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概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5285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学概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林学概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林学概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林学概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林学概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学概论Word格式.docx

《林学概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学概论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学概论Word格式.docx

林冠层次不清,上下连接构成垂直郁闭者,称为连层林。

在复层林中,蓄积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林层称为主林层,其余为次层林。

(4)林龄(5)平均直径(6)平均高(林分平均高、优势木平均高)

(7)立地质量(A地位级:

反映一定树种立地条件的优劣或林分生产能力高低的一种指标。

B★立地指数:

也叫地位指数,林分在标准年龄时优势木的平均高。

(8)林分密度(A株数密度:

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

B疏密度:

林分每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

C★郁闭度:

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9)林分蓄积量(10)材种出材量和出材级

(11)林型:

在树种组成,其他植物层、动物区系、综合的森林生长条件(气候、土壤和水分条件等),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森林更新过程和演替方向上都类似,因而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需要采取相同的经营措施的森林地段的综合。

4.我国确定划分林层的标准:

(1)次林层平均高与主林层平均高相差20%以上(以主林层为100%);

(2)各林层林分蓄积量不少于30m3/hm2;

(3)各林层林木平均胸径在8cm以上;

(4)主林层林木疏密度不少于0.3,次林层疏密度不小于0.2。

5.林龄:

林分的平均年龄。

根据年龄,可把林分划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林分中所在林木的年龄都相同,或在同时期营造及更新生长形成的林分称为同龄林。

与此相反,林分中大部分林木年龄均不相同则为异龄林。

根据龄级,林分内树木年龄差别在一个龄级以内,可视为同龄林,而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异龄林。

6★.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

(1)标准必须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

(2)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该林分(3)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道路伐开的调查线,且应离开林缘(至少应距林缘1倍林分平均高的距离)(4)标准地设在混交林中时,其树种、林木密度分布应均匀。

7.标准地测定工作:

(1)每木调查(径阶大小的确定—>

起测径阶—>

划分材质等级—>

每木检尺)

(2)树高测定(3)测定年龄(4)各项林分调查因子的计算

8★.林木材积三要素:

胸径、树高、胸高形数

第3章森林植物

1.花的组成:

一朵完全的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4部分组成

2★.生物多样性包括: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生态多样性(填空)

3★.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

(简答)

答:

(1)生物多样性的数量特征:

①物种的丰度(指植物群落中物种的数量)和多度(指植物群落中生物种间个体数量对比关系)②密度(单位面积上某种植物人体的数目)、盖度是指群落中各种植物遮盖地面的百分率)和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在样方中出现的百分率)③物种的体积和生物量④关键种、优势种和冗余种

(2)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测定方法主要有A香农——威纳指数B辛普森多样性指数C姆辛托西多样性指数

4.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生态系统类型多样

(2)物种多样性高度丰富(3)物种的特有性高、生物区系起源古老(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野生亲缘种质资源丰富

5.我国生物多样的保护方式有:

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第4章森林与环境

1★.森林环境因子:

(1)光因子

光合作用:

是指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温度因子(3)水分因子(4)大气因子(5)土壤因子(6)生物因子(7)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坡位)

2★.光补偿点: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物的光合速率增大,达到一定数值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些时的光照强度即为该植物的光补偿点。

光的饱和点:

在很大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照强度之间几乎呈正相关关系,但起过一定限度后继续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增加开绐转动转慢,达到一定阈值以后,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这一点被称为光饱和点。

达到光饱和点以后,如果继续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反而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抑制现象。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特征

代表植物

喜光树种

只有在全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在光照不足的生境中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落叶松、松属(不包括华山松、红松)、桦木属、桉属、杨属、柳属、栎属的树种,以及合欢、臭椿、乌桕、泡桐等。

耐荫树种

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在全光照下生长良好,这是由于在全光照生境中会出现光抑制甚至光破坏。

