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要点(图加典例).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181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要点(图加典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要点(图加典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要点(图加典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要点(图加典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要点(图加典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要点(图加典例).doc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要点(图加典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要点(图加典例).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要点(图加典例).doc

延安市第一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要点

延安市第一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要点

目录

一、自然地理——掌握几张重要图

1.太阳光照图(侧视图、俯视图)............................2

2.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2

3.大气受热过程图..........................................2

4.热力环流图..............................................2

5.三圈环流图..............................................3

6.季风....................................................3

7.天气系统图(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3

8.水循环图................................................3

9.岩石圈物质循环图........................................4

10.洋流模式图..............................................4

11.地质构造图.............................................4

12.自然带分布图...........................................4

13.常见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图.............................5

14.工农业地域类型世界分布图...............................5

二、人文地理——掌握解题要点

1.怎样分析人口增长情况及解决措施?

.......................5

2.怎样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5

3.怎样分析某个城市兴起的主要条件?

.......................6

4.怎样分析一个城市内功能区的布局?

.......................6

5.怎样分析与城市化相关的问题?

...........................6

6.怎样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条件?

.........................7

7.怎样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

.......................7

8.怎样分析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8

9.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对比................................8

10.怎样分析老工业区兴起的条件、衰落的原因和调整措施?

....8

11.怎样分析两类新工业区兴起的条件?

......................8

12.怎样分析交通线建设的区位条件的意义?

..................8

13.怎样分析资源跨地区调配的意义?

........................9

14.怎样解决我国能源问题?

................................9

15.怎样分析产业转移及影响?

..............................9

16.怎样分析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9

17.怎样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

.......................10

18.怎样分析传统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

...............10

19.怎样分析自然灾害及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

...............10

20.怎样分析“3S”技术的问题?

...........................11

一、自然地理——掌握几张重要图

1.太阳光照图(侧视图、俯视图)

【考点】画出地球自转方向;节气(日期)及中国季风风向;近日点、远日点;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大小排序及分布规律;昼夜长短;极昼极夜;晨昏线判断;简单时间计算;公(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计算北京时间;日界线

2.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考点】认识黄赤交角;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夹角;判断节气;画出公(自)转方向;判断近日点、远日点;太阳直射点及其移动方向;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3.大气受热过程图

【考点】认识各种辐射名称;大气削弱作用;大气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根本来源;判断多云和晴朗天气的温差情况

4.热力环流图

等压面(线)

低高低

冷却

受热受热

【考点】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判断高低压;比较压强大小;画出气流运动方向;判断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处与低压处的温差;举出热力环流的实例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郊风(4)不同性质下垫面之间的环流

5.三圈环流图

【考点】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写出气压带风带名称;气压带风带与降水的关系;结合气压带风带解释常见气候的成因,特征。

6.季风

【考点】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风向,成因;季风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影响;根据季风风向,判断季节

7.天气系统图(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

【考点】判断天气系统类型;解释冷暖锋形成的理由;解释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解释气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知道常见天气系统的实例.

8.水循环图

【考点】水循环的三种类型的名称;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名称;人类干扰最大的环节;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水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水循环的意义.

9.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①冷却凝固

②外力作用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

【考点】熟练画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三大岩石的名称;相互转化的作用;沉积岩中可寻到化石.

10.洋流模式图

【考点】熟练画出洋流模式图;判断寒暖流,并解释理由;辨别大陆两岸或大洋两岸洋流类型;解释洋流对气候,环境,渔场,航行的影响.

11.地质构造图

A:

背斜

B:

向斜

C:

断层(地堑)

D:

断层(地垒)

【考点】地质构造名称;地貌名称;判断背斜向斜的根本依据;解释背斜成山、向斜成山、背斜成谷、向斜成谷的原因;如何寻找水、石油、天然气;隧道、大坝的建设选址.

12.自然带分布图

【考点】三大地域分异规律的名称,主导因素,表现明显的地区(纬度);记住常见气候类型下的自然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立体农业(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自然带复杂程度取决于基带纬度和山体的相对海拔高度;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13.常见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图

【考点】解释不同地貌的成因.

14.工农业地域类型世界分布图

【考点】掌握各种工业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区位条件。

德国鲁尔工业区、大牧场放牧业和意大利的新工业对中国的启示.

二、人文地理——掌握解题要点

1.怎样分析人口增长情况及解决措施?

【基本思路】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迁移率等之间的关系,少年、青壮年、老年人所占的比例。

【答题要点】

(一)人口增长过快(自然增长)

◆后果

(1)人口压力过大,粮食、资源供应紧张,生态环境破坏.

(2)社会问题:

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教育难度大;社会治安问题严重;(3)影响经济发展.

◆措施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3)发展教育,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

(二)人口老龄化(增长过慢)

◆后果:

(1)劳动力、国防兵力不足;

(2)社会养老负担加重;(3)老年人问题突出;(4)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措施:

(1)鼓励生育;

(2)适当移民;(3)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典型案例】发展中同家、我国农村中人口增长过快。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问题。

我国某些城市中子女与保姆争夺财产问题。

2.怎样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基本思路】原因应从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分析,后果应从有利和不利方面考虑。

【答题要点】

(一)、原因:

◆基本原因:

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环境有很大差别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土壤、水源、矿产资源、地形。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政治因素:

政策、政策变革(政治中的改变)、战争

◆环境移民:

自然环境的变迁、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影响:

◆对迁出地区:

缓解人地矛盾紧张的压力,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对外交流,利于发展当地经济。

不利的是易造成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

◆对迁入地区:

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增添了地区发展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不利的是易带来环境卫生问题、治安问题、计划生育问题。

【典型案例】八十年代中期后,我国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西部流向东部带来的后果

3.怎样分析某个城市兴起的主要条件?

【基本思路】

影响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条件(资源、交通、政治)等方面分析。

【答题要点】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

(2)气候:

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中纬度沿海地区。

(3)河流:

供水、运输、防卫、旅游;(4)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

对某一个具体的城市,一定要抓住其兴起的最主要条件。

(如株洲为交通)

【典型案例】

武汉、重庆、上海等沿河、沿海城市,石家庄、怀化、株州等铁路城市,大庆等矿业城市,拉萨等宗教城市。

4.怎样分析一个城市内功能区的布局?

【基本思路】

从三个主要功能区的经济、环境要求考虑,商业区主要考虑经济(地租水平),工业区要考虑环境和经济,住宅区要考虑环境和社会效益。

【答题要点】

商业区:

市场最优原则:

布局在城市几何中心。

交通最优原则:

布局在郊区高速公路或主干道附近。

一般占地最少。

工业区:

(1)向郊区迁移。

原因:

保护城市环境,降低生产成本。

(2)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的两侧。

原因:

工业生产有大量的运输需求。

住宅区:

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分高级(主导因素环境)和低级。

与工业区、铁路线等主要交通干线往往有绿化带隔开。

是城市最基本的土地利用方式,一般占地最多。

【典型案例】

分析某个城市内工业向外搬迁的原因,分析某个城市内功能区布局合理与否的原因。

“风”:

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如季风);最小风频的风的上风向

“水”:

水质要求高的企业放在上游;对水产生污染的企业放在下游

卫生防护带:

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通常布有卫生防护带。

(要考虑到局部地区的城市热岛效应)

5.怎样分析与城市化相关的问题?

【基本思路】

  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城市化的过程;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城市中期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带来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题要点】

◆衡量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