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教案华西医科大学Word文档格式.docx
《药剂学实验教案华西医科大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实验教案华西医科大学Word文档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十一膜剂的制备………………………………………………………
实验十二栓剂置换价的测定及制备………………………………………
实验十三微丸的制备………………………………………………………
实验十四脂质体的制备……………………………………………………
实验十五微型胶囊的制备………………………………………………
实验一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PreparationofSolutionandColloid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掌握溶液型、胶体型液体制剂配制的特点、质量检查。
3.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指导
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小分子药物分散在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供内服或外用液体制剂。
溶液的分散相小于1nm,均匀澄明并能通过半透膜。
常用溶剂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其混合液、脂肪油等。
属于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有:
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糖浆剂等。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即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增溶与络合助溶是增加难溶性药物在水中溶解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如用聚山梨酯80增加薄荷油的溶解度;
利用碘化钾与碘形成络合物,制得浓度较高的碘制剂。
有机药物常用的络合助溶剂是有机酸及其羧基衍生物生成的酸或盐,亦可以是酰胺类。
胶体型液体制剂是指某些固体药物以1—50nm大小的质点分散于适当分散介质中的制剂,胶体型液体制剂所用的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少数为非水溶剂,如乙醇、丙酮等,本实验中甲酚皂溶液是钠肥皂形成胶团使微溶于水的甲酚增溶而制得稠厚的红棕色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配制过程基本上与溶液型液体制剂类同,唯其将药物溶解时,宜采用分次撒布在水面上或将药物粘附于已湿润的器壁上,使之迅速地自然溶胀而胶溶。
制备时,通常液体药物以量取比称取方便。
量取体积单位常用ml或L,固体药物系称重,单位是g或kg。
相对密度有显著差异的药物量取或称重时,需要考虑其相对密度。
滴量管以液滴计数的药物要用标准滴管,且需预先进行测定,标准滴管在20℃时1ml纯化水为20滴,其重量误差可在0.90—1.10g之间。
药物的称量次序通常按处方记载顺序进行,有时亦需变更,特别是麻醉药应最后称取,且需有人核对,并登记用量。
量取液体药物应用少量纯化水荡洗量具,荡洗液合并于容器中。
药物加入的次序,一般以复溶剂、助溶剂、稳定剂等附加剂应先加入;
固体药物中难溶性的应先加入溶解;
易溶药物、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后加入;
酊剂特别是含树脂性的药物加到水性混合液中时,速度宜慢,且需随加随搅。
为了加速溶解,可将药物研细,以处方溶剂的1/2—3/4量来溶解,必要时可搅拌或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以及遇热反而难溶解的药物则不应加热。
固体药物原则上应另用容器溶解,以便必要时加以过滤(有异物混入或者为了避免溶液间发生配伍变化者),并加溶剂至定量。
胶体溶液处方中遇有电解质时,需制成保护胶体防止凝聚、沉淀,遇有浓醇、糖浆、甘油等具有脱水作用的液体时,需用溶剂稀释后加入。
如需过滤时,所选用滤材应与胶体溶液荷电性相适应,最好采用不带电荷滤器,以免凝聚。
最后成品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选用清洁适宜的容器包装,并以标签(内服药用白底蓝字或黑字标签;
外用药用白底红字标签)标明用法用量。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薄荷水的制备
1.处方
Ⅰ
Ⅱ
Ⅲ
薄荷油Menthaoil
0.2ml
2ml
滑石粉Talc
1.5g
聚山梨酯80Tween-80
1.2g
2g
90%乙醇90%Alcohol
60ml
纯化水加至PurifiedWater