八角金盘、人参。

典型的耐荫树种较少

中性树种

介于喜光树种和喜荫树种之间,在其他环境因子适宜的前提下,通常呈现出喜光树种的倾向。

榆属、朴属、榉属、樱花、枫杨等为中性偏阳。

冷杉属云杉属、铁杉属、红豆杉属、椴属、杜英、甜槠、荚蒾、常春腾、山茶、忍冬、罗汉松、紫楠等。

3★.森林分布的带性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第5章森林的功能与效益

1.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自然环境先天脆弱

(2)水土流失日趋严重(3)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4)森林覆盖率减少(5)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6)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7)大气污染和酸雨

2★.森林的三大效益: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6章种子与苗木培育

1.名词解释:

(1)★大年(又称丰年):

结实多的年份称种子年、大年或丰年。

结实量中等的年份称平年。

结实量小的年份称小年或歉年。

(2)★林木结实的周期性:

林木结实的丰年和歉年经常交替出现,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结实的周期性。

两个相邻丰年间的间隔年数称种子年间隔期。

(3)★母树林:

是在天然林或人工林中,选择优良林分并通过留优去劣的疏伐措施而营建的,其目是提供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

(4)★种子园:

是由于优树的天性系或家系营建而成,是以生产优良种子为目的的特种种植园。

(5)采穗圃:

是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为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接穗、枝条和根而建立的林木良种繁育场所,它和种子园一起构成良种繁殖的主要形式。

(6)成熟种子:

是指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具有胚根、胚芽、子叶、胚轴的种胚过程。

当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生理成熟。

含水量较高,营养物质处于易溶状态。

当种子具有发芽能力,营养物质积累已经终止,外观具有成熟特征时,称为形太成熟。

种子含水量较低、营养物质处于凝胶态,呼吸代谢较弱,颜色变深,种皮致密坚硬、抗性较强。

采种期主要以形态成熟为依据。

(7)安全含水量:

种子贮藏时应尽量使种子含水量处于能够维持种子生命力的最低限度,即是…

(8)净度:

又叫纯度,指纯种子重量占供试鉴定种子重量的百分率。

(9)千粒重:

是指1000粒纯净种子在自然干燥条件下的重量。

(10)相对含水量:

指水分含量占种子湿重的百分率;

绝对含水量指水分含量占种子干重的百分率。

(11)种源:

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12)适地适树:

在造林工作中,努力使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立地条件三者达到和谐同一。

2.林木种实类型:

(1)球果类(如松科、柏科和杉科等球果。

(2)干果类:

①蒴果果实成熟时果皮开裂,如杨、柳、泡桐、桉树、香椿等果实。

②荚果豆科植物特有,果实成熟后沿腹背两条缝开裂,如刺槐、皂荚、合欢、相思树等果实。

③蓇葖果如木兰科、火力楠等果实。

④翅果种实有翅,如榆、杜仲、白蜡、槭、臭椿等果实。

⑤坚果如栎类、栲属、山核桃属、木麻黄等。

(3)肉质果:

①浆果如樟树、银木、小檗等果实。

②核果如檫树、黄檗、川楝果实等。

③肉质果如银杏、紫杉等果实。

3★.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素(2007年林业厅招考考试题)

(1)种子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种皮结构,内含物构成,种子含水量以及种子成熟度,健康状况等方面。

种皮坚硬、结构致密的种子比种皮柔软、结构松弛的种子保持生命力的时间长;

含脂肪、蛋白质多的种子比含淀粉多的种子保持活长;

含水量高的种子,会加剧种子的呼吸作用,引起自热、自潮和窒息现象,使种子迅速变质,失去生命力。

没有充分成熟的种子因含水量较高比充分成熟的种子寿命短。

廷长种子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控制种子的含水量。

贮藏时在安全含水量为最佳。

(2)外部条件:

包括空气相对湿度、温度、通气条件以及生物因子。

种子具有很强的吸湿能力,相对湿度愈高,种子含水量增加愈快,从而加剧呼吸作用,缩短种子寿命。

温度增高,种子呼吸作用增强,不利于延长种子寿命,温度低,又易使含水量受到冻害,因此控制种子库温度非常重要。

含水量低的种子,在密封条件下也能长久保持生命力;

而含水量高的种子,若通气不良,会引起种子变质腐坏,进而丧失生命力。

4.种子贮藏方法:

干藏(普通干藏法、密封干藏法)、湿藏(层积少藏法、堆藏法、流水贮藏法)

5★.种子发芽力的批标?

