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病害防治图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7571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蝴蝶兰病害防治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蝴蝶兰病害防治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蝴蝶兰病害防治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蝴蝶兰病害防治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蝴蝶兰病害防治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蝴蝶兰病害防治图Word文档格式.docx

《蝴蝶兰病害防治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蝴蝶兰病害防治图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蝴蝶兰病害防治图Word文档格式.docx

种植太密,通风不良、水分失调或伤口病原容易侵入发生。

主要为害叶片。

叶尖、叶缘叶面上均可产生病斑。

发病初期出现褪绿小斑点,扩展后呈褐色病斑,圆形、长椭圆形、不规则形,病斑外缘有黄色病变,或不明显;

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变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稍隆起,其上着生黑色小点粒,在高湿度下,从点粒内涌出暗红色粘孢子团。

该病为真菌病害,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引起。

病菌在病残体或病株内越冬;

由风雨及水滴滴溅传播;

由伤口、气孔侵入,潜育期10~20天,有潜伏侵染的特性。

多雨、空气湿度高易发病、发病的温度范围宽,15℃~30℃、梅雨季节或秋季多雨、暴风雨发生、盆中积水、株丛过大、分盆不及时等易发病;

调运途中湿度大、低温、伤口多、植株生长势差均加重发病;

野蛞蝓为害重促进病害发生。

①.栽培技术防病:

种植勿太密,光照、排水、通风需良好,温室栽培要控制湿度在85%以下,雨季室外要及时排水。

发病初期剪除病部或病重叶片,病残体彻底清除,均装入袋内处理;

园艺操作中减少伤口;

及时防虫、防日灼及冻伤;

运输途中应通风除湿,最好发货前喷一次药。

②.切除患部,每隔2周喷洒代森锰锌500倍液或克菌丹500~600倍液,或百菌清、二氰蒽醌、70%的甲基锌乃浦500倍液或50%的扑克拧锰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作为平时预防。

③.治疗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咪鲜胺3000倍液,每周喷洒1次。

也可用咪鲜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

特效药剂有喷克菌、醚菌酯、阿米西达等。

3、细菌性软腐病

症状特点 

该病多发生于夏秋季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时,犹其偏施氮肥极易引发该病。

本病最易发生于心叶幼嫩处,但可危害所有叶片,一般情况下叶柄基部较多,发生于叶片上的病斑,初为水渍状小点,后迅速扩大,呈椭圆形或圆形病斑,并迅速扩大为淡褐腐烂斑,从叶背侵入的病原菌,叶面呈黄色病斑。

从根茎处侵入病原菌,则整株迅速变黄。

软腐病腐烂处发出臭气,接着被害部崩溃,内含物流出,病部呈纸状干涸。

病斑向外扩展速度,平均每24小时5~10厘米,2~3天后,全叶软腐溃烂。

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病部可向其他叶片和根区蔓延,引起全株腐烂死亡。

发病特点 

品种特性、栽培条件、气候条件对于病害的发生与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影响,

1、不同季节对软腐病的影响:

蝴蝶兰软腐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季,即所谓蝴蝶兰休眠季节,软腐病发生较轻,荫棚栽培蝴碟兰软腐病每日株发病率为%~%,且在器官内扩展蔓延速度慢;

3~4月份后,蝴蝶兰进入生长季节,其发病速度明显加快。

系统调查(每周2次)4~6月每日平均新增发病株率分别为%,%,%,特别是高温、闷热天气,若棚内抽风效果不好,发病株率可增至%,如不及时采取喷水降温、抽风通气等措施,软腐病流行势头会更加强劲。

2、水分管理:

蝴蝶兰是喜湿、不耐高(低)温的植物,空气湿度高、有微风的环境最有利生长。

因此,高温季节,以水调温,以水增湿很重要。

一般晴天每周浇水两次,要求浇透。

每天还要求喷水一次,喷湿叶面即可,主要是增加空气湿度,不要浇得太多,否则会影响根部透气,降低抗病性。

浇水宜选上午较好,下午、傍晚不适于浇水,否则会使叶面留水过夜,有利于软腐病发生。

水质对软腐病的发生影响也很大,一般认为以雨水、溪水、山塘水浇水较好,但从病害防治角度考虑,要求水质清洁无污染、无杂质、无沙粒,水中含沙问题要特别关注,在源头加纱布过滤,用含沙水浇花,会直接伤害叶表,引起软腐病侵入。

