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159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

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1498年5月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里库特。

下列相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这支船队的船员是第一批到达亚洲的欧洲人

 

B.该船队是在两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远洋航行的

 

C.拓展海外殖民地是支撑他们远洋航行的精神支柱

 

D.他们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新航线

 

2.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

“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

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

”文中的“英雄”是指(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3.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

“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4.1524年,西班牙人说:

“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5.17世纪时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当时荷兰在亚洲拥有的殖民地有(   )。

 

①好望角 ②新阿姆斯特丹 ③马六甲 ④巴达维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C.③④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 ③武力威逼 ④工业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观察右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8.“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

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9.对下列图示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图一传统农业时代

图二现代工业时代

图三知识经济时代

 

三种不同时代的经济结构比较示意图

 

A.图一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二的经济结构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三的经济结构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10.观察右图,图中机器的出现(   )。

 

A.引起了毛纺织业中发明机器的浪潮   

 

B.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D.说明现代工厂制度已经建立

 

11.观察右图,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别是(   )。

 

A.中国、美国、英国、德国   B.中国、英国、德国、美国

 

C.英国、德国、中国、美国   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

 

1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13.一位生活在l9世纪末的德国人介绍了他的生活情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乘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他经常乘坐飞机外出旅游

 

C.他家安装了电灯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14.1901年,英国人威廉·斯蒂德曾说:

早晨,一个普通人从新英格兰制造的床单上起身,使用杨基保险剃刀刮胡子,在穿着北卡罗来纳短袜的脚上套上波士顿靴子,扣紧康涅狄格吊带……(注:

材料所涉均为美国地名)从这段话可以推断出(   )。

 

A.英国民众的日常生活用品主要来自殖民侵略

 

B.英国制造的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已失去市场

 

C.美国制造的工业产品表现出强劲市场占有力

 

D.美国已完全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15.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

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图1珍妮纺纱机

图2早期机车

图3早期汽车

 

A.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卡尔·本茨

 

B.人工动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

 

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

 

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6.《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竟相仿效的基础”。

这段描述说明(   )。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17.下图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历史图片。

它们当时使用的发动机分别是(   )。

 

 

A.柴油机和汽油机   B.蒸汽机和电动机

 

C.蒸汽机和内燃机   D.内燃机和电动机

 

18.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

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9.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B.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C.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             D.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20.“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

欧洲用了4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

”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的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而西欧国家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暴力掠夺,是欧洲发展和兴旺的重要条件,也是亚非拉灾难的根源。

 

材料二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不断完善,到1784年蒸汽机作为一种动力机,不但在纺织、采矿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还被推广应用到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化工等一系列工业部门,使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出现了蒸汽机时代的技术革命。

 

材料三 电力时代主要体现在动力传输与信息传输两个方面。

与动力传输相关联,出现了大型发电机、高压输电网、各种各样的电动机和照明电灯。

与信息传输相关联,出现了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

这些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并分析形成这一途径的根本原因。

(2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影响。

(6分)

 

 (3)你是怎样看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6分)

 

 

 

 

参考答案

 

1.解析:

由题干中的时间“1498年”、地点“印度南部大商港卡里库特”可推知这是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新航线。

 

答案:

D

 

2.解析:

通过材料“1492年”“发现新大陆”“西班牙”可知,“英雄”是指哥伦布。

 

答案:

C

 

3.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排除掉A、C两项,从当时的规模和技术来看。

西方的航海也并不比郑和先进,因此排除掉D项。

造成两次远洋航海不同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两次航海活动是基于不同的经济形态。

当时的中国依然是自然经济,而新航路的驱动力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故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B

 

4.解析:

1524年全球航行已完成,世界的商路由地中海移至大西洋沿岸,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答案:

A

 

5.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史实的识记能力。

①在非洲,②在美洲,③④在亚洲。

 

答案:

D

 

6.解析:

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过程中重大事件的识记与理解。

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D

 

7.解析:

1750—1865年正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巨大的市场和极大的商品生产能力使英国迅速积累起巨额的物质财富,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答案:

D

 

8.A

 

9.解析:

解答本题宜用直选法。

传统农业时代是指工业革命以前的时代,由此可判断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A

 

10.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图中机器是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答案:

C

 

11.解析:

注意几个关键时间点:

工业革命前中国生产力最先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的工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

D项正确。

 

答案:

D

 

12.B

 

13.解析:

飞机是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研制成功的,故B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答案:

B

 

14.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品销往全世界。

 

答案:

C

 

15.解析:

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C项中,19世纪60年代不正确。

 

答案:

C

 

16.A

 

17.解析:

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使用的是蒸汽机车。

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使用的是内燃机。

 

答案:

C

 

18.解析:

论文提供的证据分别为:

巴拿马运河的开通是技术输出;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是商品的流动;华工赴美修建铁路为人员流动;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属于资本的流动,总结以上描述,题目反映的是技术、商品、人员、资本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是对世界市场状况的描述。

所以正确答案是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