(2007年省林业厅招考考试题)

(1)发芽率:

指在规定环境条件下和时间内,正常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数。

(2)发芽势:

指种子发芽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的粒数占供试种子的百分数。

(3)绝对发芽率:

指在规定环境条件下和时间内,正常发芽的种子粒数占供试饱满种子粒数的百分率。

(4)平均发芽速度:

指供测种子发芽所需的平均时间,通常用天数表示。

(5)场圃发芽率:

指在场圃条件下,发芽种子总数占播种种子总数百分率。

6.种子休眠的类型和原因?

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某种因素,一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称为种子休眠。

(1)强迫休眠:

种子得不到发芽所需的生境(如温度、水分、光、氧气等),如能满足这些条件种子就能发芽,这种休眠称作强迫休眠。

(2)生理休眠或长期休眠:

种子成熟后,即使在适宜的生境条件下,也不能发芽或发芽率很低。

这种休眠称为生理休眠或长期休眠。

7★.苗木质量评价与表示方法:

(1)形态指标(苗高、地径、苗重、根系、高径比和茎根比、顶芽、病虫害、机械损伤和其他。

(2)生理指标(水势、TTC染色法测定根系活力

(3)活力指标

8.土壤耕作的环节包括浅耕、耕地、耙地、镇压和中耕。

9.施肥原则:

4看:

看天,即施肥要依气候条件而定。

看地,即施肥要依土壤条件而定。

看苗木,即施肥要依苗木状况而定。

看肥料,即肥料种类多,要配合施用。

10.营养繁殖育苗?

(1)插条育苗:

A采条与制穗B插条育苗方法C嫩枝扦插育苗

(2)埋条、埋根、根蘖与压条育苗

(3)嫁接育苗:

A枝条和砧木的选择(选本区适生、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树种且嫁接亲合力强。

接穗一定要在无检疫病虫害的优良母树上选择,枝条要充实,芽要饱满。

枝条一般用1—2年生枝)一→B嫁接方法:

芽接(丁字形和方块形)、枝接(切接、劈接、插皮接、髓心形成对接法)、根接、靠接等。

一→C嫁接苗管理:

嫁接后10至20天即可检查其成活与否,凡接芽新鲜,叶柄一触即落者说明已成活。

待新梢长到20至30CM长时应解除绑扎物。

未成活应补接。

11★.什么是组培繁育和细胞融合?

它们的应用在林业生产上有何意义?

组培繁育:

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在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和无菌条件下培养,使其增殖,生长、分化形成小植株的方法。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行进植物快速繁殖的方法称组培繁育,又叫试管繁殖。

所得的苗木称试管苗或组培苗。

组培繁育在林业上的意义:

(1)近年来,组培繁育技术的研究发展很快,不仅在花卉繁殖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林木试管苗培育中,已有百余树种取得了成功,有些树种试管苗,如桉树、杨树、北美黄杉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2)组培繁育的优级点是短期在实验室内可获得大量优级质试管苗,一个20㎡实验室,一年可生产100万株试管苗。

若用茎尖组织培育技术,可从感染病毒植株中,经过培养获得无病植株。

有利于保存优良品种、好的变异。

它的缺点是初期投资大,技术性强。

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又称细胞杂交。

它是通过将两种异源细胞融合产生杂种细胞,再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获得杂种的方法。

意义:

它克服了远缘杂交中不亲合性和子代不育的障碍。

目前木本植物中柑橘的体细胞融合已取得重要进展,获得了柑橘与蚝壳刺属,柑橘属与非洲樱桃橘属的杂种细胞。

第7章★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

1★.森林特征包括:

森林的地带性、森林外貌特征、森林的起源、森林的结构、森林的功能和所发挥的作用等。

(1).根据森林的地带性特征,可以把森林划分为如下类型:

①热带雨林、季雨林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③暖温带落叶阔叶林④温带针阔混交林⑤寒温带针叶林

(2).根据森林起源划分为:

①天然林:

是指林分的最初起源为天然繁殖未经人工栽植或培育而形成的森林。

②人工林:

