国家起到政治示范的作用;
反之,则会对中国的周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政治恶化,直至发展为中国政府疲于应对周边各种政治危机的程度。
二、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对台湾的政治影响分析;
台湾是一个复杂的环境:
社会族群对立、政党政治冲突、政府行政能力有限、民生遭遇经济困境等。
台湾的各种环境导致的一种现象就是:
即便空中飞过一只苍蝇,也会被人划分为不同的“政治颜色”。
由此可以想见,在关涉钓鱼岛主权和领土的重大事宜上会出现怎样的政治和社会混乱。
尽管如此,面对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台湾执政当局是无法回避的。
因为自台湾1945年回归中国以来,钓鱼岛是台湾执政当局的实际驻防区域。
在此期间发生了三起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1、台湾前最高政治领导人李登辉公然宣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
2、陈水扁执政时期,李登辉的“嫡系”台“驻日代表”宣称“钓鱼岛距离台湾与日本冲绳都很近,不能简单论断主权归属”;
3、马英九上任之初就发生日本军舰撞沉台湾渔船的政治事件。
事后,马英九继续启用李登辉的“嫡系”做台“驻日代表”;
这几件事恰恰代表了蒋经国后,台湾三代政治领导人对待中国钓鱼岛主权和领土问题的态度。
不难看出,尽管台湾出现了三次政权轮替,但是凡涉及中国钓鱼岛主权和领土问题,台湾三代执政当局之间都存在着很深的政治关系。
这对台湾执政当局选择什么样的政策面对和处理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台湾之所以出现李登辉的“卖国论”,除了日本长期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和“皇化教育”外,还在于李登辉之流清楚地知道:
处理钓鱼岛政治危机的过程是台湾无法逾越的构建两岸政治合作的纽带和桥梁的过程。
台湾要维护钓鱼岛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两岸谁都离不开谁。
换句话说,台湾处理钓鱼岛政治危机就是在证明两岸无可辩驳的“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关系。
对于一贯主张“两国论”的李登辉之流,在面对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关系和割断与中国的政治关系之间,只可能做出出卖中国钓鱼岛主权和领土的勾当。
陈水扁八年执政期间,仅仅是延续李登辉出卖中国钓鱼岛的主权和领土的政策,试图换取日本极右翼政治势力对台湾贪腐政权的政治支持。
在这里就无需赘言了。
马英九执政,既试图通过“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民总统”的政治形象的途径做到“蓝绿通吃”,又企图通过延续旧政权出卖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方式获得国际政治势力对马英九政权的支持,同时还希望中国大陆找不到攻击其政权的理由或借口。
所以,马英九的执政基础就在于:
1、勾结国际分裂中国政治势力对抗中国的“政治合谋结构”;
2、串通“台独势力”威胁、恐吓和阻挠两岸统一的“政治串谋结构”;
3、伙同“拒统”的国民党顽固势力制造两岸关系的政治障碍的“政治同谋结构”;
马英九在此“三大政治结构”的基础上,试图走出一条不同于李登辉,也不同于陈水扁的所谓“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湾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独木桥”。
马英九的“政治独木桥”的实质就是在“国际分裂中国政治势力”、“台独势力”、“国民党顽固势力”与中国大陆之间保持“政治摇摆”。
具体地讲就是:
1、维持台湾与以美日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中国大陆之间“西方棋子”的政治关系;
2、发展两岸关系与放纵台独势力发展之间的“双向推进”的政治关系;
3、获取中国大陆经济利益与保持同中国大陆的政治距离之间的“维护分裂”的政治关系;
马英九之所以“不辞辛苦”地苦心经营“马氏摇摆政治”的目的就是希望实现“两岸永久分裂”,使之后的任何一个执政党或政治领导人都能够延续两岸“传统”的“永久分裂”的政策。
这才是被马英九奉为发展两岸关系要达到的“台湾最高政治利益”的执政目标。
中国大陆要打破马英九“制造”的“两岸永久分裂”的政治企图,迫使马英九维护的所谓“台湾最高政治利益”的彻底破产,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大陆始终坚持的万变不离其宗的两个根本点:
1、两岸对“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必须的政治认同;
2、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义务;
这个两个根本问题之间是典型的“政治因果关系”。
即:
1、如果两岸坚持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认同,那么两岸就必须履行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治责任和义务;
2、假如台湾当局不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认同,台湾无论哪一个政党或政治领导人执政,都必然与中国大陆构成“主权和领土冲突(战争)”,那么中国大陆的武力收复台湾就变得不可逆转;
