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168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²知识点总结: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1)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

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成为一个整体。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3)欧洲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集团。

2.

(1)两大军事集团:

同盟国:

德、意、澳;协约国:

英、法、俄

(2)法德、英德、俄澳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矛盾的双方

内容

法德矛盾

争夺欧洲大陆(普法战争)

英德矛盾

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

俄澳矛盾

争夺巴尔干半岛

(3)同盟国的建立: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4)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3.巴尔干火药桶

(1)1912年秋,由巴尔干同盟发动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2)1913年,第三次巴尔干战争——为抢夺胜利果实

(3)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婓迪文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1)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是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²练习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世界被瓜分完毕是在()

A.19世纪70年代B.18世纪晚期C.20世纪初D.20世纪20年代中期

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正确的是()

(1)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

(2)从背景看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3)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4)一战的爆发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

A.1、2、3B.2、3、4C.1、3、4D.1、2、3、4

3.(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

世界已经分割完了!

——我们不能消极的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

)德国提出上述要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德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B.军国主义和极端民主主义泛滥C.德意日军事同盟的成立D.德国在军事、科技领域世界领先

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产生的严重后果是()

A.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主要矛盾B.美德超过英法C.世界之民体系最终形成D.从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

5.英法协约的签订所表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A.英法之间存在着传统的友谊B.英法联合限制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C.为了共同对付德国D .德奥结盟威胁英法利益

6.(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英法俄与德意澳双方的利益不同B.英德矛盾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C.欧洲列强再为各自利益相互勾结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强烈

7.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当时这个地区争夺最为激烈的国家是()

8.1914年8月,欧洲一家报纸这样写道:

~~~正是这个叫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青年,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请问该事件发生在()

9.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奥匈帝国向哪个国家宣战为开始标志的()·

10.附加题:

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假如没有发生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

为什么?

第二课旷日持久的战争

²知识点总结:

1.1914年9月,马恩河战役是一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它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施里芬计划

2.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前后持续10个月,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它是一战的转折点。

3.1916年6月下旬,索姆河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英国在战争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

4.1916年5月底,英德海军之间爆发了日德兰海战。

这是一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

²练习题:

1.制定施里芬计划的国家是 。

2.1916年初,德国发动了凡尔登战役,其战略目的是()

A.迫使英国退出战争 B.迫使法国退出战争C.迫使俄国退出战争D.威胁正想投入战争的美国

3.同盟国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是在 年 战役中。

4.毒气首次应用于战争是在哪场战役中 .

5.一战中,英国在哪次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坦克,使德军大为惊恐 .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²知识点总结: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1917年4月,美国以德国1916年2月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商船炸毁为由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2)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想同盟国宣战。

(3)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推出帝国主义大战。

2.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任命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的联军总司令。

(2)1918年7月,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反攻。

(3)1918年10月底,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兵变。

11月9日,柏林工人起义,11月革命推翻德帝制。

3.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2)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站有优势。

(3)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施里芬计划。

(4)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这在同盟国集团各国表现的更为明显。

奥匈帝国解体,德国1918年11月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5)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²练习题:

(1)我们认为,在激烈战争的背后,实质上是各国之间 的对比。

(2)1916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其目的不包括()

A.扭转海上劣势B.切断协约国与美国的经济联系C.推动美国对协约国作战D.为赢得战争创造条件

(3)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一战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B.维护世界和平C.争夺世界霸权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4)同盟国开始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

A.协约国军队突破(兴登堡防线)B.苏俄退出战争C.德国夺回战略主动权的失败D.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

(5)加速一战结束的事件有 。

(6)一战中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A.德意志帝国垮台B.奥匈帝国瓦解C.俄罗斯帝国灭亡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7)材料分析:

材料一:

一位在一战中阵亡的德国普通士兵在他的家书中写道:

(德国人把死亡看做高尚人生的完成~~~~)

材料二:

在1918年11月,当德国宣告投降的消息传到前线,一部分德军认为(德国在战场上没有战败,而是卖国贼从背后捅了一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存在的什么情况?

(2)材料三中(卖国贼从背后捅一刀)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一部分德军)在一战结束后有什么样的表现?

(4)为什么在德国会出现这种愚昧和奇特的现象?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²知识点总结:

1.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一战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2.战争催生了新世界(一战以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在国际上的通知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2)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欧洲的最大债主,并在欧洲的重建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3)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日本有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4)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主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5)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3.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促成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2)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3)第一次是世界大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

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4)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²练习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新型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战的下列国家中进行的战争是正义性质的是()

A.俄国B.塞尔维亚C.英国D.土耳其

(3)从国际格局来看,一战的重要影响是()

A.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B.美国开始独霸世界C.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D.英国霸权地得到进一步加强

(4)一战中,美国(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

)这表明()

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B.美国已成为世界金融中心C.美国已经成为债权国D.美国成为世界工厂

(5)一战的爆发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主要表现为()

1.在太平洋地区扩大侵略势力2.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3.海运业迅速膨胀4.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A.1/2/3/4B.1/2/3C.1/3/4D.2/3/4

(6)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许多技术受到重视,下列技术中是在一战影响下发展的是()

1.飞机受到重视,汽车的功能引起人们的关注2.化工技术发展3.生产流程改进4.生产管理革新

A.1/2/3/4B.1/2/3C.1/3/4D.2/3/4

(7)一战期间,各国都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和干预经济的机构,他们的主要职能有()

1.分配政府订单2.控制原材料的供应3.协调各种经济关系4.垄断对外贸易

A.1/2/3B.1/2/3/4C.2/3/4D.1/2/4

(8)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以下哪几种观念()

1.和平、反对战争2.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3.和平主义思潮盛行4.民族复仇主义兴起

A.1/2/3B.2/3/4C.1/2/4D.1/2/3/4

(9)材料题:

看表,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

持续时间

参战国数

人口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残疾人数

经济损失

4年

30多

15亿

900万人

2000万人

350万人

3400亿美元

1.一战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战争?

2.材料给你带来的信息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