3、通气管理:

利用通风设施,在闷热天气保持微风吹拂,非常重要。

通气可调节湿度,在喷水后,可防止叶面长期积水,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通气良好,还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如果与喷水措施综合应用,降温效果更明显,有利于兰花生长。

通气还可降低兰棚内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增强兰花的抗病性。

据我们调查,凡通气设施条件较好的栽培点,软腐病的发病都相对较轻,兰花长势也较好。

华南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就要开启通气设施直至秋末为止,视情况关闭。

一般情况下,白天开启,晚上关闭,晴天开启,雨天关闭,但在无风、闷热条件下,雨天晚上也应开启。

如条件允许安装自动抽风调控设施更好。

4、品种及长势:

一般来说,红花品种、叶片蜡质层较厚的品种较抗病。

栽培条件好,当年没有开过花、生长旺盛的植株较为抗病,幼苗期抗病性较好。

防治方法 

蝴蝶兰软腐病防治,栽培防治是基础,药剂防治是保证,两个方面都很重要。

栽培防治方面,要求改善栽培设施,特别是遮光、降温、通气设施。

遮光、降温、通气条件好,能形成一个有利于兰花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繁殖、侵染的生态条件。

这样蝴蝶兰生长旺盛,抵抗力增强,而病害发生、发展又处于一种相对被抑制的状态,病害就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药剂防治方面要注意:

1、及时处理发病植株,减少传染源:

处理发病植株方法是:

首先剪去发病部位或组织,一般从病斑边缘5~10厘米的病健交接处剪除,因这里虽无明显症状表现,但属于中毒层,内已潜伏病菌。

病部剪除后,在剪口处用高浓度药剂涂抹处理,即用杀菌剂100倍液500m1+200万单位链霉素+少许肥皂粉混合涂抹,这样可及时阻断病害进一步扩展。

试验证明,通过这一方法处理,97%以上的病斑不再扩展。

而不作这种阻断处理的对照,很快连根带叶全部软腐死亡。

对有些重病病株,甚至叶片全部感病的植株,全部剪去病叶后,在基部侵注20mg/L6-BA加lOmg/LGA处理,一个月内大部分可萌发新芽,挽回部分损失。

发病初期可用药剂喷雾保护,常用的有喹啉铜、水合霉素、农用链霉素、可杀得2000。

2、喷药保护试验:

共选用8种供试药剂,在病毒流行的6月份,每周喷药一次,以链霉素400万单位如15公斤水作对照,一个月发现下列药剂及配方喷雾,防治效果明显,即:

青枯清(惠阳通化有限公司产)600倍液;

青枯净(深圳瑞德丰农药有限公司产)500倍液;

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浙江东风农药厂产)400倍液;

青枯清1000倍液13kg+链霉素200万单位。

注意:

喷药时间,上午较好,下午或傍晚不宜喷药,因此时喷药,晚上叶面保持水层,有利于病害侵入。

还可以用少许肥皂粉混合涂株,这样可及时阻断病害侵入。

4、疫病(黑腐病)

为蝴蝶兰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蝴蝶兰一经感染此病,常致全株腐烂而死,可使小苗发生立枯腐,成株叶黑斑或心腐。

主要发生在瓶苗出瓶,移植及植株换盆移动时。

该病主要为害根颈部,也侵染叶片。

在蝴蝶兰叶片、花器假茎及新芽上,没有伤口亦可侵入,初期患部出现水浸状斑点,后期扩大为暗绿色或淡褐色组织,不规则,虽然腐败但不会被水解而溃烂亦无恶臭,叶片萎蔫下垂,花梗枯死,叶及花梗都易拔出,可见到根颈基部呈黑色腐烂,湿度大或病部保湿2~3天有白色稀疏的霉状物出现。