3、假设台湾当局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认同上保持“政治模糊”,那么是否敢于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就成为了测试台湾当局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唯一有效的“政治试金石”,将迫使台湾执政当局放弃“政治模糊”;
由此可见,“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遗留给两岸的历史问题,也是两岸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和义务,还是中国统一必须解决的政治任务,更是两岸无法回避或拖延的政治现实。
所以,马英九必须面对的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在两岸“特殊历史时期”会发挥无法替代的“政治试金石”的作用。
即:
通过马英九是否维护中国钓鱼岛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治实践,来检验马英九是否具备“合法”治理台湾的政治资格。
也可以说,两岸被迫面对的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将迫使马英九从“政治独木桥”上“翻滚落马”,跌入尊重中国国际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两岸政治状态中。
这既是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必然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必然得到彻底解决的根本原因和动力之一。
三、马英九执政当局对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的“政治误区”分析;
中国大陆必须认识到,在未来的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中,“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会是一条政治基准线,必须始终贯穿其中。
两岸维护钓鱼岛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治事件,仅仅是这条基准线上的一个“点”而已。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两岸必须共同面对更多的中国主权和领土争议。
诸如此类的政治争议越多、越频繁、越激烈,犹如一道道绳索,把两岸生存和发展的命运越会紧紧的捆绑在一起,以至于不会为外界留下任何一丝空隙。
当然,这一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台湾执政当局是否有“两岸融合与统一“的政治愿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这既是台湾无法摆脱的“政治宿命”,也是中国大陆无法改变的“发展宿命”,更是中华民族无法转移的“历史宿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英九在处理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时,正处于十分危险的一系列的“政治误区”中:
(一)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对马英九执政的政治影响;
1、马英九没有认识到其对中国钓鱼岛主权和领土问题的“错误处理”直接关系到马英九执政的“合法性”和“政治资格”的考验;
2、马英九没有认识到其对中国钓鱼岛问题的“轻慢处理”会恶化台湾执政党对马英九政权的政治支持;
3、马英九没有认识到其对中国钓鱼岛问题的“出卖处理”会对支持马英九执政的台湾民意造成政治冲击和改变;
4、马英九没有认识到其对中国钓鱼岛问题“违宪处理”会遭到政治对手对马英九执政的法律指控;
(二)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对台湾政治发展的政治影响;
1、马英九没有认识到中国钓鱼岛问题的解决需要两岸精诚团结;
2、马英九没有认识到中国钓鱼岛问题会被日本右翼极端民族主义政治势力激化为局部战争;
3、马英九没有认识到中国钓鱼岛问题会成为台湾政治发生方向转变的“临界点”;
4、马英九没有认识到中国钓鱼岛问题会成为改变台湾国际关系的“引爆点”;
(三)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对台湾社会发展的政治影响;
1、马英九没有认识到中国钓鱼岛问题密切了两岸人民的血脉联系;
2、马英九没有认识到中国钓鱼岛问题转变了台湾民众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3、马英九没有认识到中国钓鱼岛问题改变了台湾社会对中国大陆军事力量的政治感受;
4、马英九没有认识到中国钓鱼岛问题促使台湾民众改变了对中国大陆政治领导人的认识;
(四)李登辉之流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对台湾造成的政治危害和影响;
1、马英九没有认识到李登辉之流给政治解决中国钓鱼岛问题带来的政治困境;
2、马英九没有认识到李登辉之流利用钓鱼岛问题为台湾政权挖下的政治陷阱;
3、马英九没有认识到李登辉之流在钓鱼岛问题上必然受到的历史判决;
4、马英九没有认识到台湾执政当局与李登辉之流做彻底政治切割的政治必要;
(五)马英九的“政治误区”对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影响;
1、马英九没有认识到中国钓鱼岛问题会形成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格局;
2、马英九没有认识到中国钓鱼岛问题会促进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关系;
3、马英九没有认识到中国钓鱼岛问题会构建两岸政治沟通、协调和发展的政治渠道;
4、马英九没有认识到中国钓鱼岛问题会搭建两岸民间融合、统一的政治桥梁;