100.0ml
2.操作
1)处方Ⅰ用分散溶解法:
取薄荷油,加滑石粉,在研钵中研匀,移至细口瓶中,加入纯化水,加盖,振摇10min后,反复过滤至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加适量纯化水,使成100ml,即得。
另用轻质碳酸镁,活性炭各1.5g,分别按上法制备薄荷水。
记录不同分散剂制备薄荷水所观察到的结果。
2)处方Ⅱ用增溶法取薄荷油,加聚山梨酯80搅匀,加入纯化水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至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加适量纯化水,使成100ml,即得。
3)处方Ⅲ用增溶-复溶剂法取薄荷油,加聚山梨酯80搅匀,在搅拌下,缓慢加入乙醇(90%)及纯化水适量溶解,过滤至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加适量纯化水制成100ml,即得。
3.操作注意
1)本品为薄荷油的饱和水溶液(约0.05%ml/ml),处方用量为溶解量的4倍,配制时不能完全溶解。
2)滑石粉等分散剂,应与薄荷油充分研匀,以利发挥其作用,加速溶解过程。
3)聚山梨酯80为增溶剂,应先与薄荷油充分搅匀,再加水溶解,以利发挥增溶作用,加速溶解过程。
(二)复方碘溶液的制备
碘Iodine
1g
碘化锌PotassiumIodide
纯化水DistilledWaster
加至20ml
2.操作取碘化钾,加纯化水适量,配成浓溶液,再加碘溶解后,最后添加适量的纯化水,使全量成20ml,即得。
1)碘在水中溶解度小,加入碘化钾作助溶剂。
2)为使碘能迅速溶解,宜先将碘化钾加适量纯化水配制浓溶液,然后加入碘溶解。
3)碘有腐蚀性,慎勿接触皮肤与粘膜。
(三)甲酚皂溶液的制备
甲酚Cresol
25ml
菜油TeaseedOil
8.65g
氢氧化钠SodiumHydroxide
1.35g
软皂Soap
25g
蒸馏水PurifiedWater
加至50ml
50ml
1)处方Ⅰ:
取氢氧化钠,加纯化水5ml,溶解后,加植物油,置水浴上加热(30~40℃)时时搅拌至呈土黄粘状半固体,稍冷后,加甲酚,搅匀,放冷,再添加适量的纯化水,使成50ml,混合均匀,即得。
2)处方Ⅱ:
将甲酚、软皂加入一起搅拌混溶,添加适量纯化水至足量,搅拌均匀,即得。
分别取处方Ⅰ与Ⅱ制得成品1ml,各加纯化水稀释至100ml,观察并比较其外观。
1)甲酚与苯酚的性质相似,较苯酚的杀菌力强,较高浓度时,对皮肤有刺激性,操作宜慎。
2)甲酚在水中溶解度小(1:
50),利用肥皂增溶作用,制成50%甲酚皂溶液。
3)Ⅰ法皂化程度完全与否与成品质量有密切关系,皂化速度可因加少量乙醇(约为制品全量的5.5%)而加速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再加热除醇。
4)甲酚、肥皂、水三组分形成的溶液是一种复杂的体系,具有胶体溶液的特性。
上述三组配伍比例适当的制成品为澄清溶液,且用水稀释时亦不呈现浑浊状态。
(四)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
胃蛋白酶Pepsin
1.20g
稀盐酸HydrochloricAcid
1.20ml
甘油Glycerin
12.0ml
纯化水PurifiedWater
60.0ml
2.操作:
取稀盐酸与处方量约2/3的纯化水混合后,将胃蛋白酶撒在液面使膨胀溶解,必要时轻加搅拌,加甘油混匀,并加适量水至足量,即得。
1)胃蛋白酶极易吸潮,称取操作宜迅速,胃蛋白酶的消化力应在1:
3000的,若用其它规格则用量应按规定折算。
2)强力搅拌,以及用棉花、滤纸过滤,对其活性和稳定性均有影响,故宜注意操作,其活性通过试验,可作比较。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薄荷水实验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2-1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二)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三)甲酚皂溶液比较阐述处方Ⅰ与Ⅱ所制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得澄明溶液。
表1-1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
处方
pH
澄清度
嗅味
滑石粉
碳酸镁(轻质)与活性炭
Ⅱ
聚山梨酯30
聚山梨酯80与90%乙醇
(四)胃蛋白酶合剂
五、思考题
1.制备薄荷水时加入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
还可选用哪些具有类似作用的物质?
欲制得澄明液体的操作关键为何?
2.薄荷水中加入聚山梨酯80的增溶效果与其用量(临界胶团浓度)有关,临界胶团浓度可用那些方法测定?
3.复方碘溶液中碘有刺激性,口服时宜作何处理?
4.复方薄荷脑滴鼻剂若出现浑浊的外观,试说明其原因。
5.试写出甲酚皂溶液制备过程采用的皂化反应式,有哪些植物油可代用豆油,它们的成品的杀菌效力有无影响?
