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8253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1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Word格式.docx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Word格式.docx

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

5.《礼记·

曲礼》有关复仇之义,认为父仇不共戴天。

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

汉律规定:

“敢私复仇者加刑,家属徙边”。

魏律规定:

“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这表明魏的律令呈现出(  )

A.复古主义的特色B.严刑峻法的特色

C.程序简化的特色D.以儒入法的特色

6.唐代中后期,某思想家提出所谓的“道统”思想,宣称只有儒家的仁义才是最高的道,

认为儒学一度失传,只有自己才重新掌握了孔孟之道的衣钵。

据此,下列对该思想家及其思

想评述准确的是( )

A.目的是排斥佛道.抬升儒学地位B.据此强调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

 C.实质是门户之见,思想狭隘D.主张尊道、礼佛,发展新儒学 

7.“由于……只承认一家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并引起一部分知识]

分子的傲慢,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船出现时中国陷入困境的一个原

因。

”下列说法中对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A.抨击了焚书坑儒的负面影响B.儒家学说不适应近代工业文明的需要

C.对正统思想持否定态度D.指出了儒学独尊对中国历史发展存在的负面影响

8.据载:

唐代“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

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这一材料说明(  )

A.唐代的历法已相当科学完备B.唐代雕版印刷业已相当发达

C.唐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松弛D.唐代民间印刷技术高于官方

9.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

图3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

ABCD

10.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

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

“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

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

”玄

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11.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

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

库集部,均不著于录;

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元代文学依托于世俗生活B.文学都是时代的反映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12.“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这表明小说是(  )

A.固化大众认知的重要方式B.客观再现历史的重要手段

C.提升人物价值的必要手段D.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想途径

13.“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

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

”与上述

评价相符的历史人物是(  )

A.曾国藩B.康有为C.谭嗣同D.孙中山

14.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曾这样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思想:

“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

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改变老一套办法,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

这种根据

还得从孔孟之道里去找……”据此,可知费正清( )

A.肯定了中体西用思潮的合理性 

B.批评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态度

 C.对康有为宣传变法主张的方式有一定认识

D.意在肯定传统文化对当代改革开放事业的现实意义

15.“目前关系吾国前途之最大者,莫如铁路之建筑”,“苟全国之铁道皆在一二资本家之手,

则制旅客、货商、铁道工人等之死矣”。

孙中山发表于1912年4月的这段言论,体现的

主要思想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实业救国

16.“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那种主义。

“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

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

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

”“‘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

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子了。

”材料(  )

A.批评了三民主义的不足 

 

B.反映了作者阶级属性的变化

C.指明了中国社会的方向 

D.说明了反封建战线的分裂

17.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对毛泽东的一篇文章发表评价指出,“他仿效列宁‘工农民主专政’的说法,提出了与列宁主义颇为不同的观点,认为新政府应当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联合政府”。

费正清所评价的是(  )

A.《论人民民主专政》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

1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19.曲线图和历史绘画都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但是如果绘制失当的话,反而可能

会让我们误解一段历史。

著名油画家董希文1952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曾因种种政治

原因而饱受磨难,屡遭改动。

图一、图二是遭改动的油画局部。

197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

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图三是恢复作品的局部,中国革命博物馆将

《开国大典》恢复原貌的历史背景是

图一图二图三

A.粉粹“四人帮”,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C.刘少奇恢复了名誉,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D.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 

留学时间

留学初衷

批次

第一次

晚清的留学热潮

第二次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第三次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科技救国

第四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建设国家

第五次

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创业立业B.实业救国、创业立业、富国强兵

C.创业立业、实业救国、富国强兵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创业立业

21.“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绝对正确和错误的东西——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东西或许对另一个人就是错误的。

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

智者学派的上述主张(  )

A.适应了雅典直接民主的需要B.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C.提供了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D.提高了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

22.下图是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A.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封建礼教;

阐述自然选择思想

B.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C.短篇抒情诗歌;

文学剧本;

科学游记

D.抨击专制王权;

叙述封建官僚家庭的衰落;

挑战教会神学

23.欧亚大陆两端的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

上述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24.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25.伏尔泰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越基督

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其赞扬孔子的主要意图是(  )

A.借助孔子道德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B.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理念

C.借助孔子思想倡导建立共和制D.利用中国道德政治批判西方现实

26.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了《论法的精神》。

在书中,他把一个运转良好的君主政体与“宇

宙系统”作了比较,在宇宙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吸引力”,它能够“吸引”所有物体趋向“中

心”。

这说明

A.科学进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B.科学进步往往先于思想革命

C.人文主义导致科学革命发生D.科学进步往往是思想革命的结果

27.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

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

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

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说B.法律平等C.天赋人权D.社会契约论

28.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科学出现的革命性成就是

A、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9.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源于欧洲中世纪的Romance,“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转化而来。

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东方文艺中也一直有着重大影响,下列东西方文艺创作中具有“罗曼蒂克”风格的是:

①屈原的《离骚》②拜伦《唐璜》

③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④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0.2014年2月2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

难者国家公祭日。

而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称对中方二战结束69年后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感到

疑惑,曾有日本学者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说:

“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

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B.肯定了传闻(口述)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C.正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D.否定了日本侵略的历史,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31题14分,32题16分,33题12分,34题13分,共55分。