马英九的诸多“政治误区”不仅会影响到马英九执政的政治判断,更为重要的,将影响马英九执政当局处理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的起始、发展和结局的整个过程,还将影响两岸面对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不必要的“政治反覆”或“政治波折”,更是将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的解决时间大大的延长,以至于至少需要3年时间才能获得初步政治解决。
四、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发展阶段的政治分析;
由日本政府公然挑起的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其发展主要受六个方面的政治影响和作用:
1、台湾执政当局和政治领导人;
2、台湾岛内政治冲突和社会对立状态;
3、中国大陆的政治意志和政治支持;
4、日本执政当局的政治应对;
5、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政治影响;
6、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态度;
但是,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的发展,本质上取决于两岸与日本政府之间在关涉“主权和领土问题”的政治关系的处理及各自希望达成的政治目标。
(一)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希望达到的政治目标是:
1、刺激右翼极端势力,挽救日本“短命政权“;
2、非法扩大政治版图,继续谋取“国际法盲区”的经济利益;
3、效仿美国,试图增强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政治发言权和干涉能力;
4、胁迫中国,在广泛涉及日本利益的问题上做出政治让步;
5、主导亚太,彰显日本的政治存在和影响;
6、转变国家状态,企图成为“正常国家”;
7、国际扬威,目标直指“常任理事国”;
8、转移视线,掩盖“积重难返”的经济困境;
(二)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希望达成的政治目标是:
1、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及正当权益;
2、维持两岸区域治理的政治合法性;
3、巩固两岸政治基础、转变两岸政治民意;
4、发展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关系;
5、加强两岸政治沟通、融解两岸政治对立;
6、切断国际政治势力对中国统一的政治染指;
7、创建维护中国周边安全的“政治示范”;
8、改变两岸主张分裂的政治势力的生存状态;
9、建立台湾执政当局必须遵守的政治规范;
(三)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的发展阶段;
1、2008年至2009年,中国钓鱼岛的政治摩擦阶段;
2、2009年至2010年,中国钓鱼岛的政治激化阶段;
3、2011年,中国钓鱼岛的政治冲突(战争)阶段;
4、2012年至2013年,中国钓鱼岛的政治谈判阶段;
5、2013年至2033年,中国钓鱼岛恢复军事驻防阶段;
6、2033年之后,中国钓鱼岛的政治反覆阶段;
基于篇幅,无法一一详尽分析,但是,两岸与日本政府在各自综合实力和政治目标的政治关系对冲之中,产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特定政治事件不会有太大的政治改变。
更准确地说,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的发展是由两岸与日本政府的政治关系、综合实力和政治目标所决定和主导的,同时也受到诸如国际政治势力制约、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判断等方面的政治影响。
五、中国应对钓鱼岛政治危机的政治原则和政治保障;
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的解决过程既是两岸关系发展的“近身战”,也是中日关系的“历史战”,还是中国与世界的“地位战”,更是中国综合实力的“检验战”。
同时,也是由日本政府蓄意挑起、中国不得不应对的“被迫战”。
正因为如此,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必须坚持必要的政治原则并做充分的政治保障。
(一)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
1、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政治谈判;
2、中国愿意同各国家或地区平等协商、共同开发中国周边经济资源;
3、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对中国一贯执行的睦邻友好政策最后的保障;
(二)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对两岸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坚持的政治保障;
1、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既是两岸的政治责任,更是两岸的政治义务;
2、两岸通过政治默契或合作“共御外侮”是解决中国钓鱼岛问题唯一的政治途径;
3、台湾执政当局对维护中国钓鱼岛主权和领土完整负有第一政治责任;
4、中国无条件为两岸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任何行为做政治背书;
5、台湾“政治借兵”和大陆“战场易帜”是两岸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手段;