根颈部初期病斑不易发现,一旦发病扩展快,

由一种疫霉(Phytophthorasp.)引起。

病菌在病株或以卵孢子等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

通过风雨或水滴滴溅传播,潜育期短,3~5天左右。

该病发生早晚与降雨早晚及次数、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密切相关,多雨、高湿(85%~95%)时易发病且较为严重。

调运途中喷水,通气差加重病害发生。

气温低于25℃,连续阴于或阴雨后晴天易流行该病。

1)蝴蝶兰疫病治疗较难,预防重于治疗,瓶苗出瓶、种植及换盆应马上施用%依得利(Terrazole)可湿性粉剂1500倍稀释液或使用亚磷酸(H2PO3)配合氢氧化钾(KOH)各1000倍混合效果甚佳,每周一次,连续2~3次即可。

2)栽培技术防病:

种植兰室需通风,降低温度,浇灌好于喷灌,不要水滴飞溅,雨后及时排水、盆中不积水、温室湿度控制在80%左右是防病的重要方法;

及时清除病残体;

病土病盆及时处理,不可再利用;

兰花应单置一室,不可与其他寄主(如凤梨等)相邻种植等;

3)雨后喷洒杀菌粉1000倍稀释液预防。

如有感染,即除去病叶腐株。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药

a)常见的药剂有甲霜灵、恶霜灵、烯酰吗啉、氟吗啉、乙膦铝、霜霉威等;

b)注意合理轮换使用药剂,单一药剂长期连续使用易产生抗性。

5、幼苗猝倒病

本病主要为害幼苗,故称幼苗猝倒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同时发病组织呈黑褐色软腐,极难与细菌性软腐病区分,但若将发病组织放于潮湿环境下,且保持温度为25-28℃,经2-3天则发病组织上会长出白色霉层;

严重时整株幼苗腐烂,同时蔓延至邻近植株,病原菌可在病残体上继续生长,所以在环境适宜时,往往整盆幼苗均被感染。

干旱时,病斑会由水渍状转为干枯状,最后落叶。

病原菌:

为Pythiumsp.,一般引起苗腐者多为P.debaryanum及P.ultimun,但蝴蝶兰幼苗猝倒病普遍由P.spinosum所引起。

其中P.debaryanum在中、低温时发病较厉害,而P.ultimun则在高温时发病较厉害,至于P.spinosum则常于秋冬两季发生较严重。

雨后及时排水、盆中不积水、温室湿度控制在80%左右是防病的重要方法;

2)化学防治:

6、蝴蝶兰白绢病

此病较少发生,状菌丝及褐色菌核是其主要病征。

最初老叶软化变黄,逐渐枯干,蔓延到心部而死亡。

发病时白色绢茎基部出现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扩展快,绕茎一周后地上部分萎焉、干枯至死。

叶部呈水渍状褐色腐烂。

病部皮层腐烂,易剥落,木质部长出白色绢状物,呈放射状;

菌丝体可扩展至土壤表面的缝隙中。

发病后期病部产生许多菜籽状菌核,白色至褐色。

病原物:

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

发生规律:

白绢病病菌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大部分分布在1至2厘米的表土层中,在2.5厘米土层以下发芽率明显减少,在土中7厘米处几乎不发芽。

翌年当温度达到25℃至35℃,相对湿度90%以上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在土壤中蔓延,并从金钱树根茎或叶柄基部的表皮或伤口侵入,经7至8天潜伏期即开始发病,病部又产生菌丝进行再侵染或多次侵染。

白绢病病菌发育温度在8℃至40℃之间,最适温度为30℃至33℃,最适pH值为。

此病一般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高温多雨及酸性土壤中易发生。

防治措施:

1)白绢病的发生与水有密切关系,避雨栽培是防止白绢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对水的控制,高温雨季,注意通风,严防栽培场所湿度过高,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

2)提高土壤的pH值并增加硅、钙等微量元素,可抑制白绢病病原的发生。

3)因为白绢病的菌核在100℃时不易存活,因此可对栽培用土进行高温消毒,烘烤灭菌。

药剂防治:

预防:

五氯硝基苯、百菌清、甲基立枯磷、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有机铜类等药剂喷洒消毒。

治疗:

①.发现症状时,用刀切除有病斑的假球茎,连同栽植的盆器、植料、用火烧毁。

②.留下健康的假球茎,用清水洗净,再侵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硫酸铜10分钟消毒,再栽入新植料中,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茎基,隔7天浇1次。

③.也可使用菌核净、异菌脲、乙烯菌核利、腐霉利、醚菌酯类、酰胺类等药剂;

7、蝴蝶兰细菌性褐斑病

1、病害特征

  该病为细菌病害,由卡特兰假单胞菌[Pseudomonascattlegae(Savarino)Savalescu]引起。

病菌在病株及栽培基质中越冬,温室不存在越冬问题;

由水流及水滴溅传播;

由气孔、伤口侵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病。

温室空气湿度高、秋冬春季通风透气不良、阴棚栽培、雨季发病重;

老叶比幼叶抗病。

  该病在蝴蝶兰上时有发生,重病时引起叶片腐烂枯黄。

影响植株生长势,降低兰花商品价值。

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针尖大小的病斑,以后病斑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亦逐渐加深成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处组织呈坏疽现象,病斑周围具有明显的黄色晕圈,病斑如果继续扩展,会形成不规则的水渍状条斑或块斑,病斑处组织虽呈水渍状但仍然十分坚硬,腐烂无软化现象;

温度高时扩展快,叶尖部分或整叶枯黄,病重时腐烂至叶鞘,再蔓延至生长点,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溢出菌脓呈疱状,干后呈发亮的菌膜。

严重时可令叶片黄化、干枯,脱落,整株枯死。

  2、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栽培密度适宜,及时分株以利通风透光降湿。

冬、春季连阴天或连阴雨后晴天,要及时通风换气。

清除病残体,病盆钵及基质未处理前不可再用。

操作中尽量减少伤口。

(2)发病初期可用药剂喷雾保护,常用的有喹啉铜、水合霉素、农用链霉素、可杀得2000。

  (3)常用杀菌剂有20%络氨铜•锌水剂400倍液、%可杀得干悬浮粉剂1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等。

 

8、褐腐病 

(Bacillus 

Cypriped) 

症状 

褐腐病(BacillusCypriped)是兰花病害中最厉害的一种,初期发病在叶或茎内显有肉桂色,或淡焦褐色,渐次变为浓褐色表面呈皱折状,周边如淡色水湿状。

此病发展极快,早晨尚为一淡焦褐色斑点,中午已使受害部变为黄白色,至下午或翌晨则已全株变为褐色而腐烂。

它是一种细菌性病,大多发生于春夏秋各季,尤以春夏之季梅雨期最甚,因雨期空气中湿气甚多,兰株生长快速,叶肉组织柔弱,一但得病,极易蔓延。

1、如发现病害尚未扩大时,即将发病部份剪除,切除部份可以用杀菌粉直接涂抹,并应停止浇水一周。

2、如发现全株受害,将全株一同丢弃或烧毁。

3、在梅雨季或是雨季时,经常喷洒杀菌粉约1000倍稀释液预防。

4、常使养殖场所阳光充分,通风良好,并保持清洁。

9、蝴蝶兰黄叶病

初期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形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并转为褐色至黑褐色,发病组织周围慢慢转黄,黄化现象同时向两边蔓延;

后期病斑中央转黑且凹陷,严重时破裂穿孔,最后叶片枯萎落叶。

Fusariumsp.,该菌可在植株中潜伏一段时间。

病原菌及其发病条件:

金钱树枯萎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Fusariumsp.),属半知菌亚门。

病菌从根部侵入导管,产生毒素,使维管束坏死。

苗木、土壤、流水、农具等均可带菌。

病苗种植和丢弃病株是该病蔓延的主要原因。

酸性土壤有利于该菌的滋生。

排水不良及伤根易促进本病发生。

防治建议:

由于主要感染的病原为镰刀菌,此菌导致根茎腐病,如果感病后很难根治,主要预防为主!

