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填空.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159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2填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2填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2填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2填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2填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2填空.doc

《高中历史必修2填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2填空.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2填空.doc

高中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堂检测

【知识梳理】

1.农作物品种

(l)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和的国家。

(2)时期,后世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3.耕作方法和技术

(l)原始农业:

(2)商周时期:

懂得开沟排水,,沤制肥料,。

(3)春秋战国:

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

(4)汉朝以后: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西汉:

实行犁耕法;赵过推行。

(6)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技术形成,也采用技术。

3.耕作工具

(1)刀耕火种:

①使用石刀、砍树木焚烧。

②用翻土播种。

③神农氏创制。

(2)石器锄耕:

①商周时出现农具,但很少使用。

②木制耒耜和、石犁仍是重要工具。

(3)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

人们开始使用和,并将其逐渐推广。

②西汉:

赵过推广,后来又出现;发明了播种工具。

③东汉:

使用藕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流域。

④隋唐:

江东地区出现犁,安装了,可调节犁耕的深浅。

4.耕作制度

(1)两汉以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制,有些地方形成制。

5.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

①战国:

②汉朝:

漕渠、、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

①曹魏:

②唐朝:

③宋朝:

利用水力的车。

④明清:

出现。

6.经营方式

(l)集体劳作:

①原因:

工具简陋,水平很低。

②表现:

时期,土地国有,劳动者在田间。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①原因:

铁农具和推广,生产力提高,制确立。

②特点:

以为单位;男耕女织;。

③条件:

农民有一定、或耕蓄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农民努力提高,精耕细作。

④困难:

小;封建剥削沉重;小农经济十分。

⑤地位:

自给自足的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在封建社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学习探究】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提示: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

②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③“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④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堂检测

【知识梳理】

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l)冶金业:

①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技术。

②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时期。

③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④两汉出现和技术,东汉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⑤南北朝出现。

(2)制瓷业:

①商朝时已烧制出。

②东汉时烧出成熟的。

③北朝烧出成熟的。

④唐朝形成两大制瓷系统,远销欧非。

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

⑥明清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争奇斗艳。

江西是著名的瓷都。

(3)丝织业: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有丝织品。

②商朝已有,能织多种丝织品。

③西周时能生产织物。

④西汉在长安设织室,中国丝绸远销亚欧。

⑤唐代吸收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⑥宋朝吸收中的写实风格。

⑦明清官府在等地设织造局,技艺超过前代。

特别是细密精致的

,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春秋战国和的不断发展。

(2)魏晋南北朝遭受。

(3)得以恢复和发展。

(4)以后在艰难曲折中发展。

(5)元朝时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6)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纺织业中出现了以生产为目的的;江南出现性质的生产关系。

(7)清朝时,继续发展。

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西汉开始,中国向亚欧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中国获得“”的誉称。

(2)唐朝起,中国大量输出,远达、。

(3)明清时,通过,此其对外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

”。

【学习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

提示:

(1)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技术不断进步。

(2)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

(3)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4)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起初在北方,以后逐渐转移到南方。

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

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堂检测

【知识梳理】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l)商朝:

商朝人以善于著称,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

(2)春秋战国:

①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②社会地位提高。

③各地出现许多和大商人。

(3)秦汉以来:

①统治者推行政策,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

②商人经商受的限制。

(4)隋唐时期:

①都市商业和贸易发展。

②为商业服务的和相继问世。

(5)两宋时期:

①特点: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②表现:

商品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6)元朝:

交通发达,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7)明清时期:

①城镇上也依然呈现景象。

②、、、等农副产品成为商品。

③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出现了“”,实力最强的是和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①宋朝以前:

市与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

②宋朝时期:

坊和的界限被打破,“”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景德镇、等四大商业名镇。

不再受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市的发展:

①原因:

的开通,的开凿,的南移。

②表现:

长安、等大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扬州、等南方城市空前繁荣,出现“”的说法。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l)概况:

①西汉:

开通了和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②唐朝:

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专管对外贸易。

③两宋:

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④元朝:

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⑤明清:

统治者实行海禁和“”政策,渐趋萎缩,只开一处通商,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特点: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其政治目的大于

【学习探究】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提示: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2)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3)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城市逐渐增多,城市的商业性和经济功能逐步加强。

(4)在明前期之前对外贸易兴盛,特别是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成了沿途商业城市兴盛,但此后衰落。

(5)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6)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出现实力雄厚的大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堂检测

【知识梳理】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所有。

(2)夏商周时期: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②国王把土地层层,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与;同时要向国王交纳。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