是林分的最初起源是由人为种植(播种、植苗和扦插)而形成的森林。

(3).根据林分的外貌特征划分为常绿林和落叶林。

或是单层林和复层林。

(4).根据林木的年龄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5).根据林分年龄划分为:

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

(6).根据林木的叶形状划分为:

针叶林和阔林

(7)根据林分的组成划分为纯林和混交林。

2.立地质量:

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立地质量评价就是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或预测。

3.森林的立地因子包括有气候、地形、土壤(包括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养分、土壤腐殖质、、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

4★.适地适树的评价标准(2007年省林业厅招考考试题)

目前,评价适地适树的标准主要采用通用的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

(1)定性标准:

①成活的标准:

指在技术得到的情况下,林木不受任何限制的成活。

②成林的标准:

是指到达一定的年龄后,林木如期郁闭。

③成材的标准:

是指到达一定年龄后,林木具有正常的高度和粗度。

④稳定性:

是指从栽植到主伐更新的时间内,林木不因病虫危害或气候波动的影响而大量死亡。

(2)定量标准:

①利用立地指数评价适地适树②根据平均材积生长量评价适地适树。

5★.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1)途径:

①选择途径:

包括选树适地和选地选地适树。

②改造途径:

包括改树适地和改地适树。

(2)方法:

①单因子对比法②分立地类型对比方法③多因子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

6.树种选择不应该出现的结果主要有?

(1)造林不成活

(2)成活不成林(3)成林不成材

7★.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1)适地适树的原则

(2)经济性原则(3)生物多样性原则

另外还考虑到造林栽培技术的难易程度和栽培历史、苗木来源、不否是乡树种等。

8.不同林种树造林树种的要求?

(1)用材林对树种的选择:

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

(2)经济林对树种的要求:

优质、丰产、早实

(3)防护林对树种的要求:

①农田防护要求:

抗风力强、枝繁叶茂;

树体高大、寿命长、生长

稳定;

根系具深根性,侧根相对不发达;

经济价值高。

②水土保持林要求:

根系发达,根蘖性强;

树冠浓密、落叶丰富、易分解;

生长迅速,能够密植;

适应性强。

③防风固沙林:

侧根发达、根蘖发达、根蘖性强;

耐干旱瘠薄、耐地表高温;

耐沙害、沙埋;

落叶丰富、易分解。

④能源林要求:

生长快、生物量大、木材密度高、热值高、易燃烧;

具备萌蘖更新的能力,能适宜干旱贫瘠的立地条件。

9.名词解释:

造林密度:

指单位面积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

通常用单位面积上株数或穴数来计算。

林分密度:

也称立木或经营密度,是指林分的密集程度。

用单位面积上活立木的个数表示。

合理密度:

是指在一定立地、一定年龄阶段各个树种都有一个最适宜的密度。

森林的群体结构:

指森林各组成成分在空间(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格式,是森林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树种结构、年龄结构、树种分布形式和树种密度等指标。

母树林:

采种母树林简称母树林或种子林,是从现有人工林或天然林中选出优良林分,然后通过改造建成。

对于速生树种,也可以采用优良苗木造林建成母树林。

10.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1)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期的作用:

密度对树高的作用很小。

耐阴树种的顶端优势不明显,在一定范围内,树高有随密度的增大有增加的趋势。

这主要是光照的因素。

喜光或顶端优势明显的树种,树高有随密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在某些极端条件下,密度过大或过小,均使林木高度下降。

总之,无论是而荫树种或喜光树种,树高与密度的关系不显著。

(2)密度对树冠的影响:

密度大的林分林木的树冠小。

(3)密度对直径生长的影响:

密度越大,林木平均直径越小,这种关系是直线的正相关关系。

(4)密度对单株材积的影响:

V=∏f×

R2(f指形数;

H指树高;

R指林木胸高处半径)所以平均单株材积的大小与形数和胸径有关。

(5)密度对木材蓄积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11.密度对干形材质的影响?

