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1984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doc

《高一地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doc

一、选择题

1.右图中,太阳大气外部喷出的红色火焰是( )

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答案】C

【行为目标】掌握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知识内容】地球在宇宙中/太阳系

2.下列四地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哈尔滨 B.上海 C.北京 D.海口

【答案】A

【行为目标】掌握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知识内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

3.下列岩石类型中,能够找到化石的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答案】D

【行为目标】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知识内容】岩石与地貌/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4.世界四大渔场中,其形成与涌升流有关的是( )

A.秘鲁渔场 B.北海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

【答案】A

【行为目标】基本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

【知识内容】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5.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东部( )

A.表层海水比常年高 B.表层海水比常年低

C.底层海水比常年高 D.底层海水比常年低

【答案】A

【行为目标】基本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

【知识内容】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6.主要分布在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A

【行为目标】分析、比较和归纳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知识内容】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7.下列叙述中,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

A.夏秋多,北方多 B.冬春少,北方少

C.夏秋少,北方少 D.冬春多,南方多

【答案】B

【行为目标】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知识内容】水循环与水资源/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8.我国四大高原中,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的是(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答案】B

【行为目标】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知识内容】岩石与地貌/主要地貌类型

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这两个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

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答案】B

【行为目标】基本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

【知识内容】岩石与地貌/板块构造学说

10.下图中数码代表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行为目标】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知识内容】人口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增长

11.“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 )

A.人口分布疏密的界线

B.少数民族和汉族分布的界线

C.水田农业和传统旱作农业分布的界线

D.农耕区和牧区分布的界线

【答案】A

【行为目标】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知识内容】人口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分布与迁移

12.下图所示的这一类建筑最常见于( )

A.东亚文化圈 B.南亚文化圈

C.东南亚文化圈 D.伊斯兰文化圈

【答案】D

【行为目标】掌握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

【知识内容】地域文化/世界文化圈的特点

13.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GIS技术的是( )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海地地震后的影像材料

【答案】C

【行为目标】知道有关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

【知识内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14.从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看,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适宜发展( )

A.渔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林业

【答案】C

【行为目标】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基本原理。

【知识内容】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及其变化

15.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可能加剧全球变暖趋势的是()

A.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B.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

C.提高煤炭、石油消费比重 D.大量使用清洁能源

【答案】C

【行为目标】简要评价世界与中国及本地区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知识内容】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6.下列措施中,能有效缓解目前上海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是()

A.鼓励使用私家车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将公共绿地改为交通用地 D.大幅度增加出租车数量

【答案】B

【行为目标】运用科学的人口、资源观、环境观,提出解决世界与中国及本地区地理问题的思路。

【知识内容】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

17.从中国地域文化景观看,园林建筑景观属于( )

A.黄土高原文化景观 B.四川盆地文化景观

C.云贵高原文化景观 D.江南水乡文化景观

【答案】D

【行为目标】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知识内容】地域文化/中国的地域文化

18.“十一五”期间,上海的工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A.接近消费市场 B.有丰富的原材料

C.有丰富的水资源 D.有更好的集聚效应

【答案】D

【行为目标】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基本原理。

【知识内容】工业区位与工业区/工业区位及其变化

19.下列国家中,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是( )

A.法国 B.韩国 C.新加坡 D.埃及

【答案】D

【行为目标】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基本原理。

【知识内容】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国际贸易

20.下列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C.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答案】C

【行为目标】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基本原理。

【知识内容】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

二、综合分析题(共80分)

90°E

D

A

90°W

180°

C

B

(一)读某日地球光照图,回答问题。

1.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图中表示的是____(南、北)半球,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日(节气)。

【行为目标】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基本规

律;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

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知识内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二分二至日全球

昼夜长短的状况

2.图示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此刻太阳直射的经度是_____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时。

这一天A地与上海相比,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行为目标】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

处理地理信息。

【知识内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状况。

3.简述图示日期往后100天内,B、C、D三地昼夜长短变化趋势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为目标】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知识内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状况

(二)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大气上界

C

A

B

B1

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

4.A、B、C分别表示的三种辐射,其中属于长波辐射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

【行为目标】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知识内容】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

5.据研究,图中________(填写字母)辐射的近50%可以透过大气,而________(填写字母)辐射的75%~90%都被近地面的大气吸收。

这表明大气对________(填写字母)辐射的吸收能力强于对________(填写字母)辐射的吸收能力。

【行为目标】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知识内容】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

6.B1被称为_________辐射,它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图中________(填写字母)辐射损失的热量。

【行为目标】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知识内容】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

7.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天低,多云的夜间气温则比晴天高,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为目标】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

【知识内容】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

(三)中国和印度既是两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两个人口大国。

读以下图表,回答问题。

图1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2005年)

表1中印人口数据比较(2004年)

中国

印度

世界

人口总数(亿)

13.0

10.9

64.0

出生率(‰)

12

25

21

死亡率(‰)

6

8

9

8.根据表中数据,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或低)于世界平均值。

目前,印度每年新增的人口数约为万。

【行为目标】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知识内容】人口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增长

9.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方面分析,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