预防措施:

保持根茎部水分干燥;

偏施高钾、钙、镁肥料可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药剂筛选:

恶霉灵 > 咪鲜胺 > 多菌灵 > 福美双

药剂防治

1)平时可以选择使用低档药剂多菌灵.福美双灌根;

定期使用恶霉灵灌根;

2)发现病株立即根除、剪枝;

最好选择重新换盆将有问题的根茎部全部根除,使用多菌灵.福美双或百菌清直接涂液或撒粉;

3)次日用含恶霉灵、抗生素杀细菌剂混合灌根茎部,可以考虑稍浓倍数再加湿润剂,灌根茎部因为主要在根茎部发生,为节省成本直接灌根茎部就可;

10、蝴蝶兰灰霉病

1、症状:

主要为害花器、等片、花瓣、花梗,有时也为为害叶片和茎。

发病初期,花瓣、花萼受侵染后,24h可产生小型半透明水渍状斑,随后病斑变成褐色,有时病斑四周还有白色或淡粉红色的圈。

每朵花上病斑的数量小一,但当花朵开始凋谢时,病斑增加很快。

2、病原:

该病病原为为富克尔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无性态为灰葡萄孢,属丝孢目真菌。

条件恶劣时,有时在病部长出片状菌核。

菌核基物表回生,大小木一。

在查氏培养基上,菌核半埋生居多,圆至长圆形。

性孢子阶段常见,丝精器白色。

群体呈灰白色。

性孢子球形。

无性态产生的菌落初为灰白色,后为褐色。

分生孢子梗散生或簇生在菌落内,浅褐至褐色,有隔膜,顶端l一2次分枝,略膨大,有的呈棒状,其上密生小梗,上生大量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广卵圆形,较多,单胞,近无包。

扫描电镜下,孢子表面光滑。

3、发生规律:

2~4月间,室外温度低而室内温度高,或下雨时花朵容易感染此病,尤其卡特兰及蝴蝶兰最明显。

温暖、潮湿是蝴蝶兰灰霉病流行的主要条件。

即相对湿度在90%左右,温度在18-25℃条件下该病最容易发生。

空气湿度大时,病害发展迅速;

反之,病害发展缓慢,灰霉少;

软盆放置过密,或排水不畅,通风不良的温室中发生严重;

氮肥过多,植株组织嫩弱,则发病重。

在连阴低温之后,天气转晴温度升高时,灰霉病易爆发。

湿度大时,从腐烂的花朵上长出绒毛状、鼠灰色生长物,即病原茵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花梗和花茎染病,早期出现水渍状小点,渐扩展成圆至长椭圆形病斑,黑褐色,略下陷。

病狂扩大至绕茎一周时,花朵即死。

为害叶片时,叶尖焦枯。

该病每年多在早春和秋冬出现2—3个发病高峰。

严重时,花上病斑累累.灰雷触目皆是、对于赏叶盛似赏花或专门赏花的兰花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

5月以后气温逐渐上升,本病自然逐渐减少。

气温高时、病害仅限于较老的正在凋谢的花上。

花开始衰老或已经衰弱时,多种兰花均可感染此病。

4、防治方法

①预防工作为温室内保时干燥,可减少发生。

②可用50%扑灭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依普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福元精1000倍液、50%益发灵可混作粉剂2000倍液(施用时勿直接对花喷)喷雾。

每7—10天喷施1次,连续3次。

发现花瓣有病斑时,应加强白天通风、降低室内湿度。

11、细菌性斑点病 

:

此病主要是由Cercospora菌所造成,发生在叶上,叶面上散布着5mm~10mm大小的淡黄色圆形状病斑,叶的背面伴着尘土状的霉,变黑色斑点,此黑色的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此病发生在高温炎热的夏季,在蝴蝶兰中一些较惧光惧热的品种,像是, 

, 

P. 

micholitzii 

... 