如果说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对中国统一有什么贡献的话,恐怕就在于验证了马英九“三不”政策彻底的破灭;
证明了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必然;
帮助马英九及之后的台湾执政当局认清了台湾的政治敌友;
促成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格局;
成就了“偶然事件”改变“必然进程”的民族传奇。
六、中国钓鱼岛冲突(战争)的发展过程;
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发展的高潮阶段是中国钓鱼岛的冲突(战争)。
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是中日关系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历史必然,但是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发展为钓鱼岛冲突(战争)的状态,就是这段中日关系发展历史的“政治偶然”和“政治必然”相互作用的政治结果。
(一)中国钓鱼岛政治冲突(战争)具有的突出特点;
中国钓鱼岛冲突(战争),对于台湾是“局部战争”,对于中国大陆是“政治战争”,对于日本是“标志战争”。
通过以上分析,中国钓鱼岛政治冲突(战争)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中国周边局部冲突(战争)的性质;
2、冲突(战争)的短期性和激烈性;
3、国际政治势力的“影子影响”;
4、服务于中日政治谈判的间隔性和克制性;
5、两岸与日本各自对政治格局演变的政治容忍度;
6、战争与反战之间政治角力的长期性;
(二)中国钓鱼岛政治冲突(战争)是对两岸和日本的政治智慧的考验;
对中国钓鱼岛政治冲突(战争)的发展过程,最终取决于两岸与日本之间的政治意志力、综合实力、政治协调能力、军事指挥能力的整体政治智慧。
两岸与日本的整体政治智慧也是分等级和层次的:
1、最高政治智慧:
两岸与日本政治协商共享两岸周边和谐利益;
2、中级政治智慧:
两岸与日本存在危机但能免于冲突或战争,;
3、初级政治智慧:
两岸与日本短期冲突(战争)、长期政治谈判;
4、低级政治智慧:
两岸与日本长期冲突(战争)、短期政治谈判;
(三)中国钓鱼岛政治冲突(战争)的发展过程;
如果两岸与日本的政治关系真的发展到无可避免的钓鱼岛冲突或战争的阶段,只能从两岸与日本的初级智慧层次分析中国钓鱼岛的政治冲突(战争)的发展过程:
1、政治冲突(战争)的初期阶段(2011年春夏之交):
两岸军事遭遇战败;
2、政治冲突(战争)的发展阶段(2011年秋末冬初):
两岸军事取得战胜;
3、政治冲突(战争)的结束阶段(2012年至2013年两年持续间隔性的冲突、战争或军事对峙):
两岸与日本双方展开政治谈判;
如果说战争的胜负可以在短期内获知结果的话,两岸与日本之间长达三年的“维护主权和领土”的冲突或战争,至少为两岸创造了三十年和平发展的政治格局,也为两岸与日本赢得了二十年的地区和平。
七、中国钓鱼岛冲突(战争)的历史意义;
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如果演变为两岸与日本的政治冲突或局部战争,对两岸和日本而言,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钓鱼岛冲突(战争)对日本近二十年的政治影响:
1、实现日本转变为“正常国家”的政治目标;
2、日本右翼民族主义的政治势力获得较大发展;
3、日本在国际范围内更加紧密的配合美国的国际战略;
4、日本终止对中国的经济援助;
5、日本进一步迈向国际政治大国的方向;
6、日本与中国进入政治均衡发展时期;
7、日本与中国在国际外交和全球经济领域进入竞争时代;
(二)中国钓鱼岛冲突(战争)对中国近二十年的政治影响:
1、完成中国“走向海洋”的发展战略;
2、确立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地位;
3、促进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关系;
4、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格局;
5、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历史机会;
6、为统一后的中国为人类做出全面贡献划定新的历史起点;
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是在日本公然挑衅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两岸做出的“被动”政治抉择。
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之所以演变为两岸与日本之间长达三年的政治战争,是日本自1945年战败以来试图迈向“国家正常化”必须的政治步骤,是不会随着中国的政治意愿而转变的历史必然。
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的必然结局成就了两岸融合与统一,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新的政治注解。
回顾历史,两岸的政治分裂是基于日本对中国全面的侵略战争,两岸的政治统一也必然是基于日本对中国局部的侵略战争。
这既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偶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钓鱼岛政治危机恰恰成就了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历史循环圆”实现完整政治闭合所需要的“最后一点”。
作者:
肖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