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469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doc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doc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由于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加上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所以虽有广大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的英勇抵抗,仍然挽救不了中国战败的命运。

”这段文字表述的是(C )

A.鸦片贸易的危害

B.虎门销烟的背景

C.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D.《南京条约》的影响

2.遗迹是无声的历史。

通过下图中的遗迹,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D )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②清王室腐败奢侈的生活 ③列强对中华文明的摧残 ④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辉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3.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史实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C )

A.小华:

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B.小李:

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奴役

C.小林:

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

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这句话说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C )

A.列强扩大鸦片贸易

B.日本割占中国台湾

C.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

它开张之初只有3艘轮船,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

这段材料说明洋务运动(D )

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6.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质的飞跃。

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C )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7.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

对“胜利”和“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A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C.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来被袁世凯取代

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仍然疯狂侵略

8.1919年,上海各界人士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人们的“心思”都去关注下列哪一事件(C )

A.北洋水师黄海激战

B.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D.中共一大上海召开

9.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艘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不包括(D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

C.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道路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10.在许多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我们常看到国民党许多高级将领都尊称蒋介石为“校长”,这是因为蒋介石曾担任过下列哪所学校的校长一职 (B )

A.保定学校B.黄埔军校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

11.“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

”下列史实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 )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2.《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曾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B )

A.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13.日本外相声言:

“南京政府绝不能与张学良妥协,否则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

”美英担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主张只要蒋介石还能继续统治下去,不妨就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

日、美、英的上述反应针对的是(C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八一三事变爆发

C.西安事变爆发 D.七七事变爆发

14.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谈的主要原因是(B )

A.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B.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C.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D.美国希望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

15.以挺进大别山为先声,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转变。

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 (B )

A.从北方作战转入南方作战

B.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C.渡黄河逼近长江

D.由分散作战转入集团作战

16.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

办厂遭遇困境后,(清政府)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下列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的是(A )

A.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营工业大生纱厂

B.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C.曾投资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

D.其创业经历折射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7.近代中国,海禁大开。

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描述,不准确的是(C )

A.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B.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出现

C.电影和报纸已经很普遍,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看到

D.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18.1902年的某一天,京师大学堂的日本老师在生物课上解剖了一只羊。

慈禧太后听说后大为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忙入宫叩头谢罪。

这则史实反映了(D )

①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入侵 ②慈禧太后的愚昧无知 ③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教育改革的艰难 ④近代科学进入了新式学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19.文艺作品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下列文艺作品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是(A )

A.《狂人日记》 B.《义勇军进行曲》

C.《愚公移山》 D.《黄河大合唱》

20.通过学习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的废除,我们可以(A )

A.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

B.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C.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D.知道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成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3分)

参考答案鸦片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4分)

参考答案中英《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3)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抗争史。

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哪一位民族英雄印象最深?

从中你受到了哪些教育?

(4分)

参考答案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五四运动等。

民族英雄:

林则徐、邓世昌等。

受到的教育:

爱国主义、不怕牺牲等。

 

(4)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侵略和清朝统治者的日益腐朽,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为改变中国的命运,请你提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4分)

参考答案废除封建制度;实行对外开放;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工业;改革教育制度;提倡民主、科学等。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

“中国枪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人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

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采取怎样的态度?

带来了怎样的恶果?

(4分)

参考答案不予抵抗。

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材料二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学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

随后发生的哪一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促进了合作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分)

参考答案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却继续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的红军,对日不抵抗;全国人民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材料三 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战役

时间

战斗

次数

毙伤日、

伪军数

破坏

交通线

拔掉

据点

3个半月

1800次

2.5万多人

2000多

千米

近3000个

(3)据材料三,请你从规模和战绩两个方面来评价这次战役。

(4分)

参考答案①规模大。

八路军先后组织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向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②战果辉煌。

大战历时3个半月,战斗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

(评价时要求使用表中的数据)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4)为什么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定在12月13日?

(2分)

参考答案因为日军从1937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5)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4分)

参考答案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言之有理即可) 

23.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些有关解放战争时期最后战略大决战的历史,马小虎同学收集了以下几部经典电影。

请你结合这五部作品,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A:

《大决战——辽沈战役》

B:

《大决战——淮海战役》

C:

《大决战——平津战役》

D:

《风雨下钟山》

E: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

(1)请你结合下列所给的提示,选择相对应的影片。

(5分)

①断敌退路,关门打狗:

A 。

 

②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E 。

 

③分割包围,先打两头:

C 。

 

④千里战线,三路作战:

D 。

 

⑤中间突破,规模最大:

B 。

 

(2)假设这些影片的摄制组都是采取了实地拍摄,请你分别说出拍摄每部影片应该去的地点。

(各选一处即可)(3分)

参考答案拍摄A影片应该去锦州(或长春、沈阳等地);拍摄B影片应该去徐州;拍摄C影片应该去北京(或天津、张家口等地);拍摄D影片应该去南京;拍摄E影片应该去大别山。

 

(3)如果想了解邓小平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你应该观看其中的哪些影片?

请说出他在解放战争中的具体贡献。

(4分)

参考答案B、D、E。

贡献:

与刘伯承一起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参与指挥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参与指挥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4)请你总结一下,这些军事行动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分)

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主要原因);广大解放军战士英勇善战;党中央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24.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轮船招商局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请再举一家同一时期出现的企业。

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