等,最容易发生,此病多会伴随着肥伤,药伤,日烧病发生,是由于浇水所造成,初发生时,一般均会以可湿性粉剂治疗,但病情仍会持续恶化,令人感觉无法控制,最后叶肉组织坏死,变成有如烧灼后的黑色。

1、进入夏季时,注意种植场所通风,利用晚间浇水。

2、施肥时直接浇灌盆内,尽量避免喷洒叶面。

3、有发病的植株,移至通风阴凉处。

4、发病初期或采花后喷洒68%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水剂2000倍液,防治2~3次。

12、斑点病 

(Uredo 

Japanica 

B. 

spot) 

该病在低温,多湿的天气且通风不良时多发,是一种真菌病害,其传染则是由叶下的孢子。

该病主要危害蝴蝶兰的叶片,发病初期是叶上有直径约2~3mm的圆形黑褐色斑点,会腐烂局部或是整个组织,是一种真菌病,其传染则是由叶下的孢子。

此病多发生于低温,多湿的天气且通风不良。

防治方法:

该病发病治疗较难,应加强病害的预防。

1、使叶面常保持干燥。

2、阴湿或寒冷天气的晚上勿浇水。

3、使养兰的处所保持通风,勿使多湿的空气淤滞。

13、蝴蝶兰花瓣灰斑病(Petalblight)

真菌类,病菌在花瓣上一点一点的小黑点,低温发病率很快,使品质完全大打折扣。

传播很快,尤以白色花有小黑点,丧失商品价值,喷药时,即使白色花朵喷依普同不会留下药斑,请放心。

低温多湿容易发生,冬、春季在20℃最适合此菌发生。

一般最好在花朵含苞绽放、花苞透明欲开时即做第一次喷药,没半月喷一次,连续3次,以确保花的品质,但以35%依得利可湿性粉剂连喷4次(每3天)时,红色花看不出什么症状,但白色花朵连续喷会在花瓣四周变成土色斑渍,变成无法出售的品质。

一般药剂如同预防煤病的药剂

①、50%依普同(Roral)可湿性粉剂1500倍。

②、50%扑灭宁(Sumilcx)可湿性粉剂1500倍。

③、50%益发灵(Euparcn)可湿性粉剂2000倍。

每15-20天喷药预防。

也可用%福元精水悬粉、50%益发剂。

(欲使用之药剂先试喷少许植株,确定对蝴蝶兰花朵无药害后再喷施)。

14、蝴蝶兰凹斑病 

(Mesophyll 

collapse) 

此病初发时,叶面发生黄色的斑驳,继而呈现凹刻痕,再而显现较为深长不规则凹陷,经 

Robert 

Doyle 

Curry 

先生研究,先以为是蕙兰毒素病(Cymlidium 

Mosaic 

Virus),但为隐性反应,再经研究,始知冬季温室内温度高,而水温低,伤害叶面,并伴以黄色,黑色及褐色菌类及细菌苞子所致。

冬天温室勿用冷水浇花或是提高水温。

15、蝴蝶兰煤污病(煤烟病)

  蝴蝶兰在遭受介壳虫、蚜虫、粉虱等害虫危害后,极易发生煤烟病。

煤烟病的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落在介壳虫、蚜虫、粉虱等害虫的分泌物上,并以这些分泌物为营养进行繁殖,致使叶片的表面或背面沿着叶片的边缘,局部覆盖上一层灰黑色或炭黑色霉污菌菌落,严重者会覆盖整个叶片。

虽说煤烟病的病菌只在叶片表面繁殖,并不侵入寄主组织,但发生严重时也会影响蝴蝶兰的光合作用和植株的美观。

该病为真菌病害,由一种链格孢(Alternariasp.)及一种枝孢霉(Cladosporiumsp.)引起。

病菌在病株或病残体及其他寄主上越冬;

由风雨,介壳虫等昆虫传播。

介壳虫等虫口密度大;

空气湿度较大等利于病害发生。

  该病降低商品价值。

发病初期黑色小煤粉点多出现在介壳虫等的排泄物上,无虫害时出现在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