(1)密度对尖削度的影响:

尖削度是平均单位长度(1M)树干的直径差值(绝对尖削度)。

一般来说,树干的尖削度随密度增大而递减,由此提高了树干的圆满度。

(2)密度对材性的影响:

木材的密度有所增加,对木材的材性有正影响。

另外,木材的外形指标也较好、结疤少。

但密度也不宜过大,过大将影响林木的生长。

12.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

经验法、调查法、查图表法、试验法。

第八章人工植被调控技术

1.变异:

亲本和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各个性状上的差异。

物种进化的三要素:

遗传、变异、选择

2.引种应该注意的事项:

(1)引种必须坚持试验,推广要逐步进行

(2)选择适宜种源或优良个性,提高引种效果

(3)要选择多种立地条件进行试验

(4)加强引进种子和苗木的检疫工作

(5)最好采用播种育苗

3.引种成功的标准?

(1)与原产地相比较,在引进地区不需要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并开花结实。

(2)与原产地相比较,在引进地区没有降低经济价值。

(3)在新地区能以原来的繁殖方式进行后代繁殖。

(4)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害发生。

4.无性系:

是指由一株树木通过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组培、压条、分根产生的所有植株的总称。

母树林★:

又称种子林,是从现有人工林或天然林中选出优良林分,然后通过改造建成。

种子园★:

是由人工选择的优树无性系或子代家系为材料建成的、以生产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较高的种子为经营目的的种植园。

采穗圃:

是提供优质种条(插条或接穗)的主要场所,也是良种繁育的基地。

5.造林的选择:

(1)荒山荒地(草坡、灌木坡、竹丛地、荒地)

(2)农耕地、“四旁地”地及撂荒地(四旁指:

路旁、水旁、村旁和宅旁)(3)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4)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6.造林整地的特点和作用:

(1)改善立地条件:

①改善光热条件②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③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④减少杂草、灌木和病虫害

(2)增强水土保持作用(3)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生长

7★.林地清理的方法有割除(砍伐)、火烧、化学药剂清理、堆积、挖除等多种形式。

林地清理的方式主要有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等方式。

整地的方式有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两种。

第9章★森林可持续经营

1.森林经营:

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科学管理,以提高森林不同目的的使用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森林可持经营的定义:

森林资源和林地应以可持续的方式经营,以满足当代和后代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的需要。

抚育采伐★:

是幼林郁闭开始,至主伐前一个龄级为止,为改善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定期采伐一部分林木的措施。

由于抚育采伐是在林分未达到成熟时采伐部分林木加以利用,所以中间利用采伐,简称间伐。

2★.抚育采伐的目的(2007年林业厅招考简答题)

(1)淘汰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

(2)调整树种组成(3)降低林分密度,加速林木生长(4)提高木材总利用量(5)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3★.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

(1)透光法:

全面抚育和局部抚育

(2)疏伐:

下层疏伐、上层疏伐、综合疏伐、机械疏伐

(3)卫生伐

4.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包括抚育采伐的开始期、采伐强度、采伐木选择和间隔期。

5★.抚育采伐的伐木选择:

(1)淘汰低价值的树种,保留经济价值高树种

(2)砍去劣质和生长落后的林木

(3)伐除有碍森林环境卫生的林木

(4)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5)满足特种林分的经营要求

6.森林更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森林经过采伐、火烧或其他自然灾害消失后,以自然力或人为的方法重新恢复森林称为森林更新。

利用自然的力量形成的森林称为天然更新;

以人为的方法重新恢复森林称为森林更新。

6★.封山育林的方法主要包括全封、半封、轮封3种方法。

(2007年林业厅招考填空题)

第10章城镇园林绿化

1.名词解释:

(1)园林:

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运用工程和艺术的手段,通过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植和建筑的布置等,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优美环境。

(2)绿地:

凡是种植了树木花草(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形成的绿化地块,都称为绿地。

2.城镇园林绿化的功能:

(1)保护城市环境

(2)文教和游憩功能(3)城市绿化的景观功能

3.城镇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

(1)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走绿地的生态建设之路

(2)以“生态平衡”主导,合理规划布局园林绿地系统(3)保持“特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4)遵循“整体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和“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

4.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要求:

(1)首先立意,经过构思做到意在笔先。

(2)从总体构图上要进行分区,各区要各得其所。

(3)要有诗情画意,寓情于意,这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特点。

(4)因地制宜,要根据地貌特点,结合周围环境,巧于因借做到“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