6.简述影响胃蛋白酶活力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毕殿洲。
药剂学。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196,206
2.顾学裘主编。
药物制剂注解。
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818~819,921,924,930,999
实验二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PreparationofSuspensions
1.掌握混悬液体制剂一般制备方法。
2.熟悉按药物性质选用合适的稳定剂。
3.掌握混悬型液体制剂质量评价方法。
混悬型液体制剂(简称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优良的混悬型液体制剂,除一般液体制剂要求外,应有一定的质量要求:
外观微粒细腻,分散均匀;
微粒沉降较慢,下沉的微粒经振摇能迅速再均匀分散,不应结成饼块;
微粒大小及液体的粘度,均应符合用药要求,易于倾倒且分剂量准确;
外用混悬型液体制剂应易于涂展在皮肤患处,且不易被擦掉或流失。
根据stokes定律V=2r(ρ1-ρ2)g/9η,可知要制备沉降缓慢的混悬液,首先应考虑减小微粒半径(r),再减小微粒与液体介质密度差(ρ1-ρ2),或增加介质粘度(η),因此,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应先将药物研细,并加入助悬剂如天然胶类、合成的天然纤维素类、糖浆类,以增加粘度,降低沉降速度。
混悬剂中微粒分散度大,有较大的表面自由能,体系处于不稳定状态,有聚集的趋向,根据公式DF=δSL·
∆A,∆Φ为微粒⎬总的表面自由能的改变值,决定于固液间界面张力δ∑Λ和微⎬粒总表面积的改变值DA,因此在混悬型液体制剂中可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δSL,降低微粒表面自由能,使体系稳定;
表面活性剂又可以作为润湿剂,可有效地使疏水性药物被水润湿,从而克服微粒由于吸附空气而漂浮的现象(如硫磺粉末分散在水中时),也可以加入适量的絮凝剂(与微粒表面所带电荷相反的电解质),使微粒x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则微粒发生部分絮凝,随之微粒的总表面积DA减小,表面自由能∆F下降,混悬剂相对稳定,且絮凝所形成的网状疏松的聚集体使沉降体积变大,振摇时易再分散。
有的产品为了增加混悬剂的流动性,可以加入适量的与微粒表面电荷相同的电解质(反絮凝剂),使z电位增大,由于同性电荷相斥而减少了微粒的聚结,使沉降体积变小,混悬液流动性增加,易于倾倒,易于分布。
混悬型液体制剂一般配制方法有分散法与凝聚法。
分散法将固体药物粉碎成微粒,再根据主药的性质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并加入适宜的稳定剂。
亲水性药物可先干磨至一定的细度,加纯化水或高分子溶液,水性溶液加液研磨时通常药物1份,加0.4~0.6份液体分散介质为宜;
遇水膨胀的药物配制时不采用加液研磨;
疏水性药物可加润湿剂或高分子溶液研磨,使药物颗粒润湿,在颗粒表面形成带电的吸附膜,最后加水性分散介质稀释至足量,混匀即得。
凝聚法将离子或分子状态的药物借物理或化学方法在分散介质中聚集成新相。
化学凝聚法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分别制成稀溶液,混合并急速搅拌,使产生化学反应,制成混悬型液体制剂;
也可改变溶剂或浓度制成混悬型制剂,溶剂改变时的速度越剧烈,析出的沉淀越细,所以配制合剂时,常将酊剂、醑剂缓缓加到水中并快速搅拌,使制成的混悬剂细腻,微粒沉降缓慢。
混悬剂的成品包装后,在标签上注明“用时摇匀”。
为安全起见,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
(一)药物亲水与疏水性质的观察
分别加入少许氧化锌、硫酸钡、硫磺、炉甘石、樟脑等粉末;
置于表面皿上,再分别往粉末上滴加1滴水,观察与水接触的现象。
分辨哪些是亲水的,哪些是疏水的,记录于报告上。
(二)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比较不同稳定剂对本制剂的稳定作用。
表2-1炉甘石洗剂处方
处方号
1
2
3
4
5
6
炉甘石(g)Calamine
3.0
氧化锌(g)ZincOxide
1.5
液化酚(g)LiquefiedPhenol
0.15
甘油(g)Glycerin
西黄耆胶(g)Tragacanth
羧甲基纤维素钠(g)CMC-Na
聚山梨酯80(g)Tween-80
0.6
三氯化铝(g)AluminumChloride
0.036
枸橼酸钠(g)CitricAcid
纯化水(ml)PurifiedWater
30.0
1)稳定剂的制备