31.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14世纪—16世纪欧洲大学

10世纪—13世纪中国书院

课程

教学

主要

内容

文法、文学、

(1)基本教材:

儒家经典著作。

(2)重要读物:

理学大师著作;

史学《左传》《汉书》等;

诗词《诗经》《楚辞》等。

(3)其他:

治民、水利、等学科,但比例很少,不如儒经地位高。

辩证法

算术、几何学

天文学、力学

历史、地理学

音乐

材料二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有希望革新这古老的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

1862年,京师同文馆学生跟洋教头学外语1872年留美幼童在轮船招商局前合影

材料三 

下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山东教育的相关信息。

学校数(单位:

所)

在校学生数(单位:

万人)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1949年

27476

66

41

193

3.89

1.77

1998年

34480

4635

303(含民办高校)

951

571.5

51.4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4—16世纪欧洲大学与10—13世纪中国书院的课程设置的差异。

(4分)

(2)观察材料二图片结合所学回答中国近代的“新教育是怎样革新古老帝国的”?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教育的主要变化。

推动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分)

32.对于历史的发展,研究者力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历史,启迪未来。

据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

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

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材料二 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

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

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

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

……从这时候起(注:

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

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英“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根据材料一,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1910年前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模式。

概括中西方近代化在本质和手段上的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过渡期”在政治、经济领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

思想领域的代表性事件是什么?

有何历史意义?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宗羲(1610—1695),其父黄尊素系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受酷刑而死。

黄宗羲在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对阉官的斗争,中年又出生入死地进行抗清的武装斗争。

在他的主要著作《明夷待访录》中,开篇便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他主张建立一种开明的君主政体,即设置掌实权的宰相或政府首脑,与天子共议朝政。

他认为天下之治乱系于法之存亡。

他反对残苛的非常之法,主张贤人本着宽简之法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社会公平,即古代所谓的贤人政治。

该书通过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这在当时黑暗无比的社会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

材料二孟德斯鸠(1689—1755),出身贵族世家。

1716年,孟德斯鸠继承了其伯父在波尔多议会议长的职务。

其著作《论法的精神》完成于1748年,在该书中,他鲜明地表达了对英国君主立宪资本主义形式的欣赏和认可。

他认为,在专制政体下,君主任意生杀豪夺,为所欲为,反复无常;

人民无任何规则可遵循,所以,专制政体的原则只能是恐怖。

他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他认为是法律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强调法律作为人类理性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进行社会治理的基础。

该书被称为继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之后又一部对人类法律文化影响深远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书中阐述的理论和原则对后世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芳《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的比较》等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主张的异同。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和盂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在当时对本国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

[来源:

Zxxk.Com]

34.某校高二同学学习历史必修[Ⅲ]后制作如下大事年表,开展研究性学习。

……

公元前500年

西学东渐、孟子、百家争鸣

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1500年

明后期中国传统科技的总结与突破、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东学西渐、欧洲文艺复兴、牛顿经典力学形成

1700年

《红楼梦》、京剧形成

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

1800年

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潮兴起

魏源出版《海国图志》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兴起

社会主义从思潮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850年

维新变法思潮空前高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进化论发表、印象主义画派出现、电影产生

1900年

“中体西用”文化思潮、三民主义提出、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

现代主义兴起、量子论提出、相对论形成、电视发明、计算机诞生

问题:

(1)此大事年代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

(2)据大事年代及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在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并从思想方面分析其原因。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现代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

如何认识文学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5分)

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复习试卷(3)答案

1---5DDABD6---10ADBCD11---15DAACC16---20DADBA

21----25AABBB26----30ADCAD

31.

(1)差异:

欧洲大学课程突出实用性(经世致用),追求科学。

(2分)中国书院课程内容单一,以儒家经典为主,侧重于伦理道德的教育。

(课程内容重精神轻物质,重义理阐释、克己修身,而轻自然科学、实验实践。

)(2分)

(2)学习西方文化的新式学堂不断兴办,留学生出国学习;

(2分)这样的新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传播了科学技术和西方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分)

(3)变化:

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民办高校出现,。

推动因素:

改革开放增强了综合国力;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教育的投入;

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4分,任答两点即可)

32.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倡导“中体西用”,以挽救统治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后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等维新思想,以救亡图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倡导“三民主义”以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西方模式:

思想(精神)——制度——器物;

中国模式:

器物——制度——思想(精神)。

相同点:

①本质上:

都是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

思想上的科学化(理性化)。

②手段上:

都采用了改革和革命两种方法。

(3)政治: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为中国革命积蓄了力量。

事件:

新文化运动。

意义: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各种思潮涌现,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促进了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觉醒;

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模式。

33.

(1)同:

①都批判君主专制(或都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②都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2分)异:

①政治思想上,黄宗羲主张建立开明的君主政体;

孟德斯鸠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②法律思想上,黄宗羲的法制思想并未完全脱离传统人治轨道,其实质是主张推行儒家的德治;

孟德斯鸠的理论延续了西方法治精神,主张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法治社会。

(4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影响:

①黄宗羲的政治法律思想影响较小,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在中国引起深刻的社会革命。

(2分)②孟德斯鸠的政治法律思想影响较大,打击了专制世俗统治,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原因:

黄宗羲生活在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市民阶层力量弱小。

(1分)孟德斯鸠生活在17-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