(1)称取西黄蓍胶0.15g,加乙醇数滴润湿均匀,加纯化水200ml于研钵中,研成0.5%的胶浆。
(2)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5g,加20ml纯化水,加热溶解而成胶浆。
(3)称取聚山梨酯80配成10%的水溶液备用。
(4)三氯化铝配成0.36%水溶液,取用10ml。
(5)枸橼酸钠0.15g加纯化水10ml溶解,备用。
2)称取过100目筛的炉甘石、氧化锌于研钵中,按各号处方加入纯化水或稳定剂溶液研成糊状,再加液化酚、甘油研匀,最后加水至足量,研磨均匀即得1~6号处方的洗剂,6号为对照管。
3)将以上6个处方的洗剂,分别倒入6个月刻度的量筒或试管中,塞住管口同时振摇相同次数,分别放置10~120min,记录各个时间的沉降体积(Ho为初始高度,H为放置后的沉淀高度),计算各个放置时间的沉降体积比,F=H/H0,结果填表3-3。
4)实验最后将试管倒置翻转(即±
180°
为一次),记录放置几小时后,使管底沉降物分散完全的翻转次数。
1)各处方配制时注意同法操作,与第一次加液量及研磨力尽可能一致。
2)比较管用刻度试管或量筒,尽可能大小粗细一致,记录高度用“ml”。
(三)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
升华硫Sulphur
3.0g
硫酸锌ZincSulfate
樟脑醑CamphorSpirit
25.0ml
甘油Gleycerin
10.0ml
加至100.0ml
2.操作根据处方主药性质选择稳定剂。
1)表面活性剂等润湿剂对疏水性药物硫磺混悬液的作用。
表3-2硫磺洗剂处方组成
升华硫(g)
Sulphur
0.2
95%乙醇(ml)
95%Alcohol
2.0
甘油(g)
Glycerin
1.0
软肥皂(g)
Soap
0.02
聚山梨酯80(g)
Tween-80
0.03
纯化水(ml)加至
PurifiedWater
10.0
称取硫磺置研体中,按处方分别加入①纯化水②甘油与乙醇③软肥皂与少量纯化水④聚山梨酯80和少量纯化水研磨,再各自缓缓加入纯化水,边加边研,直至全量。
分别倒入试管中,振摇、放置、观察现象,比较各稳定剂的作用。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选择稳定剂,拟定配制方法,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1)用同样操作配制,观察疏水性药物中加入润湿剂的作用。
2)注意软肥皂与硫酸锌可生成不溶性的锌皂,故在复方硫磺洗剂中不能选用软肥皂稳定剂。
3)樟脑醑为樟脑的乙醇溶液,应以细流缓缓加入,并急速搅拌,使樟脑不致析出大颗粒。
(一)记录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
1.亲水性药物
2.疏水性药物
(二)炉甘石洗剂
1.制备炉甘石洗剂,比较不同稳定剂的作用,将实验结果填于下表。
表2-3沉降体积比与时间的关系
沉
处方编号
降
时
体
间
积
(min)
(ml)
比
10
Ho
H
30
F
60
90
120
沉降物质再分
散翻转次数:
2.根据表2-3数据,以H/H0沉降体积比F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炉甘石洗剂各处方的沉降曲线,得出结论。
据F值轮翻转次数。
(三)记录硫磺洗剂各处方样品质量情况,讨论不同湿润剂的作用制定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工艺,并选择稳定剂,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五、思考题
1.分析炉甘石洗剂与硫磺洗剂制备方法上有何不同?
为什么?
2.樟脑醑加到水中,注意有什么现象发生,如何使产品微粒不致太粗?
3.分析在实验中加入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意义?
4.复方硫磺洗剂中还可加什么稳定剂?
1.毕殿洲主编。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3~219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937
实验三乳剂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Thepreparationofemulsions
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常见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2.了解用乳化法鉴定鱼肝油所需的HLB值。
乳浊液(或称乳